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6年為止,共有多少艘"神舟"號飛船成功發射?

2007-04-21 3:08 am
到2006年為止,共有多少艘"神舟"號飛船成功發射?

回答 (4)

2007-04-21 3:11 am
✔ 最佳答案
6艘"神舟"號飛船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發射了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六號6艘系列飛船,其中神舟五號、六號實際載人。

神舟一號(1999年11月20日)-第一次測試飛行,成功實現天地往返。
神舟二號(2001年1月9日)-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行試驗的主要目的是,對工程總體和各系統從發射到運行、返回、留軌的全過程進行考核,檢驗總體技術方案和各系統技術方案的正確性與匹配性,取得與載人飛行有關的數據和科學實驗數據。
神舟三號(2002年3月25日)-飛行試驗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統冗余、飛船應急救生、自主應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這次任務載有模擬太空人。
神舟四號(2002年12月29日)-無人狀態下全面考核的一次飛行試驗。飛行試驗的主要目的是,為確保太空員絕對安全,進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飛船、測控系統的可靠性。
神舟五號(2003年10月15日)-首次成功載人飛行。承載太空人楊利偉圍繞地球十四圈。
神舟六號(2005年10月12日)—首次進行多人多天的太空飛行,承載的太空人是費俊龍和聶海勝。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5%9E%E8%88%9F&variant=zh-hk#.E5.B7.B2.E6.89.A7.E8.A1.8C.E4.BB.BB.E5.8A.A1
2007-04-22 4:20 am
神舟號飛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神舟號飛船)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神舟一號飛船模型(比例1:40)神舟號飛船是由中國研製的載人宇宙飛船,於2003年10月15日第一次完成載人飛行。神舟號飛船與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相似,但具備全新的結構和更大的尺寸。神舟號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構成,總長約9米,總重約8噸。神舟號飛船由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發射基地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回收地點在內蒙古中部的草原上。

目錄 [隐藏]
1 結構
1.1 推進艙(Service Module)
1.2 返回艙(Re-entry Capsule)
1.3 軌道艙(Orbital Module)
2 任務
3 已執行任務
4 計劃中的任務
5 參考文獻



[編輯] 結構

[編輯] 推進艙(Service Module)
飛船的推進艙位於飛船後部,外形為圓筒狀,裝有4台主發動機和姿態控制發動機,兩側裝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陽能電池陣。推進艙主要用於飛船的姿態控制、變軌和制動,以及向飛船提供電力。


[編輯] 返回艙(Re-entry Capsule)
飛船的返回艙位於飛船中段,外形呈鐘形,直徑2.5米,空間約6立方米,設計可容納3名太空員,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間最大的飛船。太空員在火箭升空時和重返大氣層時穿著太空服躺在返回艙里的座椅上。返回艙的底部有熱盾用於抵禦直接撞擊大氣時的高溫。由於返回艙不是純粹的球體,在重返大氣層時仍然可以獲得一定的氣動升力,減速過程相對平穩,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下降的軌跡。返回艙採用單個圓頂降落傘進一步降低下降的速度。降落傘面積12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降落傘。返回艙在觸地前點燃制動火箭,使著陸更加「柔和」。


[編輯] 軌道艙(Orbital Module)
軌道艙位於飛船前段,通過艙口與後面的返回艙相通,外形呈兩端帶有錐角的圓柱形。軌道艙是太空人在軌飛行期間的生活艙、試驗艙和貨艙。在飛船發射前,太空員先通過軌道艙的水準艙門進入飛船,在下降到返回艙里。與聯盟飛船不同,神舟飛船的軌道艙具有自己的太陽能電池陣列,導航和推進系統。與飛船分離後,軌道艙仍然可繼續在軌工作半年以上。上次發射的軌道艙可以同與下一個飛船進行交會對接,這樣就節省了交會對接的發射次數,降低了載人太空計劃的總體費用。

位於飛船最前端的附加段的具體作用外界仍然不得而知。


[編輯] 任務
神舟飛船的飛行任務是中國載人太空計劃第一階段,921工程的關鍵行動,用於驗證各項相關技術。目前已經完成了太空員安全往返地球軌道。未來的目標包括實現太空漫步(EVA),以及飛船的交會和對接。在中國的太空站入軌後,神舟飛船將作為向太空站運送人員和物資的交通工具使用。


[編輯] 已執行任務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發射了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六號6艘系列飛船,其中神舟五號、六號實際載人。

神舟一號(1999年11月20日)-第一次測試飛行,成功實現天地往返。
神舟二號(2001年1月9日)-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行試驗的主要目的是,對工程總體和各系統從發射到運行、返回、留軌的全過程進行考核,檢驗總體技術方案和各系統技術方案的正確性與匹配性,取得與載人飛行有關的數據和科學實驗數據。
神舟三號(2002年3月25日)-飛行試驗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統冗余、飛船應急救生、自主應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這次任務載有模擬太空人。
神舟四號(2002年12月29日)-無人狀態下全面考核的一次飛行試驗。飛行試驗的主要目的是,為確保太空員絕對安全,進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飛船、測控系統的可靠性。
神舟五號(2003年10月15日)-首次成功載人飛行。承載太空人楊利偉圍繞地球十四圈。
神舟六號(2005年10月12日)—首次進行多人多天的太空飛行,承載的太空人是費俊龍和聶海勝。

[編輯] 計劃中的任務
神舟七號(2007年)計劃承載三名太空人進入太空。
神舟八號

[編輯] 參考文獻
您可以在維基共享資源中查找與此條目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Shenzhou中國載人太空工程成就述評及未來展望 張慶偉
先進的中國載人飛行器 張慶偉
李繼耐撰文回憶我國載人太空工程的艱辛與喜悅
神舟系列飛船

前次任務:無 後次任務:無

非載人試驗:神舟一號 | 神舟二號 | 神舟三號 | 神舟四號
載人飛行:神舟五號 | 神舟六號
計劃中:神舟七號 | 神舟八號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5%9E%E8%88%9F%E5%8F%B7%E9%A3%9E%E8%88%B9&variant=zh-tw"
2007-04-21 5:00 am
六艘:
神一、二、三、四、五、六,其中神五、六載人。
2007-04-21 3:10 am
HI HI HI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55: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0000051KK030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