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對中國的歷史發展有什麼好 / 壞的影響

2007-04-24 6:30 am
毛澤東對中國的歷史發展有什麼好 / 壞的影響???
我需要2件好同2件壞,同埋要詳細少少.
~ thx ~

回答 (2)

2007-04-24 4:31 pm
✔ 最佳答案
毛澤東的功過

正面評价

- 支持者認為他前半生指導中國大陸的革命消滅800万國民党軍隊和腐敗的國民政府,通過土地改革徹底廢除了幾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佔中國人口大多數的無地和少地農民獲得了自己的土地,建立起一個以普通大眾為服務對象的政府,並統一了中國大陸,將中央政府的有效治理推行到此前的國民政府不能有效治理的中國部分
地區(如新疆、西藏)。

- 在毛澤東領導下,中國和奉行大國沙文主義的蘇聯決裂,拒絕美國、蘇聯等國家操控中國內政,被支持者認為是自1840年以來中國徹底擺脫任何外來大國的干涉。

- 毛澤東主政期間中國人的人均壽命由1949年的35歲提高到1976年的65歲。

- 毛澤東所締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工人農民獲得很高的政治地位,婦女獲得解放,社會地位与1949年以前相比大幅度提高,破除了傳統的封建等級制度,使中國走上了平民化的發展道路。

- 1949年后,毛澤東堅持獨立自主的發展原則,在蘇聯的援助下,使中國從一窮二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發展成為工業門類基本齊全的工業農業國。

- 許多農民認為毛澤東主政時期推行合作化,通過發動集體勞動大力發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農村水利,開墾荒山,取得了在單幹的情形下很難取得的成就。

- 支持者認為毛澤東堅持主張派遣志愿軍參与朝鮮戰爭阻擊美國的進攻,并取得了恢复北朝鮮原有領土的勝利,有力地屏蔽了中國當時的重要東北工業區,為后來中國的發展贏得了和平的周邊環境,在朝鮮的軍事胜利也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 很多經歷過毛澤東時代的中老年人認為,毛澤東時代的勞動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官員貪污腐敗現象很少。

- 根據中國教育大事典1949-1990。在毛澤東執政期間,小學入學率從民國時期的23%升至1952年的49.2%。在他晚年,小學入學率也由1963年的57%大幅度提升到1976年的96%。他取消了職業中學,並讓普通初中和高中的招生數分別從1963年的263.5萬和43.3萬,提升到1976年的2344.3萬和861.1萬。

負面評價

- 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盡量避免與日軍發生正面衝突,以保存並發展實力,積極地擴張勢力範圍,為日後奪取全國政權作準備。將主要的軍事壓力轉移給蔣介石領導國民黨軍隊。

- 主持鎮反運動,以鎮壓反革命等各種理由,處死了近百萬人。

毛主政時期多年「左」傾政策尤其是文革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而且誤盡天下蒼生,讓中國文化和教育遭到破壞:大躍進和反右打壓了知識界正常的學術爭鳴,一些社科學科被取消;文化大革命中,很多國家領導人、幹部、知識分子等以及平民遭到了各種程度的迫害,大量的文物、古跡遭到毀壞。一代中國人無法正常接受高等教
育,造成了知識斷層,影響了中國後來的發展。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空前浩劫。

三年困難時期是毛主導政策下的人禍,並且導致了中國幾千萬人民的死亡。毛澤東的政治掛帥和以階級鬥爭為綱的作法和不顧實際盲目趕超,打亂了中國的經濟發展,破壞了1950年代前期的良好發展勢頭。在他主政時期,中國的經濟政策極不穩定,經濟發展常常被政治運動干擾,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匱乏,落後於日本,1970年代後
落後於亞洲四小龍。

- 毛澤東所奉行的獨立自主政策一方面斷絕了美蘇兩大集團可能的支持,同時卻在左傾的外交思想指導下不顧本國實際國力去援助眾多第三世界國家,給中國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三年大饑荒、唐山大地震,這種天災人禍發生的時候中國無法及時取得外界的援助,減輕災難的損失。

- 他被認為是20世紀與希特勒、斯大林並列的三大獨裁者,認為無產階級專政是「一黨專政」,也有人批評毛澤東是「一人專政」。因此毛澤東與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政權是一個社會退步。

- 毛澤東雖然主持了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卻完全缺乏憲政、民主觀念,帝王思想濃厚,他拒絕進行權力分立制衡,始終保持著權力的高度集中,阻礙了中國大陸社會的法制建設和民主改革。這是他晚年一系列錯誤的根源,也是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失去控制,給國家造成深重災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 毛澤東被認為為維護跟蘇聯的關係,在法理上承認外蒙古的事實獨立,承認蘇聯佔領中國領土唐努烏梁海(17萬平方公里);且認為在1929年的中蘇衝突中(國民政府時期),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出於意識形態的一致站在蘇聯人一邊。

- 毛澤東堅持主張參與朝鮮戰爭,反對者認為當時形勢並沒他猜測的那麼危險,美國並無意擴大朝鮮戰爭,軍事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
2007-04-24 7:58 am
毛澤東

(我覺得:
他對中國有深遠的影響,
不過我認為他最讓人異議的就是66年發動文化大革命,
錯娶了江青為妻,
…年紀大太的人難免糊塗哦~)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詠芝(或潤芝、潤之),筆名子任,中國湖南湘潭韶山沖人,中國政治家,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三大改造、反右、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運動的主要發動者與領導人,對20世紀的中國及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生平
主條目:毛澤東生平
[編輯] 早期生涯


毛澤東的第二任妻子楊開慧
1893年12月26日辰時,毛澤東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韶山沖(今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的一個中農家庭中。1908年,其父毛順生為他配婚與羅氏(羅一秀),但毛澤東始終不承認這樁婚事。1911年春,到湖南長沙湘鄉駐省中學求學。1912年,以第一名[來源請求]的成績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學校(今長沙市第一中學),次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學校後來併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
1918年4月,與蔡和森等人創建新民學會。1918年夏,卒業湖南第一師範學校。1919年7月,他主編的《湘江評論》在長沙創刊。1920年在去上海途中結識陳獨秀。
1921年7月,與何叔衡一起代表湖南共產主義學習小組赴上海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毛和劉仁靜是會議書記員。1921年8月,毛澤東參加中共“一大”後返湘,擇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湖南三師)為湖南建黨據點之一,10月10日,建立中共湖南支部,任書記。
1921年冬,與楊昌濟之女楊開慧結婚。1922年5月,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成立,任書記。1922年7月,赴上海參加黨的二大,因沒有找到會議地址,未能出席會議。1923年6月,在廣州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局五個委員之一,並任秘書。1924年1月,在廣州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候補執行委員。2月,到上海,任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委員、組織部秘書等職。1926年1月,在國民黨二大再次當選中央候補執行委員。
1925年1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舉行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毛落選中央局委員,張國燾再次取得黨內第二把手地位。1925年9月,到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籌備工作。1925年10月,毛澤東代理中國國民黨宣傳部部長。1927年3月,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年3月,在武昌同鄧演達等創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編輯] 秋收起義到遵義會議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
1927年8月7日,出席了中共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八七會議),他提出了“槍桿子裏出政權”的觀點。會議派遣毛到群眾基礎較好的湖南組織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作為中共中央特派員被派到湖南,和中共湖南省委一起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江西永新縣三灣村時,提出“支部建在連上”、“黨指揮槍”的原則,稱“三灣改編”。三灣改編確定了“黨指揮槍”的原則。1928年4月,與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受挫餘部在寧岡礱市會師,成立紅四軍。
1928年6月,紅四軍在朱德領導下於永新、寧岡兩縣交界的龍源口殲滅統治江西的滇軍千餘人。此後,井岡山蘇區進入全盛時期。1928年秋,與永新縣革命委員會主席賀敏學的妹妹賀子珍同居(與楊開慧並未離婚,楊開慧於1930年底被何鍵殺害)。1929年12月,在古田會議上,毛再次當選前委書記,古田決議明確了紅軍建設的根本原則是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1930年1月5日,毛澤東針對林彪“紅旗還可以打多久”的疑問給他寫了覆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主張。1930年6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紅四軍、紅十二軍和紅六軍(7月改稱紅三軍)在福建汀州(即長汀)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路軍,朱德任總指揮,毛澤東任政委。
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與朱德等領導紅軍反擊國民政府三次大規模軍事“圍剿”,並取得勝利。反圍剿的勝利意味著朱毛紅軍完成了小型游擊戰到大規模山地游擊戰、運動戰的轉變。1931年11月1日~5日,在贛南會議上,主持會議並批判毛的是項英為首的蘇區中央局,開始排擠毛澤東在中央蘇區對黨和紅軍的領導。
1934年10月10日晚,黨中央和紅軍總部從瑞金出發,率領紅軍主力及後方機關86000餘人向湘西進軍,開始戰略轉移,毛率中央政府隨軍行動。在到達甘肅南部哈達鋪時,毛在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首次把這次戰略轉移命名為長征。
[編輯] 遵義會議到七大


1931年毛澤東在中央蘇區
1934年2月11日,湖南通道會議,毛澤東提出放棄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主張向敵軍力量比較薄弱的貴州方向前進。1月初,中央紅軍強渡烏江,7日占領遵義。
1935年1月15日—1月17日,在遵義會議增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軍事三人團成員(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最後負總責的仍是周恩來),進入中共最高層,重新取得軍事前敵指揮權。1935年11月,毛澤東親自指揮直羅鎮戰役,為中央把革命大本營設在陝北舉行了奠基禮。
1936年12月7日,統一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在保全縣組成,毛澤東任主席。1937年7、8月,毛澤東在延安抗大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撰寫了《實踐論》和《矛盾論》。1937年9月針對八路軍內部主張八路軍要集中兵力打大仗、硬仗、打運動戰的想法,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發出了《關於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原則》的指示,要求八路軍進行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1],指示林彪的115師向晉察冀山區,賀龍的120師向晉西北山區,劉伯承的129師向魯冀平原,進入這些敵後地區發展根據地。1940年給新四軍的指示是“西起南京,東至海邊,南至杭州,北至徐州,儘可能迅速地並有步驟有計劃地將一切可能控制的區域控制在我們手中,獨立自主地擴大軍隊,建立政權”[2],鼓勵新四軍與國民黨抗日部隊爭奪地盤,在此前後兩軍發生一系列軍事衝突及後來的皖南事變。
在這個時期,毛澤東代表中共從蘇俄處秘密接收大約每個月三十萬美元的活動經費。


毛澤東收下蘇聯人三十萬美元(相當於二○○¬五年的四百萬美元)所寫的簽名收據,日期是¬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八日。(來源:共產國際總書記季米¬特洛夫檔案)
1941年5月19日,毛澤東在延安幹部會議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1942年2月1日,毛澤東開始了延安整風運動。1942年5月2日,在延安楊家嶺召開的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毛澤東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文藝為人民大眾、首先為工農兵服務”。該講話成為共產黨指導文藝創作的指導綱領。5月下旬,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中央總學習委員會,領導整風運動。6月8日,中宣部又發出《關於在全黨進行整頓三風學習運動的指示》。通過延安整風運動,中國共產黨在思想上組織上完全統一到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麵了。這為奪取中國大陸政權和建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領域,奠定了基礎。
[編輯] 七大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舉行七屆一中全會,毛澤東被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書記處主席。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在國民黨代表張治中、美國大使赫爾利的陪同下從延安抵重慶,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2007-04-23 23:58:49 補充:
...未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F%9B%E6%BE%A4%E6%9D%B1&variant=zh-tw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04: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3000051KK0517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