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藝術家的生平,作品......

2007-04-21 11:33 pm
關於名藝術家的生平,作品......
更新1:

(有english name)

回答 (2)

2007-04-21 11:58 pm
✔ 最佳答案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米開朗基羅24歲時的作品-馬里亞哀痛耶穌之死(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內)米開朗基羅·波納羅蒂(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1475年生於佛羅倫斯加柏裡斯鎮,偉大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他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拉斐爾·桑喬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他的雕刻作品「大衛像」舉世聞名,梅第奇墓前的「晝」、「夜」、「晨」、「昏」四座雕像構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還有「摩西像」、「大奴隸」等。他最著名的繪畫作品是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的《創世紀》天頂畫和壁畫《最後的審判》。他還設計和初步建造了羅馬聖伯多祿大殿,設計建造了教宗尤利烏斯二世的陵墓。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文西與拉斐爾都合不來,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1564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1475年生於佛羅倫斯加柏裡斯鎮,偉大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

他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拉斐爾•桑喬並稱「文藝復興三傑」。

1498 雕梵諦岡聖殤

1501-1505 至羅馬,雕大衛

1505 至羅馬,修教宗陵墓

1508 繪西斯汀教堂天花板 – 創世紀

1534-1541 繪西斯汀教堂祭壇後牆壁 – 最後的審判

1564 在羅馬去世,享年89歲

李奧納多·達文西
李奧納多·達文西[1](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是一位意大利博學者,同時是建築師、解剖學者、雕刻家、工程師、發明家、數學家、音樂家和畫家。他無窮的好奇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典型,而且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達文西的父母為地主與農婦,他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附近的文西城出生與長大。達文西以其畫作寫實性及具影響力聞名,前者如《蒙娜麗莎》(Mona Lisa)、《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以寫實著稱,後者像《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 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具有超越當時的廣泛構思,著名的概念性發明比方直昇機(helicopter)、坦克車(tank)、太陽能聚焦使用、計算機(calculator)、板塊構造論基本原理、雙層殼(double hull) 等許多構想。在他的生平中,這麼多的設計衹有少數能建造出來或具體可行;現代科學所用的治金及工程學技術在文藝復興時代方處於搖籃期。此外,達文西顯著提升了解剖學、天文學、土木工程學、光學以及流體動力學等領域的知識水準。他的作品中衹有極少數畫作流傳下來,加上散佈在形形色色收藏中包括了繪畫、科學示意圖、筆記的手稿。

代表性作品
《基督受洗》(The Baptism of Christ;1472–1475) – 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 (Uffizi;此畫來自維羅吉歐工作室(Verrocchio),畫作的左側天使是達文西最早的遺世畫作)
《受胎告知》(Annunciation;1475–1480) – 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
《吉內薇拉·班琪》(Ginevra de' Benci;c. 1475) – 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
《柏諾瓦的聖母》(The Benois Madonna;1478–1480) – 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
《持康乃馨的聖母》(The Virgin with Flowers;1478–1481) – 德國,慕尼黑,古代美術館(Alte Pinakothek)
《賢士朝聖》(Adoration of the Magi;1481) – 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
《岩間聖母》(The Madonna of the Rocks;1483–86) – 法國,巴黎,羅浮宮(Louvre)
《抱銀貂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1488–90) – 波蘭,克拉格(Kraków),札托裡斯基博物館(Czartoryski Museum)
《音樂家肖像》(Portrait of a Musician;c. 1490) – 義大利,米蘭,安波羅修美術館(Pinacoteca Ambrosiana)
《哺乳聖母》(Madonna Litta;1490–91) – 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
《拉·蓓兒·菲羅奈瑞》(La belle Ferronière;1495–1498) – 法國,巴黎,羅浮宮 — 是否由達文西所繪仍存有爭議
《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1498) – 意大利,米蘭,葛拉吉埃修道院(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聖母子、聖安娜和施洗者聖約翰》(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t. Anne and St. John the Baptist;c. 1499–1500) – 英國,倫敦,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紡車邊的聖母》(Madonna of the Yarnwinder;1501) 原作已佚失
《蒙娜麗莎》(Mona Lisa或La Gioconda;1503-1505/1507) – 法國,巴黎,羅浮宮
《岩間聖母》(The Madonna of the Rocks或The Virgin of the Rocks;1508) – 英國,倫敦,國家藝廊
《莉妲和天鵝》(Leda and the Swan;1508) - (僅複製畫留存 — 最好的臨摹畫在義大利,羅馬,波基西藝廊(Galleria Borghese)
《聖母子與聖安娜》(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t. Anne;c. 1510) – 法國,巴黎,羅浮宮
《施洗者聖約翰》(St. John the Baptist;c. 1514) – 法國,巴黎,羅浮宮
《巴卡斯》(Bacchus或St. John in the Wilderness;1515) – 法國,巴黎,羅浮宮
2007-04-21 11:47 pm
梵谷

距離比利時邊境不遠的荷蘭德弗洛特,文生‧威廉‧梵谷於西元一八五三年三月三十日誕生於這裡。梵谷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牧師。梵谷從父親那裡繼承了對人性的尊重,並從母親那兒遺傳到對藝術及大自然的熱愛。
  梵谷身為長子,有兩個弟弟及三個妹妹,由於父母為了想培育六個孩子,梵谷在十一歲時就被送到寄宿學校念書了。梵谷在學校的成績平平但很用功,十三歲時就學過荷蘭文、德文、法文及英文,還有算術、歷史、地理、植物學、動物學、書法與體操,也修素描課。

   但在西元一八六八年三月的時候,梵谷突然跑回家跟父母住了一年,之後決定中途輟學。十六歲時離家開始出外謀生。

梵谷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畫廊賣畫,接著到學校教書,之後追隨父親的職志當一位傳教士,並自願到貧困的礦區傳教。雖然在那邊過得很苦,但卻從替礦工畫素描中得到些慰藉。兩年後,梵谷深深覺得藝術才是他為人性奉獻的最佳途徑。從那個時候開始,他的畫筆就從沒停過。

  藝術家生平
梵谷在短短的一生中,幾乎沒有賺過錢,完全靠弟弟西奧寄給他的錢過日子。梵谷寫了很多的信給他手足情深的西奧,世人才得以從那些信中得知梵谷的生平及藝術。梵谷在寫給弟弟的信中提到,他最用心的是要「把生命注入畫裡」。當我們觀賞梵谷的作品時,會發現梵谷藉著獨特的畫風將生命注入到他所畫出來的東西中。

作品風格

梵谷早期的作品和當時荷蘭繪畫風格一樣,色彩深沉。作品題材多取材於生活之中,藉著陰鬱的色調、滯重的筆法,把人群困苦的生活表達得至為生動。在描繪人物方面,線條深刻,令能觸動觀者情緒。

自梵谷於1886年去了巴黎後,他的繪畫風格從此有很大的轉變。他受到新印象派及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先用點描畫法,後來轉用強烈而亮麗的色調、跳動的線條、凸起來的色塊來表現其主觀的感受和激動的情緒。

梵谷在法國南部阿爾的生活並不如意,跟好 友鬧翻以及內心種種的孤寂,不但使他的瘋病再次發作,更使他過世前的作品都充塞了濃鬱、暗淡的氣氛。在作品中所充斥的線條狀的筆觸,更表達了畫家不安、絕望的情緒。


畢加索 (Picasso Picasso , 1881-1973)

  畢加索,1881 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南部馬拉加,1973年4月8日卒于法國穆然城。自幼喜好藝術。當時流行的各种藝術流派,諸如象征主義、批判現實主義、 印象主義、自然主義、唯美主義等對他都有吸引力。
  自畫像創作1900~1905年是他創作的早期階段。作品初用藍色調,后又用粉紅色調,描繪充滿孤寂、悲愴的貧困者、殘疾人、江湖藝人等。代表作《熨衣服的婦女》、《喝苦艾酒者》、《雜技演員之家》等,均屬批判現實主義范疇,含有濃重的悲劇成分和民族特色。

  1907年的《亞威農少女》表明其創作已轉入立體主義階段。他拋棄了西方傳統繪畫的造型法則,公開向文藝复興以來确立的審美法則進行挑戰。畫中沒有任何情節,沒有具體環境描寫,只有几個面的結构。這類作品在不模仿客觀物象 的表面情況下,同時繪出一個物象的几個方面,并將拼貼方法引進繪畫。代表作有《小女孩和曼多林、《卡恩韋勒像》、《靜物与藤椅》等。

  1915年以后,他的畫風由立體主義轉向新古典主義。1922年的《競跑》、《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肖像》用夸張的手法表達了宏偉的气勢,是這种轉變的代表作。《坐著的女人》創作於西班牙內戰時期,反對佛朗哥政權。壁畫《格爾尼卡》,表達了他不滿法西斯空軍轟炸西班牙的格爾尼卡鎮濫殺無辜平民的悲憤之情。

  在德國納粹占領法國后,他堅持愛國主義气節,在巴黎閉門作畫,拒絕法西斯利誘。1944年他參加了法國共產党,表示要把繪畫當做武器,用以抵抗和打擊敵人。大型油畫《尸骨存放所》就是通過對納粹集中營的描繪,表示了對法西斯獸行的憤怒譴責。

  20世紀50年代初,他積極參加保衛世界和平運動,他的一幅《鴿子》版畫,被選為巴黎保衛世界和平大會會標。這期間他的重要作品還有《朝鮮的屠殺》和《戰爭》、《和平》等,不僅揭露了美帝國主義對朝鮮的侵略,而且用象征性的語言描繪了好戰者對人類文明的踐踏及人類對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亞威農少女》成就畢加索畢生致力于繪畫革新,利用西方現代哲學、心理學、自然科學的成果,并吸收民族民間藝術的營養,創造出了很有表現感的藝術語言;他的極端變形和夸張的藝術手法,在表現畸形的資本主義社會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間的關系方面,有獨特的力量。他的私人收藏,包括他自己及朋友的作品,都已捐贈給法國政府。巴黎建有畢加索博物館。

 畢加索從不執意拒絕接受現代人的文明事件的壓力,也從不否定無論是來自他的內心世界或是來自他的家庭感情的推動和激勵;他從不對他同時代的人在文化和語言方面提出的主張視若無睹,也從不對古老的歷史文明或者所謂原始文明的深邃而富有魔力的啟示視而不見,這也正是這位藝術家的特點之一。但是,他既不喬裝打扮,也不改變本色;他永遠是他自己,永遠保持著他那猛禽般狂暴的豪情和那緊抓現實不放的作風,永遠保持著他那异乎尋常的巨大魅力和巨大熱情。

 有了畢加索,繪畫破天荒第一次在表現形象方面不僅得以再現現實的外表,和通過現實來表達情感,而且還表現有關對現實本身的感覺的思想內涵。正因為如此,表現就變為講述,也正因為如此,藝術家所具有的全部經驗在每一幅繪畫中都能發揮作用。繪畫不再是形體美的抽象理想或是用詩情畫意的手法來體現視覺表象,繪畫成為藝術家面對某一事物或某一事件有感而生的思想的客觀敘述。肉眼可以看到的現實的外表形式与繪出的形象二者之間的那种外部相似性,已經不再有任何价值了,藝術家也不必再在自然的廣闊天地中去闖蕩,去尋找“圖式”和“印象”;因為藝術家本身就帶有自身丰富的認識經驗和感情經驗。因此,從不臨摹實物作畫的畢加索就曾說過:“我不是在尋找,而是在發現。”

克劳德·莫奈

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
克劳德·莫奈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密切相连。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贡献都多。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走火入魔的境地。
他对光色的专注远远超越物体的形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消失在光色之中。他让世人重新体悟到光与自然的结构。所以这一视野的嬗变,以往甚至难以想象,它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


收錄日期: 2021-04-19 15:57: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1000051KK0282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