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大躍進”?

2007-04-21 6:42 am
大陸點解會有“大躍進”時代!係邊個搞出來?

回答 (4)

2007-04-21 6:44 am
✔ 最佳答案
是毛澤東搞的.
大躍進是在1958年─1960年上半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的試圖利用中國大陸充裕的群眾以快速達到工業化的一場運動。
目錄 [隐藏] 1 歷史背景2 大躍進3 後果4 參見5 參考書目6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背景 1950年代期間,在蘇聯給予技術援助的情況下,中國開始實行土地分配和國營工業化。1950年代中期,中國大陸總體情況似乎開始穩定。朝鮮半島(美國)以及越南(法國)方面的戰爭已不再構成威脅;資本家財產已在1952年和1953年間被新的中國政府所徵收;被指反對共產黨統治的人已被監禁;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殘餘勢力也已經幾乎完全被消滅。
無論如何,毛澤東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在蘇共二十大後的就任已經有所警覺。毛認為蘇聯的經濟不但沒有能夠追上並取代「西方國家」,而且是正在不斷的倒退。當時在東德,波蘭和匈牙利都有發生人民起義,而蘇聯卻在與中國認為是西方帝國主義的勢力尋求「和平共存」。所有的這些都使得毛認為中國必須準備「走自己的路」。

[編輯] 大躍進 由於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對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基本情況認識不足,更由於毛澤東、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急於求成和造假,沒有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試點,就在總路線提出後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來。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要使中國在15年或更短的時間內,在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方面在十年內超過英國、十五年內趕美國(所謂「超英趕美」)。毛澤東號召大家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發揚敢想敢說敢幹的精神。社會上出現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口號。會後,全國各條戰線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會議,確定了一工農業生產的高指標,提出1958年鋼產量翻番,作為實現「大躍進」的重要步驟,達到1070萬噸。<<人民日報>>經常報導某某公社農業大放衛星。在早稻畝產36000斤的基礎上,中稻畝產達到46000斤。田裡的稻穀緊密得排在一起,人都可以坐在上面。同年,還出版發行了祖國主要建設成就地圖。
會後全國形成了全民大煉鐵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1958年底,全國為滿足毛澤東的意願,把鋼產量比57年翻一番,提出「以鋼為綱」的口號,號召全民煉鋼。在農村,也修建了土法的煉鋼爐,企圖在田間煉鋼鐵。很多人把家裡的鍋子,鐵器等金屬都捐獻出來煉鋼鐵,卻煉成一個個的鐵疙瘩。但由於技術不合規格,只是煉出大量的廢鐵,造成極大的浪費,並對環境造成極大污染。
煉鋼需要鐵礦、焦炭、燃料等材料。由於鐵礦不足,於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採礦,使糧食產量大減。由於燃料不足,只好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青山砍得光光,引發日後的天災。其實這些天災都是人為的。傳聞增城掛綠荔枝樹在此劫中大部分被砍去了,而且建造高爐的建築材料不足,甚至把文物建築拆了,把磚塊拿去建爐,還說文物也要為煉鋼服務。農村也推行真正名副其實的大鍋飯,以生產隊為單位的人民公社大食堂,每個家庭都統一在公社食堂吃飯。稱為「放開肚皮吃飽飯」。
運動中,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在大躍進中嚴重泛濫。部份中共黨員從1958年11月第一次鄭州會議到1959年7月廬山會議前期,曾希望黨領導調整政策。但廬山會議後期,由於毛澤東對彭德懷等人對的直言批判不能正確接受,毛澤東在全黨開展了「反右傾」的鬥爭,使錯誤延續了更長時間,造成了對國民經濟更重大損失。1960年,中國大陸的糧食產量較1957年降低了四分之一。1961年1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九中全會中劉少奇制定「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大躍進運動終告結束。

[編輯] 後果 現在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大躍進都被廣泛地視為一場空前的經濟和人命災難。由於計劃部門使用誇大的數據,人力資源從農業被轉移至工業,使得中國的鄉村出現大量的死亡人數。當時由於中國內地的消息封鎖,一般專家不易精確的統計死亡人數,大陸官方公佈非自然死亡人數是2158萬人。東西方各方面的資料顯示死亡人數大約為3000萬至6000萬人,主要死因幾乎都是餓死。一部分學者並且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饑荒。
貝克爾(Jasper Becker)—一名長期觀察中國的新聞工作者—在他的《餓鬼:中國的秘密饑荒》一書中說,大部份對大躍進的批評來自於「在香港觀察中國的」國外評論家。而當時有在國內生活過的外國人卻有著不同的看法。這也是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關於大躍進的爭議的主要來源。
杜波斯(W.E.B. DuBois 1959年,著有《中國》一文)大躍進時期到訪過中國。

在大躍進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虛報產量的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北徐水縣,號稱一年收穫糧食12億斤。人民日報對這種行為進行了宣傳。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也宣稱畝產萬斤在理論上是可能,據稱毛澤東是因此相信了畝產萬斤的報告。 依照這種報告制定的國家徵收糧食額度嚴重超出實際產量。也是導致後來災荒的主要原因。
大躍進結束,劉少奇主持重要日常工作,毛澤東退居「二線」,為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埋下伏筆。

[編輯] 參見 三年大饑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共產黨運動列表人民公社衛星田洋躍進高教大躍進
[編輯] 參考書目 Greene,Felix. A Curtain of Ignorance: China: How America Is Deceived. (London: Jonathan Cape,1965)
[編輯] 外部連結 大躍進---歷史我記錄從「大躍進」到大饑荒香港中文大學論文庫大躍進/大饑荒分類1958年農業大躍進放衛星地圖中稻畝產達到46000斤 圖片鍾延麟:回憶錄與大躍進研究:兼評中共對該歷史之處理手法與解釋邏輯毛澤東—Time.com評選的的20世紀最重要的100個人物之一(英文)關於毛澤東的更多資料(英文)大躍進中的毛澤東—Rotten.com圖書館(英文)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A7%E8%B7%83%E8%BF%9B&variant=zh-tw" 頁面分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 | 1950年代
2007-04-24 5:47 am
BBC中文部記者嵇偉制作了九集特別節目【毛澤東的功與過】。此系列節目包括海內外諸多著名學者專家和中共高干子女回憶25年前毛澤東去世時的情景,以及他們當時的反應和感情。

第四輯:烏托邦祭
1958年,毛澤東提出三面紅旗,把他的熱情從對知識份子的鬥爭中,轉移到超英趕美的大躍進上。中國第一個人民公社,河南碴砑山人民公社,高產衛星報畝產82萬4千5百斤。三年後,大躍進的直接結果是,僅僅河南一省就餓死二百多人。整個中原大地餓孚遍地,甚至出現了人吃人、易子而食的慘像。社會學家朱學勤算過一筆帳,大躍進三年中餓死三千萬人,比中國一百年來所有非正常死亡的人數加在一起還多。

對大躍進失敗的定論很少有爭議,但對發動大躍進的動機卻說法頗多,最典型的正面說法是,毛澤東的理想主義和他希望中國人不再遭受數千年來的飢荒恐嚇,是他發起大躍進的目的。這一觀點受到歷史學家餘英時的駁斥。餘英時認為毛澤東也許年輕時曾經是理想主義者,但在他進入權力核心後,理想就退居其次了,而保證他的意志和領袖地位不受阻撓則成為最重要的。餘英時還認為用暴力的手段取得的結果也是殘酷的。

著名作家蘇曉康曾寫過1989年被禁的關於大躍進的長篇紀實文學〈烏托邦祭〉,蘇曉康認為毛澤東發動大躍進是出於政治需要,因為如果他不能讓老百姓生活得比1949年之前好的話,那就不能說明他的領導是英明的和必要的,所以這關係著他統治的合法性問題。蘇曉康還認為大躍進是靠掠奪農民來搞工業積累,而毛澤東把這種掠奪行為說得很漂亮,以此說服農民接收被掠奪。

英文傳記《毛澤東一生》的作者PhilipShort認為,大躍進是毛澤東在中國全面轉型時期所做的烏托邦的夢,Short稱大躍進的結果是毛澤東史詩般努力改造中國所留下的人為廢墟。一些堅持類似觀點的人還認為大躍進的失敗主要是體制性錯誤。《走下神壇的毛澤東》一書的作者權延赤認為毛澤東有理想主義的一面,但也是偉大的實踐家,他有錯誤,包括大躍進餓死人,但這不是他的個人品質問題,而是他的局限性,因為他沒有關於資本主義的知識。所以大躍進的錯誤毛澤東雖然有責任,但更主要的是體制的缺陷,沒有民主政治,遲早會出這種悲劇。

但是否真的因為體制的原因,毛澤東的想像力才被放大為這么錯誤呢?社會學家朱學勤認為體制當時對毛澤東的狂想有本能的抵制。當時的國家主席劉少奇曾與毛澤東發生激烈爭論,劉少奇說:&quot;我當國家主席時,居然發生了人吃人的現象,我怎么能甘心!人相食是要上史書的!&quot;朱學勤認為用體制,用毛澤東個人的善良願望,來原諒三年裡餓死了三千萬人是說不過去的。

大躍進□來被中國官方定為&quot;三年自然災害&quot;。毛澤東的個人威望非但沒有受到損害,相反,人們對他越來越崇拜,這種頂禮膜拜成為1996年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
參考: 【毛澤東的功與過】- BBC中文部記者嵇偉 2001年09月1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5:15北京時間23:15發表
2007-04-22 10:05 pm
大躍進
主條目:大躍進
1957年,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後;1958年,毛澤東提出要加快社會主義建設速度,在農村成立人民公社,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的基層組織。「大躍進」的口號被提出,曾要求用10年時間趕超英國等西方工業化國家(後來甚至被變本加厲地改成更不切實際的7年、3年)。全國掀起全民大煉鋼運動,農業產量也要翻一番。大躍進最後卻是徹底的失敗。工業陷入癱瘓,除了鋼鐵之外其他工業產量都大幅度下降,九千萬農民被召入煉鋼廠,導致農業發展滯後,再加上全國各地虛報產量(浮誇風盛行),而且煉出的都是廢鐵,令剛有起色的經濟陷入混亂。


四清運動和毛、劉歧見
1959年7月2日,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在廬山召開。廬山會議原本是要整頓在1958年大躍進中出現的極「左」錯誤,但是在會議後期出現了分歧。7月14日,彭德懷元帥寫了一封信給毛澤東,批評大躍進是「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並提出改革的建議。彭德懷的批評意見與一年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的意見十分相近,而當時中蘇關係已經破裂。毛澤東收到信後分發各小組討論,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多人都表示贊同。7月23日,一直沒有明確表示意見的毛澤東經權衡開始批評彭德懷的意見,認為是表現了「資產階級的動搖性」,是向黨進攻。廬山會議至此峰迴路轉,開始批判所謂的「彭德懷反黨集團」和右傾。會議結束後,彭德懷被軟禁,宣佈彭黃張周為「反黨集團」,一批同情彭的意見的幹部被劃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

1959年開始,中國進入了當時被官方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文革結束後被稱為「三年經濟困難」的時期,糧食產量嚴重下滑,全國大部分地區陷入饑荒之中。官方表示很多人「非正常死亡」,非官方的分析意見認為有很多人死於饑荒。中國經濟遭遇嚴重困難。毛澤東在經濟領域退居決策二線,包括國家主席劉少奇與黨總書記鄧小平在內的一些決策者改變了大躍進中的一些政策,部分恢復大躍進以前的體制,解散公社,搞三自一包。

1962年1月,召開的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提出總結經驗教訓的問題。毛澤東在會上講話,作了自我批評,承認中央犯了主觀主義和脫離群眾的錯誤。但正是在此次會上,出現了政治上繼續支持毛澤東與要求進一步追究領導失誤責任的兩種不同聲音。

1962年8月,在北戴河會議上,毛澤東重申階級鬥爭是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仍然存在「修正主義」、「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

1963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工作會議,重點討論開展社會主義教育的問題。 在這次會上,毛澤東指出:「現在有的人三斤豬肉,幾包紙煙,就被收買。只有開展社會主義教育,才可以防止修正主義」。會後全國範圍內逐漸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內容包括在城市開展的三反五反(「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和「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1]等等的增產節約運動和農村開展的「清帳目、清倉庫、清工分、清財物」,後來統稱為四清運動。

四清運動一開始主要依靠基層組織和基層幹部,鬥爭對象是城市和農村的腐敗分子,後來隨著一線工作的劉少奇向農村派工作隊,工作隊幹部代替基層組織,開始了由工作隊幹部領導大兵團運動,鬥爭對象轉向「地富反右壞」,鬥爭中逐漸出現亂搞鬥爭、打人、亂搜查、重點集訓、亂扣帽子、亂立罰規等現象。四清運動逐漸從教育性質轉向階級鬥爭。

1964年12月,中共中央召開關於社教運動的工作會議,毛澤東批評有那麼多的地方將壞分子劃成20%(包括地主富農、新生反革命、和平演變的)。毛強調運動重點是「整當權派」。劉少奇則認為,運動重點是整下面,整社會上的「地富反壞右」,整社會上對體制不滿的敵對力量。會上毛澤東和劉少奇的矛盾公開化。

在周恩來的協調下,劉少奇作了檢討。1965年1月,中共中央發出《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目前提出的一些問題》(即「二十三條」),文件接受了毛澤東對政治形勢的基本估計,強調運動的根本性質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並特別提出:「這次運動的重點,是整治黨內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2007-04-21 7:23 am
大躍進是在1958年─1960年上半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的試圖利用中國大陸充裕的群眾以快速達到工業化的一場運動。

歷史背景:
1950年代期間,在蘇聯給予技術援助的情況下,中國開始實行土地分配和國營工業化。1950年代中期,中國大陸總體情況似乎開始穩定。朝鮮半島(美國)以及越南(法國)方面的戰爭已不再構成威脅;資本家財產已在1952年和1953年間被新的中國政府所徵收;被指反對共產黨統治的人已被監禁;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殘餘勢力也已經幾乎完全被消滅。
無論如何,毛澤東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在蘇共二十大後的就任已經有所警覺。毛認為蘇聯的經濟不但沒有能夠追上並取代「西方國家」,而且是正在不斷的倒退。當時在東德,波蘭和匈牙利都有發生人民起義,而蘇聯卻在與中國認為是西方帝國主義的勢力尋求「和平共存」。所有的這些都使得毛認為中國必須準備「走自己的路」。

由於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對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基本情況認識不足,更由於毛澤東、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急於求成和造假,沒有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試點,就在總路線提出後輕率地發動了&quot;大躍進&quot;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quot;共產風&quot;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來。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要使中國在15年或更短的時間內,在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方面在十年內超過英國、十五年內趕美國(所謂「超英趕美」)。毛澤東號召大家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發揚敢想敢說敢幹的精神。社會上出現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口號。會後,全國各條戰線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會議,確定了一工農業生產的高指標,提出1958年鋼產量翻番,作為實現「大躍進」的重要步驟,達到1070萬噸。&lt;&lt;人民日報&gt;&gt;經常報導某某公社農業大放衛星。在早稻畝產36000斤的基礎上,中稻畝產達到46000斤。田裡的稻穀緊密得排在一起,人都可以坐在上面。同年,還出版發行了祖國主要建設成就地圖。

會後全國形成了全民大煉鐵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1958年底,全國為滿足毛澤東的意願,把鋼產量比57年翻一番,提出「以鋼為綱」的口號,號召全民煉鋼。在農村,也修建了土法的煉鋼爐,企圖在田間煉鋼鐵。很多人把家裡的鍋子,鐵器等金屬都捐獻出來煉鋼鐵,卻煉成一個個的鐵疙瘩。但由於技術不合規格,只是煉出大量的廢鐵,造成極大的浪費,並對環境造成極大污染。

煉鋼需要鐵礦、焦炭、燃料等材料。由於鐵礦不足,於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採礦,使糧食產量大減。由於燃料不足,只好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青山砍得光光,引發日後的天災。其實這些天災都是人為的。傳聞增城掛綠荔枝樹在此劫中大部分被砍去了,而且建造高爐的建築材料不足,甚至把文物建築拆了,把磚塊拿去建爐,還說文物也要為煉鋼服務。農村也推行真正名副其實的大鍋飯,以生產隊為單位的人民公社大食堂,每個家庭都統一在公社食堂吃飯。稱為「放開肚皮吃飽飯」。

運動中,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在大躍進中嚴重泛濫。部份中共黨員從1958年11月第一次鄭州會議到1959年7月廬山會議前期,曾希望黨領導調整政策。但廬山會議後期,由於毛澤東對彭德懷等人對的直言批判不能正確接受,毛澤東在全黨開展了「反右傾」的鬥爭,使錯誤延續了更長時間,造成了對國民經濟更重大損失。1960年,中國大陸的糧食產量較1957年降低了四分之一。1961年1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九中全會中劉少奇制定「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大躍進運動終告結束。

後果:
現在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大躍進都被廣泛地視為一場空前的經濟和人命災難。由於計劃部門使用誇大的數據,人力資源從農業被轉移至工業,使得中國的鄉村出現大量的死亡人數。當時由於中國內地的消息封鎖,一般專家不易精確的統計死亡人數,大陸官方公佈非自然死亡人數是2158萬人。東西方各方面的資料顯示死亡人數大約為3000萬至6000萬人,主要死因幾乎都是餓死。一部分學者並且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饑荒。

貝克爾(Jasper Becker)—一名長期觀察中國的新聞工作者—在他的《餓鬼:中國的秘密饑荒》一書中說,大部份對大躍進的批評來自於「在香港觀察中國的」國外評論家。而當時有在國內生活過的外國人卻有著不同的看法。這也是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關於大躍進的爭議的主要來源。

杜波斯(W.E.B. DuBois 1959年,著有《中國》一文)大躍進時期到訪過中國。

在大躍進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虛報產量的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北徐水縣,號稱一年收穫糧食12億斤。人民日報對這種行為進行了宣傳。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也宣稱畝產萬斤在理論上是可能,據稱毛澤東是因此相信了畝產萬斤的報告。 依照這種報告制定的國家徵收糧食額度嚴重超出實際產量。也是導致後來災荒的主要原因。

大躍進結束,劉少奇主持重要日常工作,毛澤東退居「二線」,為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埋下伏筆。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21: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0000051KK0471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