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與百日維新/洋務運動

2007-04-24 1:47 am
我想知道明治維新與百日維新/洋務運動
的相同之處和不同的地方
原因, 內容 和結果
謝謝=]

回答 (2)

2007-04-24 1:53 am
✔ 最佳答案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末日本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事件背景
在19世紀中期的亞洲,日本處於最後一個幕府—德川幕府時代。掌握大權的德川幕府所實行的苛政,不時激起眾多以務農為業的百姓反彈。對外則實行「鎖國政策」,禁止外國傳教士、商人與平民進入日本,只有荷蘭與中國(大清帝國)的商人被允許在原本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長崎繼續活動;此外德川幕府亦嚴禁基督教信仰。



革新措施
隨後,新政府將首都遷至江戶,改稱江戶為東京,建立明治政府,並頒佈一系列改革措施:

政治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將日本劃分為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
改革身份制度,廢除傳統時代的「士、農、工、商」身份制度,將過去的公卿諸候等貴族改稱為「華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為「士族」;為減輕因「版籍奉還」而連帶的財政負擔,逐步廢除封建俸祿;此外亦頒布武士「廢刀令」,以及建立戶籍制度基礎的「戶籍法」。
司法方面,仿傚西方制度,分別於1882年訂立法式刑法;1898年訂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1899年訂立美式商法。

經濟
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興築新式鐵路、公路。1872年,第一條鐵路—東京(新橋)至橫濱(櫻木町)間鐵路通車;到了1914年,日本全國鐵路總里程已經超過7,000公里。

軍事
軍事方面,改革軍隊編制,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制;並於1872年頒布徵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預備役2年,後來一般役及預備役分別增至3年及9年,總計12年。1873年時,作戰部隊動員可達40萬人。此外明治政府亦發展國營軍火工業;到了明治時代中、後期,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佔政府經費的30%~45%。

文化
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曆制上則停用陰曆,改用太陽曆計日(年號除外)。
教育方面,發展近代義務教育,將全國劃分為8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大學區下設32個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中學區下設210個小學區,每個小學區設8所小學。總計全國有8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小學。教育機關頒佈「考育敕語」,灌輸考道、忠君愛國等思想(有人認為此舉用意在於強化最高權力集中式的社會體系,為日後的對外擴張鋪路)。此外亦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
宗教方面,基於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勵神道教,因為其宣揚忠於天皇的思想,對天皇統治國家有一定的幫助。為了進一步區分神道教與佛教(在明治時代之前,兩者非常相似及接近),政府更下達了「神佛分離令」。同時亦容許其他宗教的存在,並於1873年取消基督徒傳教的禁令。

歷史意義
經過明治維新而漸趨富強的日本,利用強盛的國力,逐步廢除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而後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軍事力量也快速強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別於中日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擊敗昔日強盛的兩個大國—大清帝國與沙皇俄國,受到西方列強的注意,成為稱雄一時的亞洲強國;福澤諭吉所提出的「脫亞入歐」論也在此時成為正論。

維新初期,由於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會地位大幅下降;而隨著俸祿漸次縮減,武士的經濟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種種皆導致士族對明治政府的不滿,武力抗爭因此接二連三地發生。維新功臣西鄉隆盛以鹿兒島縣為中心,於1877年所發動的西南戰爭,成為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戰役。戰敗之後,殘餘的士族成員轉入地下活動,與板垣退助所主導的「民選議院設立運動」結合,透過「自由民權運動」的開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對勢力。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公佈,成為亞洲第一部成文憲法;1890年,日本國會(帝國議會)正式開始運作。

至於社會、文化方面的改變,隨著留洋知識份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戶稻造等)吸收並引介西方文化與典章制度進入日本,以及眾多現代化事物的引進,「文明開化」的風潮逐漸形成,對於原本傳統而保守的日本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只物質需求與生活習慣上出現西化的轉變,在教育系統與社會組織的廣泛推行下,思想與觀念上也逐漸有了現代化的傾向(例如守時、衛生等概念與西式禮儀);文藝上的影響也不小(特別是現代文學與歐式風格建築)。

另一方面,雖然明治政府銳意改革,但整體而言較為偏重促使國家強盛的結果,也遺留了許多問題:如天皇權力過大、出身藩地的有權有勢者長期掌控國政,形成勢力龐大的「藩閥政治」體系、土地兼併依然嚴重、新興財閥壟斷市場經濟等現象。這些負面問題與日後發生並累積的一些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相互影響,最終直接或間接促使日本走上軍國主義侵略擴張的道路。


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中、日兩國面對19世紀中、後期西方列強殖民侵略的進逼,都展開了各種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終達成改革目標而獨立富強的,卻是日本。有觀點認為是西方殖民主義者大多將目光投注在像是印度、中國這樣既有廣闊市場又有豐富原料的國家,對日本的殖民侵略相對而言沒有那麼嚴重,也讓日本能夠把握住難得的機會而走上強盛之路。但若深入檢視改革歷程即可發現:中國的封建勢力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極力避免觸及政治改革,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日本則是全盤西化,並且相當程度地注重典章制度與思想、觀念方面的改革。

就社經層面而言,19世紀時的日本已有一些現代商業社會的基礎,當時的中國則仍舊欠缺。例如:日本幕府時代已有專責封地管理的「藏元」,稱為「兩替屋」的銀行業,以及其他各種現代商業元素。明治維新只不過是把各種商業元素予以結合,成為強大的力量影響全國。中國在現代商業元素方面則幾乎付之闕如,社會上的商業行為仍以農業為其根本,欠缺銀行業、保險業、會計業、法律業等現代商業體系的必要機制。要在中國推行類似明治維新的改革,容易被傳統社會排斥。

此外,大和民族面對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能夠力促團結,結合成一股影響力遠勝於傳統守舊派的強大勢力,也確立排除改革障礙的決心;加上明治維新過程中,向西方進行各方面學習(相對於洋務運動)的徹底性,並改變政治制度為君主立憲制,最終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中國於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所進行的戊戌變法,雖然對於制度層面的改革也開始稍有動作,但改革共識的凝聚力顯然不足,最終仍逃不過傳統守舊派的扼殺而以失敗告終。
2007-04-24 2:04 am
戊戌維新 又名百日維新

(一)百日維新產生之背景:

維新運動興起的背景有下列各端:

1. 甲午戰敗之刺激: 甲午戰敗,列強紛紛在華劃分勢力範圍,知識分子目睹國運危在旦夕,,咸思振作; 光緒帝更欲發憤圖強,決意任用維新派實行改革。

2. 明治維新之啟發: 日本經明治維新後,國勢驟強,給予不少中國朝野之士莫大啟示, 均欲效發日本,變法圖強。

3. 維新思潮之促進:十九世紀後期,西方學說如<天演論>傳入中國,知識份子如康有為、梁啟超等深受影響,紛紛創學會,辦報紙,宣傳維新思想。


戊戌維新之內容:


1898年光緒下詔變法,主要內容有:


1.政治方面: 裁汰冗官及駢枝機關衙門,改革官署辦事規則,鼓勵臣民上書批評時政,編預算案,以資統計等。

2.軍事方面: 變通武科,停試箭騎劍,改試槍炮;整頓水師,裁減綠營,改用西法訓練將兵,力行保甲, 實施徵兵制等。

3.教育方面: 廢八股,改試策論,設經濟特科,興辦學校;設立京師大學堂,各省郡城州縣,設立高中小學堂,兼習中西科學,成立譯書局,鼓勵官紳士民辦報等。

4.商業方面: 獎勵創造發明者,設立農工商總局及礦務局;開辦銀行等。


交通方面: 興築粵杭、滬寧各鐵路;設立鐵路總局。

戊戌維新失敗之原因:

維新運動失敗之原因有下列數端:

1. 推行者權位不足:

主持者康、梁等人,既為漢人,又官小權輕,不能左右大局;德宗又無實權,而滿州親貴、守舊大臣,亦因自身之利益與新政相抵觸而敵視變法。


2. 滿清親貴之反對:


維新作全盤改革,特注重西洋政制及教育,推行立憲,此舉損及滿族權位,激起滿清貴族及頑固士大夫之之反擊;如裁撤冗官閑官,為謀保祿位者所敵視;而廢除科舉,士人更群起反對。


3. 政制推行太急:


維新運動,牽涉層面極大,但推行太急,未能循序漸進,故在守舊勢力反擊下,新政徹底失敗。

洋務運動及戊戍維新之影響之比較:

洋務運動:

1.導致戊戍維新之出現:洋務運動行之三十餘年,甲午一役敗於日本,有識之士深知不可徒著眼於船堅炮利,而應進行全面改革,故有戊戍維新之出現。

2.清廷弱點盡現:洋務運動訓練之新軍及艦隊,在甲午戰中不堪一擊;且在馬關條約中割讓沿海屏障,國防門戶大開,遂啟引列強進一步之侵略,紛在華租借港灣及劃分勢力範圍,中國幾被瓜分。

3. 引進外國科技: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但大量引進外國科技,培養人才及建設實業,使中國向前邁進一步。


戊戌維新:


1.促成革命運動:戊戌維新失敗後,知識分子深明清廷腐敗,非推翻滿清不能挽救中國,故促成孫中山先生之革命運動。


2.導致八國聯軍之役:戊戌政變結束了維新運動,慈禧痛恨外國人包庇康、梁,又幹預大阿哥之更立,故有借助義和團之排外運動,卒導致八國聯軍之役。


3.文化思想之革新:戊戌維新後,康、梁逃亡海外,致力鼓吹新政,君主立憲,又介紹西方思想文化,對中國之思想文化影響極大。

洋務運動與維新運動失敗原因之相同點:

1.守舊派大臣的強頑反抗:

洋務運動:如倭仁、徐桐等因昧於世情,皆視洋務如寇仇。一切新政只由地方督撫曾、左、李等人在所轄地區內進行,純屬因人成事。

戊戌維新:如榮祿、裕祿等多屬慈禧親信,皆極力反對新政。德宗有位無權,且康、梁為漢人,地位低微。滿朝文武大臣以及各省督撫對新政實施,大多陽奉陰違。


2.下級官吏未能衷誠合作:


洋務運動:政風因循,任用私人、貪汙中飽等流弊嚴生,下級官吏對推行洋務敷衍塞責。


戊戌維新:官場陋習未改,又改革過急、步驟失當,地方官吏無所遵從。


3.主持人無充分之現代知識,又乏完備推行計劃:


a.洋務運動:曾、左、李等人徒知西方船堅炮利,不明西方政制及教育,只著眼於軍事建設,未能施行全面改革,且無通盤計劃。因此地主雖有建設,中央陳腐如故。

b.戊戌維新:康、梁等人主張「全變」、「速變」,但對國際形勢及變法之根本原理缺乏深切認識,故步驟淩亂,收效不大。


4.慈禧之阻撓:


a.洋務運動:慈禧挪用海軍經費興建頤和園,對海軍之擴建,影響甚大。


b.戊戌維新:慈禧掌權,反對維新,發動政變,囚禁德宗於瀛台,隨即撤消新政,恢復舊制。

洋務運動與維新運動失敗原因之不同點:

反對之觀點:

洋務運動:主持者均屬位高望重,西太后及滿族大臣不能不予以敷衍。民眾因迷信守舊及排外,對一切洋務盲目反對,遂與守舊派多方阻撓洋務之排行。

戊戌維新:主挂者康、梁等人,既為漢人,又官小權輕,不能左右大局,德宗又無實權,而滿洲新貫,守舊大臣,亦因自身之利益與新政相抵觸而敵視變法。

改革之重點:


洋務運動: 側重於擴充武備,鞏固國防,無損於滿清政權及士大夫利益,故尚能為清室及開明士大夫所容忍。但改革欠全面,而經費又不足,管理不善,運動因而失敗。

戊戌維新: 作全盤改革,特注重面洋政制及教育,推行立憲,此舉損及滿族權位,激起滿清貴族及頑固士大夫之反擊:如裁撤冗官閑官,為謀保祿者所敵視;而廢除科舉,士人更群起反對。


改革之進度:

洋務運動: 改革緩進、地方督撫各自進行,未能臻於徹底,行之三十餘年,甲午戰爭敗於日本,洋務運動亦告失敗。

戊戌維新: 推行太急,未能循序漸進,穩定根抵,故在守舊勢力反擊下,新政徹底失敗。


收錄日期: 2021-04-18 22:02: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3000051KK0273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