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地球的春夏秋冬的成因?急!!

2007-04-18 2:28 am
我想問地球的春夏秋冬的成因,地球點樣自轉?(最好要圖片!!!)

回答 (3)

2007-04-18 2:34 am
✔ 最佳答案
現在世界上採用的曆法大都是陽曆,不過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便都用陰陽曆,也就是「陰曆」,「陰曆」的判定可說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在春秋時期,那時候的人已經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觀念了,進入戰國時代後,魏國人石申編製了一張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運行關係的星圖表,這是全世界第一張星圖表,從此中國的天文學走入一個新時代。

  為了能夠充分說明季節氣候的變化,當時的天文學家制定「十五日為一節,已生二十四時之變」,於是有了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在「淮南子」這本書裡,詳細的列出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次序: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榖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二十四節氣完全以春夏秋冬來劃分,明顯的指出氣候變化,雨水多寡和霜期的長短,在歷經了幾千年以後,仍然是深受農民重視的「農民曆」,也就是我們通稱的陰曆。

  陽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為計算單位,一共是三六五天五小時四八分四六秒,為了方便使用,故以三六五天做為一年,每隔四年就有一個閏二月,使原本二十八天的二月增加為二十九天。

  陰曆則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週期作為計算單位,大約是二十九天十二小時四四分四秒左右,因此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真正的陰曆一年只有三五四天而已,比陽曆少了十一天,為了使它能夠符合天氣冷熱變化的週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個月,稱為「閏月」,所以我國在古時候有「十三月」的名稱,後來又有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來設定閏月,現在科學的輔助下,閏月的設置可說是更精確了。

   有了「年」以後,古代的天文學家利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把一年分為四個階段,然後再把每個階段分成三小段,一小段大約十五天,於是全年有二十四小段,便產生了二十四節氣。

   為了方便記憶,古時候的人把二十四節氣編成一首歌謠:「春雨驚春清榖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日雨節日期定,主多不差一兩天。」
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四季的成因,地球距太陽遠近,對於氣候冷熱的關係甚微。四季的生成,主要係因赤道與黃道(在地球上所見太陽行經的路)為斜交。地球運轉時,其轉軸在空間的方向不變。冬季時,太陽光線斜射於地面,地面上每單位面積受熱少,加之日間又短,每日受日光的時間短,亦即受熱的時間短,再因地球外圍的大氣層,吸收一部分光熱,光線照射時,經過大氣層愈厚,吸收愈多,因此造成冬季寒冷。夏季則反是,太陽直射地面,晝又長,光線經過大氣層又薄,因此氣候熱。春秋雨季的情形,則居於冬夏之間,故氣候溫和。

春夏秋冬的產生是地球
繞著太陽公轉 而太陽光和熱直射到地球表面
每一個地區的角度不一樣 所產生的結果
以這個月來說, 太陽光和熱所照的到區域是偏向
以赤道為界線赤道以南的地區概括稱做南半球
隨著每天每月每年的地球公轉, 太陽照射地球的角度
會一直改變, 現在開始算起應該慢慢往北半球移動
所以目前來說 北半球大多是 冬天慢慢轉變到春天
而南半球是相反狀況 是夏天慢慢轉變到秋天
因為太陽直射地球表面各區域角度的不同而光和熱能
會因照射角度不同而各區域有所不同
也就是說即使是同為北半球, 緯度越高的地區
能街受到的太陽光和熱 會比緯度低的地區來的少
這也是溫度氣候 白天和晚上長短不一樣的原因

冬至顧名思義就是冬天到了
地球科學上的意思是每年的這一天是太陽照射北半球時間最短的一天
也就是太陽照在南半球的大部份區域
所以對北半球來說日照時間最短
所以和農歷沒直接關係
過了這天後 地球公轉太陽的角度會慢慢往北半球移動
氣候和日照時間也會越來越多 這就是春夏秋冬的原理
 每年9至11月間,在地面上看見太陽蹤跡所呈現的位置大致在赤道上空,逐日向南半球變動著。對北半球而言 ,這段時間是「秋季」,南半球則是「春季」。
2007-04-20 3:12 am
你最叻...抄~~~
2007-04-18 9:16 pm
季節更迭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自轉軸與其公轉軌道平面不垂直,偏離的角度是23度26分(黃赤交角)。在不同的季節,南北半球所受到的太陽光照不相等,日照更多的半球是夏季,另一半是冬季。春季和秋季則為過渡季節,當太陽直射點接近赤道時,兩半球的日照情況相當,但是季節發展的趨勢卻還是相反——當南半球經歷秋季時,北半球是春季。

天文季節劃分發嚴格按照地球公轉位置來決定,而實際的季節不同地區因氣候而異。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33: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17000051KK0295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