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在中國的藝術中,以音樂與政教的關係為最密。這是因為一方面上古時代禮樂之興,與政治教化的血緣即不可分;另一方面是由於孔、孟對樂的態度,不祗是欣賞其美,尤其重視樂所象徵之德。這與希臘哲人柏拉圖之重視音樂,為愛好音樂之美,是不相同的。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而說:「不圖為樂至於斯!」又說:「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可以說明孔子對樂極盡讚嘆,是在樂涵蘊之善。孟子裏有「聞其樂而知其德」的話,也是同一態度。這種態度,更加強了樂在政教方面的功能。禮記樂記:「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這可以代表後世儒者,對樂的一貫看法。假如中國的音樂藝術,一直限於這種附屬的地位發展,它的成就會極有限。到了漢代,中國的音樂,起了很大的變化,這是因為受到外來音樂的刺激。
這次的變化發生在漢武帝時的張騫通西域。張騫從西域回來的時候,把西域的摩訶兜勒二曲,和蒙古的北狄樂,帶入中國,當時的樂官李延年,就根據外來的音樂創造了新聲二十八解。從此以後,中國的音樂藝術才有了獨立的發展。也從這時代開始,音樂史上,有了「古樂」與「胡樂」之分。古樂指上古本土的音樂,胡樂則純是由外族胡人那裏吸收來的。
根據文獻的記載,以古琴出現的歷史最早。除古琴外,古樂器種類繁多,如瑟、箏、阮、笙、簫、管、竽、籥、篁、壎、箎、柷、敔、鐘、鼓、磬、鉦、筑, 等。這些樂器,傳下來的不多,大部分只能在古書上看到它們的式樣。
在南北朝時代,南朝還能保存大部分古樂。北朝因地域上的關係,以及胡人的大量入據中原,胡樂就興盛起來。胡樂器中最著名的,也是到現在仍流傳的,是琵琶、胡琴。其他如胡笳、五絃、箜篌、篳築、羌笛、毛員鼓、雞婁鼓、都曇鼓、腰鼓、答臘鼓、侯提鼓、齊鼓、龍頭鼓、擔鼓、羯鼓、鐵板、銅鐃、銅鈸、七孔和九孔的管,和十三管十七管的簫,比古樂的種類更多。
到了隋、唐,音樂藝術已進入全盛期。和繪畫一樣,這也與朝廷的提倡有關。經南北朝長期的吸收,在這時代,古樂和胡樂已趨於混合。隋煬帝曾把所有音樂加以整理,共分為九部樂,即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勒、安國、高樂、禮畢。據國樂家高子銘說:「由以上九部樂看來,其中所用樂器為中國固有者,幾絕無僅有, 而實際支配者,都是西域的音樂。」事實上,從這時候起,所謂胡樂,已溶化在中國文化中,成為國粹的一部分。現在我們要宏揚的國粹,其中有許多都是外來的。從這些歷史事實可以看出,夷狄的文化,並不是任何一方面都不如漢族;古人也並沒有因夷夏之辨的傳統,就拒絕吸納更好的文化。
明、清兩代,音樂藝術以崑曲為主,這是現在仍保留的。清代因二簧的風行,又演變出今日的平劇──又稱國劇。大致說,明、清以來,音樂藝術已極度衰微,衰微的原因,據高子銘的研究,是因為「自唐朝以後,這麼好的音樂,落到了士大夫階級的手裏,他們不但不加以發揚,而且是孤芳自賞的埋在了象牙塔內,造成了保守秘密的惡習,不肯輕易傳人,就是偶授學生也不會罄其所有,總得留下一手。你想迄今千餘年來,你也留一手,他也留一手,就這麼一代一代的被他們把這曾經在世界上稱過雄的中國音樂,都留到墳墓裏去了。這般傢伙們真比秦始皇還厲害!中國音樂漸漸地淪沒了、失傳了,所以到現在反而瞠乎人後。」高先生在這裏不但說明了中國音樂到近代失傳的原因,也揭發了中國傳統士人很嚴重的一種惡習。不僅藝人是如此,其他技藝,甚至學術方面,也有這種情形。這種惡習,到今天中國的學術界,並末絕跡。可以反映出這些文化人,對知識是多麼缺乏真誠。他們不知道,知識、文化遺產,乃天下之公器,知識份子有責任──也是義務──去傳播它們。這似乎也可以視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科學知識所以末能發達的一個原因。
在中國藝術中,書、畫是同源,樂與舞也是同源,所以詩序說:「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蓋樂心內發,感物而動,不覺自運歡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在上古時代,所有的樂,都是舞樂,如堯的大咸,舜的大韶,禹的大夏,湯的大濩,武王的大武,皆然。孔子也說:「樂則韶舞。」
在上古時代,宗教是文化活動中最重要的項目,所以音樂和舞蹈的藝術,和宗教活動不可分:大咸舞樂是用於祭地神的,大韶是用於祭四望的,大夏是用於祭山川的,大濩是用於祭先妣的,大武是用於祭先祖的。這種情形各民族皆同。
舞蹈除了宗教的意義以外,還可以培養合群的精神。因個人的舞以外,退有群舞。群舞不僅要求得心靈的默契,且要求姿式的一致,樂記說:「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行其綴兆,要其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就正是描寫群舞的情形。復次,舞蹈還有健身的意義,荀子說:「治俯仰詘信(伸)進退遲速,莫不廉制;盡筋骨之力,以要鐘鼓俯會之節,而靡有悖逆。」舞能「盡筋骨之力」,故是一種健身活動。從古至今,一個健康活潑的民族,莫不愛好舞蹈,其故亦在此。
中國的舞蹈到了漢代,開始有雅舞與雜舞的分別。雅舞屬於本土的舞蹈,雜舞則多少吸收了外來的舞蹈藝術。從此之後,雅、雜之舞並行。雅舞用於宗廟祭祀,在一般的宴會上則用雜舞。前者莊嚴的氣氛高,後者娛樂的成分多。在漢魏時,著名的雜舞有公莫、巴渝、盤舞、舞、鐸舞、拂舞、白紵等多種。
和音樂的情形一檥,南北朝時,南朝還能保存正宗的雅舞,北朝已全是西域各國舞蹈的天下。隋、唐南北統一,舞蹈藝術也因而趨於綜合。同時隋、唐時的舞蹈,和其他藝術一樣,也達於全盛期;這本是文化經由吸納而同化的過程中常有的現象。
到了宋代,才有了我們現在所謂的國劇。國劇裏的基本動作,悉由古代的歌舞嬗變而來,所以欣賞國劇還可以略窺古代舞蹈的大概情形。國劇大家齊如山,根據研究國劇基本姿式的經驗,把傳統的舞蹈──自然包括雅舞與雜舞,從理論上分為四個門類:
(1) 形容心事的舞 這種舞,是完全靠身段,把心中的事,一一表現出來。如祖逖聞雞起舞,便是一例。在現在的崑腔、皮簧、梆子戲裏頭還保留很多。
(2) 形容音樂的舞 原義是這部舞曲,是甚麼意義,就要怎樣舞法。如公孫大娘的劍器舞,即屬此種。現在的崑曲、皮簧中,已很少見。
(3) 形容作事的舞這程舞起源極早,相傳康衢老人擊壤,即屬此頰。在戲劇中應用甚廣,崑曲、梆子、皮簧,都表現得很多。
(4) 形容詞句的舞 古來的舞,這種最多,如項羽的垓下歌,劉邦的大風歌皆屬之。劉濂舞義中所謂「舞之容,生於辭者」,就是指這種舞。表現在戲劇裏,尤其是崑腔,唱的詞句,是甚麼意思,則必須用身段姿式形容出來。
在今天,無論是想製作古代的舞蹈,或是想欣賞古代的舞蹈,都必須先了解這些意義。在這裏,也多少可以使我們認識傳統舞蹈藝術的一些特色。
和音樂的情形也完全一樣,古代的舞蹈,在宋以後,就逐漸失傳,齊如山先生認為「這不能不歸過於宋儒」,雖然這也許不是唯一的原因,至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宋儒講存天理,去人欲,流於禁慾主義,因此他們把藝術的活動,都視為風花雪月之類而加以排斥。缺乏藝術滋養的儒者們,變成個甚麼樣子呢?清初反宋儒最激烈的顏習齋說:「宋、元來儒者,卻習成婦女態,甚可羞。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即為上品矣。」這是真實的寫照。「習成婦女態」,表示知識份子體力的衰退;「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表示知識份子心智的萎縮。
這種身心交瘁的人物,與富麗、活潑、健康的傳統樂舞精神,如何能相應?這些人物,和孔、孟、荀充實而有光輝的人格,又是多麼的不同?宋、元以來,傳統的樂、舞藝術的衰微,正象徵著我們民族生命的枯竭。
2007-04-20 00:31:25 補充:
另外仲有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41006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