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絕種之謎

2007-04-21 7:00 pm
我想知恐龍絕種之謎
回答時要有2個答案

回答 (1)

2007-04-22 6:02 pm
✔ 最佳答案
樓上的,好像未聽過有「冰河時期,凍瓜曬」這個說法。

※ ※ ※

對於恐龍滅絕原因,目前有哪幾種說法?

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目前比較有人在提的有:地球變動(如地震或火山爆發)、小行星或彗星(隕石)撞擊地球,其他還有有毒植物大量繁衍、小型哺乳動物(尤其是齧齒類)產生等。

目前,學界較公認的原因,是有一顆直徑約10公里大小的隕石撞擊到地球,撞擊地點懷疑是在中南美洲的猶加敦半島。由於撞擊地點位在海陸交界,因此撞擊當時可能會造成海嘯,淹沒陸地;撞擊時產生的的高熱,則引起森林大火;撞擊時激起的塵埃與森林大火的灰燼,隨大氣氣流遍佈全球,造成陽光被遮蔽,地球氣候隨之丕變,使得植物無法生長,動物也隨之滅亡。

目前支持這項說法的證據,除了已經在猶加敦半島找到的隕石坑外,還有恐籠滅絕時的白堊紀(K)、第四紀(T)交界處有一層黑色薄層(K/T邊界),其中含有異常多的銥元素。銥在地球上為稀有元素,但在小行星中含量很多。這個K/T邊界在全球都有發現,但愈靠近猶加敦半島的隕石坑遺跡,K/T邊界層愈厚;並在周邊的岩石土壤中,找到高溫石英,這種礦物只有在撞擊力道非常強、溫度非常高的環境中才會產生。因此,大部分的科學家相信,隕石撞擊應是恐龍或其他類似滅絕事件的主因。

但是,有一小部分科學家認為:火山爆發也會引起海嘯、森林大火、陽光遮蔽致使氣候改變等現象,甚至他們認為連銥元素異常也有可能是因為火山噴發時,岩漿所含有的成分是比較接近地球內部的物質,有可能地球內部也含有大量的銥元素,只是沒有顯露在地表而已。

所以,目前隕石說唯一能贏火山說的,只有高溫石英一項了。

http://www.tam.gov.tw/faq/040208-1.htm

※ ※ ※

恐龍滅絕理論

恐龍消失於六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Cretaceous-Tertiary extinction event)。通常的解釋是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造成了滅絕(最早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路易.阿爾巴列斯(Walter Alvarez)博士等四位科學家所提出)。但這一理論尚有爭議。

一般隕石的說法乃指隕石撞擊地球後,大量的灰塵暴淹沒大地及大氣,造成陽光無法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各地氣溫逐漸寒冷,恐龍因無法在冷酷的氣候中生存及覓食,而死亡變成化石。另有一說法,指當時地球兩極因氣溫的急劇變化,造成海面水位上升,造成大陸與大陸間有河流阻隔,造成恐龍覓食困難而死亡。

*小行星(隕石)撞擊說

這是目前最讓每個人接受的說法。 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起滅種性的大破壞,地球上接近90%生物消失。除了剛撞擊時造成的強大爆炸性破壞以外,也使大量的粉塵覆蓋於整個地球大氣層上空,氣溫逐漸下降,陽光無法透進地球,使大部分植物因無法光合作用而消失,而草食性恐龍也因沒有食物而死亡,肉食性恐龍因沒有草食性恐龍吃,也漸漸消失,最後恐龍便絕種。餘下的10%便是一些小型的動物和少量植物。

*彗星撞擊說

本學說的基礎是奠定在古生物大滅絕幾乎都是每兩千六百萬年發生一次為開端,加上天文學中認為太陽系的周圍有一圈奧爾特雲,奧爾特雲裡的彗星等天體週期性地向太陽系中央的太陽前進(例如:哈雷彗星、海爾波普彗星)。恐龍滅絕便可能是其中一顆彗星撞上地球而導致的。

*造山運動說

白堊紀末期劇烈的造山運動使得地殼隆起,許多淺海與湖泊變成陸地,一些以水為家的恐龍與生物便漸漸消失;濕潤的沼澤也隆起、乾涸,許多生活在沼澤中的植物便因此而消失,而食用沼澤植物的草食性恐龍也因此滅亡,肉食性恐龍也相繼滅絕。

*氣候變動說

根據韋格納的板塊飄移說,白堊紀當時的板塊分佈情形,已從最初連在一起的盤古大陸,形成接近現在五大洲的樣子。
板塊飄移本身就會引起氣候的改變,例如:南極洲本來是位於中緯度的地區,氣候溫暖。但是因為板塊飄移,南極洲進入了極圈,造成現今南極洲的嚴寒。

也因為板塊飄移,造成洋流改變、氣候變遷,許多地方變的寒冷、酷熱、乾燥,不適合恐龍與其他生物居住。恐龍便因此而慢慢滅絕了。

*火山爆發說
火山大量且急劇地爆發,噴出了許多如二氧化碳與甲烷等溫室氣體,造成了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溫度升高,許多植物無法適應氣溫而死亡,草食性恐龍因沒有食物而滅亡,而肉食性恐龍也相繼滅絕。

*海洋潮退說

當地球發生瞭如冰河時期那樣的情況,海水減少,陸地與陸地間再也沒有海水的阻隔,形成陸橋,而生物們便會趁此時進行大遷移,促成生物交流與接觸。而根據達爾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理論,強者便會欺侮弱者,到最後弱者便會滅絕。
除此之外,還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交流傳染的問題。

*溫血動物說

有些人認為,恐龍有別於現生的爬蟲類,不是冷血動物而是溫血動物。但就算恐龍是溫血動物,體溫依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獺的體溫差不多,要維持這樣的體溫,只能生長在熱帶氣候區。再加上恐龍的呼吸系統不好,不能充分地補給氧氣;身體沒有厚毛,熱量容易從尾部、足部等地方散失;加上龐大的身軀,使得氣溫驟降時,沒辦法躲到洞裡禦寒。也因此恐龍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驟變的氣候,而慢慢地凍死。

*自相殘殺說

有些人認為恐龍真正滅亡的原因是自相殘殺後的結果。
當肉食性恐龍越來越多、越來越興盛時,草食性恐龍被捕食的數量也就越來越多;而當草食性恐龍越來越少,甚至消失滅絕後,肉食性恐龍們就會開始自相殘殺。而恐龍也因此全部滅絕。

*壓迫學說

*哺乳類犯人說

*種的老化說

*生物鹼學說

*環境變化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1%90%E9%BE%8D

※ ※ ※

其他參考資料:

http://www.dinosaur.net.cn


收錄日期: 2021-04-26 11:42: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1000051KK0117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