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包拯(包青天)的故事??

2007-04-26 4:50 am
快,我想要包拯(包青天)的故事??多謝!!

回答 (4)

2007-04-26 5:30 am
✔ 最佳答案
包拯先有三妻張氏、董氏(有一子包繶但他婚後兩年染病身亡),並後與隨嫁之待婢孫氏納為妾室並生下一子包綖(1058年,包綖由包繶之妻崔氏取名包授),妻被包拯遺送回家,因為包綖,家族得以繁衍;包公另還有兩位女兒。另董氏於1068年病逝於合肥,與包拯合葬;崔氏則於1094年去世,享年62歲。

他於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病歿於開封,謚號孝肅,妻子董氏把生前奏議底稿交付至門生張田輯錄成《孝肅包公奏議》即《包拯集》傳世,次年歸葬合肥並由宋樞密副使吳奎立下墓誌銘(現存安徽省博物館),墓地曾於1199年由淮西路官員重修,但於文革時期1973年3月因當時革命委員會徵地被強行「遷墳」破壞,而另一相關古跡「包公井」原址亦搶救未果,於1986年成為在合肥四中的一幢五層樓宿舍。


傳說形象
包拯以廉潔公正、不攀附權貴著稱,故民間稱其包青天及包公,就任開封府尹期間,得到「四大名捕」(王朝、馬漢、張龍、趙虎)與有「御貓」之譽的御前四品帶刀護衛之南俠展昭協助,辦案既明查又暗訪,執法既嚴謹又不失人情,令正義得以順利伸張之餘亦導人向善。因為開審考上狀元成為駙馬爺的陳世美不認妻一案前,其妻子秦香蓮向王丞相攔路喊冤(而不是向包青天攔路,但現在借用攔路喊冤來引申有冤無路訴,迫於無奈出此下策之義)。

開封府公堂門前右邊前有一鼓,逄有重大冤情之時,不論大小人物一經擊鼓鳴冤,包青天定必升堂開審,喊冤者可直接向包大人陳述冤情;而傳說包拯審案不分晝夜:日審陽間,夜審陰間;並流傳多個審案故事傳頌後世,著名的有《鍘美案》、《狸貓換太子》、《烏盆案》、《鍘包勉》、《鍘判官》等。另古代小說《七俠五義》亦以其為主人公。因其大公無私,擁有一副鐵面如墨的臉孔以鎮懾佞臣,額上掛有一彎蒼白明月,故亦有「包黑子」稱號,坊間傳說中包拯死後成了神明「馬國公」,故現在稱的「馬國公」就是包公本人。
2007-04-26 5:09 am
可去圖書館借書(No800-900)(應該有的!!)
2007-04-26 5:05 am
包拯(999年4月11日—1062年5月24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肥東),中國北宋官員,以清廉著稱。

包拯為北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申科進士甲科,初任建昌知縣,官至開封府尹及龍圖閣大學士。因為他進入「二府」成為北宋最高決策機關成員後,其衣著飲食和器具依然「如布衣時」,是古代中國清官的典型代表,民間諺語有云:「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為人嚴正,殊少笑容,時人以黃河清,比包拯笑。後世包括朱熹、歐陽修、劉敞、司馬光對包拯皆有正面評價。

包公廟宇
在中國合肥市現存新修葺之包公祠,現存之包公墓於1987年10月1日重修對外開放(見圖);並成立合肥市包公研究會。而中國大陸及臺灣各地均有大小之包公廟,如台灣南投縣埔里的青天堂、大寮村高雄縣開封宮、香港灣仔堅尼地道的包公廟、澳門鏡湖醫院附近的包公廟、湖南省郴州市宜章栗源鎮的包公廟等等。



合肥市包公祠入口

包氏家族與遺跡
據墓誌銘載:包拯先有三妻張氏、董氏(有一子包繶但他婚後兩年染病身亡),並後與隨嫁之待婢孫氏納為妾室並生下一子包綖(1058年,包綖由包繶之妻崔氏取名包授),妻被包拯遺送回家,因為包綖,家族得以繁衍;包公另還有兩位女兒。另董氏於1068年病逝於合肥,與包拯合葬;崔氏則於1094年去世,享年62歲。

他於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病歿於開封,謚號孝肅,妻子董氏把生前奏議底稿交付至門生張田輯錄成《孝肅包公奏議》即《包拯集》傳世,次年歸葬合肥並由宋樞密副使吳奎立下墓誌銘(現存安徽省博物館),墓地曾於1199年由淮西路官員重修,但於文革時期1973年3月因當時革命委員會徵地被強行「遷墳」破壞,而另一相關古跡「包公井」原址亦搶救未果,於1986年成為在合肥四中的一幢五層樓宿舍。


傳說形象
包拯以廉潔公正、不攀附權貴著稱,故民間稱其包青天及包公,就任開封府尹期間,得到「四大名捕」(王朝、馬漢、張龍、趙虎)與有「御貓」之譽的御前四品帶刀護衛之南俠展昭協助,辦案既明查又暗訪,執法既嚴謹又不失人情,令正義得以順利伸張之餘亦導人向善。因為開審考上狀元成為駙馬爺的陳世美不認妻一案前,其妻子秦香蓮向王丞相攔路喊冤(而不是向包青天攔路,但現在借用攔路喊冤來引申有冤無路訴,迫於無奈出此下策之義)。

開封府公堂門前右邊前有一鼓,逄有重大冤情之時,不論大小人物一經擊鼓鳴冤,包青天定必升堂開審,喊冤者可直接向包大人陳述冤情;而傳說包拯審案不分晝夜:日審陽間,夜審陰間;並流傳多個審案故事傳頌後世,著名的有《鍘美案》、《狸貓換太子》、《烏盆案》、《鍘包勉》、《鍘判官》等。另古代小說《七俠五義》亦以其為主人公。因其大公無私,擁有一副鐵面如墨的臉孔以鎮懾佞臣,額上掛有一彎蒼白明月,故亦有「包黑子」稱號,坊間傳說中包拯死後成了神明「馬國公」,故現在稱的「馬國公」就是包公本人。


改編電視劇

《包青天》(1974年版)
1974年4月8日至1975年11月3日,台灣中華電視台將包拯審案故事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包青天》,由儀銘(飾演包拯)、韓湘琴、唐威、田鵬等主演,總共播出350集,創下當時台灣電視連續劇播映集數最高紀錄(目前紀錄為民視已停播的七點半檔劇集《親戚不計較》)。由孫儀作詞、楊秉忠作曲、蔣光超主唱的主題曲〈包青天〉亦隨之成為在台灣家喻戶曉的名曲。

《包青天》(1993年版)
1993年2月23日,華視再度推出新版《包青天》,由趙大深製作,金超群擔綱主演,原計劃製作15集,但播出後收視成績出乎意料之佳,製作單位開全傳播公司乃不斷延長故事,結果總共跨年製播236集,至1994年1月18日方告下檔。主題曲是胡瓜主唱的〈包青天〉,是把蔣光超主唱的原曲加快節奏而成。
此劇香港播映成績亦極亮眼,例如香港兩個免費電視台(無線電視與亞洲電視)均購入此劇,作為同時段收視爭奪之對戰武器(無線所用之主題曲為林子祥主唱、黃霑作詞的《願世間有青天》;而亞視則以華視原版,胡瓜主唱之《包青天》)。其後,前述兩電視台又分別以包青天為題材,各自拍攝電視劇(無線電視由狄龍飾演包青天,亞洲電視則邀請台灣華視《包青天》原演員班底赴港拍攝《新包青天》)。往後相繼出現以包青天為背景的電視劇,如《七俠五義》(台灣)、《碧血青天楊家將》與《五鼠鬥御貓》(2005年,香港)等。

其他


合肥市包公墓
中國大陸則有
《少年包青天》1、2、3集
《包公生死劫》(2000年,廣東電視台)等電視劇。
《包公奇案》
《新包青天》:香港亞洲電視製播。
《北宋風雲錄》:由日本漫畫家瀧口琳琳參照七俠五義改編成的少女漫畫

後人
29世孫:包玉剛
2007-04-26 4:55 am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4/BaoZheng.jpg/180px-BaoZheng.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包拯(999年4月11日—1062年5月24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肥東),中國北宋官員,以清廉著稱。
包拯為北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申科進士甲科,初任建昌知縣,官至開封府尹及龍圖閣大學士。因為他進入「二府」成為北宋最高決策機關成員後,其衣著飲食和器具依然「如布衣時」,是古代中國清官的典型代表,民間諺語有云:「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為人嚴正,殊少笑容,時人以黃河清,比包拯笑。後世包括朱熹、歐陽修、劉敞、司馬光對包拯皆有正面評價。
包公廟宇
在中國合肥市現存新修葺之包公祠,現存之包公墓於1987年10月1日重修對外開放(見圖);並成立合肥市包公研究會。而中國大陸及臺灣各地均有大小之包公廟,如台灣南投縣埔里的青天堂、大寮村高雄縣開封宮、香港灣仔堅尼地道的包公廟、澳門鏡湖醫院附近的包公廟、湖南省郴州市宜章栗源鎮的包公廟等等。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2/Baogongmu2.jpg/180px-Baogongmu2.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合肥市包公祠入口

包氏家族與遺跡
據墓誌銘載:包拯先有三妻張氏、董氏(有一子包繶但他婚後兩年染病身亡),並後與隨嫁之待婢孫氏納為妾室並生下一子包綖(1058年,包綖由包繶之妻崔氏取名包授),妻被包拯遺送回家,因為包綖,家族得以繁衍;包公另還有兩位女兒。另董氏於1068年病逝於合肥,與包拯合葬;崔氏則於1094年去世,享年62歲。
他於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病歿於開封,謚號孝肅,妻子董氏把生前奏議底稿交付至門生張田輯錄成《孝肅包公奏議》即《包拯集》傳世,次年歸葬合肥並由宋樞密副使吳奎立下墓誌銘(現存安徽省博物館),墓地曾於1199年由淮西路官員重修,但於文革時期1973年3月因當時革命委員會徵地被強行「遷墳」破壞,而另一相關古跡「包公井」原址亦搶救未果,於1986年成為在合肥四中的一幢五層樓宿舍。

傳說形象
包拯以廉潔公正、不攀附權貴著稱,故民間稱其包青天及包公,就任開封府尹期間,得到「四大名捕」(王朝、馬漢、張龍、趙虎)與有「御貓」之譽的御前四品帶刀護衛之南俠展昭協助,辦案既明查又暗訪,執法既嚴謹又不失人情,令正義得以順利伸張之餘亦導人向善。因為開審考上狀元成為駙馬爺的陳世美不認妻一案前,其妻子秦香蓮向王丞相攔路喊冤(而不是向包青天攔路,但現在借用攔路喊冤來引申有冤無路訴,迫於無奈出此下策之義)。
開封府公堂門前右邊前有一鼓,逄有重大冤情之時,不論大小人物一經擊鼓鳴冤,包青天定必升堂開審,喊冤者可直接向包大人陳述冤情;而傳說包拯審案不分晝夜:日審陽間,夜審陰間;並流傳多個審案故事傳頌後世,著名的有《鍘美案》、《狸貓換太子》、《烏盆案》、《鍘包勉》、《鍘判官》等。另古代小說《七俠五義》亦以其為主人公。因其大公無私,擁有一副鐵面如墨的臉孔以鎮懾佞臣,額上掛有一彎蒼白明月,故亦有「包黑子」稱號,坊間傳說中包拯死後成了神明「馬國公」,故現在稱的「馬國公」就是包公本人。

改編電視劇

《包青天》(1974年版)

1974年4月8日至1975年11月3日,台灣中華電視台將包拯審案故事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包青天》,由儀銘(飾演包拯)、韓湘琴、唐威、田鵬等主演,總共播出350集,創下當時台灣電視連續劇播映集數最高紀錄(目前紀錄為民視已停播的七點半檔劇集《親戚不計較》)。由孫儀作詞、楊秉忠作曲、蔣光超主唱的主題曲〈包青天〉亦隨之成為在台灣家喻戶曉的名曲。

《包青天》(1993年版)

1993年2月23日,華視再度推出新版《包青天》,由趙大深製作,金超群擔綱主演,原計劃製作15集,但播出後收視成績出乎意料之佳,製作單位開全傳播公司乃不斷延長故事,結果總共跨年製播236集,至1994年1月18日方告下檔。主題曲是胡瓜主唱的〈包青天〉,是把蔣光超主唱的原曲加快節奏而成。
此劇香港播映成績亦極亮眼,例如香港兩個免費電視台(無線電視與亞洲電視)均購入此劇,作為同時段收視爭奪之對戰武器(無線所用之主題曲為林子祥主唱、黃霑作詞的《願世間有青天》;而亞視則以華視原版,胡瓜主唱之《包青天》)。其後,前述兩電視台又分別以包青天為題材,各自拍攝電視劇(無線電視由狄龍飾演包青天,亞洲電視則邀請台灣華視《包青天》原演員班底赴港拍攝《新包青天》)。往後相繼出現以包青天為背景的電視劇,如《七俠五義》(台灣)、《碧血青天楊家將》與《五鼠鬥御貓》(2005年,香港)等。

其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c/Baogongmu1.jpg/180px-Baogongmu1.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合肥市包公墓

中國大陸則有

《少年包青天》1、2、3集
《包公生死劫》(2000年,廣東電視台)等電視劇。
《包公奇案》
《新包青天》:香港亞洲電視製播。
《北宋風雲錄》:由日本漫畫家瀧口琳琳參照七俠五義改編成的少女漫畫

後人

29世孫:包玉剛
參考: 維基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44: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5000051KK040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