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c/ZhouEnlai3.jpg
出生日期
1898年3月5日
出生地區
江蘇淮安
妻子
鄧穎超
所屬政黨
中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任 屆
第1-4屆總理
任 期
1949年10月—1976年1月
前任總理
無
繼任總理
華國鋒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1任國務院總理。(1949年—1954年稱政務院總理。)1958年前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歷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主席等職。
生平經歷
[編輯] 簡歷
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省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市)。祖籍浙江省紹興市。
1910年——在奉天省(今遼寧省)入讀書院和小學堂。
1913年——入讀天津南開學校。
1917年——南開學校畢業,赴日留學。
1919年——返回中國,參加天津學生界的五四運動。加入覺悟社。入讀南開學校大學部(今南開大學)。
1920年——赴法留學。
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八個發起組之一的巴黎共產主義小組,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建人之一。
1922年——和趙世炎等組織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負責宣傳工作。
1923年——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成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旅歐支部,任書記。擔任中國國民黨巴黎分部籌備員、國民黨駐歐支部特派員和代理執行部長等職,當選為執行部總務科主任。
1924年——返回中國。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兼宣傳部長。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
1927年——5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7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臨時常務委員會委員。8月1日,作為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領導南昌起義。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6/ZhouEnlai.jpg/180px-ZhouEnlai.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周恩來(1917年)
1928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為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之一。
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軍委書記。12月,就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
1933年——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委員兼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
1935年——遵義會議委託周恩來為指揮軍事上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
1937年——任中共長江局副書記。
1945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1946年——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一任政府總理(直至去世),併兼任外交部長(1949年 - 1958年)。
1972年——被診斷出患有膀胱癌。但未能及時展開治療。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去世。
中國共產黨職務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1945年-1956年
中共中央副主席:1956年-1966年,1973年-1976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56年-1976年
[編輯] 1930以前
1898年3月5日周恩來生於江蘇淮安城內駙馬巷。祖籍浙江紹興,其家譜記載先祖是宋朝學者周敦頤,並且與魯迅(即周樹人)同宗。近幾代祖先在衙門做師爺。
1910年春,周恩來隨伯父周貽庚來到東北,先在鐵嶺銀崗書院學習,半年後轉入奉天官立東關模範小學,立志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1913年7月畢業,同年8月16日入天津南開學校學習。後在日本的明治大學學習至1918年。
1919年因主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被當時的段祺瑞政府查封,被捕。獲釋後,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分別在法國、英國、德國柏林大學學習。南開學校《畢業同學錄》中對他的評語是「君性溫和誠實,最富於感情,摯於友誼,凡朋友及公益事,無不儘力」。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總支部書記,對早期的建黨、建團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1924年孫中山推行「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的政策,主張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由季米特洛夫的推薦周恩來出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戴季陶主任),後又兼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並主持建立中共直接領導的「葉挺獨立團」。1926年發生「中山艦事件」後,周辭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之職。
1927年發動上海工人武裝暴動,迎接北伐臨近上海的國民革命軍。同年「四一二政變」之後,國共合作破裂,周於8月1日與賀龍、葉挺、朱德等人一起發動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軍事領導人之一。
南昌起義後,周恩來去上海組織了中共特別行動科,從事地下工作,包括情報收集、保護中共高層人物,並用暗殺的方式懲處投奔國民黨的前中共黨員,例如帶人殺死了在租界內的中共政治局委員顧順章的包括兒童和保姆在內的13人,引起了國際輿論和民眾的紅色恐怖心理。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6/69/Zhou_deng.jpg/130px-Zhou_deng.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周恩來與妻子鄧穎超
1925年,周恩來與鄧穎超結婚,無子女。周恩來英俊瀟灑,被認為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許多女性對他有好感,例如演《桃李劫》的陳波兒。
[編輯] 1930-1937
1931年底,周恩來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後,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兼第一方面軍政委、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領導和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戰爭,取得了勝利。
由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周恩來於1934年隨紅軍長征。長征初期,由於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機構皆遭國民政府破獲,長征各單位與上海失去聯繫,周恩來與博古、李德等人遂擔當軍事與政治的領導責任,史稱三人團。共軍在到達遵義之前,毛澤東處於被排擠的狀態。目前中共官方歷史統一的說法是,「三人團」受到所謂王明「左傾」路線影響,遭到劉少奇、毛澤東等人的批評,而在湘江戰役中,紅軍折損過半,周恩來認識到王明「左傾」錯誤路線的嚴重影響,在遵義會議中支持毛澤東的領導,對毛澤東重掌軍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遵義會議決定:周恩來為黨委任的、對軍事行動下最後決定的人。遵義會議後不久,又成立了以周恩來為首,毛澤東和王稼祥為成員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亦稱新「三人團」),對中共中央政治局負責。在以後的長征過程中,1935。8毛澤東逐漸取代周恩來,成為中共軍事上的最高指揮者。
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兵諫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同意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周恩來代表共產黨同國民黨談判,促成國共兩黨的抗擊日本入侵的第二次合作。抗日戰爭期間,先後擔任中共長江局副書記、南方局書記,王明為長江局書記,作為共產黨的代表長駐當時的中華民國陪都重慶。
[編輯] 1937-1949
1939年7月,因墜馬右臂骨折,導致右臂殘疾(只能彎曲六十度)。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9/9e/Zhou_nixon.jpg/200px-Zhou_nixon.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72年周恩來歡迎尼克森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9/Kissinger_Mao.jpg/200px-Kissinger_Mao.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基辛格、周恩來和毛澤東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0/05/Chou_Enlai.jpg/200px-Chou_Enlai.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72年周恩來和尼克森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4/4a/4-5Movement.jpg/180px-4-5Movement.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76年四五天安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