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社會是怎樣 ???//為何非洲常發生饑荒?????//非洲有幾多個國家??

2007-04-17 8:27 pm
哪個國家的人(或軍隊)發現非洲呢?在哪年發現非洲呢? 非洲大象瀕臨絕種的資料????

回答 (3)

2007-04-17 8:33 pm
✔ 最佳答案
非洲經濟落後,是世界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大陸。農業是非洲經濟的支柱,工業基礎薄弱,管理和技術落後。交通運輸也處於落後狀態。

非洲是人類發源地之一,曾有不少輝煌的古代文明。近代開始,非洲國家一個個被歐洲殖民者征服;大多數國家都是1960年之後獨立的。

非洲大部分民族處於部族狀態,部族數量極多,部分矛盾根源很深,時常引起戰爭

非洲的植物達40000種以上,有不少是稀有或特有的。非洲的森林面積佔總面積的21%,紅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木、烏木、樟木、栲木、胡桃木、黃漆木、栓枝櫟等貴重木材應有盡有,而且儲量豐富。非洲草原遼闊,佔總面積的27%,畜牧潛力巨大。非洲的漁業資源也是十分豐富的。有許多地區已被開闢爲動物保衛區。

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 AFRICA,赤道橫穿大陸。面積約3020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是世界第二大洲。總人口約為八億。
非洲現有53個獨立國。 西撒哈拉地位未定。留尼汪爲法國的「海外省」。聖海倫娜爲英國「直屬殖民地」。
非洲是熱帶大陸,氣候高溫、少雨、乾燥。但少數地區,如地中海沿岸、高原地區等,氣候涼爽,甚至四季如春。
2007-04-17 8:35 pm
今天非洲的一切困難,莫大過糧食的短缺。今年8月18日在博茨瓦納召開的南共體首腦會議分析,目前南部非洲14個國家中有970萬人缺糧。有資料顯示,非洲50多個國家中,有40多個國家糧食不足。撒哈拉沙漠以南的40多個國家中,有近30個國家人均食品供應量低於最低需要量。目前全球因飢餓而死亡的人口中,非洲佔了大約四分之三。

  非洲嚴重的飢荒,並沒有遏制人口的增長。目前,非洲正處在前所未有的爆炸式的人口膨脹期。上世紀末非洲人口為7.8億,近幾年以每年近千分之三十的速度增長,到今年已經近9億人。據國際有關人口學者推斷,到2016年,非洲人口將達到13.5億人。糧食供給狀況沒有改善,而人口迅速增加,使已經很嚴重的飢荒又雪上加霜。

  與糧食短缺、人口膨脹共生的是生態環境的惡化。非洲大部分地區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是一塊炎熱、干旱的大陸。難怪非洲的全稱"阿非利加洲",在希臘語中是"陽光灼熱"的意思。非洲總面積3020萬平方公裡,四成為沙漠。其中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就有900多萬平方公裡,佔了非洲總面積的百分之三十,幾乎相當於中國的陸地面積。沙漠周邊十分珍貴的可耕地,上邊驕陽似火,下邊大地干裂,經常顆粒無收。近些年,由於缺糧,不得不盡量墾荒,這又大量破壞了植被,進一步加速了沙漠化。毛裡塔尼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上個世紀60年代,這個國家沙漠和半沙漠面積佔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到今天,沙漠和半沙漠已經佔了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九十八。目前除首都外,全國其他地方水資源嚴重匱乏。有的西方人士就此悲觀地提出若干年后這個國家能否存在的問題。現在,非洲急速的人口增長需要更多的糧食,而生產更多的糧食則以更大地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可以說,非洲進入了一個人口、糧食、環境的惡性循環。六月份,香港《新報》上有這樣一段話,"擁有數億人口的非洲,正在一場史罕其匹的大飢饉之中作著絕望的掙扎,如果不及時採取未雨綢繆的措施,就會產生非常悲慘的后果。"

  非洲的困境的背后

  非洲過去的幾百年,飽受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和掠奪,經濟基礎十分脆弱。

  現在又受到人口、糧食、環境諸多問題的困擾。然而,這些問題的背后是什麼?

  首先是人口、婚姻政策和生育觀念方面出了問題。非洲連續多年戰亂,許多國家忙於應接不暇的戰爭,根本談不上制定人口政策,婚姻生育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 。從政治方面看,國家與國家,部落與部落之間,戰爭不斷,領袖人物期望人口有大的發展,期望有更多的兵源。如此看,怎麼能實行計劃生育呢。從經濟方面看,在相當低的勞動生產率情況下,隻能靠密集勞動才能追逐到盡可能多一些的糧食產量。同時,兒童從事農業勞動的產出量要大於他們的食物消費量,因此多娶妻子,多生孩子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同時,由於前一時期非洲人口迅猛增長,人口平均年齡非常低,因此不斷有大量的人群進入婚育階段,這勢必造成今后一定時期非洲仍將處於人口增長的高峰。今年7月28日,俄羅斯《晨報》有一篇題為《不幸的父親》的文章,說的是埃塞俄比亞的一個男子,娶了11個妻子,現有77個子女,另有23個夭折,不然他將有100個孩子。這個令人難以想象的例子就足以說明問題。

  其次是為了生存而對綠色植被的掠奪,對生態的破壞。非洲大多數國家以木材為主要生活燃料。據《南非華人報》介紹,非洲相當一部分國家的能源,百分之八十以上來自木材。人口過快增長要求能源大量增加,進一步加速了對森林的砍伐,城市的周邊尤為嚴重。非洲一些國家,比如科特迪瓦,實行土地國有化,而國家無暇顧及對土地及其附著物的保護、開發和管理。這樣,對土地上生長的薪柴,任何人都不能聲稱是自己所有,也就人人可以利用了。以森林為主的綠色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加快了水土的流失和土壤的沙化,改變了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水文狀況。上個世紀非洲經歷了三次大旱災,一次為世紀初,歷經九年。另一次是世紀中,又歷經了九年。再一次是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歷經二十年。現在,非洲又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大旱。這與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息息相關。

  再次是教育和科技的嚴重落后,制約著非洲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長使本來就顯得不足的教育設施更難以滿足需求。數據顯示,整個非洲有百分之三十八的女孩和百分之二十的男孩無法進入小學。剔除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南非、埃及、利比亞等國,其他國家兒童不能入學的比例會更高。同時,非洲人才嚴重流失。據有的國際機構統計,目前非洲國家每年有兩萬多名高素質人才離開本國,前往歐美等發達國家謀職。非洲本來就奇缺的人才大量外流,進一步削弱了非洲經濟發展的動力。這次非洲行,在比較發達的埃及,看到玉米生長高矮不齊,結棒部位上下錯落,這說明玉米種子的雜化。當我問翻譯,這裡糧食作物的育種狀況時,這位畢業於埃及開羅大學的大學生竟連遺傳育種的概念都不很清楚。可見,非洲農業科技水平是很低的。

糧食問題,決不僅僅限於非洲,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糧食問題,也決不僅僅限於今天,是一個歷史性的課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世界上起碼有幾個不可逆轉。一個是人口增長的趨勢在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內不可逆轉﹔二是在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等因素作用下,耕地減少的趨勢不可逆轉﹔三是由於人類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而對糧食的直接或間接需求量,特別是對由糧食轉化而來的肉蛋奶的需求量增長的趨勢不可逆轉。因此可以說,糧食問題是人類一天比一天頭痛的大問題。中國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對糧食問題更要警鐘長鳴,決不可掉以輕心。由此,思索了數個問題。

  一是堅定不移地將保護耕地作為基本國策。土地是稀缺資源,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又是不可再生資源。我國的確地大物博,但是在960萬平方公裡幅員面積中,除了高山、湖泊、沙漠,以及城市和農村的非農用地等,僅僅有大約18億畝耕地,人均1.3畝左右,為世界人均佔有耕地的三分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由於中央一系列農村政策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相繼登上了7000億、8000億和9000億幾個台階,滿足了中國人溫飽的需要。我們經常自豪地說,中國用世界百分之九的耕地,解決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人口的吃飯問題。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恰恰這百分之九與百分之二十一,是我們的憂患。由於經濟高速發展對土地的佔用,近年來全國耕地面積以每年1000萬畝左右的速度在減少,如果今天放鬆耕地的保護,我們會遭到后代子孫的唾罵。

  二是再接再厲做好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工作。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經濟發展的總量和人均量,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有計劃生育工作很大的貢獻。但從現實看,人口多,底子薄仍然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人口多,平均人口密度大,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問題。現在,理論界有些學者擔心老齡化社會提前到來,而出現"未富先老"的問題,擔心過低的生育率,造成人口危機問題。但是我們要看到,在未來二十年內,我國的人口仍然會處於增長期,糧食問題、居住問題、就業問題等等,仍然是長期棘手的問題。因此,計劃生育工作,特別是難於管理的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決不可以懈怠和放鬆。

  三是城市化進程要與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同步,不能以農業的粗放經營,不能以犧牲糧食生產為代價。我國的"十五"計劃曾提出,五年內城市化率要提高百分之五到八,也就是說,過去的五年有6500萬到9000萬農村人口成為了城鎮居民。正在制訂的"十一五"計劃中,城市化率的指標或許大致如此,或許稍高些。減少農村人口,當然包括農村勞動力。如果沒有留在農村的勞動力的生產率的提高,沒有他們耕作經營規模的擴大,勢必造成糧食產量的降低。因此,提高農村勞動生產率的各項措施,比如農業機械化、電氣化、以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都要與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城市化同步。

  四是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和農業科技事業。小平同志有一個英明論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點,在近些年糧食生產上表現得非常突出。僅玉米良種繁育技術的應用,就可以使單位面積產量實現翻番。可以說,目前我國農業科技水平並不低,作物栽培、遺傳育種、培肥地力、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等等領域都有可觀成果。但是農業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率並不高。原因是普及農業科技需要以高素質的農民為載體。而農村教育,特別是農村職業教育非常不夠。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所必須的要素,在我們這樣人多地少、高產農田更少的國家,隻有靠農業科技的發展,才能不斷解決人們對糧食日益增長的需求。

非洲目前有53個國家。此外,還包括英屬印度洋領域、法屬南部領地以及西撒哈拉、留尼汪、聖赫勒拿、加那利群島、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等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將非洲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個地區。非洲北部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非洲東部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利亞、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塞席爾。非洲西部通常包括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甘比亞、馬利、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尼日利亞。非洲中部通常包括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非洲南部 通常包括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奈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
2007-04-17 8:32 pm
非洲發生饑荒的主要原因是人民知識太低,不會用高科技去生產及種植

大部分人物都生活於貧窮狀態


收錄日期: 2021-04-25 21:08: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17000051KK011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