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舞

2007-04-18 2:05 am
我係1個小六生黎,
我要係5月31日前,
交一份關於中國民族舞
的專題報告。
E份專題報告係介紹中國舞蹈的歷史。
請各位幫我找下D關於中國舞的資料。
由於係程分的唔該找的資料詳盡的。

回答 (2)

2007-04-18 2:12 am
✔ 最佳答案
一、何謂民族舞:
舞蹈起源於太古,世界上任何國家民族,在人類無語言、文字之前便已產生在日常生活中。所以「舞蹈」是全人類最悠久的歷史與文化的藝術活動。
 世界各族也因地理環境風俗各異,自然形成不同型式的舞蹈,這舞蹈可充分表現一個民族的文化氣質與獨特風格。這種舞蹈我們便可稱之為「民族舞蹈」。像西方有少數民族舞蹈及大眾娛樂性的土風舞以外,還有芭蕾舞蹈。東方則有印度舞、阿拉伯舞、泰國舞....等。各種不同且多采多姿的民族舞蹈。



二、起源:
  舞蹈起源既在人類無語言、文字的太古時期便已產生且融入生活當中。所以中國民族舞的起源大多是太古先民模仿宇宙聲音動作的舞蹈。例如:相傳伏羲氏教民漁獵而作「網罟之歌」、神農氏做「豐年之詠」、皇帝之孫顓頊高陽氏作「承雲樂」而舞....等。雖是神話傳說,但也說明其起源是如何得早及與人類現實生活的相近。



三、演變:
  太古時期以舞蹈方式演示祖先創業之英勇與自然奮鬥...等生活進化之過程。至堯舜之事,始制禮作樂而大盛於周代。春秋戰國之世,除以前的古典舞蹈外,各國均有自行創作新興享樂之舞蹈。至漢魏六朝之時,則是本土南北方舞蹈的結合;也是中國與邊疆民族舞蹈的綜合。此時,舞蹈有分樂舞與雜舞之別。雅舞乃承周代的祭祀舞蹈精神,雜舞實為今日稱的藝術舞蹈;似與大眾娛樂有關。隋唐時代則是中國舞蹈的黃金時代,亦是亞洲舞蹈的主流。唐玄宗設置「梨園」對於音樂舞蹈人才的培養訓練與研究,對後世舞蹈史上留下極為珍貴的資料。宋、元時期則與詞、曲合併演出戲劇性的生動故事來。明、清時,雅舞方面已不如歷代之盛;清時,民間舞蹈及地方歌舞戲曲很盛。民國以來則如清之舞蹈傳承,並對其台灣舞蹈及原住民舞蹈研究發展及推廣。


http://www.nmes.tyc.edu.tw/chdance.htm



~~~~~~~~~~~~~~~~~~~~~~~~~~~~~~~~~


民族舞蹈是指具有特定民族特徵的藝術舞蹈,是每一個民族歷經

數百年甚至千年才創造出來的。配合舞蹈動作、音樂、服飾和道具等,使民族舞蹈的風格與技巧完美的表達出來。中國地大物博,種族繁多,因此民族舞蹈既豐富又多采多姿,並因民族與地域的不同,呈現出各自的色彩。

中國的民族舞蹈由來已久,漢代時,因張騫通使西域,使西域各地的舞蹈和雜技紛紛傳入中土,造成各民族間舞蹈上的一次大交流;宋代以後,戲曲當道,舞蹈漸趨沒落,並成為戲曲的一部份;明、清以迄現在,除了部分用於祭典外,就只剩民間節慶遊藝所跳的舞蹈、邊疆歌舞,或近代人所編的欣賞舞了。

http://www.hgjh.hlc.edu.tw/comp2002/000dance/new_page_10.htm


~~~~~~~~~~~~~~~~~~~~~~~~~~~~~~~

中國由多個民族組成,而每個民族皆有其獨特的服飾。
要認識一個民族,認識其民族服裝為一個辦法;
而要認識民族服裝,認識其民族舞蹈則為一好辦法。
以下便讓我們介紹一下我們曾跳過的中國舞及其舞蹈所穿的民族服裝,
順到讓大家認識一下中國民族的風貌。

蒙古族

新彊

維吾爾族

西藏藏族

彝族

普米族

傣族

漢族

滿族


蒙古族(Mongo)



蒙古族是位於內蒙古的少數民族。蒙古族遊牧於中國北部廣闊的大地上,形成了獨具魅力的草原文化,其服飾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一年四季都穿水袍,俗稱「蒙古袍」。女性的蒙古袍比較緊身,以顯示女子身材的曲條和健美。

佩戴首飾和戴帽是蒙古族人的普遍習慣。腰帶則是蒙古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扎腰帶既能防風抗寒,騎馬時又能保持身體穩定,而且還是一種漂亮裝飾。

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布靴柔軟輕便,皮靴防水抗寒。



維吾爾族(Uygur)



維吾爾族世代繁衍在中國的西北部新疆。由於氣候和傳統,
新疆各民族的男子幾乎四季都戴帽子,女子愛披頭巾。
與漢文化傳統不同,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重視歌舞,視歌舞為正業、本業,無論男女都必須從小學習。

維吾爾族男子愛戴繡花小帽和皮帽;因為帽子各有特色,新疆居民根據帽子就可辨別對方的民族和居住地區。穿靴子也是新疆各少數民族一大特點。靴子一般是黑色長筒皮靴,男靴後跟較低,女靴均為高跟,北疆牧民冬天愛穿特別暖和的氈筒(氈靴);若遇下雨下雪或出門走訪親友時,維吾爾群眾又愛在靴子外面再穿一隻黑色膠套鞋,走路時防雨,進門做客就脫下套鞋,以免踩髒主人家的地毯或鋪氈。

維吾爾族男子愛穿圓領開襟長祫(衣半),,下穿長褲,束腰帶。冬天愛穿大皮氅,繫一條白布腰帶,隨身攜帶的小刀拴在腰帶上,細小物品揣在胸前或裹在腰帶裡,這是西域的古老裝束。

耳環、項練、手鐲和戒指,為新疆少數民族婦女四種不可缺少的裝飾物,幾乎人人都有,而且平時有平時戴的,節慶又有節慶時戴的。此外,頭上有頭花、髮梳、髮夾、髮針,領口有領花,胸前有胸針、胸花等,視季節、髮式、衣著式樣的不同而靈活佩戴。為了便於戴耳環,維吾爾族的姑娘七、八歲就要穿耳洞,梳小辮。

維吾爾族男女外出時,尤其在節日、歌舞時必須戴花小帽。這種小帽俗稱「朵帕」,不僅是裝飾品,還是貴重物品。


西藏藏族(Tibetan)


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除了一部分分布在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省外,大約46%左右居住在西藏。
藏族女子有典型的頭飾,青年女子多將辮子中央彩帶盤在頭上,成一彩辮頭箍,俏麗活潑。在藏族,女子平時穿斜領衫,腰間繫腰帶,其衣衫的主體多用單一的色調,在其袖口及領邊則以多種顏色拼接裝飾,頗具特色。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褥衣,腰前系一有彩色花紋的圍裙。

藏族同袍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至三十百米,長約一至二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表敬意。


 
「西藏曬佛節」又稱「西藏展佛節」俗稱曬大佛。浴佛的起源,是因傳說中的佛陀降生時,九龍吐水洗浴全身,因此後世僧徒萬眾齊集,瞻仰佛容,聽經受法。
藏人認為一睹佛容可以累積無上功德,所以西藏各大寺院會在各種節日及慶典舉行曬佛活動。

西藏許多佛寺都藏有巨幅堆繡佛像,有的長達四、五十米。這些巨幅布畫和錦緞織繡佛像的做工精緻、色澤鮮艷,藝術價值很高,有的還是國家的國寶。

為了讓善男信女者觀瞻,朝拜佛像,有的寺院還修築巨大的曬佛臺。無數信徒,整裝敬禮,觀瞻佛容,場面宏偉壯觀。




彝族(Yi)

彝族是世居四川最大的少數民族。1990年人口達170萬以上,其中90%左右生活在四川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
彝族是個聰明、智慧的民族,他們用靈巧的雙手裝扮自己,加上彝族的支系眾多,各地的服飾均各具特色。因而,在中華民族裡,彝族的服飾最多姿多采。

川滇大小涼山的彝族,男子穿大襟右衽、窄袖上衣,下 著長褲,女子上著大襟右衽衣,下著百褶裙。雲南、貴州、廣西等地的彝族,男子穿對襟上衣,著長褲,女子穿大襟上衣,著長褲。

彝族人具有尚黑、敬火、尚武的傳統文化心態,在其服飾中也有反映,彝族人以黑為美,以黑為貴。

雲南25 個少數民族,彝族是其中之一個。這些少數
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正月、景頗族有「目腦縱歌」;三月、白族有「三月街」;四月、傣族有「潑水節」;六月、彝族有「火把節」;還有那些「踩花山」、「插花節」、「盍什節」等等,真是數也數不完。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是涼山彝族的盛大節日火把節。在火把節期間,人們舉火把四遊之後,又集中在一起點燃篝火,圍坐喝酒、唱歌、跳舞,一直嬉鬧到天亮。青年男女則以火把「接火」,點燃愛情火花,撥動月琴,起舞對歌,彼此有情便成雙成對離開,找幽靜地方談情說愛。翌晨,青年們紛紛回家,老人則把火把灰渣掃攏,送往僻遠的荒野。有些地方到第三天將火把集中到十字路口上焚燒,表示火把節慶祝活動的結束。我們學校舞蹈組便曾以彝族火把節為題材出過舞蹈的。

http://www.mst.edu.hk/~mst-danc/cloth_1.html
2016-05-06 12:32 am
這位大大你好

我本身也有急需用錢 找銀行真的太慢了

我知道 中壢仁寶當舖 有在幫人代辦二胎

估價速度快 放款速度快 息低保密

你可以去詢問看看

我之前有在那裡借過 服務態度好 辦事效率好

真的是短期週轉的好幫手

放心啦!仁寶當舖是政府立案合法當舖

網路上的風評也非常好

在 中壢YKK對面 03-4520077


收錄日期: 2021-04-25 20:39: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17000051KK027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