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下列問題!!20點~~快快快!

2007-04-18 1:48 am
Au 楊修的生平!(俾D he 在人生中的趣 thing)

回答 (5)

2007-04-18 2:04 am
✔ 最佳答案
歐陽修生平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四歲喪父,家境貧寒,母親以荻杆畫地教他識字。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中進士,先後在中央和地方任職,歷任知制誥、翰林學士、參知政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但多次被貶,又多次起用。神宗熙寧四年(1071),以太子少師的身分辭職,歸於穎州(今安徽阜陽)。次年卒,諡文忠。
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他繼承了中唐古文運動的傳統,並吸收了北宋初期詩文革新的成果,把詩文革新運動推向了高潮。他一方面強調道對文的決定作用,又不輕視文,把文章與“百事”聯繫,反映現實。這種理論散見於《答吳充秀才書》、《送徐吳党南歸序》、《與張秀才第二書》等中。他還用自己詩、賦、文各方面的藝術創作,爲詩文革新提供了良好的範例。蘇軾評論他的作品說:“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李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宋史·歐陽修傳》)
歐陽修一生寫了500餘篇散文,成果斐然。他的政論文充分發揮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國計民生的優秀成分,爲政治鬥爭服務,如《與高司諫書》、《朋黨論》、《五代史伶官傳序》等。他狀物寫景及敍事的散文搖曳生姿,從容委婉。《釋秘演詩集序》、《醉翁亭記》、《瀧岡阡表》等是這方面的佳作。歐陽修的賦也極具特色。他的《秋聲賦》,採取散文句法,把秋夜寫得生動可感,且變唐以來賦的“律體”爲“散體”,在賦的發展上,有重要意義。歐陽修又是個博通古今的大學者。他與宋祁(998~1O63)一起重編《唐書》,還自著《五代史》,後人稱之《新唐書》和《新五代史》。歐陽修繼承韓愈“文從字順”的傳統,但避免了韓愈尚奇好異的作風,散文內容充實,迂徐流暢;敍事簡括有法,議論紆徐有致;章法曲折變化而又嚴密,語句輕快圓融而不滯澀。這種平實的散文風格在當時起了示範作用。
歐陽修的詩成就不若散文,但也不同凡響。在流傳下來的800多首詩中,多數是官場應酬、親友贈答之類。但一些作品反映了人民痛苦生活,揭露了社會黑暗,如《食糟民》、《邊戶》等。此外,如《明妃曲和王介甫》、《再和明妃曲》,斥責統治者的昏庸誤國,對婦女的不幸表示同情。他還有一些詩,以清麗俊美之筆,或詠物寫景,或述懷言志,如《畫眉鳥》、《戲答元珍》、《晚泊岳陽》等,都給人平實親切之感。歐陽修的詩也是學習韓愈的,也寫過一些奇崛險怪的詩,如《淩溪大石》等。但他主要學習韓愈詩歌散文化、議論化的特點,以清新自然、平易流暢糾險澀雕琢之弊,對掃除西昆派的浮豔文風,有良好作用。不過,一些詩散文化、議論化傾向較明顯,意境略差。
歐陽修也是北宋著名詞家之一。歐詞收在《六一詞》和《醉翁琴趣外編》中的有200多首,大部分描寫愛情。與他在散文和詩中表現出莊重的儒者面目不同,他的詞情意纏綿,風流深婉,如[踏莎行]上闕最後兩句“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纏綿清麗,真摯動人。歐詞中還有直抒個人抱負的作品,多作於後期。他題詠穎州西湖的10首[采桑子],表現了襟懷豪逸的灑脫情懷和自我寬慰的情緒。[聖無憂]“世路風波險”等也不全是悲觀的呻吟。歐陽修的一些詞,向清疏峻潔的方向發展,一洗晚唐、五代的綺靡習氣和富貴氛圍。這說明作者已開始突破詞的傳統題材和表現手法,與詩文革新運動遙相呼應,對蘇軾豪放派詞人和秦觀等婉約派詞家均有一定影響。馮煦說他“疏雋開子瞻,深婉開少遊”(《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概括了歐陽修在宋詞發展中的地位。
歐陽修在詩歌理論上也頗有成就。他在《梅聖俞詩集序》中提出了“詩窮而後工”的論點,揭示了生活和創作的密切關係,在文藝理論上有較普遍的意義。他的《六一詩話》,以隨筆漫談的形式論詩,開詩話、詞話之先河。
歐陽修的著述,今存《歐陽文忠公全集》、《歐陽文忠公集》。

========================================

楊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袁術外甥,太尉楊彪之子,出身高門士族。

生平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參看楊寶及楊震。

為人絕頂聰明,真所謂「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任當時丞相曹操的主薄。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內外事,皆稱意。自魏太子以下,並爭與交好」。但恃才傲物,為曹操所忌。

小說雜記中多見楊修與曹操鬥智之事,《世說新語》關於楊修記載有四則,皆收於〈捷悟篇〉。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天,曹操從漢中退兵至斜谷,曹操見碗中有雞肋,隨口曰:「雞肋!」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將軍夏候惇及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楊修由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個暗語推測曹操有意撤兵。曹操怕軍心渙散,以楊修擾亂軍心定罪,在盛怒之下將楊修軍法處斬,後卻厚葬之,慰籍其親屬。但事後曹操果然如楊修所言退兵。一說曹操是因為楊修看穿自己的心而忌才所以殺之,另一說法是當時楊修擁護曹植為繼承人,而曹操想以嫡子曹丕為承繼。曹操擔心兒子們將來會內閧遂將曹植身邊的謀士借機殺害。

曹操因「雞肋事件」殺楊修後,寫信給當時任太尉的父親楊彪:「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便令刑之。」楊修被殺,老父楊彪萬分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金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參看
楊寶
楊震
楊秉
楊賜
楊彪
楊修
楊有
楊修是一個與人物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5%8A%E4%BF%AE"
頁面分類(5): 175年出生 | 219年逝世 | 人物小作品 | 漢朝政治人物 | 三國政治人物

我唔知你想要歐陽修ge生平or楊修ge生平,so兩人ge生平都比你

2007-04-17 18:06:53 補充: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參看楊寶及楊震。為人絕頂聰明,真所謂“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任當時丞相曹操的主薄。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內外事,皆稱意。自魏太子以下,並爭與交好”。但恃才傲物,為曹操所忌。

2007-04-17 18:07:23 補充:
小說雜記中多見楊修與曹操鬥智之事,《世說新語》關於楊修記載有四則,皆收於〈捷悟篇〉。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天,曹操從漢中退兵至斜谷,曹操見碗中有雞肋,隨口曰:“雞肋!”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將軍夏候惇及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楊修由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個暗語推測曹操有意撤兵。曹操怕軍心渙散,以楊修擾亂軍心定罪,在盛怒之下將楊修軍法處斬,後卻厚葬之,慰籍其親屬。但事後曹操果然如楊修所言退兵。一說曹操是因為楊修看穿自己的心而忌才所以殺之,另一說法是當時楊修擁護曹植為繼承人,而曹操想以嫡子曹丕為承繼。曹操擔心兒子們將來會內閧遂將曹植身邊的謀士借機殺害。

2007-04-17 18:08:04 補充:
曹操因“雞肋事件”殺楊修後,寫信給當時任太尉的父親楊彪:「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便令刑之。」楊修被殺,老父楊彪萬分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金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楊修之死: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在陽平關一帶展開激戰。雙方相持一個多月,曹操心煩意亂,恰好值日軍吏前來請示晚間口令,曹操信口說:「雞肋」。主簿楊修聽到後,便收拾行裝準備回去。「你怎麼知道大王要撤軍?」其他僚屬見了非常吃驚地問。

2007-04-17 18:08:39 補充:
「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大王將它比為漢中,自然是準備撤軍了。」楊修解釋說。楊修道出了曹操的心事,也就是泄露了軍機,這成為他後來被殺的原因之一。附加:這 是 三 國 時 代 曹 操 【 音 醋 】 當 權 時 發 生 的 故 事 ...... 曹 操 有 一 位 下 屬 , 名 叫 楊 修 。 楊 修 是 一 位 很 有 才 智 的 人 , 但 是 有 一 個 弱 點 , 就 是 太 愛 炫 耀 自 己 的 才 華 , 以 致 引 來 日 後 之 殺 身 之 禍 。

2007-04-17 18:11:02 補充:
闊門事件:曹操曾經叫人建造花園,他看了後不給評語,只在花園的門上寫一「活」字,楊修看了,即明其意,竟不問曹操,擅自命人把門修窄。...
2007-04-18 3:05 am
eva,

Au 楊修的趣 thing can go goole seach

2007-04-17 19:06:11 補充:
is google
2007-04-18 1:56 am
歐陽修
你自己上google網search啦
2007-04-18 1:56 am
楊修的生平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參看楊寶及楊震。

為人絕頂聰明,真所謂「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任當時丞相曹操的主薄。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內外事,皆稱意。自魏太子以下,並爭與交好」。但恃才傲物,為曹操所忌。

小說雜記中多見楊修與曹操鬥智之事,《世說新語》關於楊修記載有四則,皆收於〈捷悟篇〉。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天,曹操從漢中退兵至斜谷,曹操見碗中有雞肋,隨口曰:「雞肋!」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將軍夏候惇及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楊修由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這個暗語推測曹操有意撤兵。曹操怕軍心渙散,以楊修擾亂軍心定罪,在盛怒之下將楊修軍法處斬,後卻厚葬之,慰籍其親屬。但事後曹操果然如楊修所言退兵。一說曹操是因為楊修看穿自己的心而忌才所以殺之,另一說法是當時楊修擁護曹植為繼承人,而曹操想以嫡子曹丕為承繼。曹操擔心兒子們將來會內閧遂將曹植身邊的謀士借機殺害。

曹操因「雞肋事件」殺楊修後,寫信給當時任太尉的父親楊彪:「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便令刑之。」楊修被殺,老父楊彪萬分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金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2007-04-17 18:04:17 補充:
關於楊修的生平,《三國志》中並無詳細的記載,只是在王桀等人的傳略中帶到一筆。《三國演義》說到楊修之死,歸結為他的過分聰明,所謂「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李卓吾評點《三國演義》時說:「凡有聰明而露者,皆足以殺自身也。」倒是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攝製者只用了軍校的一句話點出了事情的本質:楊主簿早就說漢中之仗不能打。於是乎,楊修之死依然與「退兵」有關:「退兵」就意味著實踐證明楊修的意見是正確的,楊修對於「雞肋」的理解──食之無肉,棄之有味──在曹操看來,就無疑是對他的恥笑。可見曹操殺楊修與袁紹殺田豐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2007-04-17 18:04:35 補充:
《古文苑》中載有曹操給楊修之父楊彪的一封信,說到他殺楊修的原因,最主要的倒是楊修議論大事常與曹操不一心。不一心者,意見相左也。到底是些什麼意見,實踐證明這些意見是對是錯,雖不得其詳,但以楊修論事,每每都能一語中的入木三分看,他不會錯到哪裡去,而且,既然實踐證明別人反對自己是錯誤的曹操可以寬宥,那麼,曹操終於不能容忍楊修,十有八九倒是因為楊修是正確的了。 要團結反對自己而被實踐證明反對錯了的人,自然也需要有點雅量,要容忍反對自己而被實踐證明反對對了的人,卻更來得艱難。沒有容人之量的袁紹過不了這一關,能夠網羅人才的曹操也過不了這一關。郭嘉稱善曹操度量的那些話,也要打點折扣的。

2007-04-17 18:07:09 補充:
楊修之死 ... 楊修知道曹操心中所想,便恃著聰明去揭發曹操。 (林昆譽) ... 曹植雖然成功出外,但曹操知是楊修所教,非常憤怒。 (王萬輝) ... 其後,曹丕收買曹植的左右,偷那些「答教」來通知曹操。 曹操見了,已有殺楊修之心。 http//home.stlouis.edu.hk/~artlai/chinese05.htm

2007-04-17 18:07:31 補充:
朝陽博物館 - 楊修之死 ... 楊修之死 - 醋罈子. 對世人的忠告. 回朝陽博物館主頁. 時間、地點、人物 ... 把醋罈子逐一打破 , 讓醋流走的方法 。 於是他便把醋罈子打得粉碎 , 醋也流滿一地 。 這時驚動了醋廠的主管 , 而楊修也和人家大打出手 , 最後還把事鬧到曹操那裏 http://home4u.hongkong.com/arts/graphics/nonpong/museumys.html

2007-04-17 18:07:49 補充:
瑯環福地--三國演義 第六十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羅貫中 - 三國演義 - 第六十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 問其姓名,乃太尉楊彪之子楊修,字德祖,現為丞相門下掌庫主簿。 此人博學能言,智識過人。 ... 楊修頻以目視松。 操謂松曰:"吾視天下鼠輩猶草芥耳。 ...www.ultradna.net/Novel/Oldnovel/sanguo/060.htm

2007-04-17 18:08:13 補充:
漢文書屋 ... 聰明的楊修. 三國時候,有一個很聰明的人,叫做楊修。 《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便有一段他的故事。 ... 在葬禮中,楊修對着死者說:「丞相不是在夢中,你才是在夢中啊!」曹操聽了,知道楊修猜中了自己的心事,很不高興,後來便找一個藉口把楊修殺了。 ...www.chinalane.org/life017/bookstore/name/00001656.html

2007-04-17 18:10:02 補充:
xxxx希望幫都你xxxxxx
2007-04-18 1:55 am
楊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袁術外甥,太尉楊彪之子,出身高門士族。


生平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參看楊寶及楊震。

為人絕頂聰明,真所謂「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任當時丞相曹操的主薄。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內外事,皆稱意。自魏太子以下,並爭與交好」。但恃才傲物,為曹操所忌。

小說雜記中多見楊修與曹操鬥智之事,《世說新語》關於楊修記載有四則,皆收於〈捷悟篇〉。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天,曹操從漢中退兵至斜谷,曹操見碗中有雞肋,隨口曰:「雞肋!」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將軍夏候惇及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楊修由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這個暗語推測曹操有意撤兵。曹操怕軍心渙散,以楊修擾亂軍心定罪,在盛怒之下將楊修軍法處斬,後卻厚葬之,慰籍其親屬。但事後曹操果然如楊修所言退兵。一說曹操是因為楊修看穿自己的心而忌才所以殺之,另一說法是當時楊修擁護曹植為繼承人,而曹操想以嫡子曹丕為承繼。曹操擔心兒子們將來會內閧遂將曹植身邊的謀士借機殺害。

曹操因「雞肋事件」殺楊修後,寫信給當時任太尉的父親楊彪:「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便令刑之。」楊修被殺,老父楊彪萬分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金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收錄日期: 2021-04-23 16:54: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17000051KK0264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