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老王賣瓜 自賣自誇
這是一個人人耳熟能詳的歇後語,而且從宋朝就開始流傳了。
老王,姓王名坡,宋朝人。老王做什麼的呢?不用說,就是賣瓜,賣哈密瓜(當時稱胡瓜)。
王坡本是西夏人,因為戰亂來到宋朝都城汴京,也就是今天的開封府。到了中原之後,王坡找來找去找不到什麼像樣的工作,於是重操舊業,在漢地種起哈密瓜。
種了幾年,王坡慢慢瞭解中原氣候型態,也摸索出一套在這裡種瓜的技巧,所以他種出來的瓜非常香甜。然而,由於哈密瓜外表不好看,加上漢地的人都沒見過這種瓜,所以儘管它香甜可口,每天還是賣不出幾顆。
眼看生活就要沒了著落,王坡心急,乾脆切了好幾個擺在路旁,逢人便誇這瓜甜,順便讓人免費試吃。「這瓜甜呀!這瓜香呀!大爺您嘗嘗,大娘您嘗嘗...」
也是王坡命中合該飛黃騰達,他向行人滔滔不絕的誇瓜香、誇瓜甜之時,剛好遇上宋神宗出宮巡視。
神宗聽見路旁一陣吆喝,喚了轎夫停轎。「是誰在那賣瓜?還自賣自誇!?」
王坡見皇上大駕光臨,趕緊拿了一塊哈密瓜呈給神宗。宋神宗吃了幾口,覺得甘甜清香,當下說:「這是什麼瓜,這麼好吃!誇的有理,誇的實在!」
就這樣,神宗開了金口之後,王坡的哈密瓜傳遍大江南北,人人都要來光顧。「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也就成了人們這位賣瓜的老王最直接、最貼切的描述。
2.秀才看榜 又驚又喜
明朝有個秀才叫周士賢,雖然已屆不惑之年,但履次參加鄉試總是名落孫山,無法更上層樓。
這一年他照例進城赴考。放榜前夕,他待在客棧,一顆心上上下下,心想著:「這次試題答的很順,應該可以榜上有名吧!」但又怕像往年一樣,望榜興歎。
隔天一大早,周士賢急忙趕到衙門看榜,他對著榜上密密麻麻的名字,一個個唸了下來,突然間眼前出現「周士賢」三個字,他高興的跳了起來,不斷地歡呼「我上榜了!終於上榜了!」。
忽然心想,「我可別看錯名字了!」這位「老」秀才眼睛盯著榜單的名字,再唸了幾遍,「周…士…賢…」「周…士…賢…」。「對,沒錯,真是我上榜了!」
又驚又喜的周士賢轉念又想:「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得很,榜上的人是我嗎?」這個念頭一出,周士賢便感到有點不安。也不知道是不是高興的昏了頭,他竟如此安慰自己:「就算是同名同姓,也有個先來後到;反正我先來了,就是我上榜!!」
就在這當兒,他突然聽到耳邊有人唸著「周士賢」,周士賢不由自主地對他說:「是我先來,榜上的人是我!」。話才說完,旁邊又有看榜的人唸了「周士賢」,周士賢馬上回頭問他:「你也叫周士賢嗎?是我先來的…」旁邊的人看了,不明所以,都說:「這人是不是想中舉想瘋了?」
這天過去,周士賢回到客棧,心裡仍是惴惴不安,不知上榜的倒底是不是自己。就在此時報子拿了榜單前來恭賀,周士賢接過報單,緊緊的握在手中,高興的說:「這下子應該沒人跟我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