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 兩漢滅亡原因

2007-04-17 3:24 am
我想問下兩漢滅亡原因,東漢&西漢
希望可以長盡d
thx""

回答 (1)

2007-04-17 3:46 am
✔ 最佳答案
西漢滅亡原因:

在西漢後期,朝廷政治日衰,及至哀帝及平帝時期,君主昏庸,國事日非,軍政大權落入外戚之手,使王莽篡漢的機會提高。

西漢後期,社會危機日深,貧富極為懸殊,土地兼併日益劇烈,大批人淪為奴婢,人民生活困苦,社會動盪不安,民心思變,西漢統治開始不穩。

西漢末年,外戚王氏在朝中勢力龐大,王氏子弟先後執政,形成王氏根深蒂固的政治力量。王莽於是藉親戚庇蔭,得以掌握政權,並且隨即篡漢。

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西漢末年,人民所發動的民變,規模都並不是很大,很快也就鎮壓下去;而且朝廷中又缺乏有能力抗衡王莽的官員,使王莽得以弒平帝,廢孺子嬰,逐步逐步地登上帝位,在登位途中「暢通無阻」,因此王莽就能締造出幾乎是中國歷史上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不涉及「血腥」(沒有戰爭或流血衝突) 的政權交替。

在王氏家族掌權期間,王氏子弟大多生活奢淫,惟有王莽恭儉勤學,否則政權早已落入王氏其他子弟手中,又廣於寵絡賢士,樂於招攬人才,否則雖然得到政權,如果沒人才,國家也不會富強。所以他的這些行為得到王氏家族其他成員的賞識和朝野的推崇,聲望日隆。

王莽執政期間,廣行仁政,又大封宗室及功臣後裔,捐獻財物救濟貧民;又在地方廣設學校,擴充京師太學,提高五經博士的名額,十分懂得收買人心,因為他充分地認識到,縱使得到天下,若得不到民心,政權也就不容易得到鞏固。

西漢末年,王莽藉政局動盪及民心思變的機會,趁機假借符命、祥瑞,大力鼓吹「五德終始」學說,使士人大多信奉了五德終始學說。他們認為應當改朝換代,一位新天子將會出現,統治全中國。而此時王莽也以聖人自居,進一步地吸取人民及學者的支持,乘機推翻西漢

東漢滅亡原因:

  首先係背景方面,東漢自漢和帝開始很多都是君主早死,幼主繼位,年少則要母后輔政,母后當然選自己家族族人掌權,他們就是外戚,君主慢慢長大,不甘大權旁落,於是聯合親近宦官謀誅除外戚。除去外戚後,大權在手,可是東漢後期君主多昏庸無能,重用宦官,令朝政黑暗腐敗,更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令東漢大量人材被宦官摧折,令國力大大衰退

  由於朝政黑暗,人民當然不會好過,生活日漸困苦。張角得到《太平清領書》創立「太平道」,以治病等為名,十多年間招集了十萬之眾,後來更起兵反東漢,史稱「黃巾民變」,民變遍及八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兗州及豫州),東漢政府於是下放權力給地方,升刺史為州牧,能擁有軍隊,兵權,財政,行政等,於是各地兵將,州牧皆擁兵自重,這就是「州牧割據」,而東漢亦無力控制地方。

  直至公元189年,何進與袁紹等密謀誅除宦官,並密召涼州將領董卓入京,但事機泄露,何進被殺,袁紹領兵入宮盡殺宧官。後董卓入京,控制朝廷,不久廢漢少帝,立獻帝,並挾獻帝至長安,後王允與呂布合殺董卓,不久李榷等又攻陷長安,殺王允,挾持獻帝及大臣,控制東漢朝廷。後獻帝離開長安,被曹操迎至許(即許都),自此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東漢已是名存實亡,對中國已失去了控制權。後於220年,曹丕廢獻帝自立,東漢正式滅亡。三國時期開始。

戚宦相爭的原因:

兩漢時期,外戚擅權、宦官亂政之風甚烈。而東漢和帝以後尤其嚴重。在東漢後期的大約一百年間,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政,相互傾軌,使朝政陷入極端黑暗混亂之中。

戚宦紛爭的由來可以概括如下:

1. 外戚宦官之亂政起自西漢:

漢朝外戚擅權的禍根在西漢高祖時就已埋下,西漢初年,鑒於秦王室孤立而速亡,除大封宗室之外,更引用外戚輔政,且劉邦為對付功臣而倚重呂后,造成呂氏專政的局勢。

武帝設大司馬大將軍,必須由外戚擔任。而武帝、昭帝時霍氏、宣帝時的史氏、許氏,元、成、哀、平帝時的王氏、傅氏、丁氏,都以外戚而握重權,最後終於導致西漢王朝的滅亡。除此之外,宦官參政在西漢初期亦已開始,武帝設內朝官,晚年在內廷以宦官出納奏章,宦官因而漸握權。

2. 中央權力的內移遺禍不淺:

光武帝恐怕丞相奪權篡位,故不信任三公,故利用外戚以削弱三公之軍政權力,為內朝爭權提供了條件。因為內朝的官職往往落在外戚或宦官之手,皇帝比較精明強幹時,尚能加以駕馭。一旦出現東漢後期君主幼弱那樣的條件,便導致了外戚宦官挾主專政的惡果。

3. 君主沖齡夭壽致外戚專權:

自和帝起,東漢有十個皇帝都是沖齡即位、短命而死。每次幼主登基,多由太后臨聽政。太后必然重用自己的家族,遂造成外戚專權。

4. 君主成長藉宦官奪回政權:

外戚的專政,削弱了皇權。君主一旦長大了,要掌握實權,就必須尋求支持自己的政治力量。於是皇帝便依靠身邊最親信的宦官來翦除外戚,形成宦官專政的局面。不久,皇帝死了,新的幼主即位,又是太后臨朝。外戚專政、排斥宦官,然後是宦官翦除外戚、取代外戚專政。如此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東漢後期就是在這種戚宦互相傾軋、交替專權的局勢下渡過,直至東漢滅亡。


宦官多獲勝的原因:

1. 皇帝信任:外戚權大時,可威脅皇位,但宦官則絕無當皇帝的可能,充其量只是貪污而已。故宦官多得皇帝信任,而外戚則為皇帝所猜忌。

2. 接近皇帝:宦官經常與皇帝接近,外戚與皇帝較疏遠,故皇帝與宦官的感情自然 較外戚為親密。

3. 地位穩固:外戚的權位,常因皇帝的更易、或母后的死亡而發生動搖;但宦官則不受上述情形的影響,地位較外戚穩固,故在雙方鬥爭的過程中,宦官獲勝的機會,自然較外戚為高。

戚宦相爭之影響:

在東漢後期的戚宦紛爭中,外戚固然利用皇帝幼弱,得以專擅朝政,宦官也力圖擁立幼主,以便自己的操縱。總之,雙方都極力圖挾持皇帝,排除異己,由於外戚、宦官的交替專權、亂政,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後果:

1. 導致政治腐敗:外戚、宦官的相互傾軋,使當時的政局動盪,朝綱不振,政治一片黑暗。無論是外戚或宦官擅權專政,大都排除異己,任人惟親,賣官鬻爵,廣收賄賂。

2. 引起黨錮之禍:戚宦亂政引起大臣和士人不滿,他多支持外戚而攻擊宦官,宦官便利用權力大加迫害,於是釀成桓、靈之世的兩次黨錮之禍。

3. 造成民變四起:由於政治日趨黑暗,東漢王室、貪官污吏及地方豪紳對人民的敲搾勒索愈益加劇。百姓無法生活,便到處流浪和暴動,最後終於出現大規模的民變。

黨錮之禍之背景/成因:

東漢後期有一批官僚士人因出面反對宦官專政,被罷官禁錮,甚至誅連殺害,歷史上稱為「黨錮之禍」。其產生之原因約有下列兩項:

1. 清議之風相當盛行:東漢自光武帝開始提倡儒術,崇尚節氣,逐漸成為風氣。當時一般士人都注重名節,中央及郡國選官都以名節為標準。影響所及,士人以名節自高,不與濁世合流,不畏強權,敢與黑暗勢力對抗,士戈在講學之餘,每每討論朝政得失,品評當世人物,這種議政之風氣,稱為「清議」,這些士人因經常討論政治,抨擊宦官,漸漸聯結成黨。

2. 士人不滿政治現狀:桓帝、靈帝時期,君主昏庸,寵信宦官,政治腐敗,引起士大夫們的憤慨,使太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實際的政治社會問題上去,他們還聯合一些士人出身的朝臣,壯大聲勢,朝廷遇到重大的決策,有時也徵求太學生的意見,因此他們的言論也能影響到實際的政治。因他們要求改革政治,並猛烈抨擊宦官壟斷朝政及貪污腐敗,宦官眼見士人勢力日漸強大,便尋求機會予以打擊,因而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

黨錮之禍的影響:

a. 摧殘人才:

漢末兩次「黨錮之禍」,歷時十多年,朝野賢良方正之士,多受牽連,重者被殺,輕者被貶逐禁錮,使國家無才可用。

b. 國本動搖:

東漢在宦官及外戚爭權之過程中又經此兩次「黨錮之禍」,助長了宦官的氣焰,政治更趨腐敗,弄致民不聊生,因而產生黃巾之亂,雖能及時討平,但卻演變成州牧割據的局面。

c. 開啟清談:

東漢末年的慘酷黨錮,使士氣大受摧殘,影響魏晉士人明哲保身,避談政治,放任無為,研究【易經】玄理,老莊道術,平日只高談闊論,不理世務,造成一代請談的風氣。


黃巾之亂與州郡割據:

東漢自和帝以後,外戚宦官相繼亂政;桓、靈二帝時,更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以致政治腐敗,人才凋零,國本動搖。另外,土地兼併嚴重,天災連年,故各地相繼發生民變。

靈帝時,鉅鹿人張角倡太平道,借治病傳教,在民間秘密反抗漢朝。信徒增至數十萬人,均以黃巾包頭為記,故稱作「黃巾」。

黃巾聲勢浩大,到處捕殺官吏,劫掠地主豪強。漢室以何進為大將

公元25年—220年由漢光武帝劉秀建立,他在綠林軍的協助下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朝,奪得帝位。劉秀建都洛陽,年號建武,重新恢復由劉氏統治的漢朝,史家稱此漢朝為東漢。 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下令整頓吏治,設尚書六人分掌國家大事,進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權力;同時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穩定下來。經過光武帝、漢明帝(58年—76年在位)、漢章帝(76年—89年在位)三朝的治理,東漢已經逐漸恢復了往日漢朝的強盛,被後人稱之為「光武中興」。由於後來由於皇帝年幼,導致了東漢後期的宦官與外戚專權的局面。 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漢獻帝讓位,東漢宣佈滅亡,中國歷史又進入了一個長期分裂的時期——三國時期。東漢歷12帝,共195年。
參考: YAHOO 知識園藝專家及安柱中學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33: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16000051KK0359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