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東漢中期,眾多皇帝昏庸不堪,沉迷玩樂,結果使皇后逐漸把持政權。且從和帝開始,所有君主皆年幼繼位,使得太后可以利用「垂簾聽政」的方法來控制政權,太后提拔其親戚,結果外戚掌握了政權。皇帝成長後,太后交回政權,皇帝由於不滿外戚專政,則與宦官合謀對付外戚,成功後結果宦官得勢,皇帝身亡後,繼位者又是年幼的皇帝,另外一太后又「垂簾聽政」,結果惡性循環如此不斷持續。
歷史學者認為戚宦之爭的起因有以下幾種:
(一)西漢時重用外戚、宦官,開了先例,埋下禍根:漢高祖劉邦認為秦朝因沒有分封諸王,以至孤立,是滅亡的原因之一。劉邦除分封宗室外,還重用外戚,例如劉邦當時就非常器重皇后呂雉,結果造成後來呂氏專政的局勢。到漢武帝時,設大司馬大將軍一職,規定必須由外戚擔任,加重了外戚的權勢。
在西漢,權勢高的外戚有
漢高祖時期的呂氏
武帝及昭帝時的霍氏
宣帝時的史氏及許氏
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時的王氏、傅氏、丁氏。
宦官方面,漢武帝設內朝官,他晚年時在內廷以宦官出納奏章,開了讓宦官握權的專利。
(二)東漢的漢光武帝削弱三公之政軍權力:漢光武帝因懼丞相權力過大會篡位,是以削弱三公之權力,結果使得常擔任內朝官職的外戚或宦官沒有了三公的制衡。當由年幼的皇帝繼位時,內朝的外戚宦官就乘機專政。
影響
引起黨錮之禍
第一次黨錮之禍
中國古代東漢桓帝、靈帝時宦官、外戚交替專權。貴族李膺和太學生郭泰、賈彪等人聯合,對宦官集團進行激烈的抨擊;這些人品德高尚,時稱君子,如「三君」,「八俊」、「八顧」。三君是指「一世之所宗」,有竇武、劉淑、陳蕃;八俊是指「人之英」,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寓;八顧是指「能以德行引人者」,有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范滂、尹勛、蔡衍、羊步等八人。
延熹九年(166年)河南尹李膺,遭到誣衊「養太學游士、街角諸郡生徒」,「共為黨部,疑亂風俗」,於是李膺、杜密以及范滂等二百多名「黨人」被捕。永康元年(167年)雖經釋放,但放歸田裡,終身罷黜。史稱「黨錮之禍」。漢靈帝時,外戚竇武專政,重新起用「黨人」,與太傅陳蕃謀誅宦官,事泄被殺。建寧二年(169年),靈帝在宦官侯覽、曹節支使下,逮捕李膺、杜密等百余人,並下獄處死。後來又陸續殺死、流徙、囚禁六七百人。熹平五年(176年),靈帝再次命令凡「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錮,並連及五族。乃是第二次「黨錮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