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何謂曆法?
人類依據太陽、月球及地球運轉的週
期,制定年、月、日等順應大自然時序及四季寒暑的法則,稱為曆法。
曆法的要素為年、月、日
地球繞太陽公轉,由於赤道與公轉軌道
呈23.5度的傾斜角,因此產生春夏秋冬不
同的季節變化,人類觀測太陽出沒的方位
與日影長短的變化,覺察此公轉週期
365日餘,定此為長時間單位─年
月球繞地球運行,依其約三十日的盈虧週期作為時間的中間單位─月
地球自轉顯示著太陽的出沒,因此有晨昏晝夜的現象,此為最基本的單位─日
曆法有三類:
陽曆、陰曆、陰陽合曆
陽曆─僅注重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行,以地球公轉太陽一週的時間為曆年,亦稱為太陽曆。
陰曆─完全根據月球繞地球運行一週定為一個月,積十二個月定為一年,未考慮配合四季寒暑變化,一年長度約354日左右,較太陽年約短11日左右,現今回教人士所使用之回曆即係此種純陰曆。
陰陽合曆─是陽曆與陰曆並顧的曆法,月份以月球週期為準,年的長度以太陽年為準,為使月份與季節寒暑相配合,因此有閏月的設計,此為我國固有之曆法,相對於國曆一般習稱之為陰曆,後來因農民大都喜依此曆進行農事,故稱它為農曆。
http://hk.geocities.com/formtwob/
西方的曆法
現行日曆的沿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6年,羅馬凱撒(Caesar)大帝聘請亞力山大的天文學家Sosigenes到羅馬制訂新曆法(後來叫 Julian Calendar),規定一年12個月,單月31天,雙月30天,共366天,但實際上一個回歸年(太陽兩次經過春分點所經歷的時間)為365.2422天,所以從2月扣去一天,使2月變成29天,但如此又比回歸年短,因此又決定每4年(間隔3年)加一個閏年以補這個誤差。凱撒曾規定他出生的7月為大月,並以自己的名字 Julius 來命名,繼任的奧古斯都(Augustus)為了顯揚自己,也將他出生的8月改為大月,而且將8月改名為Augustus,8月以後的大小月全部顛倒過來,但這樣又平白無故多出一天,所以不得已又從2月扣一天,變成28天。這也是我們現行所沿用的曆法。
經過一番的介紹
大家有否想到一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的農曆不太廣泛地使用,
取而代之的是西洋曆法.
原因可以分為二部份
一) 西洋曆法比較簡單, 由平時的生活可得知, 一年是分為十二個月,
一個月大約二十九日至三十一日, 詳請如下:
一月 三十一日
二月 二十八日
三月 三十一日
四月 三十日
五月 三十一日
六月 三十日
七月 三十一日
八月 三十一日
九月 三十一日
十月 三十日
十一月 三十一日
十二月 三十一日
(年份數字可整除4 的為閏年,二月會有二十九日, 一年有366 日.
其餘為平年, 一年有365 日.????)
週而復始, 年, 月, 日就是這樣的被計算
相比中國的陽曆, 陰曆, 農曆, 要西方歷法的確比較簡單,
要需要記緊每個月日子的數目 ,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好難會出現錯誤.
二) 現今的社會已經不再是農業社會, 農業耕作又跟農曆有所關聯, 所以, 久而久之農曆中的節氣都被現代人所棄掉.
http://home.netvigator.com/~kuok/calendar/west-ca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