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對中國&世界的影響

2007-04-17 12:30 am
孫中山對中國&世界的影響

回答 (2)

2007-04-17 12:34 am
✔ 最佳答案
孫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建立民國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於孫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認識西方世界較深,通曉外語,有醫生學歷,在中國內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數外國人視為革命領袖。而在國內,多數革命者也認為他的聲望與能力足以成為革命組織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孫中山在武昌起義後順利被選為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去世後,蔣介石領導他創建的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在名義上完成中國的統一。由於當時參與革命的主要領導人物,特別是蔣中正、汪兆銘(汪精衛)兩人,均為孫培育出來的領導人物,故當時的國民政府當以孫為最高的精神領袖,並推舉三民主義為治國的最高指導。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孫成為蔣中正之外,凝聚全國向心力的象徵人物之一。國民政府與旗下將領也往往以「保障孫總理的革命成果」為號召,鼓動人民建設和將士作戰。因此到戰爭中後期,孫中山很自然被推舉為中華民國的國父。
對於孫中山的歷史貢獻分析,主要是認為孫中山確係近代倡導共和革命,成功組織成分複雜的各種反滿勢力,並注入西方現代政治理論與憲政思想成分的領導人。而孫中山雖亦重視掌握領袖權力,但較具理想色彩,較能為制度建設之需要而放棄政治資源。孫中山雖倡導武力推翻君主專制,武力弭平軍閥割據,但使用之手段較為溫和,善後措施較為寬容,不採徹底剷除之作法,與蔣介石或毛澤東等強調組織紀律而嚴厲懲處反對者不同。
孫中山亦為中國政治經濟現代化之重要階段性人物。孫中山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憲政民主,人民主權(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權力分立制衡,與社會主義等等。另加上其個人認為有必要保留的中國傳統制度機構——監察權與考試權,形成五權憲法學說。對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國的普及,具有推動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產主義派對中國未來建設的深入探索。而孫中山在其中採取某種折衷立場,卻堅持共和民主之憲政體制,至今仍有其價值。

1949年蔣中正領導的國民政府兵敗遷臺灣,國民黨將孫中山和蔣中正推崇到幾如聖人的地步。孫中山被奉若神明,而蔣介石則以現世唯一孫文繼承人自居。舉凡文章、廣播、電視、電影、歌曲,任何文藝創作只要冠上「國父」或「三民主義」等字,無分良否皆一昧獲得讚揚,但罕有學術性價值。國民政府又命全國中高等教育學生接受三民主義課程的洗禮,其內容則雜亂不堪,包括蔣介石訓詞等多種成分。而孫中山關於民生主義與共產主義異同之討論,聯俄容共之史蹟,民權初步之落實,結束訓政還政於民之承諾皆絕口不提,改為宣傳蔣介石著作《蘇俄在中國》所述蘇俄之暴行。各種中國國民黨支持的三民主義研究團體與學校社團遍及全台,其實則是國民黨的外圍組織。大學入學考試甚至將三民主義與國文、數學、英文等並列主科。國民黨政府更在各學校、車站等公共場所豎立孫、蔣銅像。直到1987年戒嚴令解除為止,台灣無一日不在「國父」之陰影下生活。「國父」成為絕對正確的代表,卻也成為國民黨壓制反對聲浪與反省批評的藉口。
解嚴後,一般民眾及學者開始批判國民黨塑造出來的國父絕對神聖及絕對威權,各種民間與社會組織也以實際行動推動廢除教育體制裡有關「三民主義」的部分。如臺獨運動人士一向反對神化孫中山,但如李筱峰等仍肯定孫中山革命及學者精神,進而批判國民黨實施的高壓恐怖統治,已與孫氏理念完全違悖。今日臺灣民眾多對蔣中正評價較差,但對孫中山仍多持肯定態度,今日國民黨亦多以蔣介石之子蔣經國及孫中山作為號召,較少以蔣介石為標榜。
孫中山一生曾訪臺四次,但對今日臺灣而言,與孫中山最密切之處,仍是隨處可見的新臺幣100圓紙鈔:上有孫中山畫像及手書「博愛」二字。

[編輯] 中國大陸
在中國大陸,因為孫中山生晚年對中國共產黨的聯合政策,他過世後,遺孀宋慶齡更透過實際行動表達對共產黨的支持立場,故孫中山為少數1949年後在中國大陸的主流輿論中仍享有崇高名望的國民黨革命人士。
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原先常見的街道名稱「中正路」大多被改,而「中山路」和「中山公園」等常見名稱卻多保留至今。現今中國大陸共產黨官方對孫中山的評價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值得一提的是,天安門廣場逢重大節日─勞動節與國慶日,均懸掛巨幅的孫中山先生畫像,可見其評價之高
2003年中國中央電視臺首播一齣歷史題材電視劇——《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演述了中國清末民初的共和、民主革命歷史;在劇中,孫中山的形象被演繹得較為生活化。該劇一定程度地正面表達共和制度和民主制度的價值;由於一些外界壓力,電視劇在播出過程中即被部分刪節,中央電視臺首播完後,《走向共和》在中國大陸被全面禁播。

孫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另有學者研究指出生日實為1866年11月11日[來源請求]〕,字逸仙,是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總理,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人;孫文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人慣以中山先生相稱。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讚揚孫氏「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革命先行者」。在中國大陸也有人稱他為「現代中國之父」,而民間普遍稱他為「中國國父」。






目錄[隐藏]

1 名字
2 生平

2.1 早年
2.2 革命期間
2.3 中華民國成立

2.3.1 臨時大總統
2.3.2 二次、三次革命
2.3.3 聯俄容共
2.3.4 革命尚未成功
3 遺書

3.1 家事遺書
3.2 政治遺書
3.3 致蘇聯遺書
4 思想
5 家系

5.1 家族
5.2 兄弟姊妹
5.3 妻妾
5.4 子女
6 評價

6.1 正面
6.2 負面
6.3 臺灣
6.4 中國大陸
7 紀念

7.1 假期和節日
7.2 金屬幣
7.3 紙幣
7.4 郵票
7.5 紀念館
7.6 名稱紀念
7.7 雕像
8 著作
9 有關影視
10 軼事
11 參見
12 參考資料
13 註釋
14 外部連結
2007-04-17 12:46 am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帝制,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开展护法运动。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担任总理。1921年,非常国会又于广州议定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1923年,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复任大元帅。同年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决定国共两党实行合作,以推进国民革命。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其三民主义。同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应邀北上,共商国是。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參考: 網址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08: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16000051KK0218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