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月餅典故
月餅在很早以前叫做小餅或甜餅,因它是用來祭奉月神的供品之一,又往往在餅上印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白兔搗藥、廣寒宮等有關月亮傳說的圖樣,故稱為「月餅」。
關於中秋月餅的由來民間有許多不同傳說,其中一種說法是:唐高宗年間,北方突厥族常常進犯,高宗雖多次派兵,卻未能平定。至唐太宗李世民時,派大將李靖領兵出征,屢建奇功,終於平定突厥。農曆八月十五這天凱旋回京 ,長安城軍民狂歡。當時吐蕃商人向太宗獻圓餅以祝賀勝利。世民大悅,接過圓餅,指著天空的明月道:「應將胡餅邀蟾 蜍。」意思即是應該將那圓餅拿來祭祀月亮。隨後,分給民武百官共嚐之,從此相沿成俗。
另一傳說是把吃月餅與反抗元朝統治聯繫起來。元朝統治中國後,對漢人甚為歧視,並實施高壓政策,目的是為防止漢人造反。當時每十個漢人家庭便派駐一位蒙古奴隸主的爪牙,這些爪牙不但負責監 視漢人的一舉一動,而且胡作胡為,魚肉人民。漢人將他們恨之入骨,稱之為「家韃子」。到了元代未年,各地災荒嚴重,加上人民對政府的怨恨,革命隨時一觸即發。
公元一三五三年,泰州鹽商張士誠暗中串聯當地的鹽丁及農家,把寫有「月圓殺韃」的紙條藏在圓餅_,送到各家各戶,約定中秋起義。到了中秋那天,大家一舉起義,揭開了人民起義的序幕,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從此以後,每逢中秋佳節民間以製造月餅,互相饋贈,作為紀念當年光復中土的大日子。
據研究,古人對太陽的崇拜和對「地方天圓」的天文學觀念,使他們對圓產生了莫名的好感。不但在生產、生活中廣泛使用圓的陶罐、銅錢、圓鏡等...還發展成為對圓的崇拜。例如,以圓作為神靈或佛像的光環,用圓來象徵親人團圓。於是,逐漸形成了在節日吃圓形食品的風俗習慣,如元宵吃圓形的湯丸,中秋節吃圓形的月餅,以表達家庭團圓和幸福的美好願望。
月餅皮材料(9隻4兩重月餅份量)
糖漿
260克
花生油
50克
鹽
4克
梳打粉
2克
梘水
4克
低筋麵粉
70克 + 320克
材料
鹹蛋黃
適量 (視乎個人喜好)
白蓮蓉
1900 - 1170克 (視乎鹹蛋黃分量) *
用具
中式月餅模
保鮮膜
製法
1.
用少少玫瑰露醃鹹蛋黃10分鐘(玖瑰露隨意可省),大火蒸15分鐘,備用。
2.
混合糖漿、花生油、鹽及梳打粉用電動打蛋器拌勻。
3.
加入梘水攪勻。
4.
加入70克低筋麵粉,用慢速攪勻,鬆馳15分鐘。
5.
將混合物倒入320克低筋麵粉中攪勻,搓成麵糰至表面光滑,即成廣式月餅皮。
6.
將鹹蛋黃包入白蓮蓉中。
7.
用80克月餅皮,放於2張保鮮紙中間壓平,包入白蓮蓉,用手將月餅皮慢慢向內收緊,即成月餅。
8.
月餅模上酒上高筋麵粉(分量外),把月餅壓入模子內,將月餅模左拷一下、右拷一下、上拷一下,然後在檯邊向下拍,並用手接住。
9.
將蛋汁(分量外)掃在月餅面上,放入已預熱的焗爐內,以225度焗大約20-25分鐘,至表面成金黃色即可。
備註︰
*
雙黃蓮蓉月1個需要100克蓮蓉 。 單黃蓮蓉月1個需要115克蓮蓉。 純正蓮蓉月需要130克蓮蓉 。
貼士
1.
焗好的月餅須要待1-2天回油才吃,無論在光澤或質地上亦會較好。
2.
現成白蓮蓉、梘水可在南貨舖購買。
3.
白蓮蓉可自製:
材料:
蓮子400克(未浸水前重量,浸完重量增大約一倍,即800克)
黃糖/片糖/砂糖200克
生油適量(最多666克) 油最多是大約總重量之40%,阿貓只用了400克 )
做法:
1. 將蓮子浸水4小時或過夜。洗淨後去芯,用熱水煲淋或用真空煲焗淋。
2. 棄水後,用電動攪拌器將蓮子加少少生油(份量內)攪成蓮子蓉。
3. 燒紅鑊,下油,用小火將蓮子蓉炒至軟滑後加入糖,即成白蓮蓉。
4. 餡料可用保鮮摸包好,放入月餅摸試位。
5. 月餅模在上海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