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戚宦相爭

2007-04-22 3:11 am
東漢戚宦相爭為什麼會不斷的重復

回答 (2)

2007-04-22 3:41 am
✔ 最佳答案
這是因為東漢形成了一個君主早逝,幼主即位,母后臨朝聽政,權歸外戚的惡性循環.
東漢的皇帝自劉秀已後,每個皇帝的壽命都很短.由於皇帝早逝,他們的兒子還小時便要承繼皇位,因為小皇帝的年齡還小,所以他們的母后便需要臨朝聽政,但當時的女子是不懂政治的,政權自然便落在外戚的手上,即使小皇帝長大了,但他們仍不能取回政權,惟一可幫助他們奪回政權的人就是從小便照顧小皇帝的宦官,小皇帝便借助宦官以奪回政權,於是外戚與宦官之間開始一場明爭暗鬥,但畢竟宦官在明,外戚在暗,小皇帝不久便被外戚害死,因此東漢是不停進行君主早逝,幼主即位,母后臨朝聽政,權歸外戚這個惡性循環.直至滅亡.
參考: 自己
2007-04-22 3:34 am
1. 東漢外戚宦官相爭的原因:



東漢光武中興,跟著二帝亦有「明章之治」,但自和帝以後,外戚宦官交替專政,朝政漸壞,終至覆亡。戚宦相爭的原因,有以下數端:



1. 外戚亂政

從西漢起,君主多任外戚為輔,漢武帝雄才大略,獨攬事權,重用內朝的尚書,削弱外朝的丞相權力,更以外戚任大司馬大將軍輔政,及至光武帝,不信任外朝三公,而事歸內朝的尚書台,外朝的相權轉趨低落,其後,外戚往往憑藉充任大將軍錄尚書事而獲得權柄,外戚勢力愈盛。



2. 宦官得勢

漢武帝晚年,以宦官主持中書,典尚書奏章,後逐漸用事,光武中興,宮中悉用閹人,於是宦官得掌中常侍、黃門令等內朝要職,具審察尚書台的權力,易於參預內朝決策,而因三公權力被削,外朝失卻制衡力量,宦官遂得以掌權弄政。



3. 君主年幼

東漢自和帝起,君主大多短壽,新君年幼繼位,少者如殤帝僅三個月,長者如桓帝十五,無力親政,常由母后臨朝聽政,援引父兄輔政,形成外戚專政之局。



4. 君主奪權

  及君主長大,不堪外戚專政,為求親政,而其時朝中大臣多為外戚控制,君主乃依靠身邊心腹宦官剷除外戚,奪回政權,於是又形成宦官擅權之局,後另一年幼新君繼位,新外戚又重掌政權,遂於宦官循環爭權擅政。



總的來說,東漢從和帝到質帝期間,外戚權力較重,桓帝即位以後,宦官爭得優勢,兩者反覆鬥爭百年之久,直至東漢衰亡。



~~~~~~~~~~~~~~~~~~~~~~~~~~~~~~~~~~~~~~~~~~~

2. 戚宦相爭與東漢衰亡的關係\戚宦相爭的影響:



東漢自和帝始,君主多幼弱無能,外戚宦官相爭,交替執政,以致政治腐敗,促成東漢之滅亡。以下分析戚宦相爭,與東漢衰亡的關係:



1. 混亂朝政

外戚與宦官相爭,交替擅權,無論那方得勢,皆任用親信排斥異己,擾亂朝政,尤其宦官大多無德、無才之輩,種下東漢衰亡的禍根。



2. 引起黨禍

在戚宦相爭的過程中,正直的朝臣與太學生起而批評,形成清議,桓帝時宦官得勢,清議矛頭直指宦官,後宦官遂大肆報復,終釀成兩次黨錮之禍,忠良盡去動搖國本。



3. 激起民變

外戚與宦官輪流控制朝政,結黨營私,橫徵暴歛,殘害百姓,民皆怨憤,終引致漢末大規模的黃巾之亂,國家元氣大傷。



4. 招致覆亡

  少帝時宦官勢力仍盛,外戚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密謀令涼州牧董卓進京,盡誅宦官,惟東漢本巳元氣大傷,董卓乃乘機入京,專權廢少帝,立獻帝,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東漢名存實亡。



東漢政局除初期外,一直陷於戚宦交替專權之中,延連80多年直至東漢衰亡。



~~~~~~~~~~~~~~~~~~~~~~~~~~~~~~~~~~~~~~~~~~~



3. 東漢黨錮之禍的背景(成因):



東漢自和帝起,外戚宦官相繼亂政,部分正直之士大為不滿,批評朝政,終釀成兩次黨錮之禍。現析述其背景成因如下:



1. 崇尚氣節

東漢光武弘揚儒學,獎勵氣節,一般士人大都崇尚名節,在朝在野均能敢言直諫,指斥奸佞,議論朝政,品評人物,士林中逐漸形成清議之風。



2. 學生議政

東漢中後期,京師太學生增至三萬餘人,目睹戚宦相爭,國事日非,深為激憤,乃放言議政,與朝中正直大臣及在野名士互通聲氣,形成一股強大的輿論勢力,使太學成為議政中心。



3. 宦官弄權

漢末桓靈兩朝,宦官弄權,政治黑暗,朝野清議直指宦官,宦官不滿其批評,乃倚仗本身權勢,大興黨獄,造成黨錮之禍。



桓靈兩朝,先後發生兩次大規模的黨錮之禍,二十餘年間摧折很多有節氣的士人,宦官的擅政局面達至高峰。



~~~~~~~~~~~~~~~~~~~~~~~~~~~~~~~~~~~~~~~~~~~



4. 東漢黨錮之禍的經過:



東漢自和帝起,外戚宦官相繼亂政,部分正直之士大為不滿,批評朝政終,釀成兩次黨錮之禍。現析述其經過如下:



第一次黨錮之禍



1. 東漢桓帝時,宦官的權勢到達了頂點,他們把持朝政為非作歹,引起部分正直士大夫的不滿,太尉陳藩,司隸校尉李膺,聯合以郭泰、賈彪為首的太學生主持清議,批評朝政,對宦官專權進行猛烈抨擊。



2. 延熹九年(166年) ,李膺依法捕殺與宦官勾結、教子殺人的方士張成,宦官單超乘機指使張成弟子牢脩,誣告李膺等人蓄養太學游士,結為朋黨誹謗朝政。



3. 桓帝遂下令逮捕李膺及名士范滂等200餘人下獄,陳藩亦因上諫而被免職,後得外戚竇武幫助,黨人終倖免於難,放歸田里,禁錮終身(奪去任官權利),此乃第一次黨錮之禍。



第二次黨錮之禍



1. 靈帝繼位後,外戚竇武與名士陳藩輔政,復起用李膺及其他黨人,謀誅宦官,但事機不密為宦官曹節、王甫得知,乃誣告竇武、陳藩陰謀廢主,並矯詔以禁軍殺之,宦官重掌政權。



2. 建寧二年,宦官侯覽侵奪百姓田宅,強搶民女,被山陽郡張儉上書告發,侯覽乃使黨羽誣告張儉結黨謀反。



3. 宦官借張儉事件大捕過去黨人李膺、杜密等100多人,被殺、流徙、監禁者達六七百人,黨人之親屬、門生、故吏千餘人令遭免官禁錮終身,至黃巾亂起始獲赦,這就是第二次黨錮之禍。



東漢的黨錮之禍,前後持續了18年,在東漢後期的朝野造成頗大的震動。

~~~~~~~~~~~~~~~~~~~~~~~~~~~~~~~~~~~~~~~~~~~



5. 東漢黨錮之禍的影響:



東漢自和帝起,外戚宦官相繼亂政,部分正直之士大為不滿,批評朝政,終釀成兩次黨錮之禍。現析述其影響如下:



1. 人才凋零

桓靈兩朝歷時十多年的兩次黨錮之禍,摧折朝野賢良,牽連甚鉅,正直之士,多被指為「黨人」,以致國家人才凋零,朝廷全為宦官及其黨羽控制,政事日壞。



2. 加劇宦禍

黨錮之禍,賢士誅逐既盡,宦官益更無所憚忌,為所欲為,最後招至董卓以誅滅宦官為口實,帶兵入京,社稷由是傾頹。



3. 動搖國本

宦官在黨錮之禍中得勝,氣焰更盛,不單政治更趨腐敗,州郡也飽受荼毒,民不聊生,促成黃巾之亂,其後雖能勉強平定,卻動搖了國本,且又造成州牧割據的局面。



4. 開啟清談

  黨錮之禍起於直言批評朝政,因牽連甚廣,摧殘士氣,士人為保性命,多避談政治,不理世務,轉而空談玄理,開魏晉以玄學為主要內容的「清談」風氣,士風為之墮落。



總結而言,黨錮之禍是東漢衰亡的一大主因,在曹丕襲爵,迫獻帝讓位後,東漢正式滅亡。


收錄日期: 2021-05-02 18:51: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1000051KK0424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