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小食------40marks

2007-04-17 3:48 am
我想問
懷舊小食既<定義>
懷舊小食<發展史>
懷舊小食在[邊一區]主要賣>

回答 (3)

2007-04-17 3:51 am
✔ 最佳答案
小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小食)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小吃是一類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的食品的總稱,可以作為宴席間的點綴,或者早點、夜宵的主要食品。世界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風味小吃,特色鮮明,風味獨特。往往是一個地區重要的特色,以及所有游子對於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小吃一般售賣起點低,價格不高,一般人都可以買得起。有一些學者更將小吃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來研究。

目錄 [隐藏]
1 沿革
2 為什麼會有小吃
3 小吃對生活的影響
4 臺灣小吃
5 北京小吃
6 參看



[編輯] 沿革

各式飲茶的點心小吃一般根據本地的特產製作,中國北方的小吃講求製作需時短或可以比較長時間儲存,隨吃隨取,不必像烹調主餐那麼費事。有的小吃由於取材比較普遍,很快流行到其他地區;但有的小吃由於口味獨特或只用本地材料,只能局限在一個地區。現代由於人口流動大,材料運輸方便,許多原來局限在一個地區的小吃,迅速向各地擴散。著名小吃則靠著口耳相傳而與大眾文化緊密交纏,甚至可能成為當地代表的飲食。比如,台南的台南擔仔麵、永和的永和豆漿、北京的豆汁兒。

然而小吃發展到後期,已經有了另外一種的意涵。尤其是台灣的小吃,雖然一樣是講究採用當地新鮮的食材,但是製作方法繁複、作工講究,比講究填飽肚子的主餐更為繁瑣,是追求利潤的餐廳不願意販賣的,例如宜蘭的糕渣。這種小吃,已經是一種在地的飲食文化,絕非只是在三餐之間填飽肚子,追求不餓肚子的層次。


[編輯] 為什麼會有小吃

饒平小吃--肖米小吃就地取材,通常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現代人吃小吃通常不全為了要吃飽,而是因為嘴饞。旅遊者吃小吃除了品嘗異地風味以外,還可以籍此了解當地風情。有的人胃口小,或由於某些疾病一次不能吃得太多,三餐不足以供應必要的營養,在主餐外需要以小吃零食補充。


[編輯] 小吃對生活的影響

武漢小吃,豆皮(左下);熱乾麵(右下);桂花糊米酒(上)小吃代表著人類文化生活的精緻化。隨著經濟發展,人類生活水準提高,吃在日常生活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小,再加上工作緊張,人們開始厭棄正餐青睞小吃。因為小吃不必講究禮儀,隨時方便地解決饑餓問題。但由於小吃的營養不全面,得來方便,可以隨時取用,很容易造成食用過量,所以小吃可能也是造成現在肥胖比較普及的一種原因。

在中國的華人地區中,小吃通常不是每個家庭的正餐,人們往往必須到市場攤販或小吃店中才能買到小吃。然而在台灣、新加坡等地,小吃經常也作為午餐或晚餐的替代品,因此某些人選擇以經營小吃攤位作為行業,某些作得特別出名、符合大眾喜愛口味的小吃店或攤販食客排隊如長龍,日進斗金,例如台北有名的士林夜市、華西街夜市等觀光夜市、北京的東華門夜市,小吃經濟就頗具規模。


[編輯] 臺灣小吃
主條目:台灣小吃

在華人地區中,又以臺灣的小吃最為出名,臺灣小吃又以臺南一地最有名氣。從明鄭時期留下的閩南口味,中間又融合了日據時代的日本料理,到1949年大量中國各省移民進入台灣,同時也帶來了他們的家鄉口味,這些各地傳統的口味到台灣之後與台灣舊有的飲食文化互相觀摩影響,又融合出了新的獨特口味。經濟的蓬勃發展,也使得人們不僅滿足於吃飽,更進一步地追求不同的飲食口味變化。因此,在台灣,小吃並不只是三餐之間的填充物,反而是可以成為正餐的一種飲食。


[編輯] 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是北京人津津樂道的一項北京特色,北京除了故宮、頤和園這樣的人文建築,大抵最可以吸引人的就是這北京小吃。延續至今的北京小吃有些已經流傳有近千年的歷史。由於北京作為都城,先後有不同民族的統治者,所以北京小吃又融入了漢、回、滿各族特色以及沿承的宮廷風味特色。在小吃烹調方式上更是煎炒烹炸烤涮烙樣樣齊全。舒乙以四個字概括北京小吃:「小吃大義」。
北京小吃可以參考:豌豆黃、豆汁、焦圈、爆肚、驢打滾、愛窩窩、炒肝、炸灌腸、白水羊頭、茶湯、它似蜜、薩其馬……
過去經營小吃的基本都是家族單傳,各有獨特的風味,字型大小也是食品加姓的命名方式,例如爆肚馮、羊頭馬、年糕楊、乳酪魏等等。但建國後這些個體手工藝者無法在社會主義環境下生存,基本公私合營或兼併而消亡。目前經營小吃風味比較正統的是南來順、護國寺、北海仿膳、牛街清真小吃超市。
關於北京小吃的參考書目:《燕都小食品雜詠》、《故都食物雜詠》
2007-04-19 3:25 am
麥芽糖夾餅是很久以前一種受歡迎的街頭小吃。麥芽糖夾餅的確很美味。它是由梳打餅和麥芽糖夾在一起的。以前的小朋友是沒有金錢買麥芽糖餅吃的,他們便拿塑膠的玩具去跟"收賣佬"交換才能吃到的。

飛機欖本名是甘草欖,是用甘草等藥材及鹽醃製造而成的,放了很久也不變壞,甘草味濃但好吃。這些欖本來是桶載瓶裝的。
"飛機欖"是很久以前的小吃,很多小朋友非常喜歡吃,甚至老人都喜
愛吃。因為它酸中帶甜,所以非常美味!
飛機欖先在廣州流行,其後在香港有售。因為香港以前的樓宇很矮,
大約有二層或三層,而且又有露台,售賣的人會用力向上拋,他們便能送到客人的手。
2007-04-17 4:23 am
[編輯] 小吃對生活的影響

武漢小吃,豆皮(左下);熱乾麵(右下);桂花糊米酒(上)小吃代表著人類文化生活的精緻化。隨著經濟發展,人類生活水準提高,吃在日常生活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小,再加上工作緊張,人們開始厭棄正餐青睞小吃。因為小吃不必講究禮儀,隨時方便地解決饑餓問題。但由於小吃的營養不全面,得來方便,可以隨時取用,很容易造成食用過量,所以小吃可能也是造成現在肥胖比較普及的一種原因。

在中國的華人地區中,小吃通常不是每個家庭的正餐,人們往往必須到市場攤販或小吃店中才能買到小吃。然而在台灣、新加坡等地,小吃經常也作為午餐或晚餐的替代品,因此某些人選擇以經營小吃攤位作為行業,某些作得特別出名、符合大眾喜愛口味的小吃店或攤販食客排隊如長龍,日進斗金,例如台北有名的士林夜市、華西街夜市等觀光夜市、北京的東華門夜市,小吃經濟就頗具規模。


[編輯] 臺灣小吃
主條目:台灣小吃

在華人地區中,又以臺灣的小吃最為出名,臺灣小吃又以臺南一地最有名氣。從明鄭時期留下的閩南口味,中間又融合了日據時代的日本料理,到1949年大量中國各省移民進入台灣,同時也帶來了他們的家鄉口味,這些各地傳統的口味到台灣之後與台灣舊有的飲食文化互相觀摩影響,又融合出了新的獨特口味。經濟的蓬勃發展,也使得人們不僅滿足於吃飽,更進一步地追求不同的飲食口味變化。因此,在台灣,小吃並不只是三餐之間的填充物,反而是可以成為正餐的一種飲食。


[編輯] 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是北京人津津樂道的一項北京特色,北京除了故宮、頤和園這樣的人文建築,大抵最可以吸引人的就是這北京小吃。延續至今的北京小吃有些已經流傳有近千年的歷史。由於北京作為都城,先後有不同民族的統治者,所以北京小吃又融入了漢、回、滿各族特色以及沿承的宮廷風味特色。在小吃烹調方式上更是煎炒烹炸烤涮烙樣樣齊全。舒乙以四個字概括北京小吃:「小吃大義」。
北京小吃可以參考:豌豆黃、豆汁、焦圈、爆肚、驢打滾、愛窩窩、炒肝、炸灌腸、白水羊頭、茶湯、它似蜜、薩其馬……
過去經營小吃的基本都是家族單傳,各有獨特的風味,字型大小也是食品加姓的命名方式,例如爆肚馮、羊頭馬、年糕楊、乳酪魏等等。但建國後這些個體手工藝者無法在社會主義環境下生存,基本公私合營或兼併而消亡。目前經營小吃風味比較正統的是南來順、護國寺、北海仿膳、牛街清真小吃超市。
關於北京小吃的參考書目:《燕都小食品雜詠》、《故都食物雜詠》


收錄日期: 2021-04-20 16:30: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16000051KK038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