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紐約市
別稱大蘋果的紐約豈止是成功樹上最大的蘋果這麼簡單,紐約可是雲集了最多美國之最,紐約的山丘稱王,加上高樓林立的氣勢,簡直是不簡單。紐約不僅是天涯倦客、窮困潦倒的人和混雜的群眾落腳之地,巿內還有世界一流的博物館和大型雕像,還有更大更高的建築物、紙醉金迷的世界,以及狂呼不斷的歡呼聲!
紐約是一個居住密集的城市,各色人種生活在一起,形成紐約獨有的氣質。要想改變這個地方緊湊的生活節奏,真是非常困難,不過紐約充滿衝勁的活力,卻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到此一遊。
全球化的城市中,你可能很難找出紐約的獨特之處,不管去到那兒,你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不過到紐約你可不可不去看看自由女神像 (Statue of Liberty)、帝國大廈 (Empire State Building)、中央公園 (Central Park),以及時代廣場 (Times Square) 。現代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Modern Art) 更是世界一流的博物館,古根漢博物館 (Guggenheim Museum) 跟美國自然科學博物館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相距也不遠。逛書店、品嚐美食、看歌劇、購物,即使只是觀看身邊的人,你也會感到趣味盎然。在紐約做什,或者去那裡,實在不重要,因紐約本身就是一個要你去面對面、親身體驗的城巿
歷史背景
1萬1千多年來,美洲土著一直在現在稱紐約市的地區居住,直至後來吉尤瓦尼維拉薩諾 (Giovanni da Verrazano),一位受僱於法國的佛羅倫斯人來到東北海岸探險,他們於1524年抵達紐約港。當時這個地區一直平安無事,直到英格蘭探險者亨利.哈德遜 (Henry Hudson) 於1609年尋找西北航道 (Northwest Passage) 時,無意中發現了這片土地。哈德森稱讚「這片是任何人都夢寐以求踏上的土地」,並宣佈該地屬荷蘭東印度公司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所有。
1625年以前,荷蘭殖民者與當地人一直從事皮毛貿易。後來有個組織建立了一個據點,後人稱新阿姆斯特丹 (New Amsterdam),這是更大的殖民地新荷蘭 (New Netherland) 的首府所在地。歐洲鋪天蓋地的廣告指出新阿姆斯特丹氣候溫和、美麗富饒,誘使許多開拓者前往,卻發現那冬季非常寒冷,使得很多人喪生。歷史學家承認荷蘭西印度公司 (Dutch West India Company) 的董事彼得.米努易特 (Peter Minuit) 從當地部落那僅用微薄價值的貨物購得了該島。但根據一般記載,這些貨物只值當時美元,可能是接近美元,不過還是值得還探討。
在英國與荷蘭的輪番佔領後,新阿姆斯特丹最終於1670年代成英國的殖民地紐約。儘管殖民者開始在新澤西和長島耕作農場,該港市仍只是彈丸之地,佔地是從如今華爾街以南至曼哈頓尾端的地區。早在1730年代,當地反英情緒就非常激烈。過了30年,紐約公地 (New York's Commons),即如今的市政廳 (City Hall) 所在之處,是眾多反英示威中心。儘管紐約人情緒高漲,英王喬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 的部隊還是大多戰事中控制著紐約,最終於1783年停戰,整整兩年後撤軍。
直到喬治.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 於1789年在華爾街聯邦廳 (Federal Hal) 的陽台上,宣誓為新聯邦國家總統之前,紐約還只是一個擁有3萬3千人口的熱鬧港口城市,文化程度卻遠遠落後於費城。新國會第二年便從該市遷至華盛頓特區 (District of Columbia),湯瑪斯.傑弗遜 (Thomas Jefferson) 後來將紐約稱一個「所有人性墮落的下水道」。
紐約在19世紀初得到繁榮發展,人口從1800年的6萬5千增至1820年的25萬。內戰 (Civil War) 時期,紐約市的人了國家的統一許多都自願參軍。但隨著戰爭曠日持久處於膠著狀態,紐約市內最貧窮的市民大多開始反對戰爭,尤其是強逼性要求參軍以後。1863年夏季,愛爾蘭移民發起了「徵兵暴動」,抗議允許富人可支付美元代替兵役的規定。後來參加暴亂的人把憤怒轉向黑人市民,他們認黑人不但是導致戰爭的真正原因,還是他們就業的主要競爭對手。他們將11個黑人在街頭處以私刑,並將一個黑人孤兒院夷平地。
18世紀接下來的時間內,隨著歐洲的移民潮,紐約的人口出現了激增,有些商人利用了所謂「鍍金時代」(Gilded Age)的寬鬆工業政策,進行股票貿易。這些人在第5大道下段的「百萬富翁區」(Millionaires Row)建起了座座毫宅。沿百老匯從市政廳到聯盟廣場 (Union Square) ,多層建築建成為企業的總部所在地,而這些多層建築就是當地首批「摩天大樓」。
隨著該市人口從1850年的50萬到1880年翻了兩番,增至110萬,紐約出現了公寓文化。紐約人口超負荷的急速增長導致了鞏固行動,該市和鄰近區都設法不斷增長的人口提供居住服務。1898年,皇后區、史坦登島、布朗克斯和經濟落後的布魯克林居民投票成為紐約市的「自治區」。
1900年至1930年,紐約巿這個新的大都會吸引了大批的歐洲移民,他們到達紐約的愛利斯島 (Ellis Island)。紐約人口再次激增,從1900年的僅僅3百萬到1930年的7百萬。在這段時期,馬車退出交通舞台,主要地鐵與高架火車 (Els) 網路延伸至城市的週邊。
隨著移民人口的政治力量逐漸增強,要求變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曾愛利斯島的一名傳譯員的改革者菲奧雷洛.瓜迪亞 (Fiorello La Guardia)當選市長。在他的三屆任期內,這位受大眾歡迎的「小花」與市政府的貪污行為進行鬥爭,並擴展社會服務網路。同時,城市設計師羅伯特.摩斯 (Robert Moses) 透過一系統公共建設措施,重整紐約巿面貌,包括興建公共建設、高速公路及1939年和1964年的世界博覽會。不幸的是,他的建設計劃,包括特里保羅大橋 (Triborough Bridge)、林肯中心 (Lincoln Center)、數條高速公路和巨型房屋計劃,常破壞整個鄰近社區,使數不清的居民倍受搬遷之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紐約以自信、有備而來的姿態展現貿易舞台。紐約是未經戰爭洗禮的鮮有世界級城市,充滿了勃勃生機,而且繁榮並不只限於紐約市本身。1950年代,高速公路使人們可以自由進出郊區,上百萬的紐約人寧願選擇永久居住城外,不是「人往高處」的心態讓他們離開,而是很多白人居民感覺自己居住的社區「已經變壞」,還是種族的主義想法,他們覺得非裔美國人和波多黎各人已搶走了他們的合法地盤。
政客小心翼翼迎合不同固執的選民時,這個城市已出現滑坡。電視節目、製造業工作、甚至出眾的布魯克林道奇棒球隊 (Brooklyn Dodgers),也隨同城內對手紐約巨人隊 (New York Giants) 遷移到西岸 (West Coast)。跟美國大多數城市一樣,紐約以西岸為文化潮流方向,隨著通訊科技的革新,使得世界任何地方都可開展貿易,最終各大公司開始摒棄這座城市。1970年代,該城的經濟滑坡,導致了破危險,後來聯邦政府投入鉅額資金,才使得其免於崩潰。
在自由主義橫行的列根時代,紐約市開始重振雄風,華爾街每天進行過十億金融交易。埃德.科克 (Ed Koch) 這位非常有趣的市長在他的三屆任期內,似乎代表著紐約人嬉笑怒的雙重個性。但在1989年,科克在民主黨初選中為戴維.丁金斯 (David Dinkins) 所敗,丁金斯成紐約市第一位黑人市長。丁金斯是民主黨核心職業政客,世人公正評論他只是應改革之需,出任市長角色,他採取行動增加巡邏警察人數,確實有助控制罪案率。1993年的連任選舉中,他以些微劣勢敗給主張溫和政策的共和黨人魯道夫.朱利安尼 (Rudolph Giuliani)。由於犯罪率的大幅下降,加上民主黨對手力量薄弱,朱利安尼在1997年的市長選舉中再次勝出。幾十年內該市首次開始大型而必要的規劃,改善巿內基礎設施,諸如在哈得遜河修建一條新型的鐵路隧道。同時,時代廣場也由1960、70年代倍受犯罪吸毒問題困擾的紅燈區,轉變為1990年代後期的迪斯尼 (Disneyfied),吸引了旅客。紐約市變得越來越安全、繁榮,發展也越來越均衡,可是貧富差距卻變大,昔日點綴曼哈頓,豐富多彩的亞文化開始大規模地向郊區伸延。
2001年9月11日,紐約一向喧鬧而又快節奏的生活突然被打斷。恐怖分子劫持了兩架民航班機襲擊世界貿易中心 (World Trade Center),把壯觀的雙子塔夷平地。成千上萬的人喪身在這場美國本土史上最嚴重的恐怖活動當中。不過,紐約儘管受到重創,還是表現出不屈氣概,市內很快恢復了平靜,重建了貿易區,也重塑了自信。受襲擊地點的商店與餐館重新開業,遊客再度慕名前來,而「驚爆現場」 (Ground Zero) 都正進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