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Q:出自何經何典?
A:典源(轉自
http://140.111.34.46/chengyu/pho/fya/fya01011.htm):
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五三.磨針溪》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典故說明
南宋祝穆所撰寫的《方輿勝覽》中記載著:相傳李白在四川眉州的象耳山求學,學業未成,便中途離去了。在離開的路途上,經過一條小溪,他看到一個老婦人正在磨鐵杵。李白好奇地問老婦人在做什麼,老婦人說她想把鐵杵磨成針。李白深深地爲老婦人的毅力感動,于是返回學堂,從此發憤讀書,終于有所成就。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磨杵成針」,用來比喻只要有恒心,努力去做,無論多麽困難的事,都可以成功。
*********************
Q:事實上李白小時是如何的呢?
A:一般來說,現時歸納李白由5歲至23歲在四川內的情況如下:
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出生于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約五歲時,其家遷居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亦有一說跟本是在四川綿州出生。(其實李白小時的出生地到現在還沒有定案:一說在隴西,一說就跟本在四川綿州,一說在金陵,宋史中指是在山東,但是學者對山東的理解又多樣化,例如又指山東是指洛陽之意云云。不過以下就暫時以大家認同的理解法,即李白在四川綿州生活過作論述)
其父李客(或謂真名不詳,“客”是對外來者的泛稱),不求祿仕而家境富裕,所以人們猜想他可能是一位巨商。
李白的青少年時期是在蜀中度過的,他自幼讀書就廣爲涉獵,所謂“五歲誦 六甲 ,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作賦淩相如(《贈張相鎬》)。
年輕時仗劍任俠,《與韓荊州書》云: “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魏顥說他“眸子炯然,哆如餓虎……少任俠,手刃數人”(《李翰林集序》)。崔宗之在《贈李十二白》詩中也以“袖有匕首劍”、“雙眸光照人”這樣的句子描述其風度。很久以後,他和朋友叙舊,還興致勃勃地回憶當年殺出五陵惡少重圍的往事(見李白詩《叙舊贈江陽宰陸調》--“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我昔鬥鶏徒,連延五陵豪。”)。
他還很早就嚮往游仙問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興八首》之五)十七八歲時,李白曾隱居于戴天大匡山,幷從趙蕤學。趙蕤是個以“王霸之道見行于世”(孫光憲《北夢瑣言》)的學者,所著《長短經》十卷即主經邦濟世的事功之學。這對李白後來的思想和經歷也有影響。
李白二十歲遇到蘇頲,又深得這位“朝廷大手筆”、文章巨公的贊賞。開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上安州裴長史書》)。他從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荊門、游洞庭,接著又到了金陵、廣陵和會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鄖城(今湖北安陸)。當時著名的道士司馬承禎在江陵遇到他,誇許他“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李白《大鵬賦·序》)。
http://www.psjying.pudong-edu.sh.cn/rainbow/student/efile/rss.asp?sid=2440
另據維基參考自郭沫若所著的《李白與杜甫》而成的年表:
701年(長安元年)——生于碎葉。
705年(神龍元年)——隨父親李客遷居蜀郡綿州彰明縣青蓮鄉,開始接受啓蒙教育(時年五歲)。
710年(景雲元年)——開始讀諸子史籍。
715年(開元三年)——喜好作賦、劍術、奇書、神仙。
718年(開元六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讀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7%99%BD
***********************
Q:到底當中說的李白小時候的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A:本人對於李白小時候的這個故事,不敢說真的能辨真偽;但據以下的理據,這故事未必確實存在:
(一)《上安州裴長史書》內曾說:李白“五歲誦 六甲 ,十歲觀百家…常橫經藉書,製作不倦,迄於今三十春矣。”
六甲是指四時六十甲子之類,用天干地支相配以計算時日。百家是指諸子百家,儒家以外各家的學說。
李白小時候,只得五歲時,就已經讀曆法書,十歲就已讀諸子百家的書籍,可見他是相當好學,而並非那種逃學之輩;其後於其他文學中有指李白「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十五好劍術」,「十五游神仙」等說法,指他十五歲時已涉獵各方面;除了讀書之外,還好劍術,遊仙訪道。當時的李白也擅長作賦,並以司馬相如(相如是指司馬相如,漢代蜀地的文學家、漢賦的代表作家)為標準來衡量自己。
可想而知,李白在五歲已很好學;因此所謂李白不好學,似是有人託名人之名聲,而帶出故事的渲染力及教育性(再加上李白在四川出生,自可借題發揮),而實際上連李白也不知道人家說他不好學呢!?
(2)再說從地理上看,李白在綿州(綿陽)居住,據《方輿勝覽》他後來在四川眉州的象耳山求學;但問題是,綿州與眉州相距其實不近,為什麼李白要誇區求學,實在不得而知
下圖就可看出綿州(綿陽)跟眉州(眉山)相距是有多遠了:
圖片參考:
http://www.517sc.com/LOOK/IMG/mapxin.gif
反而有指李白曾於大匡山求學的觀點,就應是可靠;因大匡山位于江油縣城西北面,距城約三十五華里(三華里~一英里~ 1.61公里,即 一公里 約兩華里;三十五華里約18公里左右),這個路程相對較不遠。(
http://www.chinese123.cn/wxsj/zgwx/gdwx/zjda/suitang/libai/0156.jsp)
匡山上有大明寺,以前名經堂,唐僖宗中和三年(833)改爲大明寺。《彰明逸事》中亦載“今大匡山猶有讀書台” 。既有讀書的地方,李白讀書於這就近的學校,相信亦不假。況且李白很喜歡著有關匡山及相鄰地方的詩,就更顯出匡山對李白應是有深刻的影響。
李白少時就曾作《別匡山》一詩,描述匡山的情景,指其曉峰如畫,藤影風搖,野徑犬吠,古樹猿啼,其烟靄飄飛處,鉢僧鶴池,山靜林幽。
另外李白又有著詩《太華觀》,抽寫太華山。大匡山與太華山乃同一山脈,緊緊相依,從大匡山大明寺逶迤西北上,只走十餘里即可到太華觀。
可見李白在太匡山山活過,已是不爭的事實,否則他不可能著這麼多相關的詩;而且大匡山位於四川;李白二十三歲時“仗劍去國,辭親遠游” ,離開四川,到處遊歷,之後已再沒有回四川的經歷及記載;所以這些詩應該是在李白未出國的求學時期所寫的。
據知李白在匡山,曾拜道人東岩子爲師,得見“蓬萊十丈花”;亦隨隱士趙蕤讀書習劍。紫雲山乃道教發源地之一,而東岩子、趙蕤皆爲著名的道士。其時,李白就在山中學道。
反而,本人就未曾聽過有關李白著詩寫象耳山之事(除了象耳山地方說李白曾刻碑留一詩在那裡),甚至對於其恩人(磨鐵杵老婦武氏)也隻字不提,難道李白是那種忘恩之人?!相信不是吧!!
(三) 《方輿勝覽》中曾指“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用上“世傳”一字眼,顯然了連《方輿勝覽》作者祝穆對鐵杵磨針之事,也是道聽塗說而得來; 祝穆生活在宋朝,與唐朝時期相去甚遠,而且又不是專研究李白之事之人,從何而得知此事呢?不就是聽回來的嗎?!
就算李白到過眉州,把鐵棒磨成針也是不合常理的,老婆婆只要求助行商或鐵匠,要一根綉花針不應太難,何必要如此費力費時費料去整一枝綉花針?又何來教一個不相熟的人呢?而且她又怎知道李白是在逃學呢?
http://www.chinese123.cn/wxsj/zgwx/gdwx/zjda/suitang/libai/0156.jsp
http://geoteach.jyjy.net.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08
http://www.chiculture.net/0408/html/a01/0408a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