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40分

2007-04-15 6:34 am
我耍春節的由來習俗等資信

回答 (3)

2007-04-15 6:37 am
✔ 最佳答案
中華民族有過春節的習俗,而春節的來歷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春節的由來傳說最有影響有三種。
  一、傳說中的“年”是一只潛藏在深海里的怪獸,每隔365天,一到除夕便爬上岸來興風作浪,所到之所洪水泛濫,吞食生靈。于是,一到除夕時節,先人們就在家門口貼起紅紙、燒柴禾,用菜刀切菜剁肉,發出爆竹聲,把“年”嚇回海里。這樣,春節就有貼對聯、挂彩燈、剁餡包餃子、燒柴火做年飯的習俗,此乃過春節的來歷。

  二、據史料記載:先秦時代,在禮制上有惟一可殺豬宰羊來敬獻神靈祖光的日期,史稱“臘祭”。于是遠古人便設置這個所有部落的節日,并商定在12月的一天,據說在“臘八”前后。屆時,君主、諸侯和百姓一致舉行酬謝“百神”儀式。到了漢唐,“臘祭”愈演愈烈,慶祭活動持續七八天。再經后世傳承,歷代演繹,最終形成現今法定春節的模樣。

  三、盤古開天時,古人穿樹葉披獸皮,茹毛飲血,生活極其原始艱苦。靠石器骨針耕織,生產方式極其簡陋,科學知識混沌,分不清南北辨不了時日。民間有一則軼事傳說,說姜子牙尚未發跡之前,時乖運蹇,六月售冷飲偏遇老天下大雪。傳說歸傳說,但其中折射出當時歷法的混亂,也許說當時對歷法正處摸索階段。隨著歷史推移,人們生產生活經驗的丰富,對大自然認識便清晰起來,發現時日的回輪規律,便探索計年的歷法,參照月相變化和大地植被榮枯更替,制定古代歷法。歷法要有“元日”,即所謂“四時之首”。也許根據農耕的需要,冬天萬物斂藏,正是農閑時節,于是“元日”選定在冬日寒天里,即便成春節。

  第一種傳說近乎童話,自然列為不可信之說,但也反映出遠古人在同水患作斗爭勝利的空隙里,祈求改善生活、安居樂業的愿望。第二、三兩種傳說是可信的,興許原本是同一回事,不過被后人從不同的角度審視給劈成兩種傳說。在人為活動中既有探索科學的歷法又施行祭祀的法制,這便是春節誕生的統一體。按照農耕畜牧發展規律,春華秋實,冬季正好五谷充盈、禽畜肥潤的季節,選此時祭神祭祖是再適宜不過了。因此,春節也成華夏先人最隆重祭祀的活動節日。

  春節,從誕生到形成是有其演變的過程。春節神聖和隆重是經歷朝歷代人傳承、改變和創造的結果。

  據南朝人宗懍《荊楚歲時記》里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可見那時過春節主要是祛邪驅鬼為目的而已,人們祈望無災無病。我國最早一副春聯是寫在“桃符板”上,內容是“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據考距今一千多年。從中可窺探出時人過年慶賀有節余,再就盼望長年能溫飽,僅此而已。而明代人過春節,據《明宮史》載:“宮眷內臣,即穿葫蘆景補子及蟒衣。各家皆蒸點心,儲生肉,將為一二十日之費。”還記述除夕夜的盛況,“大飽大嚼,鼓樂喧鬧,為慶駕焉。門傍植桃符板、將軍炭、貼門神。室內懸挂福神、鬼判、鐘馗等畫。床上懸挂金銀八寶、西番經綸,或編結黃線如龍。檐楹插芝麻桔,院中焚柏枝柴。”皇宮春節習俗是集民間春節風俗之大成的。可以看出其時社會人文的勢態,慶賀春節不單為驅邪,更主要為迎福,祈發財祈安康、祈日子蒸蒸日上、祈居安業興。
參考資料:
http://www.66163.com /Fujian_w/news/smrb/ 040116big5/1_72.html

傳說一之補充:
據說年是一隻很可怕的怪獸。
因為牠很怕熱﹐又喜歡睡覺﹐所以平常都住在山裡﹐
而且牠一睡就是一整年﹐到了年底的時候才會醒來。
醒來以後﹐牠就會下山找東西吃﹐無論是人或動物﹐牠都吃。
人們都很怕這隻怪獸
所以只好帶着家人到別的地方躲起來﹐等到年走了以後才敢回家。 補充時間:

後來
有個聰明的人到了這個地方看到這兒的人為了這件事所苦
於是他想了一個好辦法。
他建議人們利用燃燒竹子的火光和爆破的巨響來把年嚇走。
就在一年的最後一個晚上
大家把竹子準備好了﹐緊張地等着年的出現。
突然
有人大喊﹕「年來了﹗年來了﹗」
所有的人就一起點燃竹子﹐然後躲到房子裡。
果然﹐可怕的年獸被燃燒竹子的火光和爆破的巨響嚇跑了
再也不敢出來吃人。
從此以後﹐人們到了一年的最後一個晚上﹐都會燃放爆竹。
也因為大家隔天見面時看到彼此都被吃掉
大家就高興的互道
恭喜!恭喜!
這也就是過年時
與人見面時和人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

春節,指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的節日,是東亞許多地區傳統上慶祝新的一年的節慶。並為中國大陸、澳門、香港、台灣、朝鮮、韓國、蒙古、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明治維新前的日本等地最重要的節慶之一。

春節的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但口頭上多稱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農曆新年則稱為「元旦」,意即一年的頭一天。

中國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廢陰曆改以陽曆紀年,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但因民間的堅持而未果。後在袁世凱主政期間,將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以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但老百性照舊「過新年」,作家們照舊寫「過元旦」。「春節」一詞真正廣為流行還是在1949年之後。農曆新年現在也被稱為農曆新年、舊曆年。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廢除農曆新年,並曾禁止民間慶祝。

春節在越南語稱「Tết Nguyên Đán」(節元旦)、日語稱「旧正月」、韓語稱「설날」(即新年之意)。

春節的定義有三種:

最狹義的說法,春節僅指正月初一。
第二種說法是配合政府訂定之假期,大致以除夕至正月初三為春節假期。
第三種是傳統習俗上的春節,從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開始,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

起源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曆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節慶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穀穗成熟的形象。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時期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朝為歲首;商朝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說古代所謂「春節」,意思是春天的節序,曾經還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有時也泛指整個春季。漢武帝時推行太陽曆,才明確規定夏曆的正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游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2007-04-15 7:20 am
春聯的由來

我們現在所說的春節,原先指歲始,它的第一天稱為元旦,也叫元旦,正旦,元辰,端日,俗稱大年初一.
 

何以叫元旦呢?這可以從"旦"的字義裡看到.旦字底下一橫代表地平線,日就是太陽,太陽初見於地平線上,為一日之始;元旦就是元月的第一天.不單如此,它同時是春季的第一天與一年的第一天,因此被稱為"三元":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
 

元旦期間,人們喜歡燃點爆竹,增添節日氣氛.據南北朝時人記載,初時燃竹爆出畢卜之聲,只用以驅厲辟邪;後來才有緊裹硫磺的紙筒爆仗,只是此後仍沿舊名稱爆竹.由於古代尚無安全爆竹,故易樂極生悲,釀成火災的事情常有發生.
 

元旦風俗中,拜年也是自古流傳的舊俗.<<荊楚歲時記>>說,正旦"長幼悉正衣冠",在家向尊長賀歲.正月初二起,則向至親近鄰拜年.至於何以有壓錢或廣東俗稱的"利市"?原來尊長喜歡在舊歲除夕夜置壓錢於晚輩枕下,正旦往往又贈錢答賀.
 

宋代有投刺(名帖,類似後世的名片)拜年的習俗,這是現代寄賀年咭的來由.據宋人筆記描述新年正月相賀,人們多不親身前往,每每使人手持馬銜,到對方門前撼數聲,然後留刺未以表示到達.肇記又記載過一位沈公子派譴僕人送到至吳四丈家拜年,名刺被移花接木的有趣故事:這位"吳四丈"看到沈僕手裡一疊名刺,投送之家大抵是自己的親朋故舊,就灌醉沈僕並暗暗換上自己的名刺待他到各家一一投送,在新年開了一個玩笑.

春節的習俗

中國人講究孝道,即使對已逝的先人也不例外。在許多的傳統節日中,祭祖都是不可少的項目。春節的祭更是當天的首要大事。據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惡鬼,於是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雞鳴而起」,固然是為了一大早向祖先拜年,而齋戒及正衣冠更是要求在身心兩方面都達到絕對的恭敬。至於原意在避山臊惡鬼的爆竹,幾經變化,竟成點綴年節熱鬧氣氛不可或缺的鞭炮了。
 

古時候的爆竹就是將竹子投入火中燃燒,竹節裡的空氣受熱膨脹後炸裂竹管,發出劈啪的響聲,以此來驅逐鬼怪。後來,驅邪的目的變得較不明顯,反而是爆竹所迸發的火光及響聲增進了年節熱鬧、興奮的氣氛,因而大受歡迎。
 

自從宋人發明火藥後,就有人以紙卷取代竹筒,並以麻莖把爆竹編成串來出售,稱為「編炮」。又因為它爆炸的聲音清脆如鞭響,所以也叫做「鞭炮」。據周密的《武林舊事》卷三記載,南宋時製鞭炮的技術已經相當進步了,有的鞭炮可以「一爇(點燃)連百餘響不絕」。利用製作鞭炮的原理,巧手的商人又發明了各色的花炮、煙火,並取了一個個別緻的名稱,如:霸王鞭、地老鼠、一丈菊、火梨花、飛雪迎春、金菊吐艷、仙女散花等等。各種精巧的花樣,將夜空點綴得無比燦爛。
 

在滿街鞭炮的硝煙中,熙來攘往的都是相互拜訪賀年的人群,「恭喜」之聲不絕於耳。至親好友之間,一般都是親自登門拜年。至於平日交情不深的朋友,若要一一造訪未免太費耗時間與精力。於是,早在宋朝就有人想出了以名刺(名片)代替本人拜年的方法,俗稱「飛帖」。宋人周輝的《清波雜志》卷六記載,宋人拜年,多不親往;而是遺僮僕前往遞送名片。「飛帖」拜年的習俗或許稍欠誠意,卻因為它的方便省事,事到清末還盛行不衰。民國以後,它甚至融合了西方人寄耶誕卡的習俗,形成了現在的賀年卡。
 

我國各地的春節習俗,基本上大致相同,間或有日期上的差異。一般而言,從初一到初五,所有的商店都休市五天,農民也不下田耕作。在這一年一度的假期裡,除了走訪親友,相互拜年外,也有人趁此機會關起門來賭博玩樂。為了求取新年的好兆頭,從元旦到破五(正月初五)人們要遵守許多的禁忌。如:不准小孩哭鬧,如果小孩子犯了錯,也不能加以打罵。不准打破碗盤,萬一不小心打碎了,要趕緊說聲「碎碎(歲歲)平安」,及時化解凶災。新春期間也不能動刀剪(主凶殺及口舌之爭)。不准掃地、倒垃圾,以免將一年的財富都掃出去。有的地方,如北平,在破五之前忌女客上門,婦女要到初六才可以出門拜年。

「祭財神」也是新春的重要節目之一。財神是最受民間歡迎的神祇,不管是住戶或商家,都希望能將財神接回家,確保今年財源廣進。所以年初二(也有在初五)一大早就要準備豐富的牲醴,焚香放炮迎財神,針對大家喜歡財神上門的心理,有人就特意戴起金面具,手持紙元寶,扮成財神的模樣,再找幾個同伴敵鑼打鼓,挨家挨戶的去說吉祥話,討紅包。祭過財神,當天還要吃一餐餛飩,稱為「元寶湯」。
新春期間,除了家人親友間的團聚取樂外,也大眾化的娛樂活動。最常見的,要算是舞龍、舞獅了。我國自古就視「龍」為吉祥的象徵,他們認為龍掌管降雨,春節時舞龍可以保佑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舞龍的表演主要分成「單龍戲珠」及「雙龍搶珠」兩種。龍身由許多小環節組成,一般都是單數,如九節、十一節、十三節等。每一節至少由一人負責抬,大型的舞龍往往要動員數十至上百人。龍頭追著紅色的寶珠上下翻動,龍身也隨著偃仰翻轉,如波浪般的起伏。如果在夜間舞龍,還可以將每節龍身都點上燈,舞起如繁星飛躍,銀浪洶湧,比起白天的舞龍,另有一番氣勢。
 

舞獅的規模就小得多,只要兩個人就可以表演。不過,正因為它的規模小,反而可以做出舞龍做不到的細緻表演,如跌撲、翻滾、跳躍、搔癢等。按巧高明的,還可以演出滾繡珠、過跳板、上樓台等動作。
舊時為家庭奔波勞碌的人,只有在春節期間才有閒錢及閒工夫來從事娛樂活動。許多大大小小的遊藝表演也就在此時紛紛出籠。諸如傀儡戲、皮影戲、耍猴兒、拉洋片、跑旱船、踩高蹺、打太平鼓等等,街上市鎮日鑼鼓喧天,看熱鬧的人群往來不絕。孩子們剛收到的壓歲錢也是商人們極力爭取的目標。舉凡風箏、風車、捏麵人、陀螺、鞭炮等,無不極力招徠兒童的光臨。當逛完這五光十色的年市,還可以買串糖葫蘆邊走邊吃的回家,這就難怪每個小孩都全心期盼迥年了。


大約到了初四、初五,許多商家就會陸續開張。劈啪的鞭炮聲從凌晨開始就響個不停。店舖門前也會貼上「開市大吉」或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茂達三江」等吉祥的春聯。對第一個上門的顧客,不管買多買少,一定要給予熱誠的接待,或是遞茶點煙,或是折扣優待。如果和第一位顧客成交了開年第一筆大生意,更會被視為今年生意興隆的好兆頭。
 

歷史上還曾經有過在正月初七過「人日節」、的習俗。「人日」一說來自東方朔的《占書》:「歲後八日,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穀。其日清明,則所生之物育;陰則災。」《荊楚歲時記》中記載的人日習俗是:「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或鏤金薄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人日節曾在南北朝及唐宋時代盛行一時,明清以後已漸衰退。有些地方還保留在正月初七吃素菜的習俗,但規模已大不如前。
 

現代人過春節,到初五已告一段落,各自返回工作崗位,等待十天後元宵節的來臨。過完元宵,「新年」就算真正的結束了。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17: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14000051KK0594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