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英國嘅歴史?

2007-04-23 6:09 am
唔該講d關於英國嘅歴史?

回答 (3)

2007-04-23 6:14 am
✔ 最佳答案
英國人生性保守,相當尊重傳統,因而保留著相當多的古蹟、傳統文物與各式各樣的博物館,其中不免有傳統的包袱,譬如現仍存在的皇室與貴族,以及無法翻新改建、維修卻昂貴的傳統建築。與同為英語系的國家相比,英國的社會和民族性與美國便有極大的差異,以一般生活水準而言,其現代化與舒適化的程度趕不上美國;在一般日常辦事的效率上亦難與美國相比。一般英國人不若美國人那般開朗率直,不會主動與陌生人搭訕,出發點則是著重不探人隱私。英國人若是與陌生人攀談,也會相當保留,而且話題常圍繞在天氣打轉,因為這是最不會觸及個人隱私的題材。一般而言,英國人不若美國人那麼容易交上朋友,但一旦交上了一位英國朋友,可能就是一輩子的朋友。英國人一般頗以自己的傳統文化為榮,重視具有藝術與文化內涵的休閒生活。

英國人一點都不自大。英國人只是比較尊重個人生活與思想空間,所以感覺起來好像比較冷漠而已。而且英國的種族岐視問題比美國少太多了。

英國人早就知道自己已不是這世界的老大,但美國人現在是以自己為老大自尊。撇開英美兩國政府的態度姑且不談,只以人民的態度而言,英國人(英格蘭人/威爾斯人)是很有禮貌且謙卑嚴謹的民族,其實跟中國古代文人社會或儒家思想很像。蘇格蘭人則性情比較剛烈一點,一般北方民族大都如此。

英國人崇尚“紳士風度”和“淑女風範”,講究“女士優先”。在日常生活中,英國人注意儀錶,講究穿著,男士每天都要刮臉,凡外出進行社交活動,都要穿深色的西服,但忌戴條紋的領帶;女士則應著西式套裙或連衣裙。英國人的見面禮是握手禮,戴著帽子的男士在與英國人握手時,最好先摘下帽子再向對方示敬。但切勿與英國人交叉握手,因為那樣會構成晦氣的十字形,也要避免交叉乾杯。與英國人交談時,應注視著對方的頭部,並不時與之交換眼神。與人交往時,注重用敬語“請”、“謝謝”“對不起”等。奉行“不問他人是非”的信條,也不願接納別人進入自己的私人生活領域,把家當成“私人城堡”,不經邀請誰也不能進入,甚至鄰里之間也絕少往來。非工作時間即為“私人時間”,一般不進行公事活動,若在就餐時談及公事更是犯大忌而使人生厭。日常生活絕對按事先安排的日程進行,時間觀念極強。

在公關談判中,英國人說話、辦事,都喜歡講傳統、重程式,對於談判對手的身份、風度和修養,他們看得很重。通常英國客商不太重視談判的準備工作,但他們能隨機應變,能攻善守

英國人交際活動,對以下特殊禮俗和禁忌應加以注意:

①不要隨便闖入別人的家。但若受到對方的邀請,則應欣然而往。這無疑可理解為對方在發出商務合作可能順利實現的信號。但在訪問時,最好不要涉及商務,不要忘記給女士帶上一束鮮花或巧克力。

②給英國女士送鮮花時,宜送單數,不要送雙數和13枝 不要送英國人認為象徵死亡的菊花和百合花。

③不要以英國皇室的隱私作為談資。英女王被視為其國家的象徵。

④忌用人像作為商品的裝潢。喜歡薔蔽花,忌白象、貓頭鷹、孔雀商標圖案。

⑤忌隨便將任何英國人都稱英國人,一般將英人稱“不列顛人”或具體稱為“英格蘭人”、“ 格蘭人”等。

⑥英國人最忌諱打噴嚏,他們一向將流感視為一種大病。
 

英國式傳統早餐(通常在B&B中就可以享用得到)和下午茶了。英國式早餐包括了燻肉、香腸、荷包蛋、蕃茄、果醬土司、各式玉米片(Cornflakes)和牛奶調成的可口麥片粥。至於英國四面環海,並以畜養業為主,因此海鮮與燒烤也有一定的水準。生蠔與燻鮭魚、燒烤牛肉、羊肉料理都相當地具有英國特色。至於在各地都可以吃到的炸魚薯條(Fish & Chips),可說是英國食物的道地代表作。
下午茶則為嚴肅的英國人生活增添些許浪漫色彩。通常一到下午三點到四點之間,可以看到英國人陸續放下手邊的工作,喝杯咖啡或道地英國奶茶,順便藉此聯絡同事間的感情,當然更是談八卦的好時機。至於正統的英式下午茶,除了有講究的茶具、茶葉外,精緻的糕點更是不可或缺。在陰涼舒適的美景外,來份優閒的下午茶,正是人生一大樂趣也!

英 國 人 的 飲 食 習 慣
早餐
  傳統的英式早餐有煎培根、香腸和煎土司。這叫做「煎食」。但現在多數人都很忙,沒辦法每天都吃這種丰盛的早餐,所以現在最流行的早餐種類有:
﹒一碗玉米片加牛奶﹔
﹒一些優格加新鮮水果﹔
﹒土司涂果醬,通常在早餐時喝茶、咖啡、或果汁。

  英國人仍在周未享用傳統的英式早餐。各個旅館或飯店,尤其是大家所熟知的家庭式旅館(B&B's)皆有供應傳統的英式早餐。

午餐
  英國人的中餐很快就解決,不像義大利人。通常午餐只需三十到四十分鐘,許多英國人吃三明治,或許是因為三明治是英國發明的。通常人們早上在家做好三明治,然後在午餐時間食用,三明治是英國人的便當。同樣受歡迎的午餐為烤馬鈴薯。

  點心在英國相當普遍,特別是巧克力,且特別在早上約十一點和下午三點。英國兒童是世界上吃甜食最甚者,這使得英國牙醫非常忙碌。

晚餐
  晚餐是一天中的主餐,且通常有兩道菜-肉或魚加蔬菜,之候有甜點(也就是布丁)。英國小孩都知道在吃布丁前要把肉和蔬菜吃光光。

  冷凍熟食在英國相當普遍,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微波爐,且通常英國人(尤其是學生會買一份冷凍熟食,放進微波爐,邊看電視邊吃-這叫做吃「電視晚餐」。)

  外國食物也相當受英國歡迎。超市里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印式、中式、意式、希臘式和日式食物-事實上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食品。

  晚餐後通常要來上一杯茶(當然要加牛奶!)

▲英國的進餐習俗可以歸納為「早餐吃飽,午餐潦草,晚餐吃好。」其重大宴請均在夜間舉行。除了一日三餐外,還有一次「下午茶」,通常是下午三到四點的時候,喝杯咖啡或道地英國奶茶,也順便藉此連絡彼此的感情。

▲英國的海鮮與燒烤如:生蠔與燻鮭魚、燒烤牛肉、羊肉料理都相當具有其特色。而正統家鄉菜,從冷盤的「鬆軟洋芋沙拉」、「荳蔻奶油醃鮮鮭」,及家常菜「英式肉腸卷」、和英國小吃「炸鮮魚與薯條」,一直到熟食「羊肉薯泥雪柏派」、「碳烤明蝦佐香蒜」等,都是英國飲食文化的傳統烹調及料理。最具代表性的如:燒烤、燉、煮、清、濃湯、素菜麵包、餅乾及各式蛋糕、派類,典型的「牧羊人派」、「烤牛肉」、「櫻桃璀芙」及「巧克力海綿布丁」,還有像是英式烤餅、三明治、溫冷點心、奶油‧果醬跟不可或缺的紅茶。

▲酒館文化是英國風情之一,在pubs裡最重要的飲料當然是啤酒(beers)。眾多的酒精飲料中,beer的主要幾個大類依其苦味不同而分為:淡啤酒(lager),苦啤酒(bitter),黑啤酒(stout),及英國啤酒(ale)。另一種則是由蘋果所釀造的蘋果酒(cider) 。


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是一個以英國為中心的全球性帝國,在20世紀初的鼎盛時期,全世界大約4~5億人——也就是當時全球人口的約四分之一——都是該帝國的子民,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着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大英帝國逐漸瓦解。今天,英國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國家組成了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英联邦,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的是,英國再也無法在政治、外交、經濟等各個方面直接影響英聯邦的其他成員了。

大英帝國的形成是3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外交活動和帝國的萎縮。帝國的領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被形容為「日不落帝國」,它在1890至1900年間達到最高峰。

帝國在全世界範圍內協助傳播了英國的技術、商業、語言和管理模式。帝國霸權幫助英國實現了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雖然海外的殖民地(除了一些自治領外)的人民大多無權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來,英國本土的民主卻繼續深化。

從殖民地的角度來看大英帝國,可以說是毀譽參半。殖民地從英國那裡獲得了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投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獲得了英國的法律框架與國際性的語言英語。在殖民地脫離帝國獨立之前英國都會試圖將它的議會民主制留給殖民地人民,雖然並不是所有的時候都獲得成功。獨立後的英殖民地大部分都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

但同時,英國的殖民政策並非利他主義的。事實上,英國的殖民化是完全以其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英國為殖民地留下了更好的基礎設施,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夠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東南亞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單一農業產品)的供應者,這對這些國家獨立後的經濟發展並無幫助。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穩定,英國採用了「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鼓動殖民地內不同民族、語言或宗教的人們相互內斗,使得像愛爾蘭、印度、津巴布韋、肯雅、蘇丹、烏干達、伊拉克、圭亞那和斐濟這些國家在獨立後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種族衝突。

希望可以幫倒你啦^^
2007-04-24 5:09 am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威爾斯語:Teyrnas Unedig Prydain Fawra Gogledd Iwerddon;蘇格蘭蓋爾語:An Rìoghachd Aonaichte na Breatainn Mhòr agus Eirinn mu Thuath;愛爾蘭語:Ríocht Aontaithe na Breataine Móire agus Thuaisceart Éireann;蘇格蘭語: Unitit Kingdom o Great Britain an Norlin Airlann;簡稱聯合王國(英語:The United Kingdom)或英國(英語:Britain)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一個歐洲島國。

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除了英國本土之外,還包括一些海外領地。

英國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故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議案擁有否決權;英國亦為歐盟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和G8成員國之一;英國也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系和已發展國家,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

雖然英國位處歐洲又是歐盟成員國,但文化和歐洲大陸有頗多分別,加上政治和外交立場上與美國一致、與歐盟立場不同,所以英國有時沒有被視為一個歐洲國家。不過這種特殊情形反而使英國成為了扮演北美和歐盟之間的橋樑角色。

現在的英國是過去1000年中幾次合併的結果。10世紀以後蘇格蘭和英格蘭各自是獨立的國家。1284年威爾斯被英格蘭控制,1535年成為英格蘭王國的一部分。1603年,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國共有一位君主,1707年正式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 1800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1169年-1691年逐步被英格蘭控制)合併,組成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

英國是19世紀遙遙領先的世界工業強國和海上霸主,有著當時“世界工廠”的稱號,亦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革命和工業化的國家,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倡導者,並且是早期議會民主制度的誕生地,無論在科學技術還是文學藝術水準亦有顯著的貢獻。在其頂峰時期,大英帝國曾經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三分之一的人口,因其控制的土地覆蓋了地球所有經度,太陽時刻都會照耀英屬領土,故號稱“日不落帝國”,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然而20世紀頭50年,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英國國力銳減。而在後半個世紀中,這個龐大的殖民帝國土崩瓦解。殖民地紛紛獨立或被原主權國奪回。


英聯邦的版圖雖然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力銳減和經濟不境,但「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在1979年當選為首相後,便大力推行改革,倡議自由主義,成功削減福利開支和削弱工會的力量,令英國經濟復甦和保持國際上的影響力。其後托尼·貝理雅於1997年當選為首相後,繼續貫徹自由經濟,並提倡又被稱為「第三種道路」的新自由主義,令英國經濟一直繁榮。

現在,英國不僅國家富強、在國際政治和外交舞臺上依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且經濟表現勝過其他已發展國家,也是失業率最低的西方國家之一。


英聯邦旗英國是英聯邦(大英帝國的繼任組織)、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英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故是一個握有否決權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併在1973年正式加入歐盟。
2007-04-23 6:17 am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威爾斯語:Teyrnas Unedig Prydain Fawra Gogledd Iwerddon;蘇格蘭蓋爾語:An Rìoghachd Aonaichte na Breatainn Mhòr agus Eirinn mu Thuath;愛爾蘭語:Ríocht Aontaithe na Breataine Móire agus Thuaisceart Éireann;蘇格蘭語: Unitit Kingdom o Great Britain an Norlin Airlann;簡稱聯合王國(英語:The United Kingdom)或英國(英語:Britain)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一個歐洲島國。
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除了英國本土之外,還包括一些海外領地。
英國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故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議案擁有否決權;英國亦為歐盟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和G8成員國之一;英國也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系和已發展國家,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
雖然英國位處歐洲又是歐盟成員國,但文化和歐洲大陸有頗多分別,加上政治和外交立場上與美國一致、與歐盟立場不同,所以英國有時沒有被視為一個歐洲國家。不過這種特殊情形反而使英國成為了扮演北美和歐盟之間的橋樑角色。
歷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8/British_Empire_1897.jpg/200px-British_Empire_1897.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897年的大英帝國
現在的英國是過去1000年中幾次合併的結果。10世紀以後蘇格蘭和英格蘭各自是獨立的國家。1284年威爾斯被英格蘭控制,1535年成為英格蘭王國的一部分。1603年,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國共有一位君主,1707年正式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 1800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1169年-1691年逐步被英格蘭控制)合併,組成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
英國是19世紀遙遙領先的世界工業強國和海上霸主,有著當時「世界工廠」的稱號,亦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革命和工業化的國家,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倡導者,並且是早期議會民主制度的誕生地,無論在科學技術還是文學藝術水準亦有顯著的貢獻。在其頂峰時期,大英帝國曾經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三分之一的人口,因其控制的土地覆蓋了地球所有經度,太陽時刻都會照耀英屬領土,故號稱「日不落帝國」,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然而20世紀頭50年,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英國國力銳減。而在後半個世紀中,這個龐大的殖民帝國土崩瓦解。殖民地紛紛獨立或被原主權國奪回。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2/Commonwealth_of_Nations.png/200px-Commonwealth_of_Nations.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英聯邦的版圖
雖然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力銳減和經濟不境,但「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在1979年當選為首相後,便大力推行改革,倡議自由主義,成功削減福利開支和削弱工會的力量,令英國經濟復甦和保持國際上的影響力。其後托尼·貝理雅於1997年當選為首相後,繼續貫徹自由經濟,並提倡又被稱為「第三種道路」的新自由主義,令英國經濟一直繁榮。
現在,英國不僅國家富強、在國際政治和外交舞臺上依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且經濟表現勝過其他已發展國家,也是失業率最低的西方國家之一。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9/Flag_of_the_Commonwealth_of_Nations.svg/150px-Flag_of_the_Commonwealth_of_Nations.svg.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英聯邦旗
英國是英聯邦(大英帝國的繼任組織)、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英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故是一個握有否決權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並在1973年正式加入歐盟。

政治

英國採用的民主政體是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首都位於倫敦。英國現任的君主(同樣是國家元首)是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她於1952年登基、1953年加冕。今天,她的角色大部分是象徵性的,國家的政治實權控制在英國議會手中。
以往英國是一個十分集權化的國家,由位於倫敦西敏宮(英語:Palace of Westminster)的英國國會負責整個王國的政治事務。然而近年來,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都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分權政府,擁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權利。
1920年以來,英國一直是工黨和保守黨輪流執政。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4/Elizabeth_II.jpg/99px-Elizabeth_II.jpg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e/20020528-2_nato1-515h_clip1.png/73px-20020528-2_nato1-515h_clip1.png


英國首相托尼·貝理雅。


參考: 維基


收錄日期: 2021-04-27 16:34: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2000051KK060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