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否金錢?

2007-04-25 4:24 am
我要快d呀!
thank you!!!!!!!!!!!!!!!!!!!!!!!!!!!!!!

回答 (2)

2007-04-25 5:01 am
✔ 最佳答案
周認為人若勤奮努力,就應得到相應的成果,而這些成果則是由個人的金錢和名利所代表著。相對來說,李認為成功的定義在於盡己所能,發揮自己在家庭,社會上的最大功用,就已是無愧於心,已是成功了。
比較二人的詮釋,周的觀點實在過於物質化。雖然他提倡一分耕耘就應有一分收獲的觀點是好的,但是他卻把重點放在物質的收獲上,而忽略了其餘修養,道德上的增進。而且周的觀點所重視的只是個人利益,只要為自己爭取到財富和名利,便是成功的榜樣,並不需對父母,社會作出回報。
相比之下,李的觀點卻重視耕耘的過程,只要人能做到盡己所能,就自然的能惠及他人,這已經是成功的例子。而且成功並非由比較和衡量所得出的結果。地盤工人的名利和財富可能一生也比不上一位醫生,但是社會上若只有醫生,當然也就不能算是一個成功的社會。
我認為儒家所提倡的富貴必須得之以道的觀念並非不合時宜。財富某程度上代表著個人努力所得的成果,但並非決定道德的高低。縱使在現代商業社會,財富於生活,工作各方面也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離棄富貴必須得之以道的想法代表人會變得只重視結果,各種詭詐的手段亦會隨之而興。
現代社會的各種貪汙,搶劫的問題,多數也是和金錢有關。而這正是人們忽視富貴必須得之以道的影響。所以財富必須得之以道的觀念並非不合時宜,反而更是現代社會應當大力提倡之道。

若我面臨財富和道德的抉擇,我會選擇道德而棄財富。財富並非性命,若要求我“捨生取義”,我可能會猶豫,因為性命只有一條。但若只是“捨金取義”我卻會取義,因為金錢是可賺回來的,而且縱使今夕能保錢財,也不能保證下次不會失去。相對來說,取義所帶來的經驗和道德上的增長卻非他人所能取去,是一生的財富,所以我會選擇捨財富而取道德。

總括而言,人的生命並非永遠,爭名逐利的成就並不能帶入黃土,如不能對他人,社會,甚至歷史作出貢獻,而只顧自己在世時的利益,那麼縱使是富可敵國,權霸天下,到最後也只會是場空。相反,若能把自己投身於回報社會,那麼縱然是再小的一分力,也必然是成功的一大步。所以我比較贊同李的看法。

在現今世代,人對“成功”一詞有不同的見解。文中周李二人正持兩種對立的意見。周認為成功是成於讀萬卷書,考千次試,以求取功名利祿,以錢財釐定一個人成功與否。李則認為成功非要流芳百世,只求人生中安守己分,無愧自己,無愧他人,更視錢財如浮雲。我則同意李之看法。
我覺得人生的成功在於有否發揮人生的意義。其意義在於發揮一己所長,造福社羣,富貴只是一紙虛名。讀書無疑是廣大所接納的出路途徑,讀好書,取得一定銜頭,求換官半職以糊(餬)口。只人各有異,人亦各有志,世間數十億人中未必每個都可讀成書。反之很多人於各種範疇,如藝術,音樂,及至武術,有一定的天賦,加以後天栽培。也可有出人頭地的一天。況且世間上每種學問,要臻至妙境,非花上無數光陰,吃過苦頭才可。我深信藝術,音樂,武術等修維的鍛鍊時間與艱辛絶不亞於讀書考試。

再者,若說窮儒學究,孝順兒孫未被人許為成功人仕,未免以偏蓋全。數學名家丘成桐,物理鉅子楊表寧雖算生於小康之家,卻支稱得上富有,然卻憑自己的天賦及後天努力,換得全世界掌聲不在話下,更帶動全世界的科技跨了一大步,這不是成功是啥?孔融讓梨,黃香溫蓆,皆是家傳戶曉的故事,試問他們又是否成功呢反之有薪家過億,換得家庭破裂,這又算成功嗎?
)成功與否在於人有否發揮己長,“不患無位,患所以立”,意即不擔心沒有職位予己,卻擔心自己是否勝任該職。世俗人所定的標準早晚會被時間沖淡,惟立身行道,盡人事,安守已分,也是以逹至成功的境界。
富貴必須得之以道,這說法依然合時宜。孔子雲:“富與貴,是人之所欲心,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可見儒家認為是必須的。所謂得之以道,是由正途,如工作,交易等以金,錢而非從事偷盜,賭博等俗稱橫財。這些道德觀念亦廣為人所接納。人皆認為努力工作,辛苦經營賺取之金錢才值得。雖則賭博漸趨普遍,亦立為合法之消遣,但社會上反對之聲仍此起彼落;而盜竊等不法行為更不為社會認同,可見富貴仍須持之以道。

我支持他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十分認同他對“成功”這兩個字的詮釋。我認為周把“成功”詮釋為有財有勢,未免有點不夠全面。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又怎會只得一種途徑去到逹呢?周又說他從未聽聞有窮儒學究或孝順的人被稱頌為成功人士。我對這點實是不太認同。首先從從前的社會說起,從前的中國社會那個讀書人不是寒窗苦讀,考取功名,可見努力勤奮也可達至成功。而且清代考據學盛行,窮儒學家也可冒出頭來。加上不要忘記察舉制,不也是奬勵那些孝順和清廉的人嗎?到今天的社會,也不見得高尚情操或勤奮努力不能逹至成功。試想想那些諾貝爾得獎者,那個不是勤奮努力,做研究來逹至成功?再者,德蘭修女不成功嗎?我想沒有人敢說她不成功,她不也是因為有愛心和自我犠牲的高尚品格而舉世聞名嗎?由此可見,世俗人不是個個也只看人的表面,只要看到別人內心的高尚品德如勤奮,有愛心等也能逹至成功。而且那個武打明星不也是因為他肯努力勤鬥,發奮圖強而被封為名譽博士嗎?周說他因為有財有劫而被封,未免有點本末倒置。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實應做好自己的本份先,成功是因為自己有付出,不是全靠運氣所致。
我同意富貴必須得之以道,我並不認為此觀念不合時宜。得之以道的意思是叫我們從正途取得財富,像努力工作等。不得先以道的意思大概是以非法手段得到財富,如貪汙一樣。試想想由古至今,有那個貪官的下場是好的?就算和坤最後也給嘉慶沒收財富,而且被處死。到今天的陳裘大,不也是因為財富得之以歪道而被判入獄嗎?而冄今天有廉政公署的建立,這不是用來監管人民要從正途得到財富嗎?可見富貴必須得之以道,由古至今,一樣切合社會。



首先,我不同意周的看法,他把成功人士與社會上有錢人劃上等號。他與李兩人的對話中,並不是說如何介家一個人是否成功,他列出的是如何做過有錢人!所謂「財大氣粗,聲名顯赫」只是社會上大多數有錢人的表現,但成功就算在現今社會是否等於有錢,「有錢是否等於成功呢?」
依我的看法,我認為現今社會上的成功人士愈來愈少,成功人士帶領社會和人民走向文明,使我們的生活比以往豐盛的人,這些才算是成功!做個有錢人的成功只是個人或家族中,他可以帶自己和家人十分豐足的生活,但正如前梁(錦松)司長所言,“賺的錢不是你的,用的錢才是你的”。所以,賺得一屋子也是錢就成功嗎?不是!令其他人也能賺一樣多的錢,改善其他人的生活,這種人才算成功!
根據我上述的話,德蘭修女就是我心目中的成功人士,她大概也會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成功人士。說她有錢,不是!說她財大氣粗,也不是!說她聲名顯赫,說句話有分量?看來也不是!但她就能做到照亮自己和照亮身邊的人。她讀得書多嗎?相信也較名譽博士名銜低。但她畢生的付出,盡自己的能力去照顧一些比她更不幸的人,例如垂死者。這一班人都是窮人,在社會上不被重視。這些人面臨死亡之際也就顯得更徬徨孤獨。但德蘭修女沒有嫌棄他們,於介意自貶身價去照顧他們,努力去做一些用口中所說所謂的成功人士永遠也不會做的事,也的這種無私奉獻,不問報酬,不是成功嗎?
(舉日常生活例子以證己說不俗)
這種想法絕對是不合時宜的。人生在世,有倫理價值觀的選擇,究竟我們取價值論或是義務論呢?
我認為人生存在社會中是有一些因定的法則讓我們遵守的,這些稱之為良心,如果違背良心,做些傷天害理,損人利己的事情,大概我們是會受到良心的責備,變得食不下,睡不好。舉個例,當記者的你會否做些煲水新聞來推高報紙銷量,以博取編輯的歡心呢?在現今社會中,很多人是會的,他們的取向是目的論。但是,終究而言,我們應否這樣做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生存在世並非為了金錢,更非為了賺取金錢而導致埋沒良心,如果整個社會每個人都利害當頭,世界豈非變得道德倫亡。不論你有否宗教信仰,不論你信輪迴還是永生,難道你在死前一刻你也想為自己在塵世因利忘義而通心疾首嗎?難道你會因為帶不走的財富而放棄自己基本的人性嗎?說來好像誇張得很,但是不難察覺,在現今的物質社會上,人們大多追名逐利,出賣自己/他人以希望升職加薪,但是他們往往因為埋沒良知和道德──做人的良心,而變得大壓力,心情低落,茶飯不思,與其他人人際關係不佳和互相猜度。這些影響不只是個人的,家庭,朋友甚至社會上都彌漫著這種風氣,社會變得沒有法則,人們不信任,與人相處艱難等。難道我們要為富貴去放棄自己的心理素質嗎?


總括而言,如果選擇富貴而放棄道德,必會增加自己的罪惡感,即是俗語的“背脊骨落”,這種感覺會維持一生,但是金錢來得容易走得更易是帶不走的,道德的追求則是恆久和永遠的,所以我會選擇道德。
2007-04-25 4:31 am
金錢代表財富,越多錢並不等如成功。

要看那些錢怎樣賺到

有人白手興家,從無到有。有人懂得投資之道,用錢賺更多的錢,

有人中六合彩也可以獲得很多錢,是否代表成功呢?

一些用不合法的途徑得到的錢,是否代表成功呢?

怎樣理財也是一個學問,不善理財的人,多多錢也會花光,最終變成負債。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49: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4000051KK0420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