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兩伊戰爭的資料呀??

2007-04-22 5:54 am
我想知道多d關於兩伊戰爭的事呀...我拿來做功課的...幫幫忙啦

回答 (3)

2007-04-22 7:08 am
✔ 最佳答案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海灣戰爭或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ar/thumb/e/ee/Iraq_iran_war.jpg/200px-Iraq_iran_war.jpg

戰爭起因
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臺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藉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的領土糾紛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加上兩國長期存在著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稱雄海灣地區,因此雙方關係一直緊張,小的邊界衝突不斷。1978年伊朗發生內亂,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臺執政,煽動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推翻薩達姆政權。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臺後政局動蕩,經濟惡化,軍心不穩,伊(伊朗)美斷交的時機,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出革命、爭奪海灣霸權的戰爭。

戰爭進程
第一時期,戰爭在伊朗境內進行。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調集大量飛機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15座城市和空軍基地進行空襲。23日凌晨2時,出動地面部隊5個師又2個旅,1200餘輛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發起進攻。到10月底,伊朗擋住了伊拉克軍隊的全面進攻。從1982年3月起,伊朗軍隊轉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佈已將其軍隊撤出所占伊朗領土,兩國邊界又恢復戰前狀態。
第二時期,戰爭在伊拉克境內進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0萬軍隊,向伊拉克南部巴斯拉地區發動猛烈進攻。經過多次拉鋸戰,至9月底伊朗軍隊控制了伊拉克境內面積約200多平方公里的狹長地帶。從10月開始,伊朗又出動5萬軍隊向伊拉克北部曼達利地區發起進攻,深入伊拉克境內,對巴格達造成威脅。伊拉克軍隊前後組織7次反擊,將伊朗軍隊阻擋在邊界一帶。1983年2月以後,伊朗在中線和北線再次發動了一系列攻勢。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線。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勢基本停止。
第三時期,從1984年4月開始的4年多時間裡,雙方在邊境地區互有攻守,戰爭轉入長期消耗戰。至1988年7月,伊朗所占伊拉克領土幾乎全部喪失。

聯合國停火決議
為使兩伊戰爭儘快結束,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通過了要求兩伊立即停火的第598號決議。次日,伊拉克表示歡迎聯合國決議,並決定暫停襲擊伊朗海上目標,以示誠意。但伊朗沒有表態,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佈接受第598號決議。從兩伊戰爭停火後的第5天即8月25日開始,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兩伊外長舉行了多次會談,但談判毫無結果。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危機爆發後,伊朗利用危機逼使伊拉克最終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條件,承認伊朗對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權,並從伊朗領土撤出了軍隊。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伊朗傷亡和被俘10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5400億美元,雙方的綜合國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戰後
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死傷人數以百萬計。伊拉克因此也背負了大量的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於越戰和韓戰。具體傷亡數字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死亡人數為一百萬人左右。
伊拉克正規軍隊由戰前的24萬人發展到戰後的120萬人,但在後來的美伊戰爭中被美軍全數消滅。
2007-05-22 3:01 am
有埋圖片,唔錯~
2007-04-22 9:57 pm
兩伊戰爭是本世紀八十年代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發生的大規模戰爭。

長期以來,伊拉克與伊朗存在錯綜複雜的矛盾和衝突。首先是邊界爭議。全長二百零四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的界線、兩伊對該河的主權歸屬始終存有爭議。其次是民族矛盾。伊拉克的主要民族阿拉伯人和伊朗的主要民族波斯人在歷史上多次發生戰爭,積怨甚深,兩伊還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島嶼之主權爭論不休。一九七一年伊朗軍隊出兵佔領該島嶼。伊朗的胡齊斯坦省百分之九十九的居民是阿拉伯人,伊拉克長期支持該地阿拉伯人爭取自治。兩國也支持對方的庫爾德人與本國政府對立。再者是宗教分歧。雖然兩伊都是回教國家,但伊拉克掌權的是伊斯蘭教的遜尼派,伊朗政權則掌握在什葉派手中。

一九七五年三月,在阿爾及利亞的斡旋下,兩伊曾為解決雙方之間的衝突簽署了阿爾及爾協議,伊拉克同意將阿拉伯河南段一百零二公里的中心線定為兩國水上邊界、伊朗則答應停止支持伊拉克庫爾德反政府武裝。但在一九七九年二月之後,兩伊矛盾又趨於激化。一九八零年四月起兩伊邊界衝突頻起。一九八零年九月十七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佈廢除阿爾及爾協議,收回阿拉伯河的主權。

九月二十二日伊拉克飛機轟炸伊朗城市和煉油廠,兩伊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初期伊拉克發動全面進攻,到一九八零年十月已攻佔伊朗十個城鎮,控制伊朗二萬多平方公里土地,伊拉克革命委員會發言人當年通報戰爭情況的時候說,伊拉克摧毀了伊朗的十一座機場。一九八二年四月起伊朗大舉反攻,伊朗飛機並於伊拉克首都進行轟炸,也對伊拉克各地的軍事和石油設施進行了襲擊。同時,在歷時二十五天的聖城戰役中獲勝,奪回霍拉姆沙赫爾等地、六月伊拉克軍隊後退至邊界。七月起伊朗軍隊多次進入伊拉克境內發動攻勢,但進展不大。

戰事不斷升級,並威脅海灣地區的石油供應,西方國家感到非常擔憂。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要求兩伊停火談判的五九八決議,伊拉克在七月二十二日表示贊成,但伊朗拒絕接受。一九八八年春天伊拉克開始大反攻,七月已收復一九八二年以來被伊朗占領的全部領土。一九八八年七月十八日伊朗宣佈接受五九八號決議。八月二十日兩伊正式停火,戰爭結束。

兩伊戰爭歷時八年,雙方死亡約一百萬人,傷約一百七十萬人,其傷亡人數約佔兩伊總人口百分之四點五。戰爭期間兩伊軍費開支和經濟損失超過五千億美元,戰爭給雙方造成巨大的損失,嚴重阻礙了兩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同時戰爭。同時戰爭對海灣、中東乃至世界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雖然兩伊戰爭結束超過20年,但是雙方的關係仍然非常緊張。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23: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1000051KK052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