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Q:為什麼宋老先生和他一家反應如此激烈?是他有什麼需要擔心女兒嗎?
本人搜到一文,雖不是本人意見,但相當值得參考:
***************
宋孫的婚姻阻力,綜合分析如下:
•世俗的角度:
孫中山是宋慶齡的父執輩,比她大上二十七歲;他的兒子孫科比宋慶齡都大一歲。因此這遭到宋慶齡父母,尤其是母親的堅決反對!
正如宋慶齡母親曾開口阻止說:「慶齡!你瘋了,你簡直瘋了!他已經有兩倍於你的年齡,是你爸爸的同輩人,又是你爸爸的朋友,同時又是一個結過婚的人,我決不同意這件婚事!」
•父權社會的角度:
宋家子女的雖全部是西方教育的産品,但家庭的模式仍是父權社會的家庭典型,父慈子 / 女孝,父長爲尊,男婚女嫁是一家一族的事情,尊長至親都有掌管婚姻的權利和義務。
宋家幾個子女的婚姻都是得到父親宋耀如、大姐宋藹齡等的准許或安排的。
宋藹齡與孔祥熙的婚姻是宋耀如所允許的。對名門望族而富有的孔家地位、耶魯大學經濟學碩士的孔祥熙,宋耀如顯然十分滿意,爲上層階級的宋家添上光彩,切合有教養的上層基督教家庭。但宋耀如幷未視子女的婚姻爲鞏固或延續家族的利益的工具。
宋美齡與蔣介石的婚姻是經過宋藹齡刻意安排、宋子文同意,母親倪桂珍只是不滿意蔣介石的非基督徒身份而已。
因此,宋慶齡與孫中山的結合對于宋家是不可接受的(因為他們的結合是未得尊長至親的許可),宋耀如幷立即宣布把宋慶齡許配予一個名門子弟,企圖制止孫宋的交往,宋慶齡堅决反對,反駁婚姻是由自己作主的。
她的行動說明她追求的女性自主。宋耀如將他禁閉于家中的寢室裏,宋慶齡秘密寫信給孫中山,詢問能否返回日本。信件由女傭偷偷帶出去。孫中山立即回信叫她前去,說他需耍她。
最後,宋慶齡在女傭爲她把風的情况下,偷偷爬出窗戶逃走了,私奔往日本神戶與孫中山會合。對于一個年輕的、有地位、有教養的中國姑娘來說,這個行動是很大膽的,它不僅違反了孝道,更違反了基本家規。但對于深受美國南部熱情的民風、民主自由的西方教育影響下的宋慶齡,作爲一個女性追求自主的愛情及婚姻是合理的、義無反顧的。整件事情中,宋慶齡表現得光明磊落,坦然的。
•基督教的角度:
宋耀如一家爲虔誠基督教徒,對已結婚的孫中山,這是褻瀆的事情。
孫中山與原配盧慕貞仍有婚約,在民國初年,離婚的情況是不普遍的,倒是休妻較方便。在基督教徒的宋耀如眼中,孫中山已婚的身份及年齡是配不上宋慶齡的。
•政治的角度:
孫宋的結合遇到國民黨內部守舊派的反對。孫中山長期流亡在外,幷未與家人共住,與他患難與共,推心置腹的是多年追隨他的國民黨中堅幹部,如胡漢民、朱執信、汪精衛、廖仲愷等,皆反對孫中山的再婚。
他們所持的理據是孫中山是革命黨的創始人及首領、中華民國的創建人、一國之父、中國同胞的精神領袖及表徵,形象是完美的,與宋慶齡的結合是不適當的。(宋耀如身為孫中山的支持者,當然亦不同意再婚,因為他認為這行為會損害孫中山的形象)
•宋耀如與孫中山的私交的角度:
宋耀如與孫中山爲革命同志,視孫中山爲其理想的領袖,不但贊助孫的革命事業,幷且欽敬孫的偉大人格,視其爲家庭的一份子。
據宋慶齡說:宋耀如怒氣沖沖地趕赴日本制止二人的婚禮不果時,指責孫中山背叛了他們的二十年友誼,破壞了他們互相信任的關係,威嚇要與孫中山和國民黨斷絕一切關係,與宋慶齡脫離父女關係。宋耀如對老朋友傳教士惠廉談到孫宋的婚事說:「我一生從來沒有這麼傷心過,是我自己的女兒和我最好的朋友給害的」。
(從私交,而且年紀差距不遠,可謂平輩;然而,卻突然間變成自己的女婿,自己的晚輩,相信傳統思想的人未必會接受)
***************
結果是二人不顧各方面的反對,于 1914 年 9 月 25 日,簡單地在日本舉行了婚禮。民國時期,婚書是不普遍的,亦不受重視,鮮有如孫宋的婚約。宋慶齡的婚禮雖是簡單,卻是西式的,強調文明、對等的。孫中山通知親友及革命戰友,請來了見證人,草擬了婚書。這些安排無疑是切合革命家的孫中山的身份,但另一方面似乎更是迎合宋慶齡的新女性身份。從婚書內容分析,二人倉卒成婚,孫中山經過慎密地安排,在與原配盧慕貞的離婚未弄妥時,不想委屈宋慶齡,特別註明誓約一。而第三條則顯示孫宋二人在婚姻關係中主張男女平等的關係。而婚書內容完全是一種文明的兩性平等婚姻理念,誓約書內容:
誓約書 ( 譯文 )
此次孫文與宋慶琳之間締結婚約 ,並訂立以下諸誓約:
• 盡速辦理符合中國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續。
• 將來永遠保持夫婦關係,共同努力增進相互間之幸福。
• 萬一發生違反誓約之行爲,即使受到法律上、社會上的任何制裁,亦不得有任何异議;而且爲了保持各自之名聲,即使任何一方之親屬采取何等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
上述諸條誓約,均係在見證人和田瑞面前各自誓言,誓約之履行亦係和田瑞從中之協助督促。
本誓約書製成三份:誓約者各持一份,另一份存於見證人手中。
誓約人 孫 文 ( 章 )
同上 宋慶齡
見證人 和田瑞 ( 章 )
宋慶齡對愛情及婚姻的追求和行徑,體現了民國早期新女性對自由和理想的信念和實踐。這段婚姻改變了她的一生 ,抑或是她渴求主宰屬于自己的婚姻,活出屬于她的生命道路哩。
(此文乃出自網上一位修讀中史的學生,她的內容十分充實,可以一看:
http://www.chistory012.org/teaching/05/02/04.htm