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分贓!
作為中國人,當然不會對巴黎和會把戰前德國侵佔的山東膠州灣的領土及利益撥歸日本而引發了五四運動這件事陌生。
※ ※ ※
1919年1月18日,在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召開了分贓的醜劇──巴黎和會。
參加巴黎和會的各國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權代表70人,後改為「四人會議」,即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列孟梭和意大利首相奧蘭多。後因意大利在大戰中作用不大,本國底子又薄,被英法冷落一邊。所以實際上又變為「三人會議」,他們是巴黎和會的三巨頭,也是主宰者。
為了索取戰敗國的賠款,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列孟梭吵得不可開交。
「你們法國拿50%,我們英國得30%,怎麼樣?」「不行,絕對不行!這次大戰,法國損失最大,我們應該得58%。」
「太過份了,我們不同意。」
「那我們也不同意。」已經78歲的克列孟梭,雖已滿頭白髮,但仍像只野獸般凶猛,真不愧他的「老虎總理」的外號。而勞合‧喬治也百般糾纏,一點兒都不犧牲自己的利益。
美國總統威爾遜只好在英法之間周旋,忙著打圓場:「我們美國一分錢都不要。你們兩國都犧牲些,讓別的國家也得點好處,法國得56%,英國得28%,這樣可以嗎?」
克列孟梭厲聲喊著:「可以。但法德邊界得以萊茵河為界:除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外,德國的薩爾區也歸我們!」如果法國得到薩爾區,就意味著他控制了歐洲最重要的軍事工業區,將來可以在歐洲大陸稱王稱霸。對這點,英國和美國當然不同意。他們從1月吵到4月,誰也不肯讓步。威爾遜和克列孟梭都以退出和會來要挾對方。
三個人經過無數次的爭執和討價還價後,終於有了結果:英國得到了國際聯盟所規定的委任統治制度下擁有1000萬人口的領土,法國得到750萬人口的地區,日本也得到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屬地,而美國的「門戶開放」原則也得以通過,美國的商品與資本可以進入這些地區,實行機會均沾,大家都有好處分享。
除分贓外,巴黎和會還有別的議程。主要是:
密謀扼殺新生的蘇維埃俄國,決定對蘇俄實行經濟封鎖。籌組國際聯盟來反對列寧創建的共產國際。國際聯盟指揮各國反動派向革命人民進行血腥鎮壓,同時重新瓜分德國原有的殖民地。
6月28日是巴黎和會的最後一天,也是全體戰勝國在和約上簽字的一天。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代表沒有出席會議,拒絕簽字。
原因何在呢?
原來,巴黎和約裡有三條是關於中國的。即戰前德國侵佔的山東膠州灣的領土,以及那裡的鐵路、礦產、海底電纜等,統統歸日本所有。
本來中國當時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作戰,曾把支援協約國大量糧食,還派出17.5萬名勞工,犧牲了2000多人。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索回德國強占的山東半島的主權,這是順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卻做主要送給日本。而賣國求榮的中國的北洋軍閥政府都準備簽字承認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中國人民忍無可忍,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
在全國人民的支援和影響下,中國代表團向和會提出兩項提案: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二十一條》,收回山東的權益。
但提案被否決了,而賣國的北洋軍閥卻命令中國代表團在和約上簽字。6月27日清晨,在巴黎的華工和中國留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6月28日,三萬多華人齊集在中國代表團的住所外面。
「不能簽字!」三萬人發出了一個共同的呼聲。
「誰簽字,就打死誰!」十五名敢死軍的青年準備以自己的鮮血和頭顱去捍衛中國的尊嚴和權利。
中國代表團終於發表了一項聲明:「山東問題不解決,我們決不在和約上簽字!」
所謂的巴黎和會並沒有解決帝國主義之間爭奪殖民地的矛盾,對戰敗國德國的苛刻的勒索,也埋下了復仇的種子,法國元帥福煦事後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休戰。」歷史無情地嘲笑著巴黎和會。1939年9月,希特勒再次在歐洲掀起大戰,距巴黎和會正好是20年零兩個月!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災難和痛苦中。
http://www.white-collar.net/child/science/5000/199.htm
※ ※ ※
儘管調停人通常將民族自決的原則運用於歐洲,但他們絕對不在歐洲以外地區這樣做。這種差別對待在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綱領》中能清楚地覺察出來;這一綱領明確闡明了該如何滿足歐洲各種少數民族的願望。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綱領》第五條宣稱:在殖民地,「有關居民的利益必須同政府的合理要求同等予以重視;政府的權利範圍應予確定。」這裡重要的一點是,它提到的是諸殖民地民族的「利益」而不是「願望」。不用說,正是歐洲人自己決定這些「利益」是什麼,結果是變相形式的帝國統治,即所謂的托管制度。
《國聯盟約》第22條把從同盟國手中獲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現代世界的緊張形勢下還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這一條款規定:「這些民族的監護應該委託給那些先進民族,即因其資源、經歷或地理位置而最能承擔這一責任的民族……同時,這一監護應由他們作為『受托者』、代表國聯來執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由「受托者」來「監護」的規定並沒有擴大到獲勝的協約國的殖民地,雖然這些殖民地的居民在許多方面都處於相似的發展水平或缺少發展。
托管條款將德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國外和海外領土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托管地。其類別隨有關領土發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在此基礎上,前奧斯曼帝國的屬地為一級托管地,德國的殖民地屬二級和三級托管地。在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中,美索不達米亞和巴勒斯坦受托給受托管理國英國,敘利亞和黎巴嫩受托給法國。在德國殖民地中,坦噶尼喀大部分地區劃給英國,其餘部分劃給比利時;多哥蘭和喀麥隆由英、法瓜分;西南非洲分給南非聯斯至於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島嶼,赤道以北的歸日本,赤道以南的歸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受托管理國對托管地的居民承擔著特定的義務。它們應向常設托管委員會說明履行這些義務的情況,並必須每年向國際聯盟會議作匯報。雖然,常設托管委員會和國際聯盟本身都無權強迫不服從的受托管理國,但值得注意的是,歐洲諸國首次接受了某些規定的程序。這些程序隨托管地類型的不同而不同。就一級托管地來說,托管條款特別期望在可能的情況下立即准許獨立。受托管理國的任務僅僅是「給予管理方面的指教和幫助……直到他們[托管地的人民]能自立獨處時為止。這些社會的願望在選擇受托管理國時必須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但對於二級和三級托管地,卻沒有提到最後的獨立。其受托管理國的義務是提供符合居民利益的管理。
儘管托管制度是對戰爭中的勝利者瓜分殖民地戰利品的傳統方法的一種改進,然而,它仍強烈地使人聯想起1815年那種忽視民族願望的解決辦法。我們將看到,奧斯曼帝國領土上的居民並不想處於被托管的地位,並強烈反對法國作為受托管理國。當敘利亞和黎巴嫩劃給法國時,他們的願望直接遭到了蔑視。甚至是非洲一些二級托管地,也對所作的安排表示強烈不滿。因此,毫不奇怪;正如1815年對民族主義願望的忽視導致19世紀期間歐洲的一系列革命一樣,這一托管制度也將導致戰後數年間殖民地世界中的一些起義。
似乎有悖常理的是,歐洲諸從屬少數民族贏得獨立需要整整一個世紀,而海外大多數殖民地民族雖然在許多方面落後於歐洲人,但獲得自由只需半個世紀、其原因一定程度上也許能在現代大眾交流媒介的影響中找到。由於無線電廣播響徹鄉村的每一塊地方,當代印度尼西亞人、埃及人或巴基斯坦人對世界大事、世界趨勢的了解和作出的反應達到了19世紀的加利西亞人、波斯尼亞人或阿爾巴尼亞人根本無法想像的程度。兩次世界大戰比1815年至1914年間的一系列較小的衝突更加削弱了歐洲強國,這一點也可解釋當代殖民地的覺醒。
──摘自(美)斯塔夫理阿諾斯()《全球通史》
http://www.angelibrary.com/real/world/043.htm
※ ※ ※
上文提到「當敘利亞和黎巴嫩劃給法國時,他們的願望直接遭到了蔑視」,事實上,「大敘利亞」除敘利亞和黎巴嫩外還包括巴勒斯坦和約旦,曾短暫獨立,巴黎和會甚至是在大敘利亞獨立後才它把劃給法國──法軍很快便入侵大敘利亞並驅逐其國王費薩爾。
參:
http://en.wikipedia.org/wiki/Faisal_I_of_Iraq
2007-04-20 16:12:07 補充:
斯塔夫理阿諾斯(L.S. Stavria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