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

2007-04-23 4:03 am
那裡有恐龍的資料?

回答 (2)

2007-04-23 4:06 am
✔ 最佳答案
恐龍,是對一些史前爬行動物的統稱。最早出現於大約2億2千萬年以前,生活於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存在了1億5千萬年。在大約六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幾乎所有種類的恐龍都滅絕了,但是有一種觀點認為,現代鳥類與某種恐龍有血緣關係。

恐龍(Dinosauria)這名字最早為英國科學家理察·歐文(Richard Owen)在1842年提出。它由希臘辭彙deinos(意為「恐怖的」或「極其巨大的」)和sauros(意為「蜥蜴」)組成。恐龍一詞為日本翻譯,後為中國引用。

恐龍的體型差異很大。已知最小的恐龍只有雞那麼大(鼠龍(Mussaurus),其幼體僅有20公分),但大多數都體型巨大。最大的是蜥腳亞目恐龍(戈壁卡拉麥裡龍(Klamelisaurus gobiensis),體長超過30公尺,高10公尺),為曾經存在過的最大的陸生生物,在所有生物中,僅次於鯨。

許多其他種類的爬行生物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某些種類同樣體型巨大,外形奇異,但它們不是恐龍。如蛇頸龍。

恐龍消失於六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Cretaceous-Tertiary extinction event)。通常的解釋是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造成了滅絕(最早為Walter Alvarez提出)。但這一理論尚有爭議。

一般隕石的說法乃指隕石撞擊地球後,大量的灰塵暴淹沒大地及大氣,造成陽光無法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各地氣溫逐漸寒冷,恐龍因無法在冷酷的氣候中生存及覓食,而死亡變成化石。另有一說法,指當時地球兩極因氣溫的急劇變化,造成海面水位上升,造成大陸與大陸間有河流阻隔,造成恐龍覓食困難而死亡。

恐龍分類

恐龍分為兩大類:蜥臀目和鳥臀目,以骨盆結構區分。

* 蜥臀目
o 獸腳亞目
+ 角鼻龍科(腔骨龍、原美頜龍、雙脊龍、阿貝力龍)
+ 棘龍科(棘龍)
+ 躍龍科(躍龍)
+ 暴龍科(霸王龍、阿爾伯脫龍)
+ 似鳥龍科(似鳥龍、似鴕龍)
+ 偷蛋龍科(偷蛋龍)
+ 鐮刀龍科(鐮刀龍、慢龍)
+ 傷齒龍科(傷齒龍)
+ 馳龍科(恐爪龍、迅猛龍)
o 蜥腳形亞目
+ 板龍科(板龍)
+ 梁龍科(迷惑龍、梁龍、馬門溪龍)
+ 腕龍科(腕龍)
+ 巨龍科(巨龍、薩爾塔龍)

* 鳥臀目
o 裝甲亞目
+ 劍龍科(劍龍)
+ 甲龍科
+ 結龍科
o 鳥腳亞目
+ 鴨嘴龍科(鴨嘴龍)
+ 禽龍科(禽龍)
+ 稜齒龍科(棱齒龍)
o 腫頭龍亞目
+ 厚頭龍科(厚頭龍、傾頭龍)
+ 平頭龍科(平頭龍)
o 角龍亞目
+ 鸚鵡龍科(鸚鵡嘴龍)
+ 原角龍科(原角龍、隱角龍)
+ 角龍科(加斯莫龍、三角龍、安琪角龍、刺盾角龍、尖角龍)

科學分類
域: 真核生物域 Eukaryota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Vertebrata
綱: 爬行綱 Reptilia
亞綱: 闊孔亞綱 Euryapsid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2007-04-23 4:56 am
恐龍曾經是地球上最具影響力的一類生物,支配陸地生態系大約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消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滅絕事件。恐龍至少有一支倖存發展至今,分類學家認為現代鳥類可能是是獸腳亞目恐龍的直系。

自從19世紀第一批恐龍化石被發掘,復原的恐龍骨架化石始終是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展品。恐龍已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無論兒童或者成年人均對恐龍有很高的興緻。恐龍往往是熱門書籍電影的題材,如侏羅紀公園,有關恐龍的科學研究的進展也頻繁見諸於各類媒體。

定義
英國古生物學家理察歐文(Richard Owen)在1842年正式把恐龍總目(Dinosauria)定義為蜥形綱(Sauropsida)的一個獨特部族,或者亞綱。它由希臘辭彙deinos(意為「恐怖的」或「極其巨大的」)和sauros(意為「蜥蜴」)組成。恐龍一詞最早是日文漢字『恐竜(きょうりゅう)』的翻譯,後為中國引用。歐文用這樣的命名來表示對於這類生物巨大形體和令人顫栗的巨牙的敬畏。

恐龍家族極為龐大。截止到2006年的學術研究,已有探明的527個種,可能存在的種的總數為1844。有草食性,也有肉食性。有雙足行走,或四足行走,或如砂龍(Ammosaurus)和禽龍(Iguanodon)可以在雙足和四足間自由轉換。無論體型大小,恐龍對陸地生活的適應性堪稱卓越。

大小
儘管目前證據不全,但是作為整體,恐龍的形體很大。即使以恐龍的標準來看,蜥腳亞目也是其中的巨無霸。在漫長的恐龍時代,即使是體型最小的蜥腳亞目也要比它的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腳類則比任何曾經在地球上行走過的動物都要大出幾個數量級。巨型史前哺乳動物如巨犀和猛獁在巨型蜥腳亞目動物前不值一提,僅有少數現代的海洋生物接近或超過它們的體型:最為人熟知的是藍鯨,大約可以達到190000公斤和33.5米長。

然而,大部分的恐龍要比這小得多。現有的證據表明,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侏羅紀早晚期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根據古生物學家比爾·埃里克森(Bill Erickson)的研究,恐龍的體重中間值預計在500公斤到5噸之間。一項對於63種恐龍的研究得出的平均值大於850公斤,大約是一隻灰熊的重量;而中間值將近2噸,約為一頭長頸鹿的體重。這些數據與現代哺乳動物形成強烈的對比,哺乳類的平均值僅為863克,相當於一隻大一點的齧齒動物。最小的恐龍也比現代2/3的哺乳類要大,恐龍中的絕大部分都大過98%的現存哺乳類。

最大和最小的恐龍
只有很小比例的動物最後會成為化石保存下來,況且絕大部分的化石都仍埋藏於地底。只有極少數的已被發現的樣本保留有完整的骨骼,而其中保存有皮膚和其他軟組織痕跡的則更為稀有。通過與相近的了解較多的物種比較骨骼的大小及形態來重建一副完整的骨架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而重塑肌肉和器官則更像是猜謎了。一句話就是,科學家可能永遠無法確定最大和最小的恐龍。

從現有的狀況較好的骨架來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龍是腕龍(Brachiosaurus brancai),又稱長頸巨龍(Giraffatitan)。它的遺骸在1907年至1912年間發現於坦尚尼亞。從多具大小相近的個體中取出不同部位的骨骼最終拼湊出現展示於柏林洪堡博物館的骨架模型,該模型高12米,長22.5米,預期活體的重量在30000到60000公斤之間。最長的恐龍是27米長的梁龍(Diplodocus),1907年發現於美國懷俄明州展示於匹茲堡的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

以上這些當然都是巨大的恐龍,但是對它們的所有的了解都是基於一丁點碎亂的化石而來。大部分的已被記錄的巨型草食性品種都是在1970年代後被發現的,包括沉重的阿根廷龍(Argentinosaurus),預測體重在80000到100000公斤之間;最長的是40米長的超龍(Supersaurus);最高的,18米的波塞東龍(Sauroposeidon),可以一直夠到6層樓的窗口。而易碎雙腔龍(Amphicoelias fragillimus)可能是它們中最長,僅稱「可能」是因為我們對它的全部了解都來自於1878年對於一片脊椎的神經弓化石的描述,該化石現已遺失。從當時對該化石的圖釋推斷,它有可能達到58米長和120000公斤重,在重量上僅次於罕為人知的巨體龍(Bruhathkayosaurus),後者的體重可能達到175000到220000公斤。其他的巨型食肉類有南方巨獸龍(Giganotosaurus),馬普龍(Mapusaurus),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和鯊齒龍(Carcharodontosaurus)。

不計現代鳥類(如吸蜜蜂鳥)的話,最小的恐龍體型相當於烏鴉或者雞。獸腳亞目的小盜龍(Microraptor)和小馳龍(Parvicursor)體長都在60厘米以下。

恐龍的進化

恐龍總目以下分為兩大目:蜥臀目和鳥臀目,以其骨盆結構來區分。

蜥臀目骨盆構造蜥臀目
獸腳亞目
角鼻龍科(如腔骨龍、原美頜龍、雙脊龍、阿貝力龍)
棘龍科(如棘龍)
躍龍科(如躍龍)
暴龍科(如霸王龍、阿爾伯脫龍)
似鳥龍科(如似鳥龍、似鴕龍)
偷蛋龍科(如偷蛋龍)
鐮刀龍科(如鐮刀龍、慢龍)
傷齒龍科(如傷齒龍)
馳龍科(如恐爪龍、迅猛龍)
蜥腳亞目
板龍科(如板龍)
梁龍科(如迷惑龍、梁龍、馬門溪龍)
腕龍科(如腕龍)
巨龍科(如巨龍、薩爾塔龍)
鳥臀目骨盆構造鳥臀目
裝甲亞目
劍龍科(如劍龍)
甲龍科
結龍科
鳥腳亞目
鴨嘴龍科(如鴨嘴龍)
禽龍科(如禽龍)
稜齒龍科(如棱齒龍)
腫頭龍亞目
厚頭龍科(如厚頭龍、傾頭龍)
平頭龍科(如平頭龍)
角龍亞目
鸚鵡龍科(如鸚鵡嘴龍)
原角龍科(如原角龍、隱角龍)
角龍科(如加斯莫龍、三角龍、安琪角龍、刺盾角龍、尖角龍)

恐龍滅絕理論
恐龍消失於六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Cretaceous-Tertiary extinction event)。通常的解釋是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造成了滅絕(最早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路易.阿爾巴列斯(Walter Alvarez)博士等四位科學家所提出)。但這一理論尚有爭議。

一般隕石的說法乃指隕石撞擊地球後,大量的灰塵暴淹沒大地及大氣,造成陽光無法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各地氣溫逐漸寒冷,恐龍因無法在冷酷的氣候中生存及覓食,而死亡變成化石。另有一說法,指當時地球兩極因氣溫的急劇變化,造成海面水位上升,造成大陸與大陸間有河流阻隔,造成恐龍覓食困難而死亡。

*小行星(隕石)撞擊說
這是目前最讓每個人接受的說法。 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起滅種性的大破壞,地球上接近90%生物消失。除了剛撞擊時造成的強大爆炸性破壞以外,也使大量的粉塵覆蓋於整個地球大氣層上空,氣溫逐漸下降,陽光無法透進地球,使大部分植物因無法光合作用而消失,而草食性恐龍也因沒有食物而死亡,肉食性恐龍因沒有草食性恐龍吃,也漸漸消失,最後恐龍便絕種。餘下的10%便是一些小型的動物和少量植物。

*彗星撞擊說
本學說的基礎是奠定在古生物大滅絕幾乎都是每兩千六百萬年發生一次為開端,加上天文學中認為太陽系的周圍有一圈奧爾特雲,奧爾特雲裡的彗星等天體週期性地向太陽系中央的太陽前進(例如:哈雷彗星、海爾波普彗星)。恐龍滅絕便可能是其中一顆彗星撞上地球而導致的。

*造山運動說
白堊紀末期劇烈的造山運動使得地殼隆起,許多淺海與湖泊變成陸地,一些以水為家的恐龍與生物便漸漸消失;濕潤的沼澤也隆起、乾涸,許多生活在沼澤中的植物便因此而消失,而食用沼澤植物的草食性恐龍也因此滅亡,肉食性恐龍也相繼滅絕。

*氣候變動說
根據韋格納的板塊飄移說,白堊紀當時的板塊分佈情形,已從最初連在一起的盤古大陸,形成接近現在五大洲的樣子。
板塊飄移本身就會引起氣候的改變,例如:南極洲本來是位於中緯度的地區,氣候溫暖。但是因為板塊飄移,南極洲進入了極圈,造成現今南極洲的嚴寒。
也因為板塊飄移,造成洋流改變、氣候變遷,許多地方變的寒冷、酷熱、乾燥,不適合恐龍與其他生物居住。恐龍便因此而慢慢滅絕了。

*火山爆發說
火山大量且急劇地爆發,噴出了許多如二氧化碳與甲烷等溫室氣體,造成了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溫度升高,許多植物無法適應氣溫而死亡,草食性恐龍因沒有食物而滅亡,而肉食性恐龍也相繼滅絕。

*海洋潮退說
當地球發生瞭如冰河時期那樣的情況,海水減少,陸地與陸地間再也沒有海水的阻隔,形成陸橋,而生物們便會趁此時進行大遷移,促成生物交流與接觸。而根據達爾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理論,強者便會欺侮弱者,到最後弱者便會滅絕。
除此之外,還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交流傳染的問題。

*溫血動物說
有些人認為,恐龍有別於現生的爬蟲類,不是冷血動物而是溫血動物。但就算恐龍是溫血動物,體溫依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獺的體溫差不多,要維持這樣的體溫,只能生長在熱帶氣候區。再加上恐龍的呼吸系統不好,不能充分地補給氧氣;身體沒有厚毛,熱量容易從尾部、足部等地方散失;加上龐大的身軀,使得氣溫驟降時,沒辦法躲到洞裡禦寒。也因此恐龍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驟變的氣候,而慢慢地凍死。


收錄日期: 2021-04-22 00:57: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2000051KK050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