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短講,題目"紅白藍"

2007-04-23 12:57 am
呢個題目有d咩好講..?
諗極都諗唔到
有無人可以幫我諗下篇講稿?

唔該哂
更新1:

仲有無多d...? 我驚唔夠3分鐘

回答 (2)

2007-04-23 1:26 am
✔ 最佳答案
紅白藍膠袋是一種紅色、白色、藍色三色相間的尼龍帆布製成的大型平價旅行袋,原創於1960年代的香港[來源請求]。到了今時今日,紅白藍膠袋被視為香港文化的代表之一。

紅白藍膠袋體積一般為16吋至28吋高。由於使用帆布製成,質料既輕又堅韌,而且耐用及容量大,故常用於搬運的用途。

目錄 [隐藏]
1 歷史
2 文化
3 資料來源
4 外部參考



[編輯] 歷史
早於1950年代,香港已有紅白藍帆布的存在[來源請求],原為保護大外牆或木屋區居民作為阻擋風雨之用。直到1960年代初期,這種紅白藍帆布才改造的紅白藍膠袋[來源請求],並廣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至於為何以紅、白、藍三色為主色則未可考。

紅白藍膠袋的設計最初只有紅、白、藍三色相間,設計簡單。1970年代至19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中國大陸經濟相對落後,不少香港人到中國大陸探親都不約而同以紅白藍膠袋裝載貨品,一時間紅白藍膠袋與探親成了同義詞。而設計上,除了原本的紅白藍三色粗直紋外,更出現格仔款式,更甚加上車輪,非常方便。1990年代,紅白藍膠袋發展成全紅、全藍、紅白、紅白黑等多種款式,但仍以「紅白藍膠袋」稱之。

2007年1月,法國高檔品牌路易威登在新款手袋展示會上,出現一款與紅白藍膠袋設計如出一轍的挽袋。路易威登的手袋比一般的紅白藍膠袋多了一些標誌圖案,售價卻貴數百倍。這結果引來中國大陸媒體的嘲弄。[1]


[編輯] 文化
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人希望尋獲身份認同,「紅白藍膠袋」被稱為香港精神之一[來源請求]。2004年,被喻為「歌神」的許冠傑在演唱會時以「紅白藍」膠袋改裝成舞衣,更將小型紅白藍膠袋當贈品派發,將紅白藍膠袋熱潮推向高峰。也有不少香港設計舉辦展覽,或將紅白藍元素融入設計當中,將這熱潮延續下去。 香港文化博物館亦有相關主題的展覽。


[編輯] 資料來源
↑ 蘇日宏、張峻德:〈騷包模仿土包? LV蛇皮袋酷似大陸民工袋 成嘲諷題材〉,載東森新聞報,2007年1月30日。

[編輯] 外部參考
紅白藍之父(李華): 香港電台節目《香港故事》(共有三集)。
「紅白藍」藝術在香港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4%85%E7%99%BD%E8%97%8D%E8%86%A0%E8%A2%8B&variant=zh-hk"
2007-04-23 1:00 am
紅白藍膠袋是一種紅色、白色、藍色三色相間的帆布製成的大型膠袋,原創於1960年代的香港。到了今時今日,紅白藍膠袋被視為香港文化的代表之一。

紅白藍膠袋體積一般為16吋至28吋高。由於使用帆布製成,質料既輕又堅韌,而且耐用及容量大,故常用於搬運的用途。

歷史
早於1950年代,香港已有紅白藍帆布的存在,原為保護大外牆或木屋區居民作為阻擋風雨之用。直到1960年代初期,這種紅白藍帆布才改造的紅白藍膠袋,並廣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至於為何以紅、白、藍三色為主色則未可考。

紅白藍膠袋的設計最初只有紅、白、藍三色相間,設計簡單。1970年代至19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中國大陸經濟相對落後,不少香港人到中國大陸探親都不約而同以紅白藍膠袋裝載貨品,一時間紅白藍膠袋與探親成了同義詞。而設計上,除了原本的紅白藍三色粗直紋外,更出現格仔款式,更甚加上車輪,非常方便。1990年代,紅白藍膠袋發展成全紅、全藍、紅白、紅白黑等多種款式,但仍以「紅白藍膠袋」稱之。

文化
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人希望尋獲身份認同,「紅白藍膠袋」被稱為香港精神之一。2004年,被喻為「歌神」的許冠傑在演唱會時以「紅白藍」膠袋改裝成舞衣,更將小型紅白藍膠袋當贈品派發,將紅白藍膠袋熱潮推向高峰 。也有不少香港設計舉辦展覽,或將紅白藍元素融入設計當中,將這熱潮延續下去。 香港文化博物館亦有相關主題的展覽。


收錄日期: 2021-04-29 22:51: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2000051KK0363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