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深圳市與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所指的並不是同一個概念。
深圳市現轄六區
處於特區之內的有: 羅湖、鹽田、福田、南山
處於特區之外的有: 寶安、龍崗
由於特區與非特區適用的經濟政策不同,造成目前特區內外形成巨大落差,目前要求將寶安區與龍崗區併入特區的呼聲越來越高。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從特區外不能隨意進入特區,而必須在特區與非特區間的檢查站(俗稱「二線關」)接受證件檢查。現在,證件檢查程序已大大簡化,甚至很多時候並不檢查,但檢查站仍予以保留。目前深圳有南頭、布吉、梅林、同樂、白芒、沙灣、鹽田、背仔角、溪沖9個檢查站。隨著市政建設如南坪快速路的開通,檢查站的數量在繼續增加。
由於深圳發展迅速,很多昔日的荒涼之地現在已變成了熱鬧的街區。因此,不同的人在心理上對深圳有不同的概念,這一點在已久居深圳的人士及來深圳不久的人士有很大區別。目前,多數人提及深圳就是指深圳特區,而不稱寶安和龍崗為深圳,並以「關外」這個詞代稱。從深圳建立特區不久來深圳定居的人士,部分人仍堅持認為深圳是東起黃貝嶺,西至華富路,甚至祇到上步路的一片狹小區域,因為最初的深圳除這片區域外一片荒涼。
2005年,有全國政協委員提議將惠州市惠陽區、東莞市鳳崗鎮、東莞市清溪鎮或大亞灣區劃入深圳,使深圳有足夠土地空間,發展成產業轉移和工業後勤基地。這消息一度刺激惠陽的房地產市場,成了深圳置業者追捧的目標。有關建議正等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
深圳的持續發展
從鄧小平到江澤民到現今的胡錦濤時期,深圳在經濟持續高增長的同時,亦配合中央的政治經濟政策如宏觀調控。深圳的城市建設亦漸見完善,可以跟得上中國的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例如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為區內五個主要機場之一,深圳地鐵已經在2004年12月底開通。
往後深圳的發展,可有以下的各種挑戰和機遇:
深圳二線外區域發展
以往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集中在「二線」以內的羅湖區﹑福田區等,但是這些地區可發展的土地己經不多,以往「二線」有效阻止農民工湧入經濟特區,但是現時二線卻是妨礙經濟特區擴展的限制。
第五個直轄市
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要建立中國第五個直轄市的話,深圳的呼聲將會最高;建議將現有的深圳市六區和東莞市的塘廈鎮和惠州市的惠東縣和惠陽區合併,建立直轄市。目的是:第一,以強中央對南方的控制,因爲中央在南方還沒有設立直轄市;第二,深圳的人口已達到一千萬人(流動人口計算在內);第三,由於外來人口成大多數,深圳已經變成一個我國少數沒有方言的城市,普通話是市內主流語言,因此與廣東的嶺南文化越走越遠,與其他的省會和副省級城市比較這是深圳的優勢。
香港-深圳大都會
由於香港和深圳民間的交往漸趨頻繁,而兩地亦遇上發展上的限制,有建議將香港和深圳兩地合併,將兩地通聯障礙取消,形成一個大都會。不過,這個發展建議尚屬雛型,而且兩地在政治上地位不同,而香港方面較不認同這種迫切性,因為他們比較認同美國中部明尼阿波利斯和聖保羅市的這種發展形式,亦可避免政治上的改變。
區內的競爭
在中國的進一步改革開放,珠江三角洲地區內其他城市都利用本身的優勢爭取商機,中山﹑珠海等都是深圳在區內的競爭對手。地理
深圳地貌
深圳老東門的東門商業區
深圳市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2°27′至22°52′。地處廣東省中南沿海地區,珠江入海口之東偏北。東西長81.4公里,南北寬(最短處)為10.8公里,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連伶仃洋和珠江口,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聯,與九龍半島接壤,與香港新界一河之隔。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全市總面積2020平方公里。人口多數來自外地,因此深圳被稱為「移民城市」。
根據深圳市統計局網站公佈的資料,200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7.7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81.93萬人,暫住人口645.82萬人。戶籍人口出生率12.64‰,死亡率1.41‰,自然增長率11.2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239人。(另一統計數字是根據<<新京報>>2005年8月19日報導,深圳市長許宗衡在2005年8月17日的一個記者招待會上宣佈,當前深圳市戶籍人口165萬,非戶籍人口有800多萬。這個數據中非戶籍人口多於統計局公佈的暫住人口645.82萬,據信差異是因為有200萬流動人口不包含在統計局資料內。而戶籍人口統計數據的差異尚不清楚原因)
深圳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溫度22.3C,最高溫度38.7C,最低溫度0.2C。年平均降雨量為1924.7毫米。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年平均日照數為2060小時,太陽年輻射量5225兆焦耳/平方米。平均每年受熱帶氣旋(颱風)影響4—5次。
2007-04-26 17:12:22 補充:
oh my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