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就中國的其中一個著名都市做一個介紹(10)點

2007-04-20 9:12 pm
試就中國的其中一個著名都市做一個介紹:如都市名稱,地理位置,人口數量,4季氣候和面積
(10)點
更新1:

要這個地方有苗族的,和要有小小介紹

回答 (3)

2007-04-20 9:17 pm
✔ 最佳答案
上海市,簡稱滬,別稱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之一。坐落於中國東部長江沖積三角洲,瀕臨東中國海,位於長江入海口南岸。目前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它被認為是中國的商業和金融中心。上海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僅次於新加坡和香港的世界第三大貨櫃港口,2005年全年吞吐量為1808萬標準貨櫃。2010年,世界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

地理



上海市中心區衛星圖像

位置
上海位於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正當中國海岸線中心點,是長江出海的門戶。地處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前緣,東瀕東海,北界長江,南臨杭州灣,西與江蘇省和浙江省接壤。是中國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城市。


面積
上海市全市面積6,340.5平方千米,南北最長處約12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100公里。其中市轄區2,648.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614萬(上海戶籍1300萬)(2001年)。


地形
上海市全境為沖積平原,僅西南部有部分火山岩丘。海拔平均高度在4米左右,地勢平坦,山脈少而低小。西部有佘山、天馬山等,但高度都在100米以下。上海市最高點是位於杭州灣內海拔103米的大金山。


島嶼


平均溫度 (紅色)降雨量 (藍色)
上海市區的北部,長江的出口處有三個島嶼和一些剛出水面的沙洲。三個島即崇明島、長興島和橫沙島,這是上海市最大的三個島嶼,另外還有南部的金山嘴,大金山等島,崇明島以東35公里佘山島。

崇明島是由長江攜帶下來的大量泥沙沖積而成,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僅是長江中的兩個小沙洲,面積只有十餘平方公里。後幾經變遷,現在東西約80多公里,南北寬約10-15平方公里,面積為1041平方千米,是中國的第三大島和最大的沖積島。

長興島和橫沙島位於崇明島以南的江口,將江水分為南北二水道。長興島俗稱鴨窩沙,露出水面不過百年左右,分為石頭沙、瑞豐沙、潘家沙、鴨窩沙、金帶沙五個部分。近40年來才逐漸成一島。與吳淞相對。橫沙島在長興島東面,由橫沙島和元沙島組成,面積約為40平方公里。


河流
黃浦江及蘇州河(吳淞江)貫穿市區。黃浦江將上海分為浦東和浦西。澱浦河銜接澱山湖與黃浦江。大治河銜接黃浦江於長江出海口。


氣候
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 正常年份7-8月份伏旱,天氣酷熱,每年有多個日子最高氣溫超過攝氏35度。夏天和初秋較容易受由太平洋向來的熱帶氣旋(颱風)吹襲。冬天很少下雪。


行政區劃


上海黃浦區(浦西)
解放初期,上海共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後經多次行政區劃調整和撤縣建區。1992年建立的浦東新區,之前大部為川沙縣。原南市區和原黃浦區於2000年合併成為新的黃浦區。各郊縣也從1980年代末起先後改為市轄區,具體的是:寶山區(1988年)、閔行區(1992年,之前大部為上海縣)、嘉定區(1992年)、金山區(1997年)、松江區(1998年)、青浦區(1999年)、奉賢區(2001年)、南匯區(2001年)。目前,上海的行政區劃內僅存一個郊縣:崇明縣。至2005年末,上海共有18個區、1個縣,共118個鎮,3個鄉,100個街道辦事處,3293個居民委員會和1991個村民委員會。




上海的行政區劃

人口資料
全市常住人口達到1750萬人。2005年,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750人(2004年末)。上海是中國第一個出現人口自然變動負增長的省級行政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自1993年開始已連續保持負增長。2005年,全市戶籍人口出生率為6.08‰,死亡率為7.54‰,自然增長率為-1.46‰。


上海市1991年起戶籍人口數

上海市1990年起人口自然變動圖表,其中:橙色為出生率,紫色為死亡率,紅色為自然增長率



人口來源
在1949年以前,上海被稱為「十里洋場。」有很多外國租界。居住了很多外國人。很多來自白俄羅斯的猶太人為了逃避蘇聯紅軍,也逃到了上海。英國人也帶來了印度人到上海。這些外國人在1949年以後,都已經離開了上海。

1930年代的從中國各地來的移民是族群聚居。蘇北人大多居住在楊浦區的定海路、虹口區的四川路以東、還有閘北區。廣東人聚集在虹口區四川路一帶。[1]

在毛澤東發起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中,從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後經歷25年,很多上海的青年被發放到大陸各地,也改變了其他地區的人口組合。文革結束以後,上海的知青又陸續調回上海。

90年代後期,上海再次成為移民城市的目的地。大陸各地有很多人搬遷到上海定居。很多臺灣人,香港人在滬常住的數目眾多。由於很多外國公司在上海常年設有辦事處,所以很多外國人也常年定居在上海。

旅遊



外灘
每年秋季(九月中旬至十月中旬)上海都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上海國際旅遊節。誠邀世界各地的旅遊者來上海參觀遊玩,2004年上海國際旅遊節於年9月18日-10月6日舉行。




商業區


南京路歩行街



著名景觀


上海市容
孫中山故居,宋慶齢故居,上海外灘,城隍廟,中共一大會址,新天地,人民廣場,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上海城市規劃展覽館,上海美術館,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水族館,豫園,上海動物園,上海博物館,上海野生動物園,大觀園,東方明珠電視塔,魯迅紀念館,上海科學技術館,世紀公園,大上海時代廣場,朱家角
2007-04-20 9:27 pm
廣州,簡稱穗,亦都羊城,花城同穗城等稱號。佢係中國南方重要城市之一。行政上,廣州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省會,叫廣州市,屬於副省級城市,面積7434.4平方公里。廣州喺正珠江口嘅沖積平原上,係華南地區嘅政治、經濟、科教同交通中心。

地理同氣候
廣州響珠江三角洲北部,啱啱好喺正西江、北江、東港三江匯合處,接近南中國海。接近珠江口外嘅香港同澳門。

廣州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係森林集中嘅丘陵山區;中部係丘陵盆地,而南部則係沿海沖積平原。珠江連埋眾多嘅支流橫穿整個廣州市。廣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氣候,全年平均氣溫 20 - 22 攝氏度,平均相對濕度 77%,市區年降雨量約為 1,720 毫米。

名稱及其由來
廣州有文字記載嘅歷史約為2200年,但係早喺4000幾年前嘅新石器時代,呢一帶就已經有「百越」人喺度活動。喺西元前九世紀嘅周代,呢度嘅「百越」人同長江中游嘅楚國人已有來往,於周夷王八年特建『楚庭』,呢個係廣州最早嘅名稱。秦始皇33年統一嶺南後建南海郡,郡治為『番禺城』,即今日嘅廣州。到西元226年,孫權為咗便於統治,由分交州東部為廣州,『廣州』由此得名。直至1921年2月15日成立市府廳,先至特指廣州呢個城市。

廣州又稱為『羊城』、『穗城』,又因四季花開不敗而得名花城。『羊城』之名源於一則民間神話:傳說周朝個陣,廣州連年災荒,民不聊生。有一日,南海天空瓢嚟五朵彩色祥雲,五仙人騎住五隻羊,各攜帶一串穀穗降臨此處,贈谷穗畀居民,祝福此地五穀豐登、永無饑荒,後仙人飄然而去,留低五羊化為石頭。傳說中嘅「五羊」就係今日越秀公園建有嘅『五羊石像』。

對外貿易史
廣州係古代中西交流史上著名嘅海上絲綢之路嘅始發港,作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並從未關閉過嘅貿易通商口岸。清朝閉關時期嘅廣州十三行更係全國唯一嘅對外通商口岸,「一口通商」使當時嘅廣州(歐洲商人稱 Canton)得以獨攬全國外貿,國際知名度迅速提高,成為廣州歷史上最輝煌嘅時期之一。

近代革命
廣州仲係中國近代同現代革命嘅策源地。1841年嘅三元里抗英鬥爭、1911年嘅黃花崗起義均發生喺廣州。1924年,孫中山先生喺廣州黃埔創辦咗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為國民革命軍培養軍事人才。喺中山先生逝世後,國民革命軍便以廣州作為北伐嘅大本營。同一時期,毛澤東、彭湃等人喺呢度舉辦咗農民運動講習所,為中國共產黨培養骨幹力量。1927年,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等係呢度領導咗廣州起義(又名「紅花崗起義」,「廣州暴動」)。魯迅、郭沫若、郁達夫等亦曾到廣州講學,傳播新思想。

人口資料
截止2004年底,廣州市戶籍人口總數約750萬,外來常住人口300多萬,總數超過1000萬。

經濟
1970年代末中國大陸開放後,廣州經濟發展迅速,200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統計數字為5115.75億元人民幣,年增長13%;全市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排喺中國大陸十大城市嘅首位。

語言文化
廣州本地嘅語言係粵語廣州話 (增城、從化粵語及客家話並用) 。目前全世界粵語使用人口大約為 8 千萬。呢個數目喺中國國內語言使用人口排名中處於第三位。粵語嘅使用地區非常廣,喺海外華人社區中應用廣泛,加上香港娛樂文化喺海內外華人中盛行,使到粵語具有好強嘅影響力同生命力。可以話粵語係目前世界上有較強生命力嘅主要語言之一。而廣州話口音係粵語嘅公認標準口音,因此廣州亦就形成咗以粵語為載體嘅包括粵劇、粵曲、南音、咸水歌等在內嘅粵語文化。
2007-04-20 9:20 pm
上海市,簡稱滬,別稱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之一。坐落於中國東部長江沖積三角洲,瀕臨東中國海,位於長江入海口南岸。目前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它被認為是中國的商業和金融中心。上海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僅次於新加坡和香港的世界第三大貨櫃港口,2005年全年吞吐量為1808萬標準貨櫃。2010年,世界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

地理



上海市中心區衛星圖像

位置
上海位於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正當中國海岸線中心點,是長江出海的門戶。地處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前緣,東瀕東海,北界長江,南臨杭州灣,西與江蘇省和浙江省接壤。是中國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城市。


面積
上海市全市面積6,340.5平方千米,南北最長處約12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100公里。其中市轄區2,648.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614萬(上海戶籍1300萬)(2001年)。


地形
上海市全境為沖積平原,僅西南部有部分火山岩丘。海拔平均高度在4米左右,地勢平坦,山脈少而低小。西部有佘山、天馬山等,但高度都在100米以下。上海市最高點是位於杭州灣內海拔103米的大金山。


島嶼


平均溫度 (紅色)降雨量 (藍色)
上海市區的北部,長江的出口處有三個島嶼和一些剛出水面的沙洲。三個島即崇明島、長興島和橫沙島,這是上海市最大的三個島嶼,另外還有南部的金山嘴,大金山等島,崇明島以東35公里佘山島。

崇明島是由長江攜帶下來的大量泥沙沖積而成,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僅是長江中的兩個小沙洲,面積只有十餘平方公里。後幾經變遷,現在東西約80多公里,南北寬約10-15平方公里,面積為1041平方千米,是中國的第三大島和最大的沖積島。

長興島和橫沙島位於崇明島以南的江口,將江水分為南北二水道。長興島俗稱鴨窩沙,露出水面不過百年左右,分為石頭沙、瑞豐沙、潘家沙、鴨窩沙、金帶沙五個部分。近40年來才逐漸成一島。與吳淞相對。橫沙島在長興島東面,由橫沙島和元沙島組成,面積約為40平方公里。


河流
黃浦江及蘇州河(吳淞江)貫穿市區。黃浦江將上海分為浦東和浦西。澱浦河銜接澱山湖與黃浦江。大治河銜接黃浦江於長江出海口。


氣候
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 正常年份7-8月份伏旱,天氣酷熱,每年有多個日子最高氣溫超過攝氏35度。夏天和初秋較容易受由太平洋向來的熱帶氣旋(颱風)吹襲。冬天很少下雪。


行政區劃


上海黃浦區(浦西)
解放初期,上海共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後經多次行政區劃調整和撤縣建區。1992年建立的浦東新區,之前大部為川沙縣。原南市區和原黃浦區於2000年合併成為新的黃浦區。各郊縣也從1980年代末起先後改為市轄區,具體的是:寶山區(1988年)、閔行區(1992年,之前大部為上海縣)、嘉定區(1992年)、金山區(1997年)、松江區(1998年)、青浦區(1999年)、奉賢區(2001年)、南匯區(2001年)。目前,上海的行政區劃內僅存一個郊縣:崇明縣。至2005年末,上海共有18個區、1個縣,共118個鎮,3個鄉,100個街道辦事處,3293個居民委員會和1991個村民委員會。




上海的行政區劃

人口資料
全市常住人口達到1750萬人。2005年,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750人(2004年末)。上海是中國第一個出現人口自然變動負增長的省級行政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自1993年開始已連續保持負增長。2005年,全市戶籍人口出生率為6.08‰,死亡率為7.54‰,自然增長率為-1.46‰。


上海市1991年起戶籍人口數

上海市1990年起人口自然變動圖表,其中:橙色為出生率,紫色為死亡率,紅色為自然增長率



人口來源
在1949年以前,上海被稱為「十里洋場。」有很多外國租界。居住了很多外國人。很多來自白俄羅斯的猶太人為了逃避蘇聯紅軍,也逃到了上海。英國人也帶來了印度人到上海。這些外國人在1949年以後,都已經離開了上海。

1930年代的從中國各地來的移民是族群聚居。蘇北人大多居住在楊浦區的定海路、虹口區的四川路以東、還有閘北區。廣東人聚集在虹口區四川路一帶。[1]

在毛澤東發起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中,從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後經歷25年,很多上海的青年被發放到大陸各地,也改變了其他地區的人口組合。文革結束以後,上海的知青又陸續調回上海。

90年代後期,上海再次成為移民城市的目的地。大陸各地有很多人搬遷到上海定居。很多臺灣人,香港人在滬常住的數目眾多。由於很多外國公司在上海常年設有辦事處,所以很多外國人也常年定居在上海。

旅遊



外灘
每年秋季(九月中旬至十月中旬)上海都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上海國際旅遊節。誠邀世界各地的旅遊者來上海參觀遊玩,2004年上海國際旅遊節於年9月18日-10月6日舉行。




商業區


南京路歩行街



著名景觀

孫中山故居,宋慶齢故居,上海外灘,城隍廟,中共一大會址,新天地,人民廣場,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上海城市規劃展覽館,上海美術館,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豫園,上海動物園,上海博物館,上海野生動物園,大觀園,東方明珠電視塔,魯迅紀念館,上海科學技術館,朱家角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32: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0000051KK0132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