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庚子教難,其實是指義和團運動,又稱義和拳暴亂、庚子事變、庚子拳亂,是19世紀末中國發生的一場反對西方在華勢力,直接針對在中國的西洋人(包括傳教士),卻波及中國人中的基督教徒等無辜人員的暴力運動。根據教會的統計,截至1900年8月,共有超過240名外國人、2萬多名中國基督徒,以及數量不詳的義和團拳民,他們的支持者,以及其他人在這場運動及之後的鎮壓中死亡。許多人把義和團事件及八國聯軍攻打北京這兩件事合在一起。共計被殺害的天主教主教五人,教士四十八人,教友一萬八千人,新教教士一百八十八人,教友五千人。因為涉及不少的天主教和新教人士被殺害,故稱「教難」。
義和拳的參與者被稱為「拳民」。義和拳本來是長期流行在山東、直隸(今河北)一帶的民間秘密會社。他們利用設立神壇、畫符請神等方法秘密聚眾,教授信眾修煉一種據稱可以令人刀槍不入的拳法,稱為「義和拳」。最初他們反抗清朝滿族的統治,以「反清復明」為口號,遭到鎮壓後,轉而支持清朝而極力排外,口號改為「扶清滅洋」(1898年由趙三多首次提出)。
排外和教案
教案頻發的根本原因在於,西洋傳教士根據列強強加給中國人民頭上的不平等條約而享有的治外法權,導致地主流氓惡霸等等紛紛加入教會以為庇護傘。
義和團傳單抄本,聲稱乾旱是因為教堂遮蔽天空,外國人俱是亂倫所生,並以藍眼睛為證;滅洋的方法除了練拳外,就是拆鐵路,拔電線桿。義和拳活動主要集中在中國華北的山東和河北。19世紀末,西方傳教士被准許在中國傳教和成立教會。在治外法權之下,不單教會的神職人員不受清政府管轄;一般中國流氓惡霸只要信教,亦同樣可得到教會的包庇。 地方上,基督教教會每每因為文化、風俗差異等等各種原因,與地方民眾發生衝突。部分教會的教民不時欺壓當地民眾,而地方政府卻往往因為懼於教會的治外法權,不欲與洋人作對而未能持公處理,造成不斷的「教案」。加上清末華北地方經濟破產,傳統社會綱紀解體;在轉變的時代,人心惶惶,各式秘密會社紛起。總之,教會、教眾和洋人、洋貨,成為了仇視的對象。
中國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被迫在1895年簽署馬關條約,顯示了之前的洋務運動失敗,再次引起歐洲列強的野心。1896年,有意瓜分中國的歐洲強國,對清政府提出無理要求,並要求准許修建鐵路和採礦。1897年11月,山東發生「曹州教案」,兩名德國傳教士能方濟(Franz Niez)及理加略(Richard Heule)被衝入教堂的村民打死(起因不明)。德國立即作出了反應,乘機出兵佔據了膠州灣和膠澳(今青島)。德皇更對其艦隊訓言,謂:「如中國阻撓我事,以老拳揮之」。接下來的一個月,俄軍進駐了遼陽南方的旅順,英國和法國之後分別派兵佔領威海和廣州灣(現在廣東湛江)。
外國的進佔,更激發起山東各地的排外情緒。1898年3月,拳民活動在山湯加劇。1899年,捐官出身的漢裔旗人毓賢出任山東巡撫,提出「民可用,團應撫,匪必剿」,對義和拳採用撫的辦法,將其招安納入民團。於是義和拳成了「義和團」,而口號亦由「反清復明」改成「扶清滅洋」。義和團四處燒教會、殺教士;抵制所有外國事物和之前失敗的「洋務運動」。在義和團的積極排外下,外國人被稱為「大毛子」,一律殺無赦。中國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稱為「二毛子」;其他通洋學、懂洋語、以至用洋貨者,被稱「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輕則被毆辱搶劫,重則可能有殺身之禍。時人記載:「若紙煙,若小眼鏡,甚至洋傘、洋襪,用者輒置極刑。曾有學士六人倉皇避亂,因身邊隨帶鉛筆一支,洋紙一張,途遇團匪搜出,亂刀並下,皆死非命。」(佚名:《天津一月記》,載《義和團》第2冊,第146頁)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柴萼《庚辛紀事》)[1]
庚子事變
義和團和八國聯軍的交戰場面1899年冬,山東肥城發生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卜克斯被殺案件,在西方各國連續抗議後,毓賢被清廷免職。新任巡撫袁世凱帶領北洋新軍在山東大力鎮壓義和團。毓賢離職後到北京覲見慈禧太后,向她提出招安義和團;之後獲得調任山西巡撫(他在後來的任期內先後親自下令誘殺和捕殺了超過150名傳教士和他們的家眷,參見中華書局1983年版《中國近代史》)。戊戌政變後完全控制朝廷的慈禧,對西方反對她廢黜光緒感到十分不滿。 1900年1月,慈禧不顧西方外交人員的抗議,發佈維護義和團的詔令。直隸總督裕祿於是由本來剿滅義和團,轉變成扶助義和團。除了向團民發放餉銀外,裕祿還邀請義和團的首領大師兄到天津開壇聚眾。於是山東的拳民湧入直隸。由天津至涿州、保定都有拳民起壇請神、燒教堂、殺洋人、並到處毀壞鐵路及電線桿等洋物。涿州知府更被三萬名拳民佔據。慈禧派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剛毅和順天府尹趙舒翹到涿州調查。結果剛毅回京後,向慈禧報告「拳民忠貞,神術可用」。朝中莊親王載勛、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亦主撫義和團,向洋人開戰。
1900年6月9日,慈禧調董福祥的武衛後軍進城,駐紮在天壇和先農壇附近。董軍中不少士兵參加了義和團。6月10日,端郡王載漪出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義和團拳民於同時開始大舉入京。最多時北京的拳民超過十萬。拳民在北京放火燒掉教堂和一切與西洋有關的事物,前門一帶約千家商舖因老德記西藥房大火而被燒成廢墟;拳民同時四處搶掠,集體屠殺教民。僅一次莊王府外被殺的教民就有幾百人。
6月13日,義和團進入內城,當天燒燬孝順衚衕亞斯立堂、雙旗竿(今外交部街西口外)倫敦會、八面槽(王府井)天主教東堂、燈市口公理會、東四五條西口的美國福音堂、交道口二條長老會、鼓樓西鴉兒衚衕長老會、西直門內天主教西堂、西四羊肉衚衕基督教堂、石駙馬橋安立甘會、宣武門內天主教南堂共11所教堂。有3200名天主教徒逃入(有42名法兵佔據)天主教北堂,2000多名基督教徒逃入東交民巷的使館區。
6月10日,駐天津的各國領使組織二千人的聯軍,由英國的海軍司令西摩爾(Edward Seymour)帶領,乘火車增援北京十一國公使館。因為鐵路被拳民破壞,西摩爾受阻於天津城外的楊村、廊坊一帶,與清兵及義和團展開戰鬥不利,退回城中,致使第一次試圖解除清兵和義和拳民對公使館的圍困失敗。該戰事被清政府及義和團認為是一次抗擊外敵的重大勝利,並被命名為「廊坊大捷」。
向十一國宣戰和八國聯軍
一個義和拳拳民
紫禁城內的八國聯軍
主條目:八國聯軍
6月11日,日本駐華使館書記杉山彬被剛調入京的清兵甘軍所殺。至6月15日,軍機處曾一度傳旨,令在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及山東巡撫袁世凱速入京,6月16日慈禧召開御前會議後,亦曾發出勒令解散拳民的上諭。不料到了翌日(6月17日)收到洋人出兵的同時還要求她歸政於光緒的情報。於是慈禧態度作出一百八十度轉變。6月20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K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代表各國前去總理衙門要求保護,途中被清兵伏擊(由於克林德曾經槍殺義和團眾,此次行為被認為是報復);釀成戰爭的導火索。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的名義,向英、美、法、德、義、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同時宣戰。義和團及朝廷軍隊圍攻各國在北京的使館。各國在準備以武力解救使館的同時,北京各使館築起防禦工事,由英國全權公使竇納樂( Claude Maxwell MacDonald)負責指揮,負嵎頑抗。
事件最終演變為國際軍事衝突,
八國聯軍進入紫禁城在美國的歷史記載裡,稱這次軍事解除公使館危機行動為中國解救遠征,中國則稱之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東南互保與辛丑條約
參看:辛丑條約
在清政府尚未向各國宣戰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鐵路大臣盛宣懷等即商議如何保存東南各省的穩定,避免列強有藉口入侵;同時密議盤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兩宮不測,當由李鴻章作總統支撐局面。清政府向十一國宣戰後,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即和外國達成地方上的協議,稱東南互保。他們稱皇室詔令是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亂命」,在東南各省違抗支持義和團的命令。
而清朝皇室逃往西安途中,就已命令各地官兵剿滅義和團。9月7日,清廷發佈上諭,稱「此案初起,義和團實為肇禍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剷除不可」。中外勢力的聯合導致了義和團運動的失敗。同時,清政府派慶親王奕劻及李鴻章為全權特使,與各國和談。
1900年10月,李鴻章抵達北京,向八個佔領國展開談判。當中俄國志在另約取得中國的東北;德、法、日、義皆有瓜分中國領土的想法;但英、美則以商業為重,希望保持在華的貿易利益,對俄國的擴張存有戒心,故此反對各國的領土要求。李鴻章從國際法上,提出義和團為叛逆,皇室之前的宣戰詔令是被挾持之下發出;不承認中國與十一國交戰;事件是外國派兵來華助剿叛亂。故此各國無割地的理據,而中國則只有賠償軍費的義務。最後達成的《辛丑條約》的正式名稱,亦只是一個中國與十一國之間的賠償協定(Settlement Protocol),而並非交戰國之間的正式和約(Peace Treaties)。至今,西方國家仍然以「拳民暴亂」(Boxer Rebellion),來稱呼整個義和團及八國聯軍事件。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簽署《辛丑條約》。中國雖然免於領土被瓜分,但需要向各國給予總計4.5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由關稅及鹽稅中扣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