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聖神」的帶領
耶穌受洗時,「天主聖神有如鴿子降下,來到他身上」(瑪三16),從此聖神就成為耶穌一切行動最根本的驅動力,首先將他「帶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魔鬼」代表相反天主之神的「神靈」,表達不斷與天主和人作對的角色(參閱:約二1)。
四十晝夜禁食
「耶穌禁食四十晝夜」的敘述使人想起,梅瑟曾上到西乃山,在天主面前停留四十晝夜(出二四18),這個關連表達耶穌目前的禁食特別接近天主。教會傳統上舉行的四旬期,便是呼籲全體基督徒效法基督的榜樣,努力悔改做補贖。
「四十」是舊約傳統中具有最高度象徵意義的數字,除了當上主藉著梅瑟將他們由埃及救出時,曾在曠野裡考驗他們四十年之久,還有無數個與四十相關的事件(參閱:出二四18;三四28;列上十九8)。
天主子
魔鬼連續三次的試探其實都是攻擊耶穌的「天主子」身份,前兩次誘惑都提到這個稱號,第三個誘惑沒有直接提到這個稱號,乃是因為引誘耶穌「朝拜魔鬼」的要求,當然不能直接使用這個稱號,但卻包含了對這個身份的挑戰。「天主子」稱號表達天父和耶穌的特殊關係(瑪三17;十七5),是基督徒對默西亞耶穌的信仰(參閱:瑪十六16;二六63)。
人生活不只靠餅
「天主子」耶穌聽從天父旨意,降生成「人」,所以會由於守齋而感受飢餓,魔鬼抓住機會試探耶穌,要求他行一個奇蹟:把石頭變成餅。魔鬼企圖說服耶穌放棄「成全的義德」所要求的服從(瑪三15)。但是耶穌以聖經的話回覆魔鬼,這句話使人想起以色列在曠野中流徙的經歷(申八3),也使人明白:正如天主曾在曠野中考驗以色列子民四十年,並以瑪納飽飫了他們(申八3),天主子也能由天父口中所發的言語得到戰勝一切的力量。
不可試探上主
魔鬼也認識聖經。他把耶穌帶到聖殿頂端高處,要求祂「作秀」般地大展身手(參閱:瑪十二38-39;十六1),在眾目睽睽之下蹤身躍下,並以聖經的話挑釁:上主天主「為你吩咐了自己的天使,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詠九一11-12)然而耶穌卻再次以回憶「出埃及事件」的經文駁斥魔鬼:「你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申六16)魔鬼誘惑耶穌試探天主,就好像以色列子民在瑪撒試探過天主一般(參閱:出十七1-7;戶二十7-13);保祿也提出相同的「不可試探上主」的勸告(格前十9)。耶穌不僅在此拒絕了這個誘惑,而且在祂受難被捕時,也為了完成天主的旨意而拒絕天使的救助(瑪二六53-54)。
唯獨朝拜事奉天主
最後,魔鬼終於脫下面具露出真面目,把耶穌帶到一座極高的山上,不再使用聖經的話語而直接宣稱:只要耶穌朝拜他,便將眼前的一切普世榮耀權勢都賜給祂。經文中所提的「極高的山」和所看見的「世上一切國度及榮華」只是象徵性的描寫某種情境,相對於「魔鬼的山」瑪竇福音也提到「天主的山」,不僅是耶穌顯聖容的高山(瑪十七1),還有耶穌復活後,也在一座高山上顯示祂的權能,並派遣門徒去給普世萬民宣講福音,這是天主所願意實現的真正「王國」,遠勝於魔鬼所宣稱的王國。
耶穌再次提出以色列子民曠野經驗所得到的教導徹底擊潰試探者:「去吧,撒殫!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唯獨侍奉祂。」(申六13)這句話是出現於最重要的舊約聖經脈絡中:「以色列,你要聽……」和「愛天主」的命令(申六4-5)。
天主時時護佑耶穌
魔鬼被擊敗而離開,隨後就有天使前來伺候耶穌。「天使的伺候」首先表達天使們給長期守齋的耶穌送來食物(參閱:列上十九5-7),然而更是顯示天主一直在祂的兒子身旁保護:耶穌靠著聖神的力量,綑綁了一切反對天主和人的魔鬼,擊潰了一切邪惡勢力(瑪十二28-29)。
綜合反省
這段經文敘述耶穌開始進行默西亞使命之初,首先接受一個「試煉」(試用期),主要的目的在說明祂就是受天主聖神推動,執行天父使命的「天主子」,就如在祂受洗之時,天父對祂所做的肯定一樣。對瑪竇福音的讀者而言,「耶穌受試探」和「耶穌受洗」這兩段敘述是揭開耶穌奧秘的關鍵鑰匙,幫助他們認識耶穌的真實身份,瞭解祂公開出現人間的意義。
耶穌充滿聖神,因此,他能對抗一切錯謬邪惡的勢力,按著「天主子」的身份完全服從地執行天父的使命。基督徒在生活與工作中都經歷到試探(參閱:格前十11-13),然而我們也都擁有天主聖神的恩賜,因此在面對各種試探的時候,應該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
2007-04-26 19:24:20 補充:
路加福音記載,耶穌受洗後充滿聖神,是聖神帶祂去荒野裡,受魔鬼的試探。有人會奇怪為什麼聖神要這樣做,路加可能讓我們知道,只要有聖神在,魔鬼是何等無能為力;連在魔鬼稱王稱霸的荒野,聖神亦能一舉擊敗牠。路加有意以聖神帶出今天福音的三個誘惑,並與舊約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的誘惑對比。以色列人每次受誘惑都跌倒,曠野成了他們與天主分離的傷心地;耶穌在曠野四十天,每次受誘惑皆戰勝,曠野改變為人與天主接觸之處,其分別就是因為聖神的臨在。
2007-04-26 19:25:08 補充:
以色列人在曠野每受到飢餓的試探就埋怨天主,雖然天主以奇跡解救他們,他們仍舊跌倒。耶穌也受飢餓的試探,卻拒絕用奇跡解決問題,反而更依賴天主,並要求人依賴聖言而生活。以色列人看見梅瑟上了山,失去依靠後,便去拜金牛,朝拜可見的權勢榮華;耶穌指出沒有東西在天主之上,人只能朝拜天主,他也不會用權勢榮華去帶來救贖。以色列人沒水喝,便對天主失去信心,埋怨梅瑟帶他們出來受苦;耶穌對天父充滿信心,根本不用從聖殿頂上跳下,試試天父
2007-04-26 19:26:24 補充:
耶穌擊退魔鬼的每一回合都引用聖經,除了是駁斥魔鬼誤用聖經外,還要人相信天主聖言的力量,因為天主聖言才是我們的保證。讓我們記得不勞而獲、權勢榮華、信心動搖是基督信仰歷程中少不了的誘惑。要抗拒這些誘惑不能靠自己的力量,今日的福音啟示我們要依賴聖神。只要有聖神,我們能在魔鬼最強的地方擊敗牠。
2007-04-26 19:45:57 補充:
「耶穌從加里肋亞來到約但河若翰那裏,要受他的洗」以後,若翰說:「我本來應該受你的洗,你却到我這裏來嗎?」他明示耶穌超越他,他就是第7節所說的那一位:「祂在我以後來,我卻當不起解他的鞋帶。」但是耶穌囘答說:「你暫且(原文árti意為現在,目前)容許我罷﹗」這一句話暗示耶穌自認比若翰大。他所以仍然要受洗的理由是:「我們應當這樣完成全部的義。」(三15)就是完全實行天主的旨意:若翰便給耶穌施了洗。耶穌受洗是天主的旨意,暗示祂在自己身上接受了全人類的罪,代表一切有罪的人受洗,這樣便象徴祂是那要「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若一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