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圍村盆菜正!
圖片參考:
http://hk.geocities.com/gardea22/2.jpg
盆菜又稱「盤菜」,是香港新界圍村的傳統食制,有數百年歷史。對於盆菜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以宋帝昺南下,新界圍村村民「煮盆菜,犒皇師」一說流傳最廣,不過食評家唯靈先生認為傳說很難查證,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他在五十年代第一次在屏山品嚐過盆菜,當時宴會是分階級的,他與其他嘉賓是在內堂吃「九大簋」,盆菜只是給「耕仔」(佃農)吃,他們推測此舉可能為了消除階級矛盾,故前人虛構出皇帝也曾吃盆菜的故事,以示並非在宴會上待薄他們。
另一個說法是以前經濟條件比較差,沒有能力購置大量瓷器碗碟用於宴會,於是木盆便成為最方便的食具。唯靈先生指出盆菜原名「新安盆菜」,現今深圳、寶安以至香港,在清代都屬於新安縣管治,都有吃盆菜的習俗,唯靈先生推論,在客家族群中,只有居住在新安縣的客家人才發展出「客家盆菜」,而廣東客家人的發源地梅縣便沒有「客家盆菜」,由此可見,盆菜是新安縣本地人的食制,但移民新安以至香港的客家人,在其後二百多年的文化交流中,也發展出自己的盆菜食制。
(上文抄自第十三屆「歷史文化考察報告獎」中的作品,名為「盆菜的傳承── 由新界民俗到香港文化」:
http://www.hkipcc.org.hk/history/report/13prize_high4.htm,下文亦節錄自此及另一文章,請注意)
不過不論盆菜是怎麼來的,在新界,圍村的原居民十分重視盆菜,他們大致在三個情況下吃盆菜:
一是喜宴盆菜,例如村民結婚、嫁娶和滿月時會擺盆菜宴,請叔伯兄弟吃一餐;
其次是在春秋二祭吃盆菜,俗稱為「吃山頭」,因為以前交通不便,以拜祭龍鼓灘若虛公墓地為例,屏山居民徒步前往來回便是大半天,故此拜祭祖先後,即席將生豬「煮盆」,便可解決幾百人的午膳問題;
另一種情況是在村中一些特別的慶典,例如新屋入伙及祠堂開光吃盆菜,比較特別的是自九七年開始,屏山鄉民於每年十月一日都舉辦「國慶盆菜」。此外一些酬神打醮活動,都會有吃盆菜,不過就多以素盆菜為主,元朗十八鄉十年一打醮活動,就有素盆菜供應,不過知的人不多,因為十年才一次呀!
所以盆菜就不一定只在祠堂吃,因為其他節慶都會吃盆菜,就會選其他地方吃,一般當然選個大空地,才可以一次過擺上數十檯盆菜供數百人一齊食,場面當然偉大過「賓墟」啦!可況就算在祠堂吃,也不一定在祠堂內吃,因為祠堂內那有這麼多地方擺上十多檯呢?所以在祠堂吃的,也會選在祠堂門外的空地食,而只會是村內父老輩或村中重要人物,才會安排在祠堂內吃的,而其他村民包括女性,也就在空地上吃啦!其實吃盆菜最好是食得自由,不用講究規矩,就好自由,無甚限制,自由過市區的宴會,其實生界人生活是自由的,不會理太多繁文瑣碎儀式。以前還流行一種叫「流水席」的方式上菜,即是坐滿八人或十人一席,便開一席,吃完可以行開,其他人接著補上照吃,就可以以前因為同一條村,都是有親戚關係,都是一家人,吃就無分彼此了。而好像「吃山頭」,就是在山上祖先墳前大吃的,就連檯都唔用,席地而坐者或站著吃,各式其適,你話幾好豪邁自然,又豈是一般宴會可以比擬的呀!
因為各處鄉村各處例,各圍村的盆菜用料都會有不同,大致會有蘿蔔、枝竹、魷魚、豬皮、冬菇、炆雞、魚球和豬肉,配料亦會有不同,可以說是豐儉由人,煮法亦不是一致的,有圍村盆菜,亦有客家盆菜,其實變化是很多的。因此,每條村都會有自己的煮盆菜師傅,而且是父子世代相傳,如果村民有喜事,便會找村內的相熟師傅代辦盆菜,而甚少找村外的酒家飯館供應的。至於吃山頭的公家盆菜則以投標決定,亦有由村民一同動手做的,其實沒有一定的規則。尤記本人少年時在新界生活,亦有機會跟過圍村師傳學煮盆菜,其實煮盆菜不難,亦不太花巧,只是好辛苦,因為一次過要煮許多食物,試想想一次要煮百多斤蘿蔔會是怎樣?單是搬已夠你受啦!可況還要煮!此外尚有大量的肉類、蔬菜,所以搬都搬死啦!可況還要在同一時間煮好,時間掌握就要好有心德,這才是煮盆菜最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