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王莽篡漢及其新政
王莽獲得權勢之原因(篡漢背景):
西漢末年,政治腐敗,社會問題日趨嚴重,民心思變,外戚王莽乘時篡位,建立新朝。現就王莽得勢背景分述如下:
自漢武帝以後,朝政為外戚王氏一門所把持,王莽藉其叔伯之餘蔭及王太后之信任,得以獨攬大權。
王氏子弟大多驕奢淫逸,獨王莽為人恭儉,雅好儒術,禮賢下士,故聲譽日隆。
平帝在位時,王莽推行惠政以籠絡人心:如大封宗室、功臣後裔,捐私產以救濟貧民,擴充京師太學,增加五經博士名額,於郡國縣邑廣置學校等。
西漢末年,「五德終始」思想盛行,王莽利用「漢德已衰,新聖將興」之說,假托符命以新聖人自居,取得國人之擁護。
王莽新政之內容:
王莽即位後,以【周禮】為依據,實行托古改制,主要內容如下:
政治方面
行西周之封建,恢復巡狩之制,並依時舉行郊祀等古禮。
依禹貢分天下為九州,設六服,每服一千八百諸侯,合成萬國,又復周禮,恢復百官古時之稱謂。
經濟方面:
1. 恢復土地公有制,將土地收歸國有,更改為「王田」;八家佔田不過一井,不得自由買賣。
2. 行五均?貸,規定鹽、鐵、酒由國家專營,又開發天然資源,平抑物價,課征稅項,操縱全國經濟。
改革幣制,以金、銀、龜、貝、布為貨幣,共二十八品;又嚴禁人民自鑄私錢。
社會方面:
改奴婢為私屬,不得買賣;又課收荒地稅,而無職業者不納稅則強迫服勞役。
總言之,王莽托古改制,試圖解決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惟矯枉過正,反導致民怨沸騰,終告失敗。
王莽推行新政不當之處(失敗原因):
王莽推行新政失敗之原因約有下列數點:
泥古不化:王莽盲目好古,於改制斤斤計較於名目之復古,不切實際,故雖有理想,卻難獲實效。
剛愎自用:王莽篡漢後,凡事獨斷獨行,不納異議,故臣下僅能依違敷衍,不敢明言新政之失,無法隨時修正。
推行過急:改革前未有周詳推行計劃,以致令紛繁,甚或前後矛盾,以致人民無所適從。
新政本身
幣制紊亂:多次改革幣制,貨幣種類繁雜,引致經濟混亂,物貴錢賤,成為新政致命傷。
未能得人:王莽僅留意於法制之斟酌,未能整頓吏治,故貪官污吏借行新攻而舞弊營私,百姓深受其害。
王莽欲轉移國人反對新政之情緒,故對用兵,結果戰爭失敗,百姓離心。
7. 王莽晚年中國東部及中部發生嚴重荒旱,哀鴻遍野,民亂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