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顏色能夠混合出不同顏色?

2007-04-24 5:21 am
例如紅色加藍色,為何能出現紫色??
但根據物理的干涉現象,出現的應該是兩顏色的波長中間的顏色

很多書都並沒有清楚說明,希望有高手解答!!!

回答 (1)

2007-04-24 6:04 pm
✔ 最佳答案
顏色並不是光本身的特性,顏色是人的眼睛及大腦的特性,我們能看見顏色是因為光進入我們的眼睛,刺激了視網膜的顏色感光細胞(cone cells),再透過視神經將訊號傳到大腦,經大腦分析後,我們便看見顏色。所以,要了解顏色的原理,我們要先了解 cone cells 的運作。

讓我們以黃光為例子,天然黃光的波長大約是580 nm,用三原光「紅藍綠」中的紅綠相加,也可以製造出黃色,但是天然黃光絕對不等於用三原光製造的人造黃光,它們有著不同的物理特性,例如,天然黃光穿過三棱鏡後還是黃光,人造黃光則會被分拆為紅光及綠光,人造黃光也不是有甚麼「干涉現象」令它看起來是黃色,但是我們卻「看」不出它們的分別。

原來,人視網膜上有三種不同的 cone cells,分別為L, M, S,它們對不同的光有不同的靈敏度,L (long wavelength)對波長564 nm的光最敏感,M (medium) 是 534 nm,而 S (short) 則是 420 nm。當光進入眼睛後,它會對L M 及 S cone cells 有不同刺激而得出三個訊號,訊號傳到大腦分析後,便得出我們看見的顏色。無論多麼複雜的光,對於我們的大腦都只是三個訊號的組合。

為了幫助了解,讓我們用一些純粹假設的數字來說明:

某黃光(580 nm) 對 L cone cells 刺激最強,對 M cone cells 也有不少的刺激,L M S cone cells 分別的訊號可以為 100, 80, 5。

某紅光(680 nm) 對 L cone cells 刺激也很強,對 M cone cells 則比較弱,所以 L M S cone cells 分別的訊號可以為 50, 10, 2。

某綠光(680 nm) 對 L cone cells 刺激比較弱,但對 M cone cells 則較強,所以 L M S cone cells 分別的訊號可以為 50, 70, 3。

以上的紅光加綠光的訊號便剛剛是 100, 80, 5。這和以上的黃光是一様,所以,對於大腦來說,這紅光加綠光等於黃光。

(註,以上的數字純粹是用於說明概念,實際上,cone cells 對光的反應及大腦如何詮釋訊號是比這複雜。)

那麼,為甚麼紅色加藍色能出現紫色?這就是人體奇妙之處,原來 L cone cells 除了對564 nm的光最敏感外,它對比藍光波長更短的光(即紫光)會越來越敏感,所以紫光對 S cone cells 刺激最強,對 L cone cells 會有較次要的刺激,但對 M cone cells 最弱,而紅光加藍光的組合也會能做成對 S cone cells 最強,L cone cells 較次要,M cone cells 最弱的刺激,所以對大腦來說,紅光加藍光會是紫光。

以下圖片說明了 L M 及 S cone cells 對不同光的敏感度。
http://en.wikipedia.org/wiki/Image:Cone-response.png

所以顏色是由三原光組成完全是因為人眼睛只有三種 cone cells,如果人眼睛只有四種 cone cells 的話,顏色便會由四原光組成。另外,色盲的成因主要是因為人不懂製造某些(或全部) cone cells,或某些(或全部) cone cells 有天生的缺憾。

2007-04-25 13:24:57 補充:
現改寫以上第二段,盼能更清楚表達我的意思:讓我們以黃光為例子,天然黃光的波長大約是580 nm,用三原光「紅藍綠」中的紅綠相加,也可以製造出黃色,但是天然黃光絕對不等於用三原光製造的人造黃光,它們有著不同的物理特性(例如,天然黃光穿過三棱鏡後還是黃光,人造黃光則會被分拆為紅光及綠光)。再者,人造黃光並不是因為紅光及綠光的「干涉現象」令它變成波長約 580 nm 的天然黃光。但是,我們卻「看」不出天然黃光與人造黃光的分別。

2007-04-26 11:16:04 補充:
更正某綠光(520 nm) 對 L cone cells 刺激比較弱,但對 M cone cells 則較強,所以 L M S cone cells 分別的訊號可以為 50, 70, 3。


收錄日期: 2021-04-12 16:29: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3000051KK0455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