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春節,指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的節日,是東亞許多地區傳統上慶祝新的一年的節慶。並為中國大陸、澳門、香港、台灣、朝鮮、韓國、蒙古、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明治維新前的日本等地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的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但口頭上多稱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農曆新年則稱為「元旦」,意即一年的頭一天。
中國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廢陰曆改以陽曆紀年,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但因民間的堅持而未果。後在袁世凱主政期間,將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以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但老百姓照舊「過新年」,作家們照舊寫「過元旦」。「春節」一詞真正廣為流行還是在1949年之後。農曆新年現在也被稱為農曆新年、舊曆年。亞太地區中,日本陰曆天保暦在明治維新後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停用,改用太陽曆計日,原來的陰曆便稱之為旧暦。人民的慶祝活動也只在西曆元日起的三天國定假日。不過在沖繩縣以及鹿兒島縣的奄美諸島等部份地區仍有旧正月的慶祝活動。同樣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如韓國及越南,即使官方曆法改用了西曆,官方及民間仍然有農曆春節的慶祝活動。
起源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曆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節日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穀穗成熟的形象。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時期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朝為歲首;商朝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說古代所謂「春節」,意思是春天的節序,曾經還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有時也泛指整個春季。漢武帝時推行太陽曆,才明確規定夏曆的正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1]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游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各地習俗
新春習俗 春節的習俗多種多樣。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過年要掛的紅燈籠臘八:農曆臘月初八,是漢族傳統的節日,作為「新年」即將到來的信號。傳統上,這一天要喝臘八粥,製作臘八蒜。參見臘八節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爺上天。
拜神、送神、燒香、燃燭、掛燈籠。
拜祖先,上墳。
用柚子葉來洗澡。
大掃除。一般在年廿八進行,即新年前2天至3天,該日要把家裡打掃乾淨,迎接春節。廣東俗語稱「年廿八,洗邋遢」。
貼上揮春、春聯、年畫,一些農村還要貼窗花。
倒貼福字:剛識字的小孩子會說「福倒了」,大人們說「沒倒」,小孩子會執拗的說「倒了!福倒了」,這麼說代表福到了,很吉利。
守歲。
有些地方有賣懶的習俗,即「賣掉懶惰」,例如把麵糰放在椅子上,叫小孩坐上去,黏住屁股,象徵讀書時不會離開座位。
放鞭炮(炮仗)。
放煙花。
互相拜年。華南地區的一些傳統是初一後輩到長輩處拜年,通常是回男家。初二則回女家拜年,開年,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若有親朋好友尚未互相拜年,便會在年初四繼續。
派紅包。(壓歲錢)
踩高蹺。
買年花。
敲鑼打鼓。
闔家團聚。出門在外學習工作的人要回家與父母團聚,一起過年。參見春運、恐歸族
年初三不拜年,香港習俗。年初三又名赤口,傳統上人們儘量不往人家拜年,免生口角。在香港,很多善男信女會到沙田車公廟祈福,轉轉風車,意喻轉出好運,祈求新的一年行好運,老少平安。
不買鞋。廣東民間習俗,指農曆一月不應購買鞋(因為「鞋」與廣東話的「唉」聲相似)。
吉祥話。春節期間,民眾見面都要說恭賀話。例如:恭喜發財、年年有餘、歲歲平安、步步高昇、大吉大利。
不動刀。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不洗澡,不打掃。一些傳統中,大年初一不能洗澡或洗頭,也不能打掃,以免洗走或掃走運氣。
除舊迎新。添置一些新衣裳。
年初五迎財神,傳說財神會在這一天下凡送福。這一活動在中國南方非常盛行,90年代以來,某些大城市初五凌晨燃放的煙花爆竹規模已不下於除夕。
冬至是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長,白晝最短。 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消陽長轉化的關鍵節氣。在十二辟卦為地雷復卦,稱爲冬至一陽生。易復卦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12月21日至12月22日交節,太陽位於黃經270度,直射南回歸線。 《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冬至前後,加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由此可知從漢代起冬至是國定假日。
蚯蚓結
麋角解
水泉動
在中國北方有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南方某些地方有冬至日吃湯圓的習俗,傳說在漢朝的醫聖張仲景體念家鄉鄉民在寒冬中工作的辛苦,在冬至那天利用羊肉等祛寒的藥材包在麵皮中,作成耳朵的樣子,給鄉民們治病補身,這個藥方的名字叫作「祛寒嬌耳湯」,嬌耳就是餃兒。中國南方則有吃湯圓的習俗。 中國江浙在冬至吃湯圓外,還要吃桂花酒釀,並祭祖,蘇州還有桂花冬釀酒,只在此時節上市。大湯圓有餡的「粉團」是用於晚上祭祖,而無餡較小的粉圓」用於早上拜神。
祭祖之後還有將湯圓粘在門窗上,稱為「冬節圓」,等乾燥以後再給孩子們吃,有保佑健康成長之用。冬至掃墓叫「過冬紙」。
《台灣府志》(一六九六)卷七記載:「冬至,人家作米丸祀眾神及祖先,舉家團圞而食之,謂之『添歲』;即古所謂『亞歲』也。門扉器物各粘一丸其上,謂之『餉耗』。是日,長幼祀祖、賀節,略如元旦」。在台灣冬至的湯圓有紅白兩色,另有較大的湯圓,內包有芝蔴、花生、或鮮肉等內餡。
在中國,人們從冬至開始數九,以九天為一九,九九八十一天,寒冬就會過去,稱為九九數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