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是誰的作品?

2007-04-26 3:06 am
雙城記是誰的作品?

回答 (5)

2007-04-26 3:08 am
✔ 最佳答案
《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是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故事綱要
查爾斯·丹尼(Charles Darney)和雪尼·卡爾登(Sydney Carton)外貌相似,但性格卻完全不同。丹尼是法國貴族後裔,但是他對其家族壓迫勞動者的行為感到不滿,因此一人在倫敦謀生。卡爾登是一個有才華但憤世嫉俗的英國律師。兩人愛上了同一個女人,露西·曼奈特(Lucie Manette)。露西的父親曼奈特醫生(Dr. Alexandre Manette)也是法國人,曾以政治犯身份入獄18年,釋放後與女兒一起定居倫敦。露西愛上了丹尼,兩人在曼奈特醫生同意後結婚。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已經繼承家業的丹尼為保護一名家族僱員不受迫害而趕回時局紛亂的巴黎,但卻因其家族背景而被捕。得知消息後露西與曼奈特醫生也一起趕到巴黎,曼奈特醫生利用其老政治犯的威望拯救被囚禁的達尼。雖然丹尼最後重獲自由,但是很快又因被人檢舉而重新入獄,檢舉人竟然是曾經幫助過曼奈特醫生的德法奇夫人(Therese Defarge),一個堅定的女革命者。
法庭上,德法奇夫人遞交了關鍵性的證據:曼奈特醫生獄中所寫的一份有關入獄經過的手稿。原來曼奈特醫生因檢舉埃弗爾蒙德(Evrémonde)家族(丹尼的世家)的醜聞事件,最後卻被判處丹尼死刑。這時依然愛慕露西的卡爾登也來到巴黎,為了幫助心上人的愛人,他偷偷潛入監獄,頂替丹尼,並且最後被處死,而丹尼一家則得以逃出法國,抵達倫敦。

評價
《雙城記》通過革命中一個家庭的遭遇,譴責革命的殘暴,但同時又揭露了革命前貴族對普通勞動者的殘酷行徑。書的開卷語,「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已經成為文學史中的經典名句。本書的最後,雪尼‧卡爾登(Sydney Carton)走上斷頭台之前回憶說:「我現在已做的遠比我所做過的一切都美好;我將獲得的休息遠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同樣是非常經典。

參考: 維基
2007-04-26 3:13 am
查爾斯·狄更斯

查爾斯·狄更斯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著名小說家,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並對英國文學發展起到重要影響。


早年
狄更斯1812年出生於英國樸次茅斯(Portsmouth),是海軍職員約翰·狄更斯和伊莉莎白·巴洛所生的第二個孩子。狄更斯5歲時全家就遷居占松(Chatham),10歲時又搬到康登鎮(Camden Town,今屬倫敦)。

狄更斯早年家境小康,小時候曾經在一所私立學校接受過一段時間的教育,但是父母經常大宴賓客,金錢上沒有節制,12歲時,狄更斯的父親就因債務問題而入獄,一家人隨著父親遷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倫敦一家鞋油場當學徒,每天工作10個小時。或許是由於這段經歷,備嚐艱辛、屈辱,看盡人情冷暖,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關注底層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態。小說〈大衛·科波菲爾〉中,就是描寫了自己這一段遭遇。

不過後來由於父親繼承了一筆遺產而令家庭經濟狀況有所好轉,狄更斯也才有機會重新回到學校。15歲時他從威靈頓學院畢業,隨後進入一家律師行工作,後來又轉入報館,成為一名報導國會辯論的記者。狄更斯並沒有接受很多的正規教育,基本上是靠自學成才。


記者生涯

Charles Dickens na sua juventude.狄更斯後來成為一名《晨報》的國會記者,專門採訪英國下議院的政策辯論,也時常環游英倫採訪各種選舉活動。他開始在各刊物上發表文章,並最終收集成《博茲札記》(Sketches by Boz)出版,這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但真正使他成名的是1836年出版的《匹克威克外傳》(The Pickwick Papers),全書透過匹克威克與三位朋友外出旅行途中的一連串遭遇,描寫了當時英國城鄉的社會問題,一開始這本書並沒有引起太多的焦點,第一年只銷售500冊,到了1837年春天,《匹克威克外傳》成為英國社會爭相討論的話題,社會上出現了「匹克威克熱」,英國城市的街頭出現各種各樣與匹克威克有關的商品,最後此書成為世界文學的經典名作。


創作生涯
之後狄更斯連續出版了多部廣受歡迎的小說,包括了《孤雛淚》(Oliver Twist)、《尼古拉斯·尼克貝》(Nicholas Nickleby)和《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city Shop)。1841年完成了《巴納比·拉奇》(Barnaby Rudge)後,狄更斯前往他所嚮往的美國。雖然他在那裡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狄更斯最終依然對那片新大陸感到失望。他在美國的見聞被收入進其在1842年出版的《美國紀行》(American Notes)。


1843年他出版了引起極大反響的小說《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這部小說是他的聖誕故事系列的第一部。隨後他又以自己的美國之行為背景,發表了另一部小說《馬丁·翟述偉》(Martin Chuzzlewit)。1844至1846年間狄更斯遊歷了歐陸各國,在旅行期間繼續進行寫作。1849年他出版了自傳題材的小說《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這部小說的內容與狄更斯的個人經歷有很大關係。狄更斯以後的小說顯得更為尖銳並具批判性,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了《荒涼山莊》(Bleak House)、《艱難時世》(Hard Times)、《小杜麗》(Little Dorrit)、《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和《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等。

1850年,狄更斯創辦了自己的周刊《家常話》(Household Words),收錄了自己和其他一些作家的小說。1859年另一份刊物《一年四季》(All the Year Round)也開始發行。狄更斯本人的多部作品都是最先以連載的形式在這兩份刊物上發表的。

狄更斯不僅是一位多產的寫作者,也是一位積極的表演者。他把公眾朗讀會(public readings)化作兩小時獨角戲劇表演,而「速書」(prompt books/prompt copies)則是他為此所作的準備記錄:在原作上劃框,擇要而出,省去枝蔓,偶爾添點新笑話——對這位天才的表演者,人物表情記號是不需要的。狄氏朗讀/演劇會始於1853年12月,至其生命終了,十余年間行腳遍及大西洋兩岸。「速書」是狄更斯為自己寫的舞臺說明(stage directions),為狄更斯研究和後來的衍生戲劇/影視創作提供了鮮活的參照。(source: Dickens Museum, London)

狄更斯一生刻苦勤勉,繁重的勞動和對改革現實的失望,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1870年6月9日狄更斯因腦溢血與世長辭,臨終時他的第一部偵探小說《艾德溫·德魯德之謎》(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也未能完成。他去世後被安葬在西敏寺的詩人角,他的墓碑上如此寫道:「他是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英國作家。」(He was a sympathiser to the poor, the suffering, and the oppressed; and by his death, one of England's greatest writers is lost to the world.)。


作品
《大衛·科波菲爾》、《遠大前程》、《孤雛淚》、《尼古拉斯·尼克貝》和《小氣財神》被認為是狄更斯最優秀的幾部作品,特別是帶自傳體性質的小說《大衛·科波菲爾》被很多人視作是狄更斯的代表作,而另一部作品《小杜麗》則以其尖酸刻薄的諷刺聞名。狄更斯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他對社會的看法與批判。狄更斯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社會階層與貧窮的猛烈抨擊者。

狄更斯對戲劇的熱愛從他的作品《尼古拉斯·尼克貝》就可以看出來。他本人也是一名成功的演員,他多次出訪別國進行演出活動。狄更斯的文筆浮華,如詩一般美麗,但時常又語帶幽默地諷刺英國的上流社會。不過與當時的很多作家一樣,他的作品以今天的角度來看,很多都帶有反猶情節。


狄更斯主要作品列表

查爾斯·狄更斯《博茲札記》(Sketches by Boz) —— 1836年
《匹克威克外傳》(The Pickwick Papers) —— 1836年
《孤雛淚》(Oliver Twist) —— 1837年-1839年
《尼古拉斯·尼克貝》(Nicholas Nickleby)—— 1838年-1839年
《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city Shop)—— 1840年-1841年
《巴納比·拉奇》(Barnaby Rudge)—— 1841年
《美國紀行》(American Notes)—— 1842年
《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 1843年
《馬丁·翟述偉》(Martin Chuzzlewit)—— 1843年-1844年
《董貝父子》(Dombey and Son)—— 1846年-1848年
《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 1849年-1850年
《寫給孩子看的英國歷史》(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1851年-1853年
《荒涼山莊》(Bleak House)—— 1852年-1853年
《艱難時世》(Hard Times)—— 1854年
《小杜麗》(Little Dorrit)—— 1855年-1857年
《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1859年
《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1860年-1861年
《我們共同的朋友》(Our Mutual Friend)—— 1864年-1865年
《艾德溫·德魯德之謎》(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未完成,1870年
參考: Wikipedia
2007-04-26 3:09 am
Charles Dickens (狄更斯)
參考: myself
2007-04-26 3:08 am
《雙城記》是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故事綱要
查爾斯·達尼(Charles Darney)和雪梨·卡爾頓(Sydney Carton)外貌相似,但性格卻完全不同。達尼是法國貴族後裔,但是他對其家族壓迫勞動者的行為感到不滿,因此一人在倫敦謀生。卡爾頓是一個有才華但憤世嫉俗的英國律師。兩人愛上了同一個女人,詹姆士·曼奈特。詹姆士的父親曼奈特醫生也是法國人,曾以政治犯身份入獄18年,釋放後與兒子一起定居倫敦。詹姆士愛上了達尼,兩人在曼奈特醫生同意後結婚。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已經繼承家業的達尼為保護一名家族僱員不受迫害而趕回時局紛亂的巴黎,但卻因其家族背景而被捕。得知消息後露西與曼奈特醫生也一起趕到巴黎,曼奈特醫生利用其老政治犯的威望拯救被囚禁的達尼。雖然達尼最後重獲自由,但是很快又因被人檢舉而重新入獄,檢舉人竟然是曾經幫助過曼奈特醫生的德法奇夫人,一個堅定的女革命者。

法庭上,德法奇夫人遞交了關鍵性的證據:曼奈特醫生獄中所寫的一份有關入獄經過的手稿。原來曼奈特醫生因檢舉埃弗蒙德家族性醜聞事件,最後卻被判刑。而達尼就是埃弗蒙德家族的後裔。法庭判決達尼死刑。這時依然愛慕露西的卡爾頓也來到巴黎,為了幫助心上人的愛人,他偷偷潛入監獄,頂替達尼,並且最後被處死,而達尼一家則得以逃出法國。

評價
《雙城記》通過革命中一個家庭的遭遇,譴責革命的殘暴,但同時又揭露了革命前貴族對普通勞動者的殘酷行徑。書的開卷語,「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已經成為文學史中的經典名句。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8C%E5%9F%8E%E8%AE%B0"
2007-04-26 3:08 am
雙城記

基本資料
Openfind 查詢:


書名:中文主標題 雙城記
書名:英文主標題 A Tale of Two Cities
作者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編者 蔡源煌 主編
譯者 朱偉誠
出版單位 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登錄人 澍人
登錄人班級 890208
登錄人 e-mail [email protected]
登錄日期 2001-01-26

推薦說明
一●基本資料:

本書屬翻譯小說,原作者為狄更斯,由朱偉誠改寫,漢藝色研文化事
業有限公司出版。雙城記為著名的世界名著,坊間有許多種翻譯版本
,本書經過適當的改寫,是一系列青少年讀物之一。

二●內容摘錄:

「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
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
節;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
,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總之,
那個時代和現在是如此的相像,以至於它最喧鬧的一些專家,不論說
好說壞,都堅持只能用最高級的形容詞來描述它。」﹝出自本書第十
三頁﹞

三●書籍介紹:

故事以倫敦和巴黎兩個城市為主要的舞台,焦點集中在法國醫生馬奈
特這一家人身上,以十八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為背景。馬奈特醫生欲
舉發一貴族殘害人民之罪行,而被陷害入巴士底獄二十年之久。後因
受酒店的杜法支先生、銀行的羅查維先生營救,由女兒露西接回英國
。但無巧不巧,他們又因故認識了當初那位貴族的繼承人查爾士‧艾
佛蒙。查爾士相當痛恨他家族壓迫人民的惡行,所以才化名查爾士‧
達尼住在英國,不願與家族的人發生關聯,甚至後來他繼承了遺產後
,也盡量將這些財富嘉惠人民。然而終究仍不為暴民諒解,被捕入獄
,判處死刑。最後是一直愛慕著露西的卡西尼運用智慧、犧牲自己,
才得以獲救。

四●我的觀點:

全書的巧妙之處可以分二點來說:情節結構、人物刻劃。

人情節結構方面,如果理性地看整體故事情節,其實安排得有些誇大
和巧合,然而因為狄更斯的處理技巧十分高明,因此讀者也就不會發
現其中值得質疑的地方,而是陶醉在那引人入勝的情節,隨著故事的
發展節奏而起伏激盪,彷彿此事是發生在己身,有著無比的真實感和
感動。

人物刻劃方面,十分生動而準確地表現出每個人物的特性,這也許就
是為什麼故事情節格外地具有說服力。例如杜法支的熱心、杜法支夫
人就相對地顯得冷漠,羅查維先生忠實認真的態度,露西的堅強和卡
西尼的智慧與勇敢,都令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地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時也發揮了巧妙的功能,讓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地發展下去,又不失
真實感,從這些人物上,處處可見作者精心獨到的刻劃天才。

本書以文學的方法呈現出一個偉大而動盪的時代。貴族與教會的橫征
暴鍊、奢侈荒誕,而相對於此的,是農民和一般下層人民的生活困苦
、備受壓迫。於是,在人民的忍耐到達極限後,法國大革命就是這無
數民眾的怨氣的暴發。「自由、平等、博愛」是革命的理想,人人皆
懷抱著偉大的抱負,以對未來無限的憧憬,和對自由無比的渴望,為
期待一個全新時代的降臨而激昂雀躍。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它
所帶來的劇烈的動盪與不安,以及隨之而至的恐怖統治,讓民眾陷入
了恐慌、惶惑及黑暗。一時之間,對與錯、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
,全混雜在這難分難解的時代,也混雜在千千萬萬的人心中。這種強
烈的對比洽與「雙城記」這個書名形成了呼應。假如以此種角度來看
,「雙城」除了在實際故事中指倫敦與巴黎,又何嘗不是指這一個混
雜了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及許許多多原本對立分明的事物的城市
呢?

在真實的人生中,我們也常遇見這樣充滿矛盾與衝突的時刻。然而歷
史證明,偉大的文化總是在激盪中生成的,是數不清的血汗交織成的
。我們只要懷抱著那股進取的勇氣,相信人人都能掙出自己的一片天
,證明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五●討論議題:

法國大革命,一個複雜而龐大的歷史事件。歷代的歷史學家經過無數
的討論,仍然難以判定它所代表的,究竟是正面的意義,亦或是反面
的。在我們的生命中,一件事、一個人,難道有絕對的對或錯、好與
壞嗎?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27:0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5000051KK031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