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香港電影
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因為香港是整個大中華地區最先接觸電影的地方。
華語電影是分割成四個地方發展的: 香港電影、中國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在政治及經濟上也比中國內地及台灣有更大自由,發展成為華語世界(包括海外華人社會)以至東亞電影的製作基地。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第三大電影工業基地(僅次於荷里活和寶萊塢)和第二大電影出口地。就算1990年代中期開始的電影工業危機,加上中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主權,香港電影仍然保持著自身獨有的特色同魅力,繼續在世界電影舞臺上佔有重要地位。
與很多其他電影工業不同,香港電影幾乎沒有政府資助,香港政府更沒有對外來電影實施任何進口限額。因此,香港電影一向都較著重滿足觀衆口味的商業片,像無里頭式喜劇同動作片所主導。同時香港電影也經常「翻炒」:將過往成功的商業電影重拍,或者不斷開拍續集。
同大多數的商業電影一樣,香港電影有一個發展完善的影星制度(star system)而這個制度之下的影星亦與廣東歌的歌星重疊。
在西方國家,香港燦爛的流行電影有一班支持者,而現在香港電影亦成為文化主流,滲透在世界每個角落並經常被模仿。香港電影的影響力在近年的荷里活動作電影都可以見到。
發展
1950年代:倫理
1960年代:粵語片:胡楓、謝賢、呂奇;《黃飛鴻》系列
1970年代:邵氏武俠,功夫電影 -- 李小龍、成龍;許氏兄弟 -- 本土化笑片系列,《半斤八両》
1980年代:新浪潮電影;最佳拍檔系列;英雄電影 -- 《英雄本色》;王晶笑片
1990年代:周星馳無厘頭電影;王家衛 -- 《阿飛正傳》、《重慶森林》;利用搞笑內容或愛情故事來包裝的政治電影
2000年代:重新以故事出發,以劇情吸引觀眾重新入場,《無間道》系列
發展背景
同大陸的電影一樣,香港早期的電影發展與中國戲劇息息相關。中國戲劇的場境往往成為1909年香港兩齣的初期電影 偷燒鴨 與 瓦盆申冤 的源頭 。這齣劇的導演是舞臺演員梁少坡。而監製就是美國人布拉斯基(Benjamin Brodsky)。布拉斯基 亦係其中一位極力打開中國龐大電影市場的西方人 。 (Brodsky 的名字鑑於翻譯問題有時會於被釋作 "Polaski" 見 Leyda 1972。)
1909年,上海亞細亞公司製作故事片《偷燒鴨》,導演是香港人梁少坡,全片皆在香港拍攝,但由於其出品公司不是香港公司,故一般都不會把它視作香港第一齣 「故事片」。
被譽為香港第一齣 「故事片」 的是《莊子試妻》 (1913),此片由華美影片公司出品。此劇的故事源於中國戲劇,由舞臺導演執導, Brodsky 亦有參與其中。 此片導演為黎北海,編劇黎民偉為梁少坡舞臺的同事,而黎氏亦被譽為「香港電影之父」。 黎氏劇中反串扮演妻子的角飾,其兄則扮演丈夫,其妻嚴珊珊擔當配角為女僕,使她成為中國第一位於中國電影的女演員。此舉被認為是一個里程碑, 因為傳統中國視女性表演者為禁忌 (Leyda, 1972)。「莊子試妻」 是唯一由黎氏與布拉斯基 於香港成立的華美電影公司(Chinese American Film) 製作的電影,雖此片曾到美國作首映,但此片從未在香港上映。 (Stokes and Hoover, 1999).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99%E6%B8%AF%E9%9B%BB%E5%BD%B1&variant=zh-hk#.E6.9C.AA.E4.BE.86.E8.B7.AF.E5.90.91
Li個網址有更多關於香港電影的資料可以令你更進一步明白啊呀...
不妨上去看看...一定能搵到你想要的資料嫁!!!
希望可以幫到你啦~~
此片完成的隨後那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限制了香港電影的發展, 因為戰敗國德國是香港電影的「貨倉」 (Yang, 2003)。情況要到1923年當黎氏兄弟及其表哥與梁少坡聯手成立香港第一個由中國人全資擁有和執行的際作公司—民新製造影畫片公司(the Minxin or China Sun)。此製片公司其後因為政府禁止它於香港成立片場後, 把其業務搬到中國大陸。 (Teo,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