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的性格同貢獻

2007-04-29 11:10 pm
馬禮遜的性格同貢獻...
最好有例子...

回答 (4)

2007-05-02 4:04 pm
✔ 最佳答案
馬禮遜是第一位更正教到中國的傳教士,揭開基督教在華人社會有規模辦學的第一步。他除把《聖經》譯成中文外,又寫了不少佈道的作品;還用英文寫成《漢語文法入門》和《廣東土語字匯》等書,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

馬禮遜的雙親均是敬虔的基督徒,但少年時候的他,放任妄為,幾誤入岐途。他早年曾在一母舅的工廠做木屐鐵圈工作,又曾加入旅行劇團,週遊各地。重生得救後,他勤讀聖經,參加聚會,探訪病人。十七歲時有機會閱讀當時兩份有影響力的宣教雜誌,內心萌生到海外傳教的渴望,只是他是八兄弟姊妹中最幼,母親最為寵愛,所以於母親去世後,才正式向鶴士敦學院申請入學,準備加入宣教士行列。只是當時父親和家人都不贊成他的志願。一八零四年,他申請加入倫敦傳教會(TheLondonMissionarySociety),很快便獲得接納。馬禮遜本想加入一個非洲宣教隊伍,這團體卻在途中遇險,馬禮遜幸免於禍,其後又有多項印證,指出神是要把他安排到中國。

當時已有一些有遠見的人,看出有需要將聖經翻譯成為中文,因為在東方的中國和南洋一帶都有龐大需要。只是一年過一年,形形式式的阻難,使這個計劃被擱置下來。當時有一個看法,需要有一個在中國工作的傳教士,以當地的語文翻譯聖經。在那一個年代,中文對西方人來說幾乎是無法學會的文字。

馬禮遜已接受了到中國的挑戰。下一個問題是如何到中國去。當時,中英貿易是由東印度公司專利,因利益關係,該公司絕不願意用旗下船隻,接載宣教士到中國,因為中國不歡迎宣教士,也不許洋人在中國傳教。馬禮遜唯有取道美國,轉乘中立國船隻,環繞大半個地球才能到達中國,而這行程亦要花上九個月。他於一八零七年九月扺達廣州,時為清嘉慶十二年,當時馬禮遜是二十五歲。

馬禮遜是第一個「更正教」宣教士踏足中國地土。當時,中國政府對外人行使許多嚴苛的規條,外國人只許留在特定的地方,即廣州城外珠江北岸一小塊區域,在那裡除英國外,還有美國和荷蘭共十三個洋行。廣州有街名「十三行」即是這些洋行的遺址。洋行雇員的女眷亦不許住在廣州,外商只好將家眷安置在當時中葡共管的澳門,但進出澳門都要繳納苛重的人頭稅。外人又不許學習中文,違者學生和老師都會被定罪。在此排外的心理下,傳福音更是嚴格禁止。東印度公司除不許員工傳福音外,亦不許馬禮遜為公司員工舉行崇拜,唯恐被人誤會舉行非英國國教的禮儀。

澳門亦非更正教宣教士可居留之地,要在當地傳福音,或翻譯聖經,往往受天主教教士嚴加阻難。從這些背景可知,當時的馬禮遜希望在中國宣教,是如何難以起步。

雖說中國政府嚴禁洋人學習中文,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馬禮遜聘得兩位天主教徒教授中文,中文藏書亦很快累積至一千二百多本。不過,向中國人傳福音,則難之又難。
馬禮遜生活檢樸,他的同工米憐(WilliamMilne)牧師曾寫道:「其始,他吃中國飯菜,與他的中文教師並食。他的生活方式異常檢樸。晚上所用的燈祇是一盞瓦製的油燈,而另以一本厚書樹立燈旁藉以遮風。......他留長指甲,一如中國人。他腦後垂辮,每食則用筷子。他穿上中國式的長袍和厚鞋底,在洋行區街道上行走。」

一八零九年二月二十日,這是一個大喜之日,因這一天他與住在澳門的瑪麗小姐結婚,同日他接受了東印度公司聘請他為翻譯員的聘書,這意味著馬禮遜從此可以明正言順在廣州居留。當然,同時受聘於差會及東印度公司,身份角色衝突,容易受猜疑,馬禮遜已有心理準備,但為了留在中國,完成使命,他唯有應聘。

馬禮遜夫人體弱多病,但因為是家眷,只好留在澳門。馬禮遜雖然結婚生子,但他一生在華,大部分時間都要忍受孤寂,好像無親無顧一般。稍後他加入東印度公司果然受到差會的質疑,馬禮遜唯有去信差會釋疑。他說:「我曾經將我受聘的種種理由奉告:(一)令我可以安全留居此地(得公司名義之掩護);(二)此職務大有助益於學習中文;(三)所得薪金可以減輕英國教會關於我們傳教工作之經濟負擔;(四)也許可以令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們不再仇視傳教士,因為傳教士現正為公司服務。

在實際工作上,馬禮遜要忍受另一個煩惱,就是傳教與世俗工作在時間分配上的衝突。翻譯聖經是首要任務,他亦努力編寫介紹信仰的小冊子和單張。在東印度公司的工作則不單繁重,且因與清廷交涉,往往非常令人沮喪。此外,馬禮遜又要負責編寫一本《華英字典》,為使西方人學習中文,他亦著意寫了一些有關中文文法的書籍,所費心神,實在不少。

然而這位被人形容為「嚴肅又毫無幽默感」的宣教士,像個鐵人一般,勤奮埋首工作,每日十多小時,漸漸受到本地人愛戴,稱他為「馬老師」。不過,馬禮遜心感「一心事二主」之難,盼望一方面能有同工,另方面可以到南洋一個較自由傳福音的地方事奉。
主聽了他的禱告,一八一三年米憐牧師和夫人安扺澳門,從此成為馬禮遜生活上、工作上和屬靈上的知己好友。由於澳門禁止米憐牧師居住,馬禮遜於是差遣他們往南洋一帶,順道攜帶翻譯好的新約聖經二千本、《真道問答》五千本及宣道小冊一萬本,在華僑間散發,並尋覓適合作宣教總部的地點。米憐夫婦後來在馬六甲建立了馬禮遜多年來希望建立的「恆河外傳教會」。該會在馬六甲、爪哇、安保拿、檳榔嶼及新加坡一帶,均幹了很有價值的福音工作,參與其事的宣教士,在中國近代宣教史上均是有名的人物。

在馬禮遜的倡議下,米憐在馬六甲又創建了英華書院,自任首任院長;書院興辦印刷業務,出版傳教期刊和書籍,在傳教及培訓人才方面,都打開了新的局面。

馬禮遜一心只希望中國人信主,印刷書刊只被視為一種有效的傳教工具,絕沒想到他對中國近代的報刊及印刷業,起了發揚及推動的力量。馬六甲的傳教基地出版了基督教第一份刊物《察世俗每月統紀傳》(TheChineseMonthlyMagazine),米憐創辦,以報紙形式出版,是中國近代報業中的先驅。馬、米二人又自資出版了英文刊物《中印拾遺》(Indo-ChineseGleaner),在歐洲發行,介紹中國、南洋一帶的福音需要,該報在歐洲甚具好評。馬氏在澳門亦自行出版不定期護教刊物,此外,他又曾擔任中國第一份英文報紙《廣州志乘》的撰述員,其實是副編輯,在他的專欄內傳福音、論述宗教道德,甚至言論自由。該報的創辦人是麥迪遜(JamesMatheson),該報後來遷到香港出版。

英國差會原意是希望傳教士在中國居住,更深認識當地文字,在那裡翻譯聖經。豈料,當馬禮遜翻譯聖經時,遠在印度的宣教士麻師曼亦開始邊學中文、邊翻譯中文聖經。馬禮遜獲悉後,非常不快,覺得他在中國的工作較為合理,於是多次去信與印度方面討論,均無回覆,令馬禮遜忐忑不安。就是這樣,翻譯競賽,便繼續下去。麻氏花了十多年時間,一八二二在印度完成全部聖經,翌年由其子送交英國聖書公會。馬禮遜的聖經於一八一九年完成,還需全本細心修飾,一八二三年在馬六甲付梓,翌年由他自己親自送交聖書公會。
在時間的競賽上,馬禮遜是落後了,然而,經當時少有認識中文的人定奪,決定馬禮遜的譯本較好。麻氏的兒子後來講述其父亦說,這譯本的價值大概祇可作為他(麻氏)的傳教熱誠與從事文字工作的堅心毅力之紀念品。

馬禮遜於一八一三年印好新約聖經,由於工作實在繁忙,少部份舊約聖經由米憐幫忙翻譯,全書是以當時通行的《三國志》所採用的淺白通順文言文體裁寫成。

有許多人都說馬禮遜在「直接傳福音」這層面上,無甚建樹,但翻看歷史,他其實創了兩個「第一」。一八一四年,馬禮遜終於有第一顆「福音果子」,幫忙印刷新約的工人蔡高,由馬禮遜施洗成為第一位更正教的基督徒。約十年後,他又在馬六甲為梁發按手,使他成為第一位中國人牧師 ............................................................

總括而言,馬禮遜於中國的傳教,命途多阻。但他不遺餘力的努力,令到基督教得以宣揚。同時,對中國有著不少的影響。


http://hk.geocities.com/joseph82dec/malishun.htm
http://www.ccma.org.au/mission_mar99/miss32.htm
http://www.chinalane.org/life012/storytree/00002340.html
2007-08-10 9:13 pm
2007-05-01 2:07 pm
馬禮遜這位原本與中國沾不上邊的蘇格蘭青年,只因他徹底順服神,才孤身進入完全陌生的中國,面對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當時清廷厲行鎖國禁教,馬禮遜連合法居留的身份也沒有,被逼經常與妻兒分離,當時中國人教西人學習中文是死罪!東印度公司為了謀取暴利,販運鴉片到中國。馬禮遜曾義正詞嚴地譴摘其所作所為,但為著保持合法居留中國的身份,他唯有繼續擔任該公司的翻譯員,却又招來自己差會的責難。

雖然是腹背受敵,馬禮遜仍專心倚靠神。他只爭朝夕地學好中文,孜孜不倦地翻譯了有史以來第一本中文新約《聖經》和第二本中文舊約《聖經》。這是劃時代的貢獻,從此他打開管道,讓神大能的話語直接澆灌中國人的靈魂。神喜悅他忠心的事奉,讓他掌握了有效的傳福音策略,賜他得力的助手米憐牧師,領他到相對自由的馬六甲開辦印刷厰,廣發福音單張;又開辦最早的基督教英華書院,培育了本土年青的接班人,更幫助後來的西教士了解中國。此外,他出版的第一本《英漢字典》和期刋雜誌,都大大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

綜觀馬禮遜的一生,他既沒有金錢權勢作後盾,也絕非倚仗船堅炮利進入中國。他孤身上路,倚靠的是大能的上帝,深愛的是中國人的靈魂。他謙卑自已,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全心全情投入中國。希望以朋友的身份與中國人相交,春風化雨,把基督真道與西方文明介紹給中國人。可惜當時中國的統治者是一派天朝心態,自以為大清帝國就是世界的中心,外族都是蠻夷,只有朝貢的份兒。他們自高自大,滿腦子都是主奴思想,不懂得朋友相交的平等互重,其實是「帝國主義」的心態!直等到後來西方列强領略到與中國皇室打交道,不能以朋友相待,必須靠炮艦轟進去,靠軍隊兵臨城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是多麼多可悲!洪牧師認為時至今日,中國的歷史學家,甚至是中國的教會史學家,仍未能誠實地面對這章歷史!

二百年前的馬禮遜,面對的是頑梗封閉的清廷政府。清政府不容野L以宣教士的身份進入中國,直至他受聘於東印度公司,才獲得合法的居留身份。馬禮遜不單是第一位入華的更正教宣教士,更是第一位「帶職事奉」的宣教士。
2007-04-30 1:32 am
馬禮遜的性格係堅持,例如佢給一個朋友,唔好到中國宣教,但佢依然要去~
貢獻:令到有很多人因信耶穌基督而稱義,今年來華宣教200年~
參考: 我教會的香港區會


收錄日期: 2021-04-26 11:38: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9000051KK027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