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馬可孛羅像----^
馬可孛羅〔公元1254─1324年〕﹐又譯作馬哥波羅。意大利旅行家。他出生在意大利商業城市威尼斯的一個商人家庭。父親尼古拉孛波羅和叔父瑪竇孛羅都是威尼斯的巨商﹐常在地中海東部一帶進行商業活動.
一次在布哈拉﹐有伊兒汗國朝覲蒙古大汗的使臣路過﹐約尼古拉兄弟前往中國。 二人便隨同伊兒汗國使臣騎行一年﹐到達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見和賞識﹐并派他們代表元朝政府﹐隨同蒙古使臣出使羅馬教廷。在中途得知教皇已死﹐新教皇尚未選出﹐兄弟倆便順道回威尼斯探家。。尼古拉在威尼斯家中住了二年﹐便攜帶著馬可孛羅回元朝複命。
公元1271年﹐他們從威尼斯出發﹐渡過地中海﹐沿絲綢之路東進﹐途經土耳其﹑伊拉克﹑伊朗等國﹐越帕米爾到達東方﹐又取道新疆﹑甘肅東行。他們在甘州〔即甘肅張掖〕居住了一年。在此期間﹐曾游歷過今額濟納旗﹑西寧等地。然后東北行經寧夏﹑陝北等地﹐歷時三年半﹐于公元1275年到達元朝上都﹐以后又到達大都〔今北京市人這時﹐馬可孛羅年僅二十歲左右﹐因其父﹑叔的關系﹐得以接近忽必烈。
由于他年輕有為﹐聰明伶俐﹐很快學會了蒙古語﹐并熟知元朝的禮儀﹐ 加上他能說會道﹐知識淵博﹐善于揣摩和迎合他人心意﹐因而深受元世祖的寵信﹐長期在朝廷擔任要職。他在元朝任職達十七年之久﹐忽必烈曾派其為欽差大臣先后巡視過山西﹑陝西﹑四川﹑云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并任揚州總管三年﹔他還參與外交活動﹐代表元朝政府出使過緬甸﹑越南﹑菲律賓﹑印尼﹑爪哇﹑蘇門答臘等國。因此﹐他很熟悉當時中國各地和亞洲各國的情況﹐也熟知元朝的許多重大事件。
公元1292年﹐馬可孛羅父子離開中國﹐從海上經蘇門答臘﹑印度等地﹐歷時兩年零兩月到達波斯。不久﹐意大利的兩個商業大國威尼斯和熱那亞為爭奪海上貿易權與通道﹐爆發了戰爭。馬可孛羅作為威尼斯的巨商﹐參加了威尼斯艦隊。1298年9月﹐在一次與熱那亞人的戰斗中﹐馬可孛羅受傷被俘。在熱那亞監獄中﹐他請同獄的作家魯恩蒂謙用法語筆錄了他二十多年在方各國的經歷和見聞﹐這就是著名的《馬可孛羅行紀》〔又稱《東方見聞錄》〕。
這個抄本一問世﹐便引起人們的極大注意﹐并被傳抄和翻譯成數種文字。這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歐洲通往亞洲大陸的陸路交通路線﹐介紹了中國﹑中亞﹑西亞及南亞地區的地理狀況和繁榮富庶景象﹐介紹了東方高度發展的文明和文化﹐使歐洲人大開了眼界﹐被當時人稱之為"世界一大奇書"。七百多年來﹐吸引了億萬讀者。其中對敦煌﹑酒泉﹑張掖﹐對印刷朮﹑火藥﹑指南針﹐可做燃料的"黑石頭"〔煤〕﹐均有不少的記載。這本書也是研究中國﹑研究絲綢之路的珍貴史料﹐并對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也有一定影響。
《馬可孛羅遊記》書影
泉州崇武港--當年馬可孛羅就在此登船回國
2007-04-28 19:44:56 補充:
馬可孛羅(Marco Polo, 公元1254-1324年)是意大利威尼斯人,中世紀著名的旅行家。公元1271年隨同父親尼古剌(Nicolas)和叔父瑪竇(Matteo)前往東方。公元1275年抵達元朝的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此後旅居中國十七年,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奉命出使外地,遊歷中國許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