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劇集「倩女幽魂」裏的詩,是引用自 盧照鄰《長安古意》的
十里平湖霜滿天
寸寸青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望相護
只羨鴛鴦不羨仙
盧照鄰 《長安古意》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丈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遊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
複道交穿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天中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來雙去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幃翠被鬱金香,
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栖,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轉口氛氤,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似騎雲。
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虯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滄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令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長安古意》的譯文可見
http://www.guxiang.com/shici/tangshi/chutang/luzhaolin/guyi.htm
詩人盧照鄰介紹:
從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到玄宗開元﹙713-741年﹚初年,為初唐。初唐詩歌發展的中心問題是:批判地繼承六朝文學,融合南北詩風,為唐代詩歌開闢一條健康發展的道路。
所謂“初唐四傑”是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他們的社會地位都比較低下,但他們才華橫溢,在唐詩的開創時期,努力擺脫南朝浮靡詩風的影響,積極開拓詩歌的題材領域,對詩的格律形式也有新的探索。盧、駱的七言歌行,是在宮體詩的基礎上創變出了新的情調,使得宮體詩由宮廷走到了市井,所以他們是宮體詩的改造者;五言律詩發展到王、楊才基本定型,並在他們手中從臺閣移到了塞外大漠,所以他們是五言律詩的奠基人。“四傑”的詩歌創作不僅開闊了視野、擴大了詩歌題材,而且開始出現了具有時代氣息的昂揚的感情基調。盧照鄰的《長安古意》,駱賓王的《帝京篇》,王勃的《滕王閣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楊炯的《從軍行》、《驄馬》等,就都是典型的代表。
2007-04-16 20:20:23 補充:
十里平湖霜滿天, → 寬廣的湖面上,飄舞著滿天的秋霜,無限蕭瑟。寸寸青絲愁華年; → 我一邊梳髮,一邊想這一寸一縷的秀髮,隨著歲月增加而日漸斑白,真令我發愁呀!對月形單望相護, → 此時仰望天上的明月,照著自己形單影隻的寂寞,真希望有人像月兒這樣照護著我。只羨鴛鴦不羨仙。 → 我寧願與心愛的人雙宿雙飛也不願修道成仙呀!
2007-04-16 20:22:36 補充:
詩句裏意境的地方假想十里平湖霜滿天:應出於『唐朝‧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寸寸青絲愁華年:應出於『唐朝‧李商隱』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還有『唐朝‧李白』的《將進酒》: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摘錄)
2007-04-16 20:22:53 補充:
對月形單望相護:應出於『唐朝‧李白』的《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摘錄)還有『唐朝‧李商隱』的《桂林路中作》: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空餘蟬嘒嘒,猶向客依依。村小犬相護,沙平僧獨歸。欲成西北望,又見鷓鴣飛。只羨鴛鴦不羨仙:應出於『唐朝‧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摘錄)補充答案抄錄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60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