客家人的習俗

2007-04-30 12:02 am
客家人的習俗(中英)

回答 (3)

2007-04-30 12:07 am
✔ 最佳答案
客家話,是中國漢語七大方言之一,而有著許許多多和其他方言不同的
特色。想要了解客家話,不可以不先了解「客家」這個族群的由來。就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客家人的由來。
客家人的由來:
一般而言,客家人原來是住在中國北方的居民。活動範圍約在今
山西、河南、湖北間。後來因為五胡亂華、黃巢之亂、北宋滅亡
南宋成立等因素相繼南遷,當地的居民稱後來的人為客,於是就
有了客家的出現。
到了中國南方後,和當地原住民發生了文化上的交流,加上在山
區生活的環境影響,逐漸演變出了些獨特的文化,而確立了一個
新的族群的誕生–「客家」。

客語本身分有許多的腔調,臺灣的客家人由於來源的不同使用的客語也
不盡相同。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下臺灣客家人的分布情況。
臺灣的客家分布:
四縣腔:桃園、苗栗,屏東及高雄的六堆地區。
海陸腔:新竹、花蓮部份地區。
大埔腔:臺中東勢一帶。
紹安腔:雲林崙背一帶。
此外還有饒平腔、永定腔等散居各地。

了解了客家族群的來源及在臺灣的情形後,接著就讓我們來看看客家話
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客家話的語音特點:
由客家人的來源中我們知道客家人多半是在唐朝、宋朝時由中原遷來的,所以
使用的語言也接近唐、宋時所使用的語言。接下來的中國受到元朝、清朝等外
族統治,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大量地影響了中國北方的漢語系統,形成了今天所
謂的官話。我們的國語就是官話體系中的一種–北方官話。

官話中遺失了許多古漢語的特點,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入聲字的消失及捲舌音的
大量出現。入聲字的消失讓許多古詩詞中激昂、快速的節奏感完全失去,也使
平仄脫離了實用的範圍而變成非查書不可的情況。

客家話產生在這樣的轉捩點上,可說是最接近現代漢語卻又保存有古代漢語特
色的中國方言了。所以用客語唸唐詩、宋詞特別有韻味,而以之為基礎來學官
話也較其他方言容易。


客家人的傳統習俗有:

祭祀禮俗

客家人數千年來,歷經喪亂,艱困播遷,而仍能團結相親,守望相助,子孫繁衍,拓展進取,究境靠的是什麼呢?是一種什麼力量吸引客家人,共信共守,以滋養生息呢?這種力量是維繫全族的精神信仰。這信仰在世界各民族都是靠的宗教,而客家人靠的是大家共同遵守維護的禮俗。客家人以對天地祖先聖賢的祭祀來代替宗教,完成人生尋求精神寄託的偉大使命,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一個獨有的創制,值得每一個客家人自豪。

祭禮為人生寄託的中心,而所有公私祭祀,其崇拜對象都是有來歷、有意義的。如祭天之隆重與普遍,乃由於天與人之吉凶禍福息息相關,尤其農業社會,收成豐歉,要靠天,因之婚喪喜慶,小孩出生,均須拜天,以天為生命寄託的中心,而構成天地人合一的和諧精神。

客家人傳統所供奉的神有(1)土神:乃最先開發地方者,表示飲水思源與注重生產。(2)門神:乃注重家宅平安的表示。(3)灶神:最先發明熟食之人,表示重視衛生。(4)農神:表示重視農業生產。其他祭祀的對象,均為歷史上有偉大功績,偉大人格的人物,如孔子、關公、岳飛、文天祥、鄭成功、韓愈(內埔有全省唯一的祭祀韓愈的昌黎祠)等,他如有功鄉梓的先賢,忠義可風的先烈,均立廟致祀,藉以激發人們的仰慕之情,以發揚道義,敦厚風俗,鼓勵向善。

客家禮俗中,對於祖先特別重視,除掉四時八節的祭祀之外,還有墓祭祠祭,有要事出外遠行,必先拜祖先,新娘入門,必先拜過夫家祖先,方為家中成員之一。新穀登場,必須薦於祖先而後敢食。所謂「事死如事生」,差不多把祖先當作一位有意識的主宰,活的大家長,一方面以我們自身來源的祖宗來作寄託,一方面復將這寄託推及於天下,由親而疏,由近及遠,條貫分明,這種精神的崇高偉大與平易近情,可以此美世界其他各大宗教,可以說是仁孝的宗教。

孝道的提倡,身教重於言教,因此,不管居家或出外,供奉祖先牌位,按時祭奠,晨昏獻香,便愈覺其重要性。藉此可以啟發子女的孝敬心理,培養子女愛護家庭的熱情,示子女以為人處世要飲水思源,榮宗耀祖為本,所產生的影響是至深且遠的。

簡單的木製祖先牌位,可於客廳懸空搭一小架,恭書「x (姓)門堂上歷代祖先之神位」貼在正中,旁書對聯「祖功垂福澤、宗德衍家聲」橫額書「祖德流芳」,備好各種陳設,如小型香爐、燭台等。年節拜祭,晨昏奉香,遇上家中較大的事件,也都備置果饡,上香禮拜祝告。子孫從小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必能敦親睦族,克盡倫常孝道。

祭祀最重要的,是要敬要誠,所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形式上一定要極敬與誠之能事,方能「誠則靈」,得到天之護佑,先賢先烈之沐化,列祖列宗之庇蔭。所以凡是參加祭祀的人,一定要克敬克誠,心神專一。還有祭器的陳設,祭品的豐盛整潔,祭樂的典雅感人,儀式的肅穆隆重,也是「誠」「敬」的表現,不能忽略。 

喪葬禮俗

人死後之喪祭之禮,客家人所以特別重視,乃由於生者對死者無盡悠久之情誼。所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事死送死之所以當大事,乃表示我們對於死者的情誼,有達於幽冥,生死不逾,而傳之久遠,而使生者與死者之精神永不分離,維繫生命之源遠流長,從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而生命得以安頓,家族得以繁衍,人生得以有所歸宿。

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客家人素重孝道,故對於慎終追遠的喪葬禮俗,做得十分週到,哀戚嚴肅,且二百年來遵守古禮,少有變動。

當尊親病危時,遠親近鄰,紛紛前來探視,家人如有遠出的,必盡可能趕回省視,以盡孝思。彌留時,由近親壯男健婦,為其潔淨身體,換穿潔淨衣服,抬至廳堂左邊,首內腳外,不掛蚊帳,此即古體所謂「壽終正寢」。然後剃髮或綰髮、穿壽衣。

當尊親始卒,一面舉哀、一而焚燒冥紙(銀紙)。死者腳尾要供奉插有筷子一雙、鴨蛋一隻的飯,叫做「腳尾飯」,(或設置瓦油燈一盞,叫做「腳尾燈」),在未殮以前,親屬日夜輪流看守,以防蟲鼠啃傷,和狗貓跳抓。祖堂中祖牌、神位等或取下、或遮蔽。神桌上供奉紙製的臨時牌位「魂帛」。同時派人向至親好友報喪。大門口貼上「忌中」或「制中」的白紙條。擇定出殯時日之後,趕印訃聞向戚友報喪。

喪家至市買棺材回來,喪家男女要舉哀至大門匐伏迎棺。作法事完畢,抬入廳中,擇定時刻入殮。殮前要洗屍換壽衣,棺內荐以草紙或茶葉和殉葬物品,然後抬屍安放,喪家男女環跪棺旁哀號,這叫做「親視含殮」。再由法師作法事畢,由工匠用大鐵釘分在四角釘牢,叫做「封棺」。封棺後,停柩在廳,傍置靈位,請行家做「旗旛」,為三尺多長的布條,男綠女黃,上面剪些花紋,寫上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繫在一支帶竹葉的小竹竿上,一直要用到除靈。

喪家富有的,必向紙紮店定製紙紮冥器,所有床帳被褥衣裳鞋帽,和日常用具,無不維妙維肖。

積習相沿,父母喪多數請和尚或尼姑來「做功德」,念經做法事超渡亡靈,日數多寡,量力而為。

祭奠在死後第六天叫做「首六」,和第七天叫做「首七」舉行(現在多縮減日期提前舉行)。除喪家家祭外,戚友或致送祭品奠儀,或親臨吊奠,都應及時行之,方不失禮。靈堂用白布聯綴成闈,遮蔽靈樞,叫做「孝闈」,孝子長日躲在孝闈內陪伴靈柩,叫做「苫塊」,不飲酒、不吃肉,僅以粗食充飢,每當吊客祭奠完畢,孝子麻衣芒鞋執杖俯首弓身匐匐門前叩謝。

一般人家,出殯多在「首七」左右學行,望族世家,出殯前一日,要邀集族戚或知名之士先擬好「諡法」恭送到喪家,叫做「迎局」。普通人的諡法,男人由族長合擬,女人由外家擬定。

出殯當日先「成服」,家族一律穿上孝服,子女兒媳孫兒女要穿麻衣,即是「披麻帶孝」,一般親屬是白布衣,家祭和公祭都在啟靈之前舉行,祭儀行三獻禮,戚族姻親均在前一夕備祭品送來,在此時致祭。其餘親鄰朋友,亦多於此時來弔祭拈香,孝子孝孫則匐伏一旁回禮,婦女則在旁哭泣。禮畢,即鳴大炮竹三響,便蓋上棺罩出殯了。

開弔前,要禮請有地位的人來「點主」,就是孝子背了木主,跪在柩前,由主祭者手執新毛筆沾了株砂高唱:「天地開張,日吉時良,點王為主」(唱到這句,即用硃筆在「王」字之上加一點使成主字。)繼唱:「世代永昌。」便算禮成。孝子孝孫則在下面匐伏叩謝出喪的行列依次為銘旌、諡法紅紙金字,輓聯花圈等,香亭、遺像亭、樂隊、僧尼、木主、香爐、靈柩、送葬者居後。另外有一人提籃在先頭撒紙錢,沿途有兩堂路祭,一為族祭、一為戚祭。第二路祭完後,孝子孝孫要回頭向送葬者跪謝,并請止步,除至親人外,一般送葬者即行解散。出殯時孝子和眷屬應俯首弓身,沿途哀號,充分表現哀毀備至,就是執紼親友,也要絕對緘默,表現戚容:連路人也要在路傍側立,不得喧笑。
2007-04-30 12:55 am
祭祀禮俗

客家人數千年來,歷經喪亂,艱困播遷,而仍能團結相親,守望相助,子孫繁衍,拓展進取,究境靠的是什麼呢?是一種什麼力量吸引客家人,共信共守,以滋養生息呢?這種力量是維繫全族的精神信仰。這信仰在世界各民族都是靠的宗教,而客家人靠的是大家共同遵守維護的禮俗。客家人以對天地祖先聖賢的祭祀來代替宗教,完成人生尋求精神寄託的偉大使命,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一個獨有的創制,值得每一個客家人自豪。

祭禮為人生寄託的中心,而所有公私祭祀,其崇拜對象都是有來歷、有意義的。如祭天之隆重與普遍,乃由於天與人之吉凶禍福息息相關,尤其農業社會,收成豐歉,要靠天,因之婚喪喜慶,小孩出生,均須拜天,以天為生命寄託的中心,而構成天地人合一的和諧精神。

客家人傳統所供奉的神有(1)土神:乃最先開發地方者,表示飲水思源與注重生產。(2)門神:乃注重家宅平安的表示。(3)灶神:最先發明熟食之人,表示重視衛生。(4)農神:表示重視農業生產。其他祭祀的對象,均為歷史上有偉大功績,偉大人格的人物,如孔子、關公、岳飛、文天祥、鄭成功、韓愈(內埔有全省唯一的祭祀韓愈的昌黎祠)等,他如有功鄉梓的先賢,忠義可風的先烈,均立廟致祀,藉以激發人們的仰慕之情,以發揚道義,敦厚風俗,鼓勵向善。

客家禮俗中,對於祖先特別重視,除掉四時八節的祭祀之外,還有墓祭祠祭,有要事出外遠行,必先拜祖先,新娘入門,必先拜過夫家祖先,方為家中成員之一。新穀登場,必須薦於祖先而後敢食。所謂「事死如事生」,差不多把祖先當作一位有意識的主宰,活的大家長,一方面以我們自身來源的祖宗來作寄託,一方面復將這寄託推及於天下,由親而疏,由近及遠,條貫分明,這種精神的崇高偉大與平易近情,可以此美世界其他各大宗教,可以說是仁孝的宗教。

孝道的提倡,身教重於言教,因此,不管居家或出外,供奉祖先牌位,按時祭奠,晨昏獻香,便愈覺其重要性。藉此可以啟發子女的孝敬心理,培養子女愛護家庭的熱情,示子女以為人處世要飲水思源,榮宗耀祖為本,所產生的影響是至深且遠的。

簡單的木製祖先牌位,可於客廳懸空搭一小架,恭書「x (姓)門堂上歷代祖先之神位」貼在正中,旁書對聯「祖功垂福澤、宗德衍家聲」橫額書「祖德流芳」,備好各種陳設,如小型香爐、燭台等。年節拜祭,晨昏奉香,遇上家中較大的事件,也都備置果饡,上香禮拜祝告。子孫從小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必能敦親睦族,克盡倫常孝道。

祭祀最重要的,是要敬要誠,所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形式上一定要極敬與誠之能事,方能「誠則靈」,得到天之護佑,先賢先烈之沐化,列祖列宗之庇蔭。所以凡是參加祭祀的人,一定要克敬克誠,心神專一。還有祭器的陳設,祭品的豐盛整潔,祭樂的典雅感人,儀式的肅穆隆重,也是「誠」「敬」的表現,不能忽略。 

喪葬禮俗

人死後之喪祭之禮,客家人所以特別重視,乃由於生者對死者無盡悠久之情誼。所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事死送死之所以當大事,乃表示我們對於死者的情誼,有達於幽冥,生死不逾,而傳之久遠,而使生者與死者之精神永不分離,維繫生命之源遠流長,從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而生命得以安頓,家族得以繁衍,人生得以有所歸宿。

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客家人素重孝道,故對於慎終追遠的喪葬禮俗,做得十分週到,哀戚嚴肅,且二百年來遵守古禮,少有變動。

當尊親病危時,遠親近鄰,紛紛前來探視,家人如有遠出的,必盡可能趕回省視,以盡孝思。彌留時,由近親壯男健婦,為其潔淨身體,換穿潔淨衣服,抬至廳堂左邊,首內腳外,不掛蚊帳,此即古體所謂「壽終正寢」。然後剃髮或綰髮、穿壽衣。

當尊親始卒,一面舉哀、一而焚燒冥紙(銀紙)。死者腳尾要供奉插有筷子一雙、鴨蛋一隻的飯,叫做「腳尾飯」,(或設置瓦油燈一盞,叫做「腳尾燈」),在未殮以前,親屬日夜輪流看守,以防蟲鼠啃傷,和狗貓跳抓。祖堂中祖牌、神位等或取下、或遮蔽。神桌上供奉紙製的臨時牌位「魂帛」。同時派人向至親好友報喪。大門口貼上「忌中」或「制中」的白紙條。擇定出殯時日之後,趕印訃聞向戚友報喪。

喪家至市買棺材回來,喪家男女要舉哀至大門匐伏迎棺。作法事完畢,抬入廳中,擇定時刻入殮。殮前要洗屍換壽衣,棺內荐以草紙或茶葉和殉葬物品,然後抬屍安放,喪家男女環跪棺旁哀號,這叫做「親視含殮」。再由法師作法事畢,由工匠用大鐵釘分在四角釘牢,叫做「封棺」。封棺後,停柩在廳,傍置靈位,請行家做「旗旛」,為三尺多長的布條,男綠女黃,上面剪些花紋,寫上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繫在一支帶竹葉的小竹竿上,一直要用到除靈。

喪家富有的,必向紙紮店定製紙紮冥器,所有床帳被褥衣裳鞋帽,和日常用具,無不維妙維肖。

積習相沿,父母喪多數請和尚或尼姑來「做功德」,念經做法事超渡亡靈,日數多寡,量力而為。

祭奠在死後第六天叫做「首六」,和第七天叫做「首七」舉行(現在多縮減日期提前舉行)。除喪家家祭外,戚友或致送祭品奠儀,或親臨吊奠,都應及時行之,方不失禮。靈堂用白布聯綴成闈,遮蔽靈樞,叫做「孝闈」,孝子長日躲在孝闈內陪伴靈柩,叫做「苫塊」,不飲酒、不吃肉,僅以粗食充飢,每當吊客祭奠完畢,孝子麻衣芒鞋執杖俯首弓身匐匐門前叩謝。

一般人家,出殯多在「首七」左右學行,望族世家,出殯前一日,要邀集族戚或知名之士先擬好「諡法」恭送到喪家,叫做「迎局」。普通人的諡法,男人由族長合擬,女人由外家擬定。

出殯當日先「成服」,家族一律穿上孝服,子女兒媳孫兒女要穿麻衣,即是「披麻帶孝」,一般親屬是白布衣,家祭和公祭都在啟靈之前舉行,祭儀行三獻禮,戚族姻親均在前一夕備祭品送來,在此時致祭。其餘親鄰朋友,亦多於此時來弔祭拈香,孝子孝孫則匐伏一旁回禮,婦女則在旁哭泣。禮畢,即鳴大炮竹三響,便蓋上棺罩出殯了。

開弔前,要禮請有地位的人來「點主」,就是孝子背了木主,跪在柩前,由主祭者手執新毛筆沾了株砂高唱:「天地開張,日吉時良,點王為主」(唱到這句,即用硃筆在「王」字之上加一點使成主字。)繼唱:「世代永昌。」便算禮成。孝子孝孫則在下面匐伏叩謝出喪的行列依次為銘旌、諡法紅紙金字,輓聯花圈等,香亭、遺像亭、樂隊、僧尼、木主、香爐、靈柩、送葬者居後。另外有一人提籃在先頭撒紙錢,沿途有兩堂路祭,一為族祭、一為戚祭。第二路祭完後,孝子孝孫要回頭向送葬者跪謝,并請止步,除至親人外,一般送葬者即行解散。出殯時孝子和眷屬應俯首弓身,沿途哀號,充分表現哀毀備至,就是執紼親友,也要絕對緘默,表現戚容:連路人也要在路傍側立,不得喧笑。

柩到墓地,先祀「后土」,然後奉安人穴,再由僧尼做法事,使動土掩埋,埋畢設祭,男婦冉繞墓三周。並將魂帛斗內五穀,撒於墓上,又取墓土一塊,放入斗內,名為「返主」。

回喪之後,便在家堂中設置靈壇,正中供死者遺像,諡法,還有木主,前面是香爐燭台,或是一盞常明燈。

媳婦每天要在靈前上飯,供洗臉水,燒冥紙,早晚兩次,一直做到百日除靈。

人死之後第七天叫做頭七,再過七天叫做二七,以此推算,至第七個七天叫做七七。七七完了之後,便做「百日」,這日設祭後便除靈除孝。把手臂上帶的麻衣布塊除下,與紙紮的靈壇等一起焚化。喪事至此結束。

第一次墓葬之後,經三年五年,就擇吉開墓,拾骨入金甕中,找尋吉地,擇日安葬,墓地之大小精簡,喪家量力而為。

2007-04-29 16:57:01 補充:
壽慶禮俗 古俗男女自三歲生日起至六十歲,所有誕辰都叫做「小生日」,很少公開舉行慶生做壽的,只有家人加菜略示慶祝而已。六十一歲年屆花甲(下壽),才可祝壽。富有家庭也有擺筵席宴請親友的,出嫁女兒要辦禮物──包括壽衣、壽杖等祝壽。當然前一天少不得要祭祖敬天拜神,宴罷,家人戚友輪流拜壽。時至今日,慶壽的人減少了,連七十一歲(中壽),八十一歲(上壽)的生日,都少人舖張宴客了,只有至親人等,三五桌簡單祝賀而已。  
參考: Me
2007-04-30 12:08 am
客家人的禮俗

生育禮俗

傳宗接代是中國人十分重視的事,在客家禮俗中,對於生育也自成一套觀念。從婦女懷孕開始,客家人就忌諱搬動孕婦的臥室東西,以免動到「胎神」,招致流產等厄運。

當小孩出生之後,婦女必須坐月子,充分補充養分、忌諱勞動;當小孩滿一個月後,必須敬神祭祖,宴請親友,外祖父母會準備禮物送給外孫,俗稱為「做滿月」,和閩南風俗一樣。比較特別的是,客家小孩滿四個月後,還有一次「做四個月」,外祖父母攜帶禮品前來探望外孫,從這裡也可以看到,客家人即使對嫁出去的女兒,仍然保持親密往來。

婚姻禮俗

閩南人的婚禮中常看到的「帶路雞」、「潑面盆水」、「掛尾蔗」等習俗,其實是從客家婚禮中的「三寶」演變而來。

帶路雞
由一隻公雞和母雞所組成,結婚當天由女儐相用花藍子提著隨新娘禮車到男方,也叫「祖婆雞」。「帶路雞」一定要大要壯,最好一帶進新娘洞房中,放在床下當日就會下蛋更好。帶路雞由女方母親親自準備,用一條長有九(久)尺的紅色帶子綁住雞腳,帶子兩端各繫一隻雞的雙腳放在花籃中。其用意是希望女兒嫁出去後和女婿和好相處,不但永浴愛河,白頭偕老,而且還要像雞隻一樣,要百子千孫,子孫滿堂,俗稱「好命」。其九尺長之紅帶子,則因「九」與「久」諧音,所以有長久之意,希望女兒、女婿能「長相廝守」。

潑面盆水
婚禮當天,新郎前來女方接新娘時,當新娘、新郎一登上車,車子要開回夫家時,新娘的母親或家族中的長者,手持一盆水(少許),往新娘車上一潑,車子開動,緊接著新娘便把手中的扇子由車窗中拋下,這項習俗,不外乎是在提示新娘,「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要好好地對待夫婿,永相廝守,就如同「覆水難收」,不能輕言離婚之意。

掛尾蔗
女兒出嫁時,由母親贈予掛尾蔗。過去是用南江蔗(一種專供掛尾蔗用的大型甘蔗,高及二、三丈),現則多用紅甘蔗來代替。「掛尾蔗」顧名思義,保留了蔗尾的甘蔗,多從田中連根拔起而保留著青蔗葉,一共兩株,也是用九尺長的紅色帶子綁在甘蔗的兩端,頭與尾部由新娘和新郎帶回夫家,它代表的意義是「有頭有尾」,時時警惕著夫婦要「萬事忍耐」、「和好相處」,才能「有頭有尾,白首相偕」,同時耍像甘蔗一樣「青春永駐」「生機勃勃」,其梆蔗用的「九尺」紅帶子所代表的意義與綁「帶路雞」的紅帶子一樣,也有「長久」的意思。

喪葬禮俗



客家人以土葬處理身後事,因此出殯俗稱為「還山」。出殯之前必須點主、封棺祭奠,在靈柩前安置靈座,讓親友行祭;行祭之後,起棺準備出殯前往墓地,抬棺的人必須是同姓的宗親族人。

在出殯的路途上,領隊的人一邊放鞭炮、一邊散紙錢,遇到神壇或度橋頭,紙錢以紅紙捲起,這種禮俗稱為「散路紙」;在墓地半路上,隨行的親友準備牲禮停棺祭拜,俗稱為「路祭」。禮儀結束,孝子孝孫必須跪謝送葬的親友,俗稱為「哀謝」。親友自行解散後,孝子孝孫不得沿舊路回家。

去世之後每七天,必須「做七」,做滿七個七,稱為「圖七」,死者滿百日還必須「做百日」,圓七以前孝子孝孫仍需穿著孝服、準備牲禮祭拜亡靈;而每逢死者出生或去世的紀念日,又分別準備牲禮敬祀,稱為「做冥誕」「做忌日」。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55: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9000051KK0313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