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快樂,帶來了滿足,當你被滿足了,自然感到快樂,快樂亦令人心靈對外開放,接受外界訊息,從而去設定一些短期或長期的目標去達到滿足,其中包括理想、成就。
當然,若人認為快樂只是多餘,他亦會變得無慾,並不需要滿足,但求活,與此同時,也會變得心靈封閉,對於外界訊息一問一聞,這種人就會成為獨立體、孤立體。
但是,若人的定力足夠,成為獨立體、孤立體自然不會對自己的情感傷心、苦悶,造成很多負面情緒,但世人夠定力何其多,所以,人多是心靈對外者。
簡單而言,快樂可以令人感到心靈上一陣短暫或長久的滿足,反之亦然,說到這裡,又要去說一說孤獨感、空虛感,沒有快樂即是沒有得到滿足,沒有得到滿足就會感到心靈上的「空洞」,輕浮浮的心理使人恐懼,開始煩惱增多,所以,人見於此,就會棄「苦」而追「樂」。
不要以為不懂性的孩子沒有這裡現象,只是沒有成年人為複雜,當他們沒人在伴或沒有任何玩具去玩弄時,就會感到悶,悶又衍生了負面情緒,所以,孤獨感是最大的原因。
如果你反問:「既然那麼的矛盾,倒不如自殺!」也可如此,不過自殺是逃避,不是解決,而且自殺死後的未知世界的又令人卻步,自殺的勇氣並非這麼簡單。
好了,返回正題,為何要快樂,因為快樂乃人之所寄託,人的心靈之謎一日未解開,人終歸要樂去支持精神,否則就會封閉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