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教育問題

2007-04-23 12:55 am
香港嘅教育係咪嚴重出現問題,令到好多成績唔係太好嘅人連中六都入唔到,好多人都要入一個讀左都學唔到野嘅IVE,或者16,7歲就要出黎就業,再唔係有D連野都唔做,做隱蔽青年,終日匿埋喺屋企,靠父母養(根據調查,1成人年過三十都仲要靠父母養活),過得一日得一日,一係做雙失青年,靠政府養,呢班人毫無生產力,蝕香港嘅社會經濟,不斷浪費納稅人嘅錢,就係因為香港畸形嘅填鴨式教育,令到全港七百萬人受害??

回答 (3)

2007-04-23 6:22 am
✔ 最佳答案
我覺得最糟糕的是有些人對於某學科富有天份,卻最終因為會考成績不足的問題而不能入理想的大學繼續深造,就此扼殺了很多天才。

此其一。

第二,用我作的文章回覆,哈哈!

《論教育與心靈》
社會的競爭漸趨激烈,對於人才的渴求也慢慢地投向學校,學校的教學模式也愈來愈變得單向化,結果,學校為了讓學生適應社會需求,其角色定位也就成了社會人才的培訓中心。

假如人沒有一個豐裕的心靈空間,只會抵不住遭遇的打擊,最後也會變得鑽牛角尖,自尋短見。有的面對著學習壓力而變得暴躁,有的則自我封閉,思想偏激,有的選擇輕生,逃避現實的催逼,所以,人到底是需要認識教育的意義。

教育追求的是知識之真、道德之善和藝術之美。知識之真有助於人去分辨訊息真偽,讓人得著智慧去面對生活;道德之善是培養人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批判是非,愛己及人;藝術之美就是結合了真與善,欣賞自然,為生活更添美好。

不過隨著社會的變質,人也愈來愈自私,每個人都為著自己而掛上一副面具,對於沒有利益的事情不會去深究,防人之心都變得強烈。

學校作為教育人們的媒介,理應去教導學生認識真善美,而不是作為讓人們適應社會的工具,筆者相信教育使人醒覺生活,而不需要經過痛苦的經歷。
參考: 轉載前請通知本人,知識產權。
2007-04-25 12:36 am
1. (香港嘅教育係咪嚴重出現問題.) 係有問題, 不過唔嚴重. 邊個國家的教育政策無問題.
2. (令到好多成績唔係太好嘅人連中六都入唔到.) 成績唔太好, 自然無中六讀啦, 10個中五有3個可以讀中六, 3個入面得1個有機會入本地大學. 咁樣好唔好見仁見智, 有無浪費政府資源????好多雇主話而家d大學生比以前個d差好多, 再個個都有機會讀大學, 係咪重浪費. 外國好多大學畢業基本上都重係文盲, 掃街都話要大學畢業.
3. (好多人都要入一個讀左都學唔到野嘅IVE.) 我完全反對, 咁對讀緊或教緊IVE嘅好唔公平, 不要以為係人都有大學讀就好, 到個個都係大學畢業生, 你估d老細又會點揀人. IVE有佢本身的教育取向, 任何國家都有類似IVE這類別的學院.
4. (16,7歲就要出黎就業.) 有d人根本唔鍾意讀書, 對他們來講可能係一種解脫.
5. (連野都唔做,做隱蔽青年, 終日匿埋喺屋企,靠父母養.) 關香港政府d填鴨式教育咩事, 問吓個d父母做乜事咁容忍. 這個問題是世界性問題, 資訊發達, 社會福利好的國家特別嚴重.
2007-04-23 11:35 pm
樓主的言論雖然有些過激,但亦說中了幾句小弟的心底話。不過,由於中六是為了升大學做準備,而政府又只能為少數同學提供大學學位,所以才迫著用公開考試來篩選較優秀的同學升學。其實小弟認為香港教育最大的問題不是有人不能升學,而是我們的系統沒有裝備不同資質、不同興趣及於不同程度畢業的同學足夠的知識去投身社會。坦白說,可能有部份讀過大學的網友都有同感,即使我們讀到大學也經常覺得根本不能學以致用,投身社會後工作上的知識和經驗都必須由零開始累積,學校學的知識能應用的極為有限。連大學也如此,更何況在它之下的眾多學校﹖
我經常覺得教育界有很多假設很荒謬。做學生讀書一定要跟興趣,番學只能純粹求學問。喂大佬,我地既年輕人日頭唔去玩,乖乖地番學,然後又要應付繁重的功課和考試及面對升學、成績競爭和學習困難等障礙,咁辛苦,又很多時好唔開心,唔通真係個個學生都咁高尚番學只為求學問,有咁多有自唔在,囉苦黎辛的聖人﹖!而且係香港讀書一啲都唔平,即使係以前無咁多直資學校既年代,家長和學生都要付出大量金錢去買書、買校服、應付日常開資及交學費,更唔好講讀緊書既學生根本無法為家庭分擔謀生的責任。對於上述的開支,對好多受資助的家庭來說都係百上加斤。如果揼咁多錢比仔女讀書唔係為咗好好裝備佢地成材,等佢第時好搵食啲,唔通真係咁高尚只係為咗求學問﹖!咁講絕對無人信,但不幸既係掌管教育既官員真係咁唸而且亦真係以呢個原則設計課程,所以形成我們的系統培養了大量無甚用處,高不成低不就既書生。投資都要講合理回報啦,係香港無論學生定家長,大家投資咗咁多時間及金錢,只係想有一技旁身,唔通咁都有錯﹖!同樣不幸既係呢個問題根本無人注意過,令我地既年輕人繼續沉淪。
有幾句題外話想講。我經常在不同場合聽到有人懷念過去精英教育的時代,說甚麼過去精英輩出,現在就一蟹不如一蟹。我聽到就覺得很可笑,這些人不問有那個華人諾貝爾獎得主不是到外地升學和做研究才可得獎,那個是真真正正由香港的教育系統培訓出來,並且在香港做研究而成為世界級學者﹖香港各大學的科研水平在世界上不甚有名,而科研經費相比起其他國家簡直就小巫見大巫。不說科學,香港有那位世界知名的一流作家、音樂家和藝術家是完完全全由香港的教育制度培養出來﹖有一個網友舉銀行大班和高官來說明香港有精英,這就更可笑。為銀行謀私利的打工仔算精英嗎﹖他最多不過是打工皇帝,算得上貢獻世人的精英嗎﹖香港的高官在英國人離開香港後手忙腳亂地施政,雖無鑄成大錯,但過了接近十年的今天才算是站穩陣腳,配得起稱為精英嗎﹖當然,如果你硬說賺錢多或官職高就算是精英也可。不過這兩種人每一代都有,不會到某一代突然所有人無法賺錢或當不成高官,那麼這樣如何一蟹不如一蟹﹖實情是,過去教育未普及的年代,大學生在人口中鳳毛麟角,當然顯得矜貴,但這只是相信香港的廣大人口而言,在國際上香港可沒出過甚麼舉世稱道的人才。現在大學生多了,一般質素自然下降。不考慮這情況就隨意亂發批評,只不過是見高拜,見低踩的小人。

2007-04-25 15:32:05 補充:
我覺得樓下likk兄的回應講得很好。高等教育並非年晚煎堆,可以人人有份,篩選是必須的。而我個人認為即使學校教的東西很少能被應用,但只要你用過功,總會有所得著。現在我覺得問題並非是無法令人人成為大學生,而是即使是大學生走出社會仍感到前路茫茫。我們學校的訓練無法有效令年輕人滿足社會及他們自己的需要。我們社會投資在教育上的錢不算少,但無論學生、家長、老師還是教育當局都覺得現在的教育效果不良,這才是關鍵所在。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20: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2000051KK036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