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冇人知道中國戲曲呀?(粵劇)

2007-04-26 5:48 pm
有冇人知道中國戲曲呀?(粵劇) 要有歷史,面諎介紹and picture
工尺諎介紹,有關中國戲曲的東東,thank

回答 (3)

2007-04-26 11:00 pm
✔ 最佳答案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佈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





目錄[隐藏]

1 歷史

1.1 元朝以前
1.2 元朝
1.3 明朝
1.4 清朝
1.5 民國初期
1.6 共和國建國初期
1.7 現代
2 行當

2.1 化妝
2.2 戲服
2.3 頭飾
3 唱做念打

3.1 唱腔
3.2 身段

3.2.1 表演程式
3.3 說白
4 音樂

4.1 樂器
4.2 樂隊
4.3 譜曲詞
5 表演場所

5.1 戲棚
5.2 戲臺
6 行內習俗與術語

6.1 梨園的來歷
6.2 戲橋
6.3 紅船
6.4 爆肚
6.5 撞板
6.6 欲免向隅
6.7 紮、叔父
7 神功戲
8 傳統劇目
9 著名劇目

9.1 傳統例戲
9.2 羅家英主演的新編粵劇
9.3 楊智深新編粵劇
9.4 英語粵劇
9.5 馬來語粵劇
10 著名人物

10.1 粵劇幕後人物
10.2 名伶

10.2.1 曲藝
11 組織
12 演出地點
13 參見
14 參考書籍
15 外部連結
16 有關網站
2007-05-01 7:26 pm
粵劇的歷史
元朝
粵劇的源頭可以追朔到元朝的雜劇。當時稱一幕戲為一折。以後只選演一幕戲便稱為摺子戲。粵劇有很多劇目是由元朝雜劇流傳下來的,甚至某些粵劇的傳統戲碼是跟雜劇完全相同,例如《西廂記》、《踏雪尋梅》、《倩女離魂》、《趙氏孤兒》等。另一方面,粵劇和南戲的淵源非常深。南戲能夠傳入廣東的原因相信是南宋末年,大量難民及戲班跟隨宋室往廣東逃亡。廣東省南海縣佛山市內佛山祖廟的石戲臺相傳有八百年歷史(即南宋末期)。可見南戲在南宋末期已經傳入廣東。

明朝
到了明代,南戲的弋陽腔已在廣東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戲班經常進入廣東演出。根據《粵劇史》,廣東出現一個女花旦,名叫張喬,南海人,是一名青衣(戲子)。原籍蘇州的她出生於廣東,因為她母親是蘇州崑腔戲子的緣故被記載為昆腔班女戲子。可見各地戲班中人開始在廣東落地生根。「未有八和,先有瓊花」在戲行中是無人不懂的。瓊花會館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根據《佛山忠義鄉志》的記載:「鎮內有會館凡三十七,瓊花會館建築瑰麗,為會館之最。」。

清朝
廣東本地戲班早期活動的中心在佛山。順治十五年(1658年)在靈應祠祖廟前建華封戲台,臺上演戲鼓桌什物俱全。乾隆年間,商貿發達。佛山更是商幫薈萃,因此娛樂要求而更加興旺,吸引百多個外省戲班來廣東演出。這些外江班主要來自江西、湖南、安徽、姑蘇等地。他們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合作在廣州創建「粵省外江梨園會館」。咸豐四年(1854年),粵劇藝人李文茂響應太平天國起義,在佛山經堂古寺率領梨園弟子,編三軍。清政府為了消滅三軍勢力,殘殺藝人,火燒瓊花會館,禁演粵劇15年之久。粵劇解禁後,本地班表演方式改變很多,聲腔已經吸收了二簧,並能以梆子、二簧為主,兼用大腔演出。當時表演角色分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總生、公腳、正旦、花旦、淨和醜 10大行當。後來經鄺新華、獨腳英、林之等人努力,粵劇得以重生,並組成了粵劇仝人的新組織——八和會館。雖然粵劇開始恢復演出,但是在劇目內容和表演藝術上,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反映現實生活的新劇目不斷湧現,並在戲棚官話中加插廣州方言演唱。

民國初期
在辛亥革命前後,一些粵劇老倌包括金山炳、朱次伯等人開始對粵劇進行革新運動。當中白駒榮成功把廣東白話引進粵劇及降調。因為從前粵劇全部都使用中州話演唱,後來是金山炳首先局部將白話帶入粵劇,朱次伯與白駒榮努力將白話引進過程中也下了不小功夫。至於降調方面,戲棚做戲是要高調地大聲唱戲,而與白駒榮同期的小生太子卓還是唱子喉,白駒榮已開始將聲調降低唱平喉,唱腔自成一格。到了1920年左右,終於把戲棚官話全面改為廣州話,由子喉(假音)演唱改為用平喉(本嗓)演唱。梆子和二黃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黃在風格上統一起來。及後薛覺先率先引入新的化妝技巧及西樂樂器。在同一時期,省港班的崛起,薛覺先與馬師曾的競爭進入白熱化,促進了粵劇的改革和興盛。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當時香港立法局有法例禁止男女同班,所以歷年來粵劇中只有全男班、全女班之分。及後羅之錦爵士在立法局中提議,說及男女既能同坐,為何不能同班。於是在1933年秋,香港總督貝璐取消男女合班禁令。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當時香港立法局有法例禁止男女同班,所以歷年來粵劇中只有全男班、全女班之分。及後羅之錦爵士在立法局中提議,說及男女既能同坐,為何不能同班。於是在1933年秋,香港總督貝璐取消男女合班禁令。太平劇團的班主源杏翹適逢其會,在原本的班底下(馬師曾、半日安、馮醒錚、馮俠魂、袁是我、謝醒儂、馮玉君)聘請譚蘭卿、上海妹及麥顰卿三位女藝人為花旦,令觀眾耳目一新,盛極一時,其它各班亦紛紛聘用女花旦,於是男花旦漸遭淘汰,是粵劇歷史大轉變之一。從此粵劇在香港非常流行。

現代
香港為了加強粵劇教育,香港八和會館(Canto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與香港演藝學院在1998年協辦非全日制粵劇證書課程。1999年,雙方更協辦兩年全日制粵劇文憑課程,來訓練專業粵劇演員。為了提升學員的水準,更在2000年協辦粵劇進階課程。現代粵劇開始受到外國人歡迎。創始人黃展華為首的粵劇海外名伶為了讓外國人參與並且繼續對外推廣,以英語為表演語言的英語粵劇應運而生。同時新加坡的英語粵劇由黃仕英開創。
參考: 自已.....


收錄日期: 2021-04-18 22:00: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6000051KK0069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