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詞的簡介
詞是一種詩歌藝術形式,是中國古代詩體的一種,亦稱曲子詞、詩餘、長短句。始於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形成於唐代,在宋代達到其頂峰。一開始伴曲而唱,所以寫詞又稱作填詞、倚聲。後來逐漸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專門的詩歌藝術。
詞的歷史
詞的起源和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梁代的開國君主蕭衍精通音樂、愛好民歌,在其奪取帝位之前,被稱為「竟陵八友」之一。其詩作現存有九十余首,多數為樂府,且多模仿民歌。最著名的詩作有《子夜四時歌》、《襄陽蹋銅蹄》、《江南上雲樂》、《江南弄》等。由於他對詩歌的熱忱和作為帝王的特殊身分,梁代詩歌的演變開始有了向詞發展的苗頭。
詞最早的起源時間現在學界猶有爭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梁代,沒有明確的「詞」的形式,詞真正的開始出現,是在中國的唐代。更精確一點,是在中國初唐時期。伴隨著當時「胡樂」傳入,「燕樂」大盛,詞也逐漸脫離傳統的五言古詩、七言古詩,成為一門獨立的詩歌藝術。
關於詞的源頭,有如下幾種,各家學說莫衷一是。其實,詞本身就包含多種源頭的特點,詞的源頭並不唯一。有說法是由於唐詩的發展已趨成熟,在當時也將一些歌辭,被之管弦,後來經轉移演化,因唐詩的歌唱,以及文人為增加創作的趣味性,將原本對偶工麗,句法型式規律的唐人詩歌,慢慢增損字句,再把整齊的句法攤破,詞便因此而正式產生了,溯流應在盛唐中唐之間。顧起綸曰:「唐人作長短句乃古樂府之濫觴也,李太白首倡憶秦娥淒椀流麗,頗真其妙,世傳太白所作,上有桂殿秋、清平樂等,亦有以太白時,尚無詞體,是後人依託者,或以菩薩蠻為溫飛卿作,然湖山野錄謂魏秦輔得古風集於曾子宣家,正以菩薩蠻是太白作,流傳亦已久矣。」#汪中詮譯。宋詞三百首。三民書局出版。1981
詞的演化發展軌跡,就總體而言,大致如學者所說:「勾萌於隋,發育於唐,敷舒於五代,茂盛於北宋,煊燦於南宋,剪伐於金,散漫於元,搖落於明,灌溉於清初,收穫於乾嘉之際。」(劉毓盤《詞史》)
樂府 唐詩 胡樂
詩和詞的關係
“詩”可以說是所有韻文的總稱,其中也包括了“詞”。但嚴格說來,“詩”與“詞”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
詩: 是文學體栽的一種,通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我國保存最早的詩集是《詩經》。可以看出那時的詩的體式是很自由的。大都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反映現實生活,抒發喜、怒、哀、樂情感的歌謠。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文化的進步,文人的參與等等因素的影響,“詩”的內容和體式也都不斷發展。到了唐代,有著嚴格的行數、字數、平仄限制的格律詩成爲詩歌的主流。格律詩主要有兩大類:律詩和絕句。律詩每首八句,每句五至七字。絕句每首四句,是律詩的一半。“絕,斷也。”我們可以理解爲:把律詩斬掉一半就是絕句。律詩和絕句還嚴格講究音節的平仄和上下句的對仗。我們平時說的“唐詩”一般指這些詩。
詞:也是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歌詞,所以又叫“曲子詞”。爲了便於歌唱,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在唐宋時代,熟悉音律的詞人是按照樂譜的音律節拍來寫詞的,叫“填詞”。後來一般詞人不再理會音律,只按前人作品的字句平仄來填寫,使詞逐漸脫離音樂,成爲純粹的文學形式、詩的別體了。詞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
“詞”也有固定的格式,有句數、字數及平仄限制,但沒有律詩絕句那麽嚴格。與“詩”的最明顯區別是句式的多變,有時一個字便是一句。(現代詩也有長短句,但與“詞”是不同的。現代詩的長短是完全自由的,“詞”是有固定的行數、字數及格式要求的。)
另外,詞的語言更接近口語,更通俗易懂。並且較長於表現纖柔纏綿的情感。
“詞”的不同風格的標識是“詞牌”。如“菩薩蠻”、“卜運算元”、“滿江紅”等。每個“詞牌”代表一個特定音律節拍,古人用“詞譜”記錄之,相當於現在的樂譜。只是早已失傳,今已無人能解。只能從中瞭解詞的句式結構和平仄變化而已。
詩體與詞體文學特徵的不同表現在這樣五個方面:
1、和音樂的關係的差異
詩體和詞體的文學特徵有著很大的區別,下面我們就以格律詩和詞的對比來說明詩體和詞體文學特徵的差異。首先,詩詞和音樂的關係是不同的。中國古典詩歌從一開始就與音樂有著不解之緣,但是詩最終與音樂分離,並且在與音樂分離之後,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榮。而詞是在音樂的土壤中萌芽産生的,音樂性是詞體文學的最基本特徵,即使在南宋詞不再完全入樂歌唱,而成爲一種新的韻律詩歌後,它仍是要按照詞譜所規定的韻律樂調填寫,音樂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異
外部形式的差異表現在句式、句法、韻律、對仗等方面。
首先從句式上看,格律詩句式整齊劃一,古詩長短隨意;詞的句式則參差不齊,但是詞的唱段不齊也是由格律規定的;其次,詩詞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詩句法相對固定,二三、二二三節奏;詞的句法卻靈活多樣,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煙波;再次,詩詞的押韻規則也不一樣,格律詩只用平聲韻,一韻到底,隔句壓韻,首句可壓可不壓;詞平仄通壓,中間可以換韻,韻腳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規定;最後,詩詞的對仗規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詩第二、第三兩聯必須對仗,而詞的對仗卻靈活得多,沒有統一的要求。如鼎足對,可對可不對。《眼兒媚》
3、題材內容的差異
詩詞的題材內容也有很大差異。詩在題材上比較偏重政治主題,以國家興亡、民生疾苦、胸懷抱負、宦海浮沈等爲主要內容,抒發的主要是社會性的群體所共有的情感;而詞在題材內容上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以描寫男歡女愛、相思離別爲主,抒發的大多是作者個人的自我情感。
4、語言特色的差異
詩是一種典型的語言藝術,而詞卻是一種典型的精美語言藝術。繆越先生曾經形象地把詩詞語言特色比喻爲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園亭。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詞因爲題材多關乎女性,故而詞的語言也帶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輕靈細巧、纖柔香豔。
5、風格的差異
詩詞風格上的差異被精練地概括爲詩莊詞媚(清李東琪語),即使題材內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現出的風格也大相徑庭;而同一位元作家的詩詞作品也表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這與詩詞題材內容和語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關係。
詞的派別
婉約派:內容多為男女情愛、傷春悲秋、偎紅倚翠之作。如歐陽脩〈蝶戀花〉、晏幾道〈臨江仙〉、秦觀〈踏莎行〉、李清照〈聲聲慢〉等。
豪放派:內容多為弔古感懷、愛國情操、寄寓諷世之作。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等。
格律派:就形式而言,還有特別注重格律與鍊句的一派。如周邦彥〈少年遊〉、姜夔〈揚州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