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天然礦泉水”一定會好過“蒸餾水”, 但市面的樽裝水也很多不一定比自來水好。
飲蒸餾水會減短人的壽命
By Zoltan P. Rona, MD, MSc
http://chetday.com/distilledwater.htm
在過去19年的臨床生涯中, 我有很多機會得以觀察多種飲用水對健康的影響。大部份人都同意直接飲用沒過濾的自來水有害健康, 因為自來水中可能含有寄生菌, 氯及氧化物。
我經常對我的健康擁躉說, 每天都飲用蒸餾水的人, 對人身健康存在巨大的危機。對這種說法, 他們有點迷惑了。
PAAVO AIROLA在70年代寫了一本書描述蒸餾水的危害, 即時成為當時健康食品中的時尚流行書。
蒸餾的過程是將水煮沸, 蒸發然後冷卻成水。蒸餾水沒有可溶性的礦物質, 正因為如此, 它有一種特性, 可活躍地吸收身體里的毒素並排出去。研究證實, 作為短期內(幾星期一次)清洗體內系統及排毒, 飲蒸餾水是有益的。但太過頻密飲用蒸餾水就有危險了, 因為它令身體的電解質快速消失(納, 鉀及氯化物)以及微量元素如錳。缺少這些元素會造成心跳不正常, 高血壓。用蒸餾水煮食會抽出食物中的礦物質, 令營養價值降低。
蒸餾水是活躍的吸收媒介, 當它與空氣接觸, 會吸收二氧化碳令水變酸。蒸餾水喝得越多, 身體的酸化越利害。根據美國環保局的定義, 蒸餾水必須是無礦物質的, 它非常活躍, 所以很容易將接觸過的物質溶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很容易被蒸餾水吸收, 令水質變酸而變得更趨活躍。許多金屬甚至會被蒸餾水所侵蝕溶解。
人們所飲用的, 最有害的商業飲品如汽水就是用蒸餾水做的(如可口可樂和其他汽水) 。研究一致顯示, 大量飲用汽水(不管是有糖還是無糖的)會抽去身體中大量的鈣, 錳及微量元素, 再經尿液排出。越多的礦物質流失, 越大機會患上骨質疏鬆, 關節炎,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冠狀動脈疾病, 高血壓以及許多與早衰出現的各種衰敗性疾病。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健康護理師和科學家相信衰老和疾病, 其直接的原因是身體累積了過多的酸性廢物所致。
有大量的科學家支持這一種理論。一個失敗的節食者只是局部地歸咎廢物的累積。事實上, 肉類, 糖, 面粉產品, 煎炸食品, 汽水, 加工食品, 酒精, 日常食品及垃圾零食都會令身體酸度變得更高。壓力, 不管是心理上或生理上的, 也會令身體累積酸性。
飲用軟性水(蒸餾水是極軟的飲料)與心血管病有直接關聯。身體的細胞, 肌肉組織及器官都不喜歡浸於酸液中, 它們會想盡辦法去減少酸度, 包括釋出骨骼中的礦物質及在血液中制造碳酸氫鹽以中和酸性。
飲用蒸餾水越久, 礦物質的流失越利害, 身體酸度就越高。我曾經使用綜合性的方法: 血液, 尿液和頭髮測試法為3000名病人作礦物質評估。幾乎沒有例外, 只飲用蒸餾水的人, 最終都產生了多種礦物質缺失症。
有些人在他們的蒸餾水中加添微量元素, 看起來好像補充了礦物質, 但其實這不是一種恰當的方法, 因為這只能作為一種次要的補償, 有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見效。
理想的飲用水應是弱鹼性的, 並必須含有礦物質. 如: 鈣和錳。
蒸餾水是偏酸的水, 只適宜於用來排除身體中的毒素。當這種任務完全之後, 繼續飲用蒸餾水將是一個錯誤的做法。
經過逆滲透處理的水屬於中性, 如果再加添人體所需的礦物質, 應可以接受作為每天的飲用水。
用活性碳過濾的水是屬於弱鹼性的, 再經過臭氣處理就成為理想的飲用水。經常飲用硬水(高礦物質)會令人更加長壽。而長期飲用蒸餾水只會帶來疾病和短壽。應盡量避之則吉。
http://www.hkwm.com/wholesale/decko/P3.htm
新聞發布
圖片參考:
http://www.consumer.org.hk/website/ws_chi/images/line2.gif
《選擇》月刊第308期(2002年06月17日)
樽裝水礦物質含量低
測試發現礦泉水及礦物質飲品的礦物質含量並不一定比自來水高。
消費者委員會共測試了共24個樽裝水樣本,包括蒸餾水、礦泉水、礦物質飲品和天然礦泉水,售價介乎$0.9至$4.6一杯(約240毫升)。
根據歐盟有關天然礦泉水規例的標準,大部分樣本的礦物質含量都屬於「很低」(9個樣本)或「低」(14個樣本)。
礦物質含量以蒸發殘渣(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的高低分為三類:每公升少於或相等於50毫克 TDS 為「很低」;51至500毫克為「低」、高於1,500毫克為「豐富」。
礦物質在蒸餾過程中會被除掉,故此蒸餾樽裝水不會含有礦物質,或者只有少量。
不論是人工添加或天然存在礦物質的樽裝水樣本,礦物質含量均未能達到「豐富」的類別。只有1個「有氣」的「天然礦泉水」樣本的礦物質含量為每公升1030毫克TDS,介乎「豐富」與「低」之間。
就水務局提供的資料,本港自來水的礦物質含量平均為每公升133毫克TDS。
消費者應明白礦物質含量高不一定有益健康,對某些病患者甚至可能有害。
測試顯示,「泉水」和「天然礦泉水」組別樣本的鈣含量普遍較高,但樣本間的含量差異很大,最高與最低相差48倍。
香港腎科學會表示,患上腎病人士,特別是腎結石患者必須額外留意。如日常飲食已提供足夠的鈣質,除非先徵詢醫生或營養師的意見,否則不宜自行服食鈣片,或大量飲用高鈣樽裝水。
部份樽裝水樣本的酸鹼值較低,偏向酸性,腎病患者不宜大量飲用。
超過9成樣本的鈉含量都不高,需要維持低納量的人士也適宜飲用。
整體來說,是次測試的結果比消委會於98年進行的同類型測試有顯著進步。全部樣本均檢不出總菌量,亦檢不到有害物質砷和鉛。
不過樣本的標籤仍未符理想。當中10個樣本有些成分的含量與標籤相差20%以上。
一個樣本的中文標籤寫明「含豐富的礦物質」,但英文卻是相反意思的"Low Mineral Content",而檢出的礦物質含量屬於「低」。
另外一個樣本的礦物質含量表列於標籤背面,要透過兩層玻璃瓶身才能看見。
據食環署的意見,現行《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並無規定標籤須列出礦物質含量,因此上述標籤方法並無違反法例要求。
近年愈來愈多食肆不再供應免費的飲用水,只供應樽裝水,甚至未得消費者同意便擅自供應要收費的樽裝水。
香港飲食業聯合總會向消委會表示,該會會員「同意日後會更關注有關問題,明確指引員工與顧客應對時,要讓顧客清楚了解樽裝水需要收費」。此外,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表示維護消費者權益,以提升餐飲業水平及形象。
消委會認為食肆未經客人同意而提供收費的樽裝水,消費者有權拒絕。
http://www.consumer.org.hk/website/ws_chi/news/press_releases/p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